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从人脉到认知再到赋能红利,天使投资是穿越谷底最好的方式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背后的逻辑和原因,从人脉红利到认知红利,再到赋能红利,可以用天使投资穿越现在的谷底,天使投资也永远对未来充满乐观,因为不乐观就没有办法出手做天使投资。

2018年12月5-7日,清科集团、投资界在北京举办第十八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论坛携手行业知名学者与重磅嘉宾,秉承传统,革故鼎新,解析政策趋势、聚焦投资策略、探索价值发现、前瞻市场未来。

在《超级天使的投资哲学》对话环节,普华资本董事长、头头是道基金创始人曹国熊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A8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CEO刘晓松,道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彬,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以及主持人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中国青年天使会会长李竹做了相关讨论。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整理:

李竹:在场几位都是天使投资领域的佼佼者,都有很好的案例,包括IPO和并购,即使没有上市,也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回报。

今天主要是想探讨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早期投资是应该永远看多,还是阶段性的看空,或是抄底,因为大家比较关心这些策略。今天介绍的方式会有一点不一样,我们采取一个相互介绍的方法,每一位超级天使介绍一下右边的天使投资人。先从世春开始。

吴世春:我是在杭州跟吴彬喝茶熟悉的,他的战绩非常卓越,投中了唯品会。他也是早期投资,赚了很多的钱,后面又投了小电等很多好公司。他们的办公室在西湖旁边的一个别墅里面,每天可以悠闲的养生,还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好项目,属于在别墅里面办公的天使。

李竹:而且吴彬的特点是总穿着中式的服装。

吴彬:我身边这位,刘晓松,让我由衷的敬佩,他自己企业做得很好,在座的5个人里面只有他有上市公司A8集团。另外他也是腾讯的天使投资人,是非常优秀的天使投资人,投了婚礼记等非常多的优秀企业。他十年前就是中国首届天使投资人,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都是进入行业非常早的前辈。

刘晓松:国熊是老朋友,在很多上市晚宴都能看见国熊。有一次是牛文文上市,我们坐在一个桌上,就聊了很多投资的思想,我觉得曹国熊是有套路,有章法,下手也狠,投资中已经上市的有40家公司,包括马上要上市的估值750亿美金的今日头条

李竹:晓松,问你一下,你一般在哪看项目?

刘晓松:两个地方,一个是酒店里,还有就是到被投公司去。有时候人家也到我办公室来。

李竹:A8大厦顶层不挺好吗?

刘晓松:有时候也在。

李竹:A8大厦我们大部分投资人都去过。

曹国熊:李竹是中国青年天使会的会长,清华的高材生,美团投得相当棒,我去年错过他推过来的一个好项目推想科技,现在还在后悔。英诺天使有很多好项目,应该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创业者都在他投的案子里。未来三年,他应该会不断去敲钟。

李竹:谢谢曹总。世春是老朋友,我跟他认识是在我们创业的时候,他创立了酷讯网,我当时在做优视网,虽然这两个创业项目都没有做成,但是我们都转行做了天使。世春第一个经典案例项目投的是大掌门游戏,可以看出天使投资人赚的第一桶金往往跟游戏有关。吴世春投了大掌门,趣店又赚了三千倍,今年又有一个小牛电动上市,之后我还做了他的LP,天使投资行业内都是兄弟,超级天使更加是兄弟。

大家做天使投资很多年了,也经历过很多的波峰和波谷,从你们做天使投资到现在,感觉整个行业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一些故事可以讲一讲?

刘晓松:天使投资这个名字被大家知道是在10年、11年左右,当时清华经管学院搞了一个中国十大天使投资人,我记得有雷军等最早一批人。但是上台的人,包括我自己,在这之前都不觉得自己是天使,冯仑说天使的背后都是魔鬼,资本家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天使不天使。我认为在10年之前,大家看见好的兄弟和喜欢的项目,就投了,没有把它当做是天使投资。

10年之后开始出现天使这个名字,大概在12年左右,出现大量的机构天使,比较早的就是徐小平,还有青松基金。当时雷军和我们探讨过,干天使适不适合机构来干,他觉得不适合,所以YY和UC全是他个人干的。我觉得一个基金要干好,还是得有一个组织,管基金就得像企业一样管,包括人的培训,以及价值观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长。

要说变化,最早是不知不觉做天使,然后是名正言顺做天使,最后是组织化做天使,像李竹是铺天盖地干天使,因为他全国都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最后一个阶段是以李竹为代表的铺天盖地式。

李竹:铺天盖地未必是普世性的,这种方式也不容易。曹国熊个人投了今日头条,他是跨界一二级市场,而在天使投资人里面,我个人认为既能做一级市场,也能做二级市场,是不容易的,但是这件事情发生在了曹国熊身上,所以问一下你怎么看这个行业的变化?

曹国熊:现在机构化天使越来越多,跟整个企业发展的环境也有关系,需要的也不仅仅是钱了。可能十年前投一小部分钱就能起来,现在投资的金额则越来越大,倒不是说企业想要融那么多,而是这个行业本身发展就需要那么多钱。除去给钱,目前在行业上、在战略上的各种帮助也越来越多,所以机构化的天使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李竹:你现在个人投一些项目,一般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看?为什么在估值4亿美金的时候投今日头条呢?

曹国熊:其实也看不清楚,既然是朋友推过来的,觉得也不错,就投了。现在个人也挺少投了,必须有机构在,要跟着基金去投。基金去找一些天使项目,一定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者说靠谱的朋友推荐过来的熟悉的人,这是第一个前提。

第二个前提,是会在我们所熟悉的领域投资,因为只有熟悉的领域,不管是从人脉,从经验,还是从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得略微清楚一些,更能帮到企业。

李竹:最赚钱的项目是稀里糊涂的就可以赚钱了,长期赚钱则要考虑得特别细。世春请讲一下看法,因为你投的数量很多,应该感悟也很多。从做天使以来,你感觉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吴世春:我也是从个人天使转变到机构天使,09年投大掌门时是个人天使,一直到14年。我觉得现在第一你需要有更多的钱,来覆盖更多的项目,需要有一个机构化的团队,包括投后管理和退出,还有前面的募资。慢慢会发现团队越做越大,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我觉得现在已经不叫天使投资了,应该叫早期投资,覆盖的范围从天使轮一直到A轮,这个阶段都能投。我认为这是天使投资人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李竹:机构化的特点会不会成为一个趋势呢?

吴世春:我们坚持在早期覆盖项目,后期不断的加重,有的项目会连续投三四轮。比如今年敲钟的小牛电动,我们投了四轮,每一轮都覆盖到了,并且在后面两轮还是领投,即使别人不看好的时候我们还领投,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天使投资的范畴。

李竹:A、B轮是在自己投的项目精选吗?

吴世春:对,我们队自己投过的项目、团队比较了解,对他们的发展比较有把握,对他们的数据和成长逻辑比较清楚,所以有把握下注。外部的成长性项目,下注的时候反而会手软。

李竹:吴彬虽然成立了道生资本,基本上还是自己的钱在里面占比例最大。请讲一讲从你做天使投资以来,除了自己的变化之外,感觉行业有什么变化?

吴彬:我有好几点跟世春挺接近的,也是从个人到慢慢成立机构。天使投资行业的变化,我觉得有几点:一个是在机构化,好像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是这样,我觉得背后的原因是更加规范,项目越来越多。相对VC和PE,中后期往前面走的,也越来越多,这个变化也比较明显。

我们机构主要布局在天使、种子和A轮,肯定不会直接就投B轮和C轮,因为我感觉早期的时候能看懂,到后面反而看不懂。

李竹:吴彬也是从创业家出身的天使投资人,我跟吴彬认识也是在我们创业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有缘份。

刚才大家提到了,每个人都投出了一个明星项目,包括趣店、小牛电动,唯品会,映客,腾讯等,曹总更是投出了40多个上市公司。你们在投资的过程当中,最看重哪一个领域?在这里面有没有一些自己投资的哲学和观点,或者叫必杀技?跟大家分享一下。

吴世春:因为我们是做早期投资,在这个阶段只能看人,我发现自己赚的都是这种比较难赚的钱。大掌门是做社交游戏的,后来做了好几次转型,中间没有钱,继续借钱给他们。趣店也是,罗敏几次创业我们一直加注,后来在金融科技上面获得成功。小牛电动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好像就没有很顺的时候,只有那种非常困难的钱,才适合我们这样的人赚。

我的投资哲学是对创始人不抛弃不放弃。只要看好一个人,就持续下注。不要第一个交了学费,最后却让别人收割了。比如最早投酷讯的是另一个基金,但赚钱的却是SIG。所以如果是你看好的人,就要持续下注,要掐准位置。李竹:做天使投资是人脉的红利,看好一个人持续下注。

吴彬:现在看来,回报比较好的有几个特点:第一,要参与的早,包括像唯品会、易道,都是按照创始人1:1投的,当时企业来找的时候,投的主要都是自己的资金。

第二,好一点的项目,基本上在中间都会转型,什么东西能让投资人坚持下来,是人。

第三,要拿得久,才能让自己有比较自豪的背景。

所以本质上来说,要广交朋友,要进入的早,然后是死顶,另外还要拿得久。

李竹:吴彬投的这个项目就是死顶,企业没有钱的时候,吴彬持续给他钱,即使是转型也在所不惜,一直到企业成功。你的观点则是投得早,就像王刚投滴滴,晓松孵化了映客一样。在天使投资行业,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天使投资人是第一个参与进去的,是双重角色,是投资人,也是合作者,这就是认知的红利。天使投资人因为人脉红利早投钱,因为认知红利比别人早赚钱,天使投资人与VC比的是认知更早。

刘晓松:李竹讲得对,要做好天使、早期投资就是要早。青松基金最看重的就是行研,行研的主要目的就是先人一步看到机会,必须比别人早最少半年,看到未来要发生什么。所以青松基金一直强调不懂就别说话,没有一万小时的行研就别开口,要好好去做功课。我们要求每个行研最后一页,一定要用绿色字体写清楚半年以后会发生什么。

行研最难的其实是怎么定义新的领域,因为在11年的时候,青松基金把整个基金定义到移动互联网这个细分领域,会去做行研。但是到了今天,如果说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的行研,那简直就是胡说,因为这个行业太大了。我们现在成立了青松智慧基金,专门做人工智能,专注在四个细分赛道,人工智能和医疗是赛道之一。

我们定义得很清楚,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在医药哪些方面作为细分,大概有五个点,只有在这样的细分点上去做研究,才可以看透半年以后发生什么,现在没有人厉害到,哪个行业半年以后发生什么都能看到,这是不可能的。

并且你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研究太多的行业,所以做行研最难的是定义细分领域,每个时间点细分领域的定义又不一样。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赛道。基本上每个赛道都有企业,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周期,有的周期长,有的周期短,在做行研和赛道选择上面,一定是在细分的时候发生的。在12年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视频行业,当时3G开始开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手机上的视频商业化时间来了,所以我们当时有五个团队在做视频直播。

然后是教育行业,当时掌门一对一的张翼找过来,要用视频来搞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我们觉得这个赛道可以,这个人还可以,就投给他300万,估值一千万。他们现在销售收入超过第二名五倍,公司规模已经非常非常大了。

所以选择合适的赛道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大概投出了八个独角兽,都是从第一轮投的,等到后期变成独角兽,已经几十亿了。李竹问有什么秘籍,大白话就叫行研,行研这句话听起来很枯燥,但怎么做行研还是有很多的讲究。

李竹:你们做了行研之后,一个是选择企业,第二个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能给一些帮助。

刘晓松:我们投的项目当中,转型成功的项目很少,成功的独角兽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从赛道上跑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太主张创业者转赛道,因为转型成功的难度很大。青松基本的逻辑就是帮忙,但不添乱。创始人找来帮忙的时候,就得去热情的帮忙,不要太过多干预他的决策,也有到中间去换赛道的,我们也不干涉。

李竹:每个天使投资人风格不一样,青松基金做行研,然后能给团队一些中肯的建议,所以天使投资人还有一个红利就是赋能的红利,有赋能的能力,可以帮助这些创始人发展得非常好。

曹国熊:天使投资非常早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的体会是在投的时候,选择的是相信,相信这个人,但要琢磨和分析他。

第二,如果是天使投资,我还是会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比较有积累的一些领域去投,不管是赋能也好,帮助也好。我对内容比较感兴趣,很容易判断出来哪些可以做天使投资。

现在因为大家都是用机构投资,所以最后很关键的一步是在下一轮做Pre-A的时候,有很多优秀的种子应不应该加注和持续帮助,要有更多的分析和判断。天使投资更多靠的是一种直觉,或者是人脉。往后做到VC的时候,需要更多机构的配合,需要更多的分析。

李竹:你们现在看好哪些方向,或者明年看好哪些方向?

曹国熊:我们看好的领域有很多,消费是一个,精准医疗下面细分的方向,还是有较多的投资。现在硬科技的天使投资都很贵,都需要很多的钱。

李竹:大消费、精准医疗和硬科技。明年你们看好哪个领域,吴世春?

吴世春:我们主要看好5个关键领域,智能制造、消费升级、出海、下乡,还有就是微信生态互联网。

吴彬:你问的是明年,比较难回答。有些领域肯定会持续看好的,比如说人工智能、新消费。至于说明年或者是后年,因为我个人偏好TO C,接下来也会多看一些供应链信息化方面的企业。

李竹: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讨论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天使投资是不是也出现了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尤其是在机构化以后,LP对这些机构的选择,对GP的选择都是比较挑剔的,马太效应是否存在?未来几年经济的波动是一个大的趋势,不确定性比较多,昨天也谈到了投资和募资的下滑,你们的策略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布局的想法?

曹国熊:天使投资肯定存在这种趋势,但其实做一个小而精的、持续帮助创业者的天使投资,也可以把服务做得更加细。

天使投资需要的资金不大,我至少没有感觉到寒冬,更深的感觉是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接棒的提前度可能更加精挑细选一些。

吴彬刚才的一个观点很好,创业者一开始真的是看不清楚,一定会犯错,我们也要允许他犯错,既然选择了相信,就要更好地对待创业者,支持力度更大一些,宁可少投一些其他的天使,原来投过的就支持到底。

李竹:别生那么多的孩子,生一个孩子照顾好,这是应对寒冬的一个策略。

刘晓松:天使投资的马太效应已经出现了,而不是会不会出现。其实投资的风险是靠概率来消除的,就是得投足够多的企业。投十个能出一个独角兽,但哪一个是独角兽我不知道,这就是通过概率来获得。有一个项目肯定是超高回报,但其他项目可能会很平庸,你的策略就是让这10%的机会发生。我们投资的时候,要求每个项目有30倍的潜力,实际上我们做到了10%的项目是300倍的回报,这个成绩已经算很好了。

在今天这个时候,特别是昨天宣布美国抓了孟晚舟,让现在这个情况雪上加霜,所以短期来说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把时间轴拉长来看,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是非常明确的好机会。因为时间轴拉长了,中国这个大的经济体没有变,同时中国肯定会全力以赴地做自己的科技,这个是不会有变数的。

针对李竹提的这个问题,在经济环境下大家需要思考的有几点:第一,一定是把时间轴拉长来看机会,第二,短期一定是盯住自己的现金流,我希望我们的被投企业一定要存足自己的“粮食”,另外融资不是在缺钱的时候再去融资,而是能融资的时候,你就要融资。我基本上投资的时候不去看资金的使用,我觉得即使没有什么使用的地方,也得存钱。创始人有钱,心里更踏实,因为谁都不知道机会在哪,很多事情是不可预料的。

李竹:你的投资节奏是什么样的?是保持原来的投资节奏吗?

刘晓松:青松基金在过去12个月的投资节奏是加快的,我们看的细分领域基本上没有变化,还是消费、人工智能、教育、文娱等。目前很多人不太看好文娱,说文娱是重灾区,其实他们错了,现在文娱特别便宜,有口红效应,是最反经济周期的,这个时候不投,什么时候投?投资人要逆向来想这件事情。

李竹:逻辑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看空,但是做多。昨天有一位分享嘉宾讲道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投资,吴彬同意吗?

吴彬:一部分同意。我刚才说的比较好的项目,跟刘晓松说的是一致的,基本上没有大的赛道的变化,都是在赛道里面做拓展,做调整,比如唯品会原来是做奢侈品特卖,后来变成了品牌特卖。轻松筹从原来的股权众筹变成了公益众筹,小电从移动式变成了固定式的全面开花。

第二,关于马太效应,客观上是存在的,但我认为影响不是很大,我做天使投资纯粹是因为兴趣。我虽然做的时间不长,但是越做越发现我天生就是干这个的,它能够每天让我保持学习的胃口,节奏加快和加慢都不存,我只在乎项目的本身,企业不用着急明年和后年就交答卷。

至于怎么做,从我来讲,以前投到现在100多家企业里死了11家,怎么能让企业不死掉,反而变成了我最大的动力和压力。

李竹:吴彬做早期投资心态特别好,如果去他的办公室一起看项目,你会感觉到他的激情,创始人讲完项目之后,如果他比创始人还要激动,那个项目肯定就投了。

吴世春:今年我们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我们把一期、二期LP的本金返还了,四年的时间还本,还是比较快的回报。同时今年完成了两支人民币基金的募集,LP会继续投新的基金,速度也是非常快,快募快投快退。另外今年投资速度跟去年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还是保持自己的节奏。

我们认为早期的股权投资对于新经济来讲,是穿越寒冬周期最好的一个武器,第一,早期便宜;第二,新经济是现在中国最大的发展动力,目前投的企业都是三五年后去上市,或者敲钟的企业,所以穿越这个周期是没有问题的。

刘晓松也提到了孟晚舟的事件,希望中国能够出现更多的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基金,打破美国对我们硬科技的制约,从而有更多的华为起来,在每个环节都不依赖国外的供应链,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很困难的局面。

李竹:天使投资是一个很好的穿越谷底的方式,希望大家都去投一些硬科技,跟国家整个经济转型的节奏能够保持一致,另外现在科创板的推出,也为早期机构提出了一些新的退出通道。

今天时间有限,台上几位超级天使,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背后的逻辑和原因,从人脉红利到认知红利,再到赋能红利,可以用天使投资穿越现在的谷底,天使投资也永远对未来充满乐观,因为不乐观就没有办法出手做天使投资。

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