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6大投资人解读:在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投资逻辑

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主持了主题为《民间资本助力能源与材料创新》的圆桌讨论,参与讨论的专场嘉宾包括:华控基金合伙人方德松、创东方投资合伙人金昂生、旦恩资本合伙人牛禹、明道投资合伙人熊庚超、同系资本合伙人郑薇薇。

  4月28日,由民建中央、科学技术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清科集团等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品牌盛会,本次大会以“共享新时代,共促新发展”为主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凝聚起新时代新征程强大发展动力,加速步入四川发展“新时代”!

  在“军民融合与人工智能”主题专场,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主持了主题为《民间资本助力能源与材料创新》的圆桌讨论,参与讨论的专场嘉宾包括:华控基金合伙人方德松创东方投资合伙人金昂生、旦恩资本合伙人牛禹、明道投资合伙人熊庚超、同系资本合伙人郑薇薇。以下是圆桌讨论全文:

  于立峰:大家上午好,从今天到今天的论坛开得非常热烈。昨天过来的时候,我想再给成都点个赞,在飞机上看到第一财经竞争力研究院的一篇研究文章,中国的一线城市原来是北上广深,现在是上北深广。接下来第一个就是成都,可见成都在未来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很愿意在成都这个地方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大会给我们这个论坛的题目是民间资本助力能源材料行业,在论坛开头之前有请在场的各位嘉宾用两分钟的时间做一个自我介绍。

  方德松:谢谢清科,也谢谢于总,这几年成都的变化非常大,产业的发展也非常有活力。华控基金由清华控股发起设立,自2007年开始业务覆盖了从创业投资、PE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资产规模接近200亿。所投资的行业覆盖得也比较多,包括新能源、TMT、商业地产、高端消费、高端制造、医药医疗都有,现在还设立了一个35亿的专项的军工基金,专门投向军民融合领域一些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化等民参军企业。总的来说华控希望通过我们在各个领域的布局,更好地把我们整合的一些资源和我们所投的一些企业好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企业的成长服务。我们做好一个推车者的角色,为所投企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金昂生:我们公司的主要投资领域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宽的,包括大AT,先进制造,军民融合、先进科技、大健康这几个主要的方向。我这几个主要的投资方向几个基金主要是投先进制造、军民融合和新材料这几个产业方向,比较幸运的。我昨天刚从上海飞过来,最近连续两周我们创东方有两个企业在上海上市,昨天也是去参加了上市的仪式,这两个企业都是这个领域的,都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相关的企业,成都来的次数比较多,我们在成都这边重点挖掘军民融合相关的统筹标的。成都也是我们军工的重地,我们跟这边的资本也交流很多,在军工,军民融合这个领域一起在看一些标的,希望能够在成都这边助力这些新产业的发展。

  在成都这边我们也投了几家有一些名气的标的企业,其中包括已经上市的天香黄进,还有知名度比较高的吉米科技,规模增加得非常快。总体来讲,成都这个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是非常棒的。刚才于总讲到的成都的竞争力,我们非常看好,宜居宜业的城市。

  牛禹:旦恩资本是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期的投资,我们主要关注的领域有凉快,第一块是TAT的核心部件、高端制造、先进制造,还有生命科学领域医疗技术领域的服务,跟在座的几位前辈和大佬机构不一样,我们更关注早期和成长期的项目,这个项目干起来也比较苦,但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秉持着追随卓越的企业家,我们愿意陪伴他们共同成长,无论在资本方面还是未来以后的产业链上,包括企业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愿意去做的,也非常开心来到成都,希望今天的交流非常欲望,谢谢大家。

  熊庚超:感谢大家,我来自明道投资,明道投资是一家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先进的科技创新这块,以这三个方向为主要的投资领域的公司。也非常开心,我们有很多项目也是在合作,尤其刚才提到吉米,也是我们觉得非常不错的项目,也是成都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希望今天我们能够有更加多的合作机会,希望在这段事件能够聊出一些干货,希望帮助到成都更多的企业投资人和朋友们。

  郑薇薇:我是来自同系资本的合伙人郑薇薇,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机会在这里和各位新朋友和老朋友一起分享一些我们对于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投资的一些理念同系资本是一家聚焦于先进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机构,我们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传动的PE5,也就是投资于一些具有价值的中后期企业价值投资。第二部分是我们通过输出我们的人才,输出我们的投资能力、竞价能力、谈判能力,与上市公司一起做一些行业的整合并购投资。今天在下面的环节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各位同行,和优秀的企业一起分享我们的一些观点。

  于立峰:在座的各位都是行业里的翘楚,接下来精彩的观点跟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民间资本对能源和新材料行业的助力。这是两个行业,能源行业和新材料行业,放在一起的原因,我们也表示非常理解,因为所有的投资基金里头,能源和新材料都是放在一个合伙人的管辖范围内,所以把这两个行业放在一起来讨论也是比较有意义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怎么看待中国的能源和新材料行业,这个行业的投资和这个行业本身,跟其他的行业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不同?这个题目比较大,但是确实需要我们来树立,因为在整个投资领域当中,风口年年有,现在再提到能源和材料的不多了,我们从后往前数,现在讨论区块链,再往前是讨论人工智能,再往前是互联网等等这些东西,我们首先要说这个行业你怎么看待?你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的特点?从投资的角度也好,从创业投资的角度也好。

  郑薇薇:因为今天我们的主题也是于总刚刚在论坛开始前才向我们公布,讲讲对新材料领域的特点的结合我们投的一些项目,我就总结出来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新材料的企业大多数的资产,比如投锂电池的企业,它同时富有磷矿资源,所以它通常会有一定的资产。这种企业它不但得到民营资本的关注,其实它也会吸引很多的地方引导基金或者是国有资本的一些大力支持,所以这是一个行业的特点。第二各行业的特点,我们讲说新材料,它一定有技术门槛,所以这个企业在不断地通过它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它一定的竞争壁垒,也就是有护城河的特点。

  第三个特点就是这个行业企业的发展,它通常会伴有明显的驱动因素。比如我们投磷酸铁锂企业,它就是得益于过去三五年间锂电池磷酸的材料,伴随的很大驱动因素导致行业的增长,正是赶上了这个驱动因素,所以在我们的项目退出的时候带来的非常超额的回报。

  新技术会被不断地迭代,所以我们要关注它发展的周期和一个行业的技术变动。

  第四点,我觉得是这个新材料的企业,它通常来讲具有一定大的体量,这个也是很多PE机构去关注它的原因,未来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IPO,还是并购给上市公司,由于它有一定的收入体量,对于我们机构来讲,首先对企业做证券资产话来讲,它有相对比较高的可行性,对于我们机构来讲,它就有更多的退出渠道,同时它由于通常来讲具有一定体量的企业,它在行业里面有一定的行业地位。未来即使他去做一些行业的整合也是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于立峰:总结得非常好有资产,有门槛,有周期性,还有很好的通道,这是市场特点。

  熊庚超:新能源新材料也具备资金密集型、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所以刚才郑总提到她说相对来讲需要有中资产去支持的一个行业特点。另外在这个底下我们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它是有一个相对的周期性的,这个周期性背后可能有几点,第一点是技术成熟度的周期性,另外还有一方面,是产业的上下游的资源的成熟度的匹配周期性,这两个周期性再结合第三个政策,在这里边起到的周期性的拉动和抑制的作用,所以形成了这个行业非常典型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上面说的三个密集,加上周期性的特点,这个行业有相当的门槛,同时还具备时间节奏把握非常大的特点,所以也是做得早一点还容易成先烈,做得后面一点已经是大势所去。这个行业还是一些真正有技术,有远见,并且有很好的上下游公司,它会更高的价值。

  牛禹:旦恩也看了四五千家团队,我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讲讲他们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的创业会遇到的一些情况。我们看了非常多的海归背景回来的团队过来做无论是材料、能源还是科技创新,往往这个行业非常有技术门槛,技术的前沿性也非常的有前瞻性和突破里创新的能力,但是往往他们刚回来的三五年,可能在商业方面的数据还非常弱,这个时候对创业者来说的话非常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和死亡的风险,就是技术产品和服务如何变现,如何在技术上去推进。

  我觉得作为我们民营资本也好,需要对全队全方位的无论是技术、供应链、上下游、产品服务,甚至跟当地的一些关系去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跟踪和服务,才能够让它顺利定度过这个阶段,我觉得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以外,我觉得这个是在这个阶段从事这个行业领域的创业投资者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于立峰:金总赚了钱了,你也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所以想听听您的看法。

  金昂生:这梁哥行业特性还是有蛮大的区别,新能源的行业投资难度很大,除了刚才几位嘉宾讲的几个特性之外,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想补充一下。新能源行业的细分行业里面,大家关注它商业的闭环。现在新能源这块,大家梳理投资赛道和投资方向里面,以技术应用作为了筛选。总体来讲分新的能源和节能技术。

  新能源这块像以前的风电也好,光伏也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线路商业闭环不是太完整,从一个新的产业的发端,政府的鼓励,补贴,大家一窝蜂上,上了之后再随着补贴退潮之后,很多企业陷入困难。所以在选择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的时候,投资的节奏,把握的难度非常大,你要把节奏把握得准,第一个在补贴退潮的时候我估计有80%甚至超过80%的选择会出现困难,所以你在选新能源企业的时候,你只能选有领先技术能力的公司,而且得有大资金支持的公司,你又投得早,退得快退得准。

  新能源投资选择方面,在我们讲商业的闭环,企业能够在没有政府大力补贴的情况下也能够引领,有现金流,能够很好地发展,这样的企业才能够长期发展下去,而且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很容易出现头部效应,就是行业集中,会集中在几家大的企业里面,所以我们投资领域要去规避这样的风险。相对来讲,我们更喜欢投资新材料企业,新材料类的企业大部分是基于刚性需求的驱动,很多是基于工业产业现实的需求,所以这样的商业闭环看得清楚。

  包括我们刚才上一个环节讲的军民融合,军民融合里面新材料的领域也非常多,军工领域非常多,像大功率的半导体器件等等这些新型材料,像战斗机的隐身材料,轻量型的高强度材料,军工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是非常强的,而且很多是一代新的技术一代新的材料推射新的装备应用。就像我们现在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的环节,每一代电池性能的改善都有耐于新材料的应用,所以我们会更倾向于投资有现实产业需求,能够形成商业闭环的一些企业。你的产品确实牛,就能解决工业的问题,这种企业我们把握起来更容易一些。

  方德松:今天为什么说新能源和新材料放在一起谈,其实整个新能源的进步很多都是和新材料密切相关的,从最早的风电,那个叶片是复合新材料的,包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里面正极材料、隔膜等,包括下一步的燃料电池,甚至那个密封都是涉及到新材料领域的。所以能源和新材料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非常基础层面的产业,所以产业的容量规模也非常大,有足够大的空间。

  在新能源的领域,分很多细分,风能、太阳能、秸秆发电,包括潮汐,包括动力电池,将来的燃料电池这些。每个细分领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投资进入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周期性,政策影响、经济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在有些新能源细分领域还是受政府政策影响比较大。这导致了它在产业方面的周期性。当年的欧美国家的“屋顶计划”导致了太阳能的一阵火,后风电也是一阵火,但几年后行业开始遭遇行业产能大幅过剩的局面。所以产业资本在进入的时候,我觉得要去周全考虑刚刚金总提到的产业闭环的问题。

  现在我们觉得在新能源这个领域,动力电池这块是带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因为中国对于化石能源的进口依赖非常严重,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或者咱们国家在这方面应该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够通过新能源汽车摆脱对化学能源进口的依赖,或者实现弯道超车,这个是在未来国家产业发展当中,带有国家战略性性意义在里头。当然现在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资本上的门槛,技术上的门槛可能也会比较高了,产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

  新材料也是,新材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领域,它涉及到很多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是新材料在我们看来技术上是最难突破的,但是一旦突破了,作为领先的企业,它会享受到一个非常高的回报。

  新材料还有一个好处,你这个材料一旦出来了,客户一用,他就马上知道这个东西是好还是坏。不像高端装备领域,其推广应用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另外很多新材料领域也是面临着人才、资本的瓶颈。比如说半导体领域,这个其实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投得起的,真的是企业要有相当的资本实力才能投得起。

  产业中一些规模比较小一点的企业,看可不可以从新材料应用上去思考,多去挖掘。

  于立峰:谢谢各位。能源和材料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基础性的行业,确实对制造业,对现在的人工智能,能源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一个有资产的要求,还有确实是从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对投资人来讲,确实是有一个时机,同时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所以过去我们确实经历过新能源领域的风光无限到风光不再,到现在再来提能源和材料对我们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我们投资机构如何看到投资。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在关注中美贸易战,能源和材料行业跟这个息息相关的。在这样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下,新的竞争环境下,在座的各位怎么看待我们国家在能源和新材料领域里面,在国际竞争地位,行业的处境,在这种处境下,从基金的投资人和行业的创业者,应该如何面临这个新的贸易和国际竞争格局。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里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竞争状态,会不会在这个领域里出现第二次中心事件,出现处于绝对下坡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创业者和企业家怎样在这个领域里去做好。

  郑薇薇:刚刚各位嘉宾在讲的时候我记了很多,有很多干货,也回忆起了我们投很多项目的情况。于总讲到,一个是说我们怎么看待我们中国的新材料领域,我们机构投资人怎么去参与,关注什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国际竞争地位这部分,其实我觉得从过往投的机构来讲,因为他们很多在国内的领域,国内有很广阔的市场,在这里面只要有核心竞争优势,周边就有适合我们省长的土壤,我们如果投高端装备,对于机构来讲,大家求增长兹我们要算一个增量的增量,新材料不需要找增量的增量,我只要找当一个技术被市场量产应用以后,我会说第一是有一个市场的增长,第二是替代原来旧的广阔的市场。能够看到一个企业去分享一个替代所带来的增长红利。

  所以我觉得这个本身来讲,不需要去恐惧外来的压力,去做好自己,分析出这个企业是不是有金刚钻,可以去分享一个行业的红利。我们过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就是赶超式的增长,我们为什么可以弯道超车,因为我们有很多技术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应用,缩短了我们研发的空间,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可以在短期内增长的机会,给我们机构也可以在短期内资本增长的机会。在未来去做进口替代还是有机会的。

  第二是投资人参与,我觉得我们去看一个项目,可能我们会关注四点,当我们去考察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要不要去投,有没有投资价值的时候。第一个是周期,就像刚刚各位嘉宾分享的一样,你这个技术在现阶段它是一个应用场景最好的技术,我要去看这个技术的寿命,有没有更新的技术已经在迭代的阶段。第二个,我们会非常关注企业的现金流,这个刚刚大家都讲过。第三个我们会关注这个企业下游客户的质量。比如说你是应用于能源领域,你下游的客户都有哪些,它是一类客户的二类客户,你在这个市场上能够运用什么样的客户,占到多大的份额,还有这个客户的半径是多少。

  最后一个是要考虑成本,一个新的技术的产生,对这个产品来讲有一些性能上的优势。对于传统的技术相比,有没有价格优势,可能现阶段成本上和过去老的材料上,成本上持平或者稍微高一点,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产品的量产,你这个产品有没有可能摊平。第一能不能替代人工,第二能不能够环保,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能不能起到这样的关键资本的应该。我认为是在整个工业体系内产生的价值,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两个价值点。

  熊庚超:我从我们投资过的两家公司的案例的角度来尝试回答主持人的问题。一个是新能源方面的生产,新能源方面,实际上在技术线上我们看到了混合动力,包括PHV,可能是用户体验最好的,因为很简单,你在城里面可以达到节能,在距离远一点还可以能够到达更远的,不会找不到充电的地方。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它是非常好的技术路线。

  但是目前大家也看到,无论从政策的角度,还是从目前产业,产业也是跟着政策走的。从这个角度我们也看到核心发力还是存了电动的信息,这个里面背后就是主持人提到的问题,我们怎样做到能源安全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一个技术路线的角度去理解和去看技术路线本身,还要结合大的世界的格局,包括能源安全,包括国家主导和推动一些政策的引导,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企业只有说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适应整个行业的政策,包括国家的一些政绩才能够做到长期持续的发展。所以当时投过一家公司,做新能源的设计,我们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是第一个针对新能源方面的分享。

  另外,也很有趣的,我们投过做光护化材料的公司,现在装修的墙纸行业,大部分采用的是纸机装面的生产,但是库存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行业,但是现在有一个定制化的,通过一些数码印刷的方式去实现零库存,或者非常小的库存,这个对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这个方面用到了光固化的材料技术。因为光固化不仅可以实现非常环保的效果,而且在印刷上能够有质感,不是纯粹平面的印刷,达到几乎可以滚压的仿真的效果。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能够看到它的方向是不是去打开全新的增量市场。

  牛禹:中国在过往的十年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创新走到了极致,在全球有这样的展现力,但是反过来可以看到前过往的这一波所谓的风口追逐的这种企业,我们合伙人经常自己开会,都在过往十年一个风口才到,我们一直扎根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这个行业的投资是需要时间陪伴的。

  中兴事件这个事情爆发以后,我们该做的事情一直都在做着,并且接下来发展会特别特别好,已经慢慢能源和材料冒出很牛的企业,开始对国外大型的,无论是三星还是LG,还是松下,已经对它们开始冲击了,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还是对于我们投资机构来说,或者投资机构加企业的很好的融合来说,我觉得接下来的10年、20年都是非常快速发展的时期。

  金昂生:我本人是电信通信设备行业的老兵,我在通信行业干了十年,做投资也做了十年,所以于总的话题我还是有些感慨。

  很多大家传播的公众号,微信,大家看到的文章是从每个人的背景和阅历都不一样,大部分人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并不充分。大家知道为什么美国这次贸易冲突先拿的是中兴和华为这样的行业来入手,里面有底层的原因,首先这两个公司太大太强了,全球性的公司,第二是它所处的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核心和重要的行业,它是底层的通信网络的提供商。所以所展现出来的,大家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其实并不是太全面,核心就是两个产业链的竞争,国家的产业链,除了政治原因之外,是产业链的竞争。

  像美国,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原来美国欧洲跟中兴和华为所对应的公司,大家都会往半导体方向去想,但其实美国跟中兴通信华为这种对应的企业,原来最早的朗讯,科斯等等,还有西门子,北电,阿尔卡特这些公司,原来中兴华为这两家公司导致了全球的电信市场整个格局,全部被重整。

  中国在这个领域的配套,核心器件的配套能力是比较弱的,美国的半导体企业非常多,所以它打的是非常准的。

  新材料这个行业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挑战和威胁?其实我还是蛮顾虑的,至少有一个细分领域,我们投资经常接触到的,我觉得有潜在的危险,就是军民融合,军工行业,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很多企业,传递过来的信息,很明显的跟军工相关的应用的核心材料,这一块很多是被列为禁运的,包括刚才讲的大功率的半导体器件,这些都多是列入禁运的状态,我们需要绕过很多的壁垒的路径去取得这样的一些材料。

  所以我这里有一个呼吁,我们果类的企业,新材料企业它有一个特别困难的地方,就是市场导入,新材料在早期的市场导入的环节,它的难度周期是比较长的,所以你们在考虑材料应用的时候,要多给我们本土的新材料企业机会,给他们去试,去导入和应用,这样的话整个产业才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起来。

  现在特别是在新能源动力电池这个领域,我们的光电显示领域,包括手机领域,牵扯到新材料的种类非常多,大量的还是高端的材料在日本、韩国,以及德国。大家有没有考虑过给我们的国内创新性的公司,给他们展示使用的机会,这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产业的一个路径。

  德松:关于提到的中兴事件,我认为这个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好事,能够让整个中国的产业界有一个警醒。我还是相信在整个中国的产业界有很大的潜力。第一高素质的人才的回归,2017年留学回国的人才,略微超过了出国留学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第二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一万个人里面冒出一个优秀的人出来,这个基数也了不得,所以我还是相信在材料领域,终将会有各个领域突破的一天。

  当然材料领域确实很难,我有一个感触,国内的企业普遍容易对工艺细节的不够重视。第二个是要沉下心,我觉得有些企业有点急躁,想很快地去扩大规模,其实在传统的产业界要实现连续5年每年30%的增长是很难的,每年有15%-20%的增长就很不错了,关键是要稳步向前走,不要想一下吃成一个胖子。如果冒进,企业就会在资金链方面把自己绷得很难受。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的环境相对艰难一点。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应该学习日本人、德国人那样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于立峰:我听下来各位讲得都比较严肃、认真、沉重。中国过去30年当中,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中国很多效率的问题,模式创新确实走到了极致,无论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投资人来讲,我们现在看大量的独角兽公司,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以模式创新为主,所以2B、2C要慢慢地作模式创新,因为它的流量,它的估值等等。

  但是我们说没有观念,因为前30年的发展,中国由于效率的问题,交易的问题,借助于互联网的技术,在这些领域里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长期发展来来,技术创新会变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目标,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是要投入到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一个技术进步。所以我相信在这个领域当中,有很多的机会给这个行业的从业者。

  请各位嘉宾给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一句忠告。

  方德松: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金昂生:技术创新加金融助推发展。

  牛禹:抛开技术,抛开学术大流的背景,踏踏实实一块石一块铁,把工厂做好,把生产做好。

  熊庚超:抓住核心技术,踏足市场节奏。

  郑薇薇:一切能够提高市场经济的企业都是有价值的,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