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开年,创投圈就炸开了锅——滴滴被爆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将要裁员2000人。这令VC/PE机构惊出一身冷汗。没人想到,大出行“独角兽”曾经仰仗资本一路狂奔,却在2019年突然踩了刹车。
其实,这一切早有征兆。“2018年我下载了8个打车APP,但还是很难打到车。”小王在上海上班,因为平时工作需要频繁出差、拜访客户,谈到2018年的出行感受,他满腔的苦水。为了更快的打到车,小王先后下载了滴滴、高德、神州、易到、嘀嗒、曹操、哈罗、美团8个打车软件,但还是常常叫不到车。
用户的牢骚是行业的警钟。回望2018年的大出行行业,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年,滴滴的顺风车变成了“夺命车”,摩拜“卖身”变成了美团单车,上千万ofo用户排队领押金,蔚来和小鹏在量产问题上打起了赌,看谁能在年底交付1万量车。行业依旧热闹,但喧哗声渐渐弱了许多。
“行业开始回归理性了,光讲故事是不行了。”无论是出行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聚焦这个大赛道的投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
大出行这一年:
从滴滴到ofo,多事之秋
出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是打车一族,2018年对网约车或许有些失望。有人是地铁一族,手机支付方式的变化让你的公共交通出行更加方便。有人可能刚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省去了上牌照的麻烦。有人可能在期盼,无人驾驶汽车还要多久才能真正上路。
最近两三年,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交通出行变革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更加高效、方便、环保,更舒适的体验,这背后是依赖大出行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急速狂奔的同时,一些隐患也在2018年集中爆发。
“从2013年开始,这个行业一直在往上走。2018年上半年延续之前的火热,但是下半年开始,市场急转直下。”一位新能源汽车公司投资副总裁表示。下图中2018年各月汽车交通出行行业投融资金额的变化正印证了他的这一判断。
对于大出行行业而言,2018年年中确实是个多事之秋。2018年8月24日,“乐清事件”让顺风车甚至整个网约车行业踩了急刹车,毕竟安全出行的基本保障如果都实现不了,行业的发展更无从谈起。
2018年9月,ofo与上海凤凰的诉讼案曝光,ofo拖欠服务商欠款的消息不断发酵,进入年末,ofo再次遭遇用户退还押金的“挤兑”风险,如今命悬一线。而早在5个月前,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其竞争对手摩拜。
2018年3月份,Uber发生首例无人驾驶车撞伤行人导致死亡事件,也给国内的无人驾驶行业狠狠浇了一盆冷水。
大出行故事,VC听不下去了
国内外出行行业的震荡让市场迅速降温,这种冷和热上下两个赛道的明显变化,是业内人的普遍感受。从投资角度来看,变冷的预兆就是,一方面,整个行业的估值水平开始调整,同时,原来热衷于讲模式炒概念的公司越来越难拿到钱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汽车交通行业投融资案例为340起,较2017年的474起下降了28%。
出行领域的洗牌从2017年就开始了,一家或几家独大的格局早就形成,但到2018年,行业在发展逻辑和方向上又进行了更深度的洗牌。结果就是,一些故事可能讲不下去了。
网约车和共享单车都打着共享出行的招牌,但在2018年都迎来了滑铁卢。业内对什么是真共享,什么是假共享的讨论越来越多。在嘀嗒出行创始人宋中杰看来,网约车不是真共享,真正的出行共享是顺风车。但不可否认的是,出行的线下化的确是大势所趋。
“顺风车和网约车从司机的行为目的上来看有根本不同,顺风车是顺路而为,司机有自己的出行线路,不过高追求商业回报;而网约车则是一种出租服务,以乘客的目的地为出行方向,司机追求商业回报。”宋中杰做了这样一番解释。
在商业模式之外,安全成为时刻悬在出行行业从业人员头上的一把利剑。回顾过去一年,宋中杰说对自己触动很大。“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在出行领域一定要做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合规合法,不能因为追求企业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安全。”
相比网约车,共享单车的故事更难讲下去。既没有有效的变现途径,无法找到盈利模式,又面临着运营成本和效率的挑战,“留给戴威的时间不多了”成了一句流行的调侃。
与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明显颓势不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正在进一步演进中,尚未见顶。但摆在所有新造车势力前面的是一个“如何量产”的大坎?“量产的标准就是每个月卖5000辆,坚持6个月,而且6个月以后势头不减。”上述投资副总裁表示。
过去几年中,在疯狂追求流量、用户的过程中,很多大出行行业的企业只会炒作概念,运营效率低下,管理失职。如今,大出行行业的发展更像是一种回归,回归对商业模式的完善,回归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而投资人更多的将目光转向硬科技。“我们在2018年投了很多出行领域硬科技型的公司,这些公司更有可能扛过周期,比如OTA(空中系统升级技术)就是一项出行领域绕不开的技术。这也是我们基金一贯坚持的策略,目前我们已经布局了细分领域3个龙头型公司。”凯辉汽车基金合伙人李贸祥表示。
下半场:2020年,共享汽车规模将破百亿
罗兰贝格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容量有望由2015年的66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800亿元,而潜在需求带来的潜在市场容量更有望达到1.8万亿元。2020年过后,共享汽车市场规模将冲破百亿元大关。
大出行领域是一片大蓝海,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思索新的机会在哪里。经常打车的小王说,能让他5分钟打到车的平台就是好平台。他说,目前给他感觉使用体验最好的是美团打车,而不是滴滴。
新手们已然崛起,曾经的寡头光环正在减弱。近日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来的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人民币。其中,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共计113亿元。这也是导致滴滴高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对于大出行的参与者们而言,竞争的下半场已经拉开大幕,用户需求的升级、政策的合规合法、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都是他们要面临的挑战。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曾谈到,未来的车是人类生活除了家、办公地点之外的第三大场景,在过去车是解决人出行的工具,未来可以提供车上的办公、车上的娱乐,车上的享受等等可能。
也就是说,普通消费者关注的不再只是从A点到B点的距离的到达,出行体验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出行变成一种服务,越来越多的汽车巨头不再将自己定位成生产企业,而是出行服务公司。
“用户开始追求打什么样的车更舒适,这就要求,大出行的参与者们要从粗放的增加供给转为提升服务。”宋中杰表示。在他看来,任何商业的进步,本质上都是要靠提升业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来驱动。
汽车技术革命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漫漫长跑的过程。“人机交互技术还没有看到大的突破。”李贸祥回顾2018年整个汽车生态领域的技术演变时说道。“以前汽车就好像是一个孤岛,不需要和外界交互。但是如今智能化的汽车必须要考虑如何融入外界交互。目前,我们在积极寻找这方面的投资机会。”
更让市场人士担忧的是,资本市场的迅速降温,有些企业可能会熬不过这个“寒冬”。对于大出行行业而言,资本的支持必不可少,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资金的持续支持。一旦投资人日趋谨慎,企业就越来越难拿到钱了。
“只有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出行行业人士说过这句话。洗牌注定残酷,但对行业长期发展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