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阿里入股匠多多,持股比例20%。
匠多多何许人也?匠多多全名河南匠多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30日,主营项目有装饰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等,属于家装范畴。这让笔者想到了一直在唱“冰火圆舞曲”的互联网家装行业。
冰之深:两大问题深入互联网家装骨髓
互联网家装兴起于2015,几年过去,与其他行业对比起来,仍旧处于“未解冻”状态。衣食住行中,衣有大量服装零售电商,食有已经上市的美团,行也被滴滴垄断,唯独住至今仍未有“*”出现。
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武功盖世之人必定打通了任督二脉,互联网家装要想练成神功、傲立群雄,也要先解决自己的“经脉问题”。
其一,是互联网家装行业过低的渗透率。
从行业利好方面来看,“全装修”的推行与租赁市场政策红利,给家装行业带来全新发展领域;从消费者方面看,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购房租房领域也逐渐成为他们的新战场,消费方式大大改变,对互联网家装接受程度更高。
从市场需求和技术方面看,由于国内房地产持续“发光发热”,大量住房库存和持续增长的二手房交易量,为互联网家装提供了市场增量。与此同时,VR、云设计等技术开始向二三四线城市发展,互联网家装引入的EPR、EAP等系统,大大提高了行业效率。以上种种加上为市场需求提供经济基础的,不断增长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互联网家装市场前景广阔。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家装市场规模达4185.4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19年将超过5000亿元。
然而,黄金市场美梦的背后却是超低渗透率的骨感现实。亿邦动力发布的《2018年中国家居健康消费白皮书》显示,2018年互联网家装在行业中的渗透率不到6%,仅仅是网约车、在线旅行等行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此一来,互联网家装即便有着“高客单价”的优势,也因过低的渗透率而阻碍了前进步伐。
其二,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脏乱差”问题。
消费者对“质感”的要求与日俱增,然国内互联网家装企业在产品、服务等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用户要求。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行业本身的固有局限。家装消费行为不是高频发生的,一旦发生都是“高要求、长周期”。而互联网家装以“全透明”区分于传统家装模式,虽然吸引了大量用户但企业也没了赢利点。
其次,是落地施工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行业至今无统一标准,服务质量更多的还是依赖设计师、施工团队的能力,而市面上的施工团队多是半路出家,无资质、无证件,因此后续环节中质量问题频频发生,用户体验极差;另一个是行业监管服务仍旧处于缺失状态,互联网家装平台、企业无监管,用户投诉无门,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是供应链整合程度的问题。在供应商方面,由于家装产品的门槛低,供应商与企业的合作前提都是“量大”。同时,由于家装产品种类繁多,企业没有一定实力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存活。二者结合起来,若是企业的获客量有限,那么其引以为傲的“全透明”则很难维持,因此建设整合良好的供应链十分重要。
火之烈:诸侯割据,各自为政
互联网家装市场前景大,但问题也多,行业发展缓慢。同时行业内玩家纷杂,形成了“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
巨头多方布局:阿里、京东与腾讯
阿里方面,淘宝早在2015年就上线了“极有家”,服务项目包括家居、生活百货、装修报价等。不仅是淘宝,天猫也通过与家装E站等进行合作,推广线上家装产品,并借此取得了季度销售过亿的亮眼成绩。但随后的“家装E站济南站”老板携款跑路事件,一下子将二者推上风口浪尖,互联网家装行业背后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到2018年,阿里获得居然之家15%股份,双方迅速开展合作,成功将居然之家“盘活”,双方获利颇丰。至此,阿里左手极有家,右手居然之家,家居这块又大又硬的骨头,终于有所松动,阿里“衣、食、住、行”四方无缺,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布局更进一步。随后,京东与曲美家居推出“曲美京东之家”,腾讯宣布与红星美凯龙进行合作,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行业洗牌加速。
参考阿里,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当互联网巨头对家装行业进行赋能,将自身的流量、数据、资金等优势,与传统、老牌企业产品高质量、高保障的优势结合,强强联手,或将成为互联网家装的一大杀手?不仅如此,像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往往是一平台、多产品,不同产品之间无缝对接,因此一旦进军家装行业,带来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行业两头目的上市之争:齐家网与土巴兔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土巴兔、齐家网争抢行业*IPO”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关注。一直以来,土巴兔与齐家网的竞争就没停止过,二者也常被拿来对比,不过双方有着不少差异。
齐家网整体布局更偏向家装大生态圈的建设。如“SSF”战略,通过向商家、用户双端同时发力,建设平台生态圈。另外,其通过与原材料厂商合作,建立了包含设计、材料、装修等多个环节的供应链,并且配备相应的仓储物流体系,从万年老二越为行业*。
至于土巴兔,更注重技术研发和服务升级,这招股书就能看出。招股书显示,土巴兔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从2015年的4928万元到2017年的1.15亿元,投入明显增多。这一切落到实地即是平台推出的“八大全屋智能系统”、“3D云设计平台图满意”和实现施工标准化作业。
尽管如此,土巴兔还是折戟IPO,疑似资金方面存在问题。已上市的齐家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在去年中报中宣布公司已开始盈利,但齐家网的股价与上市时相比仍是相差甚大。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家装公司亏损属于行业普遍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如何盈利是一个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无论是齐家网还是土巴兔,亦或者是行业内其他的企业,尽快完善盈利模式才是关键。
老天厚爱者:房地产企业
对于高喊“活下去”的房地产企业们来说,转型发展是“救命良药”。从提供商业服务、孩童教育、养老设施,到增设家装服务、可租赁公寓,房地产企业可谓是大举进攻。在家装方面,房地产企业本身就客源丰富,通过批量团装、集中操作的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可谓是“老天厚爱”。
如碧桂园、绿地、恒大等,都在家装领域落下棋子:万科与链家合作成立万链,迅速入驻全国各大城市;碧桂园旗下的橙家,更是有着“再造一个碧桂园”的目标;至于恒大,则是通过与知名家居企业合作,大力推广“拎包入住”的精装房。
并且,随着“拎包入住”理念的推广,更为房地产企业入局家装领域增加了理由。但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目前对家装领域的布局更多的是进行资源整合,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会选择二次装修,但这部分用户必定对产品、设计有着高要求、高标准。由此得出,在房地产商这一上游企业挤压下,还能坚持下去的家装企业,必定有一定实力、技术。
冰火交融,互联网家装须“虚实”结合
家装行业多方博弈,你一把火,我一把火,烧的不亦乐乎。虽然加速了行业的“解冻”过程,但也淘汰了不少企业,比如说去年3月多家公司都“不见人影”的苹果装饰,去年11月进入清算程序的优居客,至今仍有大量消费者权益未得到保护。
此外,有公开数据统计,互联网家装行业在过去的三年里倒闭企业数过百。它们的落败将互联网家装美好的外表戳破,显露出行业一直以来的“低价为噱头,低质量为常态”的弊病。行业的冰火两面交融愈加深入,整体升级不断,企业们面临的挑战也愈来愈多,此曲难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应如何“疏通”?在笔者看来,除了提高技术、产品等服务质量这些“实”的外,一些“虚”的也不能放过,比如说把握住互联网家居未来发展趋势,对自身做出适当调整,在一站式家装潮流下延展产业链,在智能家居为未来主流的背景下大力发展VR、人工智能技术等都是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