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徐勇州从QQ加入腾讯云成为运维中心总负责人,云服务基础资源规划也在这个团队。平日里,他爱跑马拉松,云服务的中长期资源规划看上去也是耐力性运动。没想到,腾讯云得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这场马拉松。
当时,腾讯云的家底屈指可数。整个数据中心才覆盖7个地理区域,11个可用区,这被内部戏称为“711”。海外布局更有限,只有香港、多伦多和新加坡三个节点。
而作为一家公有云服务商,数据中心覆盖的广度以及地理区域是检验其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很简单,没有自己的领地,谈何服务?更何况,腾讯云还面临诸多强劲对手。
一年后,腾讯云布局的地理区域数量从7变成21,境外合作服务节点3个变11个。硅谷、法兰克福、首尔等城市被在地图上标示。
徐勇州却指着PPT里的这些内容说,“还不够快。”
随后他放言,腾讯云在全球范围内还将开放7个数据中心。孟买、东京、莫斯科等地是他们的目标城市。最耸人听闻的是,这一切要在三四个月内完成。
5月初在接受「接招」等媒体采访时,徐勇州回忆起当时立下的Flag不仅都实现了,第二年又进入新一轮的超快增长。他表现出的更多是庆幸,然后有些小窃喜。
2018年,腾讯云在境外开放了8个服务区,基本上以一个半月开一个可用区的速度运转。要知道,腾讯云全球布局基础设施的动作是在2016年底才开始的。没有哪个云服务厂商的布点节奏如何之快。这一年,腾讯云也基本补齐热点窗口的缺失。
速度,腾讯云需要更快的速度,甚至是更快的加速度。但是,仅有速度是不够的。
全球战役
云端之争,注定是全球性质,没有地域区隔。
以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为例,Synergy Research公布的2018年全球云服务数据报告显示,*的是亚马逊的AWS,腾讯云位列第四。排名靠前,要感谢其在中国市场的高占有率。
2013年正式发力的腾讯云,三年后进行全球布局。谈及出海,腾讯云副总裁答治茜给出几个原因:
一,腾讯云的服务对象中有不少是游戏行业客户,而这些厂商天然地存在进军海外的需求,腾讯自己的游戏同样如此。这驱使腾讯云同样要具备海外的服务能力。
二,除了服务客户,腾讯旗下微信、支付、视频等同样在海外有用户基础,这些产品如果想在海外拥有很好的服务体验,也要求腾讯云在海外不能掉链子。
中国出海的互联网公司是目前腾讯云在海外的主力客群。
那么几乎接近空白的一张世界地图摆在面前,腾讯云该以什么样的战略实施进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核心据点?
一个选择做出,背后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如果失败,就是昂贵的代价。答治茜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他只用了三个字,“非常大”。腾讯云在欧美、日韩等地还设有当地办公室。
一定程度上,这跟商业地产的原理相似:除了位置,还是位置。
亚太、北美和欧洲是公有云市场公认的三块肥肉,腾讯云绕不过去。前期布局香港、新加坡、硅谷和法兰克福就是在按图索骥。可以说,对于这部分确定性的选择,腾讯云是不计ROI成本投入的。
其次,要把那些出海产品的需求摸清,客户去哪,服务跟到哪,这是基本打法。这些公司瞄准的必然是人口密度高、互联网渗透率高的地区。
“全球市场很大,你进去未必有机会。”徐勇州说这话时,像是提醒自己不要踩坑。当然,参考全球排名前两位的AWS和微软的布局策略也是非常必要的。
速度意味着增长。Synergy Research在发布的2018年全球云基础服务厂商市场份额报告显示,腾讯在亚太市场以5.4%的市场份额超越4.3%占比的Google,首度跻身第四,而在国内占据第二的位置。
其中,腾讯云的收入增速为102.6%,前十大云服务商没有谁比它速度更快。
外界*次对腾讯云的体量有所感知就是通过收入规模。2018年前三季度,腾讯云服务收入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100%;云服务的付费客户数也获得三位数的增长。这些数字通过2018年Q3财报首次对外披露。整个2018年,腾讯云服务收入增长超过100%达到91亿元。
昨天最新发布的腾讯2019年Q1财报则首次单列“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主要涵盖商业支付和云服务收入。该项218亿元的收入规模,在总收入占比为25%。
一个被忽视的优势
腾讯云经历过*挑战的项目之一是《PUBG Mobile》(绝地求生游戏)。那些离服务器较远的玩家也能享受到同样畅爽的体验,这是必须要实现的。
而且,《PUBG Mobile》应该是全球同时在线人数最高的一款游戏,用户增长速度飞快,如果能全程无障碍支撑,及时响应变化,意味着腾讯云的服务能力完全经受得住考验。
2018年3月,连续三天,《PUBG Mobile》每天在线玩家数翻倍,相当于在腾讯云上新开一个区;但是用户业务增长再怎么迅猛,腾讯云也没有因为资源交付打乱游戏的运营节奏,经历这个项目大规模快节奏的交付后,腾讯云在海外的资源交付链算是通过考试。
供应链被认为是云服务最核心的能力,但基本上要提前两到三年布局。而腾讯云一个可用区通常可以满足未来5年的增长需求,“因为这个点扎下去很重,不可能一两年搬一个地方,这对客户和我们都是巨大的成本。”徐勇州说。
具体到出海后与其他云服务商的差别打法,腾讯云还是聚焦游戏、视频、教育、电商等领域。甚至腾讯云已经拿下这些出海领域诸多客户,如快手、VIPKID、Shopee等。
原因也简单,这些行业是腾讯云在国内的既有积累,大大小小的问题都经历过,对外输出服务也更得心应手。
拿游戏来说,腾讯旗下很多游戏产品本身就面向全球市场,IEG(腾讯互娱事业群)旗下游戏产品的全球发行计划是怎样的,就是腾讯云布局的重要参考指标。腾讯云很多架构师就来自IEG,这些人比较容易理解客户的需求。
但是B端公司不像C端用户,一旦选择产品或服务提供商,轻易不会发生迁移,否则成本太高。海外市场,腾讯云不占据先发优势。他们的重点是拓展新用户,还是说服目标公司放弃已有方案,使用腾讯云?
“两者都不排斥。迁移对我们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很多数据、逻辑服务都可以工具化自动迁移过来。”答治茜告诉「接招」。
这是必须一对一反复沟通磋商的过程,不是单纯地提供给对方机房和资源就可以。有的公司在意价格,有的更在意服务质量,初创公司更期待流量加持把业务做大。
ObEN是一家华人在海外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起初客户都在美国。但之后它想进入中国市场,一些游戏厂商是他们的目标客户。腾讯云很自然地把双方进行了连接。答治茜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多方在腾讯云平台进行信息汇聚,公司之间连接产生价值的案例。
但目前来看,中国云服务商在境外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中国出海的公司,真正的国际化,必然是与国际巨头对海外本土公司的争夺。
这点答治茜很清楚,“我们说服公司投入海外最重要的一个动机,也是要把自己放在国际视野同台竞技,虽然我们在国内泛互联网领域做了很多行业*,但真正在国际市场,会发现自身差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比如,说服国外的公司把数据放在腾讯云平台,*步就很难。不仅是腾讯云,这是中国云服务公司出海必然面临的问题。
对此,答治茜希望国外企业把腾讯云作为一个更国际化的公司来看待,事实上,腾讯云正在用实际行动打消来自客户的”顾虑“,以美国为例,“我们不仅完全符合美国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其它云服务商应该有的认证、资质,包括隐私认证、安全认证和合规认证。”但答治茜还是没有过度乐观,他知道,这需要时间来证明,甚至靠腾讯云一家公司力量也是不足以改变局面。
徐勇州当年经历过QQ出海的过程,只在香港和加拿大搞了两个数据中心,投入非常谨慎。云业务不同,不仅投入海量重资产,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也是很果断坚决,关键区域位置,甚至不计回报的投入。作为一名腾讯内部人士,这也是他正面感受到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投入的决心有多大,也让这位技术出身的工程师觉得“挺刺激”。
但他也知道,B端公司可不像C端用户那样,对故障可以有比较高的容忍度。假如一个创业公司在腾讯云只有一台服务主机,有天突然挂掉了,大概只是腾讯云的几十万台中的一台故障,但对那家公司而言就是全部的身家性命。“这种责任,必须要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