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英诺创新空间刘怀宇:入驻项目800+、孵化1500+,打造3.0时代不一样的创业综合体

单一的写字楼,到政府主导的V1.0孵化器,再到联合办公为主的V2.0众创办公,在刘怀宇看来,当下创服平台进入了V3.0创业综合体阶段。主要表现为:业态丰富、多元服务、投资驱动、以大代小。

  距离地铁8号线回龙观东大街站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就是英诺创新空间运营的国内首家创业综合体——英诺创新空间·回龙观创客广场。5.5万平米的创新空间聚集了4000多位创业者,唤醒了“睡城”回龙观。

  英诺创新空间创始合伙人刘怀宇从清华的学霸到成功的创业者,后转型为投资人。2012年开始,他身兼投资人和创业者双重身份,带领着一个团队做起了创业综合体,开启了第三次创业。

  谈起众创空间,刘怀宇打开话匣子便滔滔不绝。“办公最理想的状态,第一是离家近,这样幸福指数就上来了;第二,周围有一群朋友可以交流;第三是有提升自己的空间,这是我们希望能打造的三公里范围的创业社区。除了物理空间外,线上也形成一个社区,将来打通各家商户。彼此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是更有温度、互相帮助的空间。”

  不一样的创业综合体

  圈内有很多关于刘怀宇传说,其中一条是:他有一双火眼金睛,小细节也能过目不忘。这位“创投界的包工头”从空间最初的设计装修到水电施工、团队招聘、商业洽谈等都亲力亲为,最忙时曾24小时不眠不休。在他的带领下,英诺创新空间在众多创新空间中显得别具一格。

  “我们并不是简单的联合办公。”说着刘怀宇给出了一个公式:创业综合体=[互联网X(创·办公+创·服务+创·生活+创·社交)X大企业创新]投资

  2012年,英诺创新空间刚成立,早期是科技孵化器形态,随后,广州、中山、佛山、厦门等多地创新空间接连成立。刘怀宇在不断探索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创业综合体。什么是创业综合体?刘怀宇给出了定义,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办公。从一两个人的小微企业到几百人规模企业的办公需求,英诺创新空间都能满足。可支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整个办公周期的产品需求。

  第二、服务。这是英诺创业综合体非常重要的部分,包含政策服务、投融资对接、资源对接、科技金融、第三方服务等。

  第三、生活。包含餐饮、科技、艺术、职住空间、亲子教育等内容。除了办公设备之外,还有解决了入驻空间人群的吃、买、加班等需求。在刘怀宇看来,创业者一方面是在艰苦创业,另一方面也要快乐创业。

  第四、社交。英诺创新空间经常组织社交活动、营造社交场景、提升社交粘性。并配备具有阅读功能的咖啡厅、健身房、篮球场等等,通过这些社交场景突破小公司的社交圈,让入驻办公人群在娱乐的同时也拓宽了眼界。

  “像理发、美甲等等基础生活服务今后也会有第三方入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让空间更有温度。英诺不是管理者,是既服务公司又服务员工的角色,这是创业综合体很重要的要素。”刘怀宇总结道,“我们把办公、企业服务、社交、生活,这四个揉在一起,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通过大企业进行资源对接、开放平台,再用资本加速这些企业的发展。”

  英诺创新空间大都为旧厂、旧物业改造,空间面积开阔,周围交通相对便利,大都会选在人才高度聚集区。如北京地区回龙观、酒仙桥、望京、南三环、西四环等。

  在北京市政府鼓励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企业有可能被外迁,高精尖、文创类项目不断被引进,自然就腾出一批有改造空间的旧楼和旧厂房。“英诺创新空间主要支持微小企业,像高端写字楼是不会碰的。通过我们的一些理念,把这些旧物业改造,更适合现在年轻人创业,也能焕发它们的第二春。”

  以此模型为基础,英诺率先打造出了英诺创新空间·回龙观创客广场,一年半时间,入驻300多家企业、4000名创业者,入驻率超过90%,获得投资的企业约有七八十家,获得投资企业估值超过了100亿元。

  截至2018年2月,英诺创新空间运营面积总数已近15万平米,共有10个不同类型创新空间遍布全球,有超过800个项目入驻空间,另有超过1500个项目在空间虚拟孵化。英诺天使基金累计投资入驻空间的项目超过30个,智行者、酷黑科技、微动天下、海外由你等,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

  空间加投资,双核驱动

  英诺有两个轮子:第一个轮子是投资驱动,第二个是服务驱动。基金主要是资本支持,英诺创新空间更多提供综合性服务。

  在服务上,英诺创新空间分为2个层面:

  1、基础性,或者是根本化服务。像财务、法务、税务等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公司可以提供,英诺做的是筛选,起桥梁作用。帮企业选一些服务质量比较好和比较稳定的第三方公司。但选择权还在企业手中。

  2、提供深度定制服务。尤其针对大行业、团队组成差异较大、很难用标准化操作的企业。如政策服务团队研读各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捋出适合各个阶段企业需要的不同政策进行指导。

  需要提及的是,企业金融服务同样是英诺服务重点。从投资角度来看,有些企业可能三个月、半年,产品就可以起来,但需要资金来做小批量的生产。这时银行不可能贷款,股权融资的话估值较低,或投资机构不敢投。英诺充分考虑风险和利益后,如果看好,会给这些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服务。

  “在孵化器运营过程中会发现有一个悖论,从初衷来说是筛选项目,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就意味着项目会一批批流动。但从收入角度来说,稳定的入驻率才能带来稳定的收入。稳定意味着不流动,这种矛盾调和很大。”刘怀宇指出,“从商业上考虑,如果有5万平,我拿出20%来做相对流动性的,80%的企业是在稳定付租金,对整体收入没有太大影响。”

  目前英诺创新空间的收入构成中70%-80%来自于租金收入,在流动区域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好的企业入驻。在强自主性下,会形成良性循环。相当于在有支柱性收入支撑整个业务,有造血功能,其他创新业务也可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外,空间也运用投资的逻辑经营,会通过服务来获得所服务企业的一些股权权益。但不像专业基金投资,所获得的股权比基金占比更小,一般不会超过3%。

  创服平台进入3.0时代

  从单一的写字楼,到政府主导的V1.0孵化器,再到联合办公为主的V2.0众创办公,在刘怀宇看来,当下创服平台进入了V3.0创业综合体阶段。主要表现为:业态丰富、多元服务、投资驱动、以大代小。

  V3.0的表现还包含:创业孵化、联合办公、传统办公、创业服务、商业、居住、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多种业态融合。满足空间办公人群“工作、生活一体化”需求,自企业初创至成熟,全生命周期的办公产品和成长服务。

  截至2016年底,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统计的众创空间有42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3255家和企业加速器有400余家,创新、创业、就业实现同频共振地有机融合。今年1月,科技部披露,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众创空间5500余家,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4000家。

  国内玩家大致可分为:联合办公领域的创业公司(如优客工场、方糖小镇、氪空间等)、地产旗下的联合办公品牌(如SOHO3Q)、酒店旗下的联合办公品牌(如裸心社等),模式上有直营和混合。

  去年以来,在经历了火爆、被唱衰、倒闭等风潮之后,众创空间的行业资源整合似乎成了大趋势。尽管众创空间面临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但它仍然是一个存在刚性需求的行业。众创空间在洗牌进入深耕期,头部巨头瓜分市场的同时,逐渐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投资界了解到,今年英诺创新空间主要任务是扩张和规范,目标城市仍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地域上在西南、华南和长三角等区域都将有布局,英诺在南京、重庆、上海、无锡等地的创新空间今明年将陆续开业。

  “泡沫确实很多,行业本来就是大浪淘沙,需要真正对接市场,不能把自己捆在孵化的角色。”刘怀宇坦言,“英诺便是如此,我们既能给创业者提供综合性服务,又能给传统的泛创业者(面包房、健身房)提供服务。”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