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地产“教父”王石归来,加盟华大基因跨界逐梦

自2018年以来,华大波动不断,这对于经历过许多“战役”的王石而言,又能否再次力挽狂澜?

40年,人生于不惑,国家见繁盛。改革开放40年,回望来路正当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世界工厂到中国智造;从经济特区到“一带一路”;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论起对中国经济贡献,是哪些领军企业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又是谁“敢立潮头唱大风”?蓝鲸财经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诚挚推出《逐梦40年,致敬20人》大型专题策划,记录和纪念那些对中国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们。以下是关于原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的报道:

从33岁创立万科(SZ:000002)到带领企业走向行业*,再到66岁挥别万科,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原万科董事长王石用半生时间书写了一个中国地产界“教父”的传奇故事。

而在改革开放40年时代变迁中,王石也是形象最为鲜明的地产企业家之一。他爱探险、爱跑步、特立独行且不甘平庸,52 岁登顶珠峰、62 岁赴剑桥参加最高水平的赛艇队训练,勇于探索的王石,走出了精彩绝伦的人生轨迹,也成为整个房地产行业不可替代的时代人物代表。

虽然离开万科对于王石而言,本就只是时间早与晚的区别。但时至今日,很多地产人每每回顾王石离开万科的最后两年时光,仍会有些扼腕叹息。也许,从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造,王石放弃拥有万科的股份时,他就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

1999年,48岁的王石逐渐放弃万科的行政事务,着力培养郁亮成为万科接班人。2001年,王石钦点郁亮为万科集团总经理,2017年正式功成身退,将万科交到郁亮手中。有许多人问过王石为什么,他却说,“我的去留不重要,只要万科文化能延续下去。”

虽然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有错,但这种对于企业管理的*自信,也为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2015年-2017年间,万科因混合制股权模式经历了一场震惊业界的“万宝之争”,王石因此正式告别万科。而2017年6月21日这一天,也成为2017年整个房地产行业全年大事记节点之一。

如今,距离王石卸任万科董事长已一年有余。但与外界设想的悲壮剧情不同,他在卸任万科董事长的300多天里,依旧频繁的现身于各大公众场合,参与国际论坛、公益活动、万科的诸多大型活动也都有他的身影。

不甘平庸的王石,如今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华大基因联席董事长。2018年8月4日晚,王石发布个人微博表示:“人生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大2018年年会上,经华大集团董事会批准,我为华大集团董事会联席董事长。”

爱探险的王石即将步入新的战场?整个房地产业对此表现出极大好奇。

成就万科、告别万科

王石踏改革浪潮前行的33年

回顾王石最初“下海”的经历,其实与大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些雷同。1980年8月,王石通过参加招聘,脱离了铁路系统,进入广东省外经贸委,做招商引资工作。那时的王石整日活跃在春秋两季的广交会上,这份招商引资的工作也为王石的世界打了一扇新的大门。1983年5月,32岁的王石决定辞去在广东省外经委的公职去深圳发展。1984年,他以300万启动资金,创办了万科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而这家企业在成立之初还是一家“多元化“企业。用王石当时的话来说,“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通过多点齐发的策略,万科的发展规模也迅速提升。1988年12月,万科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并于同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1年,万科集团正式于A股上市,成为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也是众多房企中最早完成股份化以及上市的企业。

但对于此时的万科而言,依然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万科未来要走向哪里?王石明白,万科只有在某个行业积累到一定规模,才能被资本市场所认可,而彼时万科的业务各行各业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具备优势。

因此,从1994年开始,万科迈入了第二个阶段: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而在专业化的道路中,万科选择了做大房地产业。对于这一抉择,王石给出的理由是“总结起来就两个原因:*它很有发展前途,第二,还没形成行业门槛。”

自此之后,王石带领万科大刀阔斧的迈入了地产行业,将万科这一品牌打造成为房地产业的一个响亮的名片。但回望历史时,王石却表示,“因为对我来说*的成就不是将万科做成了*的房地产公司,而是将它打造成*批的股份公司。”

1988年,万科经历了*层次股份改造,共拿出4100万资产做股份,其中40%归个人,60%归政府。在明确资产的当天,作为创始人的王石放弃了个人拥有的股份。

“之所以放弃资产,*,我觉得这是我自信心的表现,我选择了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不用通过股权控制这个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国社会尤其在80 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突然有一个人很有钱。在这样一个认知中,就是不管你合法非法,你非常有钱社会可能就不认同你。在名和利上只能选一个,我就选择了名。”王石回忆说道。

这一选择最终成就了万科。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万科建立了平等的企业文化、通过简单的人际关系和最有效的纠错机制,吸引着一批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加入其中。

过去多年来,万科长期被称为企业改革的标杆和公司治理的典范,这不仅因为万科是房地产龙头企业, 更重要的是因为万科是一家国内罕见的经营者支配、所有者监督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样本;也是国有企业作为*大股东,只监督但不经营的参照样本。有许多研究单位发表报告指出,从长远来看,万科的这种模式,是国资国企改革和上市公司治理发展的方向。

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股权过于分散,从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宝万之争”。王石66岁那年,在“宝万之争”鏖战两年后,王石终于将自己与万科的漫长告别划上了句号,正式退出万科董事会。

但这并不意味着王石要退出公众视野,他说道,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三分之一,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王石再出江湖

加盟华大基因 逐梦生命科学

在卸任万科董事长的2个月后,王石加盟远大和华大的声音就在各方飘荡,卸任之后他先后考察了远大集团(SZ:000626,下称“远大”)和华大基因(SZ:300676,下称“华大”),也开始在个人微博上创造“人与植物”系列内容,这一切让王石和远大、华大的关系变得有迹可循。但彼时的王石只是简单用了“捕风捉影”来回应。

这一回应也不足为奇,对于刚刚走完前半生的王石而言,他需要花时间仔细思索未来的方向,找到一个重新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

正如王石所述,很多企业向他发出雪片似的邀请,跟他说“你到我们这儿来不是联席董事长,是董事长”,但对于早已名利双收的王石而言,事业头衔根本不足以打动他,能让王石看重的,是和感兴趣的人做感兴趣的事。

纵观王石前半生,理性的特质几乎决定了他人生的多个重大抉择,17岁希望当个无线兵,却做了5年驾驶兵;大学时不喜欢所学的排水专业,课余自学政治经济学;即使后来创立商业帝国,却感叹自己做房地产是不小心。而进入新的人生起点之后,回归感性似乎成为王石新的人生特质。

无论是华大、远大它们的共同特征便是华大董事长汪健、远大科技集团总裁张跃皆为王石老友。据其好友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曾形容道,“王石和汪健好的跟穿一条裤子似的”。一位熟识王石的人士也曾向媒体透露过,汪建和王石关系很好,好到可以吵架的地步,两人因为华大一些商业上的事还绝交过,但两人更多的是相互支持。

而对于张跃这位老朋友,王石曾表示,他与好友远大科技集团总裁张跃的交集始于对环保的共识。这些年王石提出的阿拉善SEE、哥本哈根宣言,张跃都是参与者。

但论友情,王石的朋友圈众多,为何又独选华大与远大?这或许印证了一句话,很多人成功之后的大部分抉择,都是为了弥补曾经的缺失。

幼年王石的数学、物理成绩一直很好;青年时曾是无线电发烧友,喜欢动手装半导体收音机;创业之初原打算进入电子行业,希望创立一家类似索尼的公司,但阴差阳错之下,命运让王石进入了房地产业,一干就是33年。另据一位熟悉王石的好友描述,王石一直对科技、技术类公司较为感兴趣。

站在人生新路口,王石开始为自己的感性作出选择。然而,对于即将涉足陌生领域的王石而言,要面对的挑战并不简单。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在新行当里,王石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回溯王石以往事迹,其在万科创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企业改革的标杆和公司治理的典范,在他的管理下,万科资产结构合理,财务健康,运行稳健。王石曾说道,“我*的成功就是让别人不再需要我。”而这一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恰是华大基因所急需的。

汪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华大在日常管理、商业发展、社会能力上有欠缺。作为一个典型的生物科学家,汪建在商业世界里并不是长袖善舞的能将,而王石所具备的管理能力、人脉和资源协作能力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自2018年以来,华大波动不断,这对于经历过许多“战役”的王石而言,又能否再次力挽狂澜?正如王石微博所述,“人生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个视褚时健为人生楷模,视探险为人生一大乐趣、佩戴小猪佩奇手表、穿小猪佩奇T恤的传奇人物,又将怎样书写他的下一个人生传奇,值得期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蓝鲸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