打开APP

深耕千亿级重症肝病市场,微知卓生物全球首创细胞重编程技术

微知卓已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完成10余例重症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患者28天存活率100%,长期存活率90%。

中国约有1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另有3000万慢性肝炎患者为风险人群。每年重症肝衰竭患者新发病例超过100万,而急性肝衰竭病人的28天生存率低于50%。可以说,肝衰竭的发病率、死亡率不低于任何一种恶性肿瘤。

长期以来,临床上治疗肝衰竭的手段有内科药物治疗、非生物型(物理)人工肝,晚期是肝移植。目前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费用极高且肝源紧缺。据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CLTR)统计,2017年我国完成了4641例肝移植,比例不到当年肝衰竭病人的2%。

等不到肝移植的患者该怎么办?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近期接触的微知卓公司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题思路”:原创Hepacure生物人工肝,即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使用细胞重编程及世界首创的“直接转分化“技术,将人体自身的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类肝脏细胞(hiHep),清除体内毒素,改善内环境,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恢复。

截至目前,微知卓已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完成10余例重症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患者28天存活率100%,长期存活率达到90%,远超现有重症肝衰竭的治疗手段。

世界首创技术,让肝“满血复活”

诺贝尔奖得主Gilbert曾预言:用不了50年,人类将能够培育出人体所有器官。这或许是再生医学存在的终极意义——重新定义生命。而微知卓的这项技术,正是试图赋予肝脏以新生命。

2011年,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研究员惠利健带领团队利用“直接转分化“技术,成功将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分化成具有功能的肝脏细胞,为获得非供体肝脏依赖的功能肝细胞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一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获得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荣誉。

这一突破同样让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潘国宇激动不已。他曾在美国诺华制药长期从事医药研发,彼时正开展和肝脏相关的药物代谢和安全性研究。双方从此开始了长期合作。2014年,惠利健团队又实现将人类的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分化成具有功能的肝脏细胞。这一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发现了如何在体外制备具有代谢解毒功能的人造肝脏细胞。与此同时,在中科院先导专项的支持下,团队开始利用人源性肝样细胞进行新型生物人工肝应用的探索。

潘国宇介绍,目前国内外研发的生物人工肝主要采用猪原代肝细胞或人肝肿瘤细胞作为功能肝细胞的来源,但这些细胞无论在安全性还是功能性上都存在缺陷,国内外临床也没有成功的先例。而采用惠教授直接转分化技术产生的hiHep细胞,是体细胞直接转分化为肝细胞,所使用的种子细胞为自主研发的hiHep细胞,具有稳定的肝细胞功能,并且可以体外大规模扩增。另外,由于该技术中人源性肝样细胞并不进入体内,也更安全。动物实验显示,未治疗的急性肝衰竭小猪基本会在3天左右死亡,而Hepacure生物人工肝救治的小猪到第7天恢复正常,且血清中与肝衰竭相关的主要指标明显降低。实验结果证明,在大动物身上实验的结果是有效、安全的。

超千亿市场,商业化前景的“想象力”

一系列研发之后,2015年微知卓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临床、商业转化之路。

2016年,对于微知卓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春节期间,第一例生物人工肝治疗在江苏南京鼓楼医院完成,对方是一位罹患乙肝几十年年并突发急性肝衰竭的病人,在等待肝移植时出现肝衰竭,生命垂危。用Hepacure治疗三周后,病情稳定并渡过危险期。

微知卓CEO陈昱宁告诉记者,继首例成功后,截至目前已有10余例重症肝衰竭患者接受该系统治疗,生化指标、肝功能和凝血指标逐渐好转,食欲和体力也渐渐恢复,已度过危险期。患者28天存活率100%,90天生存率达到90%。这让团队看到了广阔的商业化前景。

Hepacure的第一个适应症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目前该产品已经定型,完成早期安全性与疗效验证,正在进行临床报批工作。陈昱宁透露,预计将在3-5年上市销售。

微知卓董事长潘国宇介绍,微知卓生物已在2017年7月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并已投入运行。该生产线预计年产量可达300到500份,大约可满足200多位患者临床需求。

Hepacure新适应症产品线也在拓展。比如肝切术后修复后的辅助治疗,帮助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目前报批准备工作已经展开。此外,微知卓的研发管线也有好消息:利用最新的“去分化技术”,可以实现人原代肝细胞的体外大规模扩增。微知卓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新型优质肝细胞ProliHH。“这一技术将首先应用于两种场景,一种是替代昂贵的原代肝细胞进行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另一种是直接应用于临床细胞治疗。肝细胞移植是最有前景的肝脏疾病生物治疗手段之一,在未来可能代替肝脏移植、生物人工肝治疗。”潘国宇表示。

数据统计,全球肝衰竭及肝癌病人肝切术后辅助治疗市场规模均超过1000亿;肝细胞移植市场规模预计至少超过100亿。而恰恰这些领域有效治疗手段非常缺乏,正是微知卓所瞄准的市场。

汇鼎、松禾曾投资,A+轮融资已启动

伴随着技术商业化和产品线拓展,资本的助力必不可少。

2017年,微知卓完成松禾资本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细胞生产GMP场地落成。2018年12月,微知卓宣布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汇鼎医疗投资基金。汇鼎医疗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何欣表示,结合中国国情,早在两年前汇鼎就开始关注肝病领域,汇鼎团队扫描了行业内超过80%的企业与前沿技术,才发掘出微知卓这家拥有一流技术、一流团队的领先公司。汇鼎基石投资执行董事孙威在谈及为何投资时透露,在遇见微知卓之前,团队已经把欧洲、美国的所有生物人工肝产品看了一遍,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孙威称,生物人工肝理念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外有同类产品,但从种子细胞来讲,这绝对是国际首创。“美国有生物人工肝产品已经推到临床三期,在中国也做了小规模临床实验,显示了一定疗效。但是他们细胞质量不如微知卓产品。全球横向比较来看,微知卓的细胞是最好的一款,最接近人的肝脏功能,而且能起到比较强大的分泌解毒和代谢的作用。”

“汇鼎在尽调时做得非常细致,专业。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对技术和产品的深刻理解,能够保证将来在公司发展时,获得多方面资源助力。” 微知卓CEO陈昱宁坦陈,越来越多的专业投资者会支持“中国造,全球新”。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相关机构

医疗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