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安联财险获京东等注资8.05亿元。其中,京东以5.37亿元,入股安联财险中国33.33%股权。增资后,京东成为安联财险中国第二大股东。
交易若能顺利获批,意味着京东也将曲线获得互联网保险牌照。至此,互联网流量巨头几乎全部杀入,保险行业正迎来大爆发前夜。
加速发展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引得资本、巨头抢滩
传统保险牌照和互联网保险牌照有什么不同呢?
对于传统保险牌照来说,想要跨省经营就必须在该区域设立分公司,分支机构不得跨省经营保险业务,且新保险公司2年内只能在省内开展业务;而互联网保险牌照则可以在规定的险种内,在全国范围内经营,无须事先设立分支机构。
互联网保险显然更开放、高效的多,而随着进场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正在加剧。
资本逐鹿保险业,与获取专业保险公司许可相比,拿下保险中介牌照相对容易,因此拿不到保险牌照的众多玩家转而盯上了中介牌照,而且,中介渠道一直是中国保险市场最重要的保费来源之一。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已达1248.3亿元,预计全年可以达到2496.6亿元,较2016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347亿元,约同比增长了6.37%。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的入局,也让涉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根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只有39家保险机构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到了2016年已经有117家保险机构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
自2015年11月保监会和各地保监局重启保险中介牌照审批工作以来,据统计,2017年有35家保险中介机构获批,其中,保险经纪公司20家,保险代理公司11家,保险公估公司1家。在互联网巨头推动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数量、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都有望持续增长的态势。
巨头的互联网保险布局,BATJ各有各不同
尽管自2016年以来保险业监管趋严、牌照收紧,《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多次被修订,保险行业准入标准不断提高,据悉,2016年保险监管机构下发了69张中介牌照;严监管之下,2017年批复的中介牌照仅为35家。
活跃的互联网保险市场竞争亦日渐加剧,巨头们在保险行业仍然动作频频,布局不断。BAT等互联网巨头进军保险行业的一般路径大概有三条:一是自己拿下牌照,二是收购牌照,三是和保险公司进行渠道、产品端的技术合作。
阿里:布局深入,手握三张保险牌照
BAT中阿里巴巴在保险业布局最为深入,比较早的拿到了保险牌照。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平安联手成立了众安保险,拿到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去年众安保险于香港交易所IPO,成为国内保险科技第一股。上市之前,蚂蚁金服以1.99亿元的出资成为第一大股东,占股19.9%;上市后,蚂蚁金服以16.04%占股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阿里系的第二张互联保险牌照很快就到来了。2015年6月蚂蚁金服、天弘基金分别出资3亿元和2.05亿元,与其他发起人一道发起设立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2017年5月26日,信美相互保险正式开业。
2016年7月,蚂蚁金服以8.33亿元增资入股大陆首家台资财产保险公司——国泰产险,认购完成后,蚂蚁金服以51%的持股比例稳坐控股股东之位。至此,阿里手握国泰财险、众安保险、信美相互保险三张保险牌照。此外,阿里集团控股公司之一阿里健康还曾与太平洋保险旗下的太保安联公司合作,要开发基于互联网需求和场景的新产品。
腾讯:早前有过失败经历,目前拿到财险、寿险和保险代理三张牌照
作为众安保险的共同发起方之一,腾讯对于互联网保险一直很有热情。
早前,腾讯财付通曾与中民保险网合作上线“保险超市”,但项目在3年后就停止了运营。2014年,腾讯又与永诚保险合作在腾讯网保险频道设立保险产品销售专区。
在通过众安保险布局之后,2015年7月,腾讯发起设立互联网寿险公司——和泰人寿,腾讯全资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子公司中信国安并列为最大单一股东。2017年1月,和泰人寿获得保监会的开业批复与保险公司法人许可证,并于5月正式开业。
紧接着,腾讯又拿到了一张更有意义的牌照。2017年9月,腾讯(腾讯持股57.8%)与台资富邦财险联合设立的深圳微民保险代理公司正式获得保监会批准,由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微民保险”)正式获得了保监会批准。
这张保险牌照的获得对腾讯来说意义不小:这是腾讯布局保险以来拿下的首张自有保险牌照,意味着腾讯可正式依托微信、QQ开展保险业务;其次,保险布局正式成形,补上了腾讯金融板块重要的一块拼图,腾讯金融业务横跨第三方支付、征信、银行、基金销售、小贷、保险等领域。这也是腾讯向保险领域全力出击的重要信号。
目前,腾讯的保险体系中,已获得财险、寿险和保险代理三张牌照。
百度:“低调”,拿下保险中介牌照
和阿里腾讯相比,百度显得低调很多。
2015年,百度与安联保险、高领资本宣布联合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随后2016年,百度与太平洋产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一直低调的百度金融在2017年终于正式发力,这一年,百度将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纳入“麾下”,拿下一张保险中介牌照,2018年,百度向工商局预核百度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
京东:“曲线”获牌照,慢BAT一步?
尽管昨日注资安联财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和BAT相比,京东在保险行业看起来还是慢了一步。若此次交易若顺利获批,意味着京东可以曲线获得保险牌照,打破其没有自设保险机构的局面。
从2013年起,京东就开始布局保险业务,与太平洋、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售保险品类涵盖财险和寿险全产品线。2015年,京东将保险作为第六大业务板块并入京东金融体系,同期京东金融推出5款创新保险产品,分别是众筹跳票险、海淘交易保障险、投资信用保障险、家居无忧服务保障险和30天无理由退换险。
在去年京东的开年大会上,刘强东表示京东正在申请保险牌照,并称京东要在2020年成为全球三大金融科技公司之一,不出一年,京东已经把牌照拿到了手。
美团:拿下牌照,为了打车还是外卖?
2018年2月26日,保监会一连批复3家保险中介机构牌照,分别是: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和易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其中,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背后的大股东为“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而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正是美团网。
早在2015年4月,美团就上线了与外卖相关的保险业务,美团外卖曾上线过“准时保”,在美团专送,且在线支付的立即送出订单(非预订单)均可购买,但从事与保险相关的业务,需要有牌照——直接从事保险业务,需要有保险牌照;与保险公司合作上线保险产品,也需要有保险兼业代理资质。
此前准时保没有保险牌照而显得有些鸡肋,如今牌照在手,不知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动作?对于美团来说,打车业务和外卖业务都在抓,保险看起来又多了新的应用渠道。
此外,苏宁的苏宁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在2016年获批;小米在2016年1月收购北京宏源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更名小米保险经纪;众安在线里,携程持股5%,是第7大股东……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涌入,等待保险行业的又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