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钱多,项目贵!VC/PE集体诉苦,这个行业变了,投资人得乖乖坐在创业团队门口等着“被”接见

很多年前投资人坐在办公室,等着创业团队排着队,拿者商业计划书,来接近他。后来我们坐着飞机和高铁,跑遍大江南北,变成了金融民工,到今天好的项目,投资人都是乖乖坐在创业团队的门口等着接见。要么就投,要么就走,尽调没有时间,价钱没得谈。

    暌违2017年,股权投资市场现状几何?哪些经验需要碰撞、分享?2018风往何处?新一年,VC、PE有哪些策略变化?行业里,又将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2017年12月6-8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京举行,汇集股权投资界巨匠精英,从趋势、策略、行业角度剖析这个时代。

  在回归价值投资对话环节,联创永宣创始管理合伙人艾迪,光远投资合伙人储力,兴嘉基金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刚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解强歌斐资产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人张旭廷清源投资合伙人张杨进行了精彩讨论。

  精彩观点:

  1.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讲,这两年非常明显的头部公司能够拿到的钱越来越多,好的项目大家都在追捧,一二级市场倒挂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2.在投资机构行列里面,我们发现出现了一些科学家和实业家,还有之前连续创业成功者,他们逐步加入到股权投资的行列。所以带来了一个特色,我们明显感觉到两极分化,有一些基金还是遵循着原来的这种所谓的杠杆,估值套利这样一些方式在做接力棒式的投资。还有一些机构带着很好的技术基因和产业的基因机构管理人,他们就是用很专业的,很细分,很精准的投资策略去做这个产业链上的价值投资。

  3.很多年前投资人坐在办公室,等着创业团队排着队,拿者商业计划书,来接近他。后来我们坐着飞机和高铁,跑遍大江南北,变成了金融民工,到今天好的项目,投资人都是乖乖坐在创业团队的门口等着接见。要么就投,要么就走,尽调没有时间,价钱没得谈。

  4.我们整个机构还是有这个责任,不要把估值提高,造成每一家都在市场上火拼一些优秀的项目,给创业者引导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以下为演讲实录,由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编辑整理

  艾迪:大家下午好,我是联创永宣的艾迪,很荣幸主持今天下午的专场,先请每一位嘉宾用一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企业。

  储力:我来自光远投资,我们最早是从美元基金开始做的一家机构,有16年的时间,主要聚焦相对中后期一点,以PE为主的基金。

  李刚:兴嘉基金是上海嘉定区跟兴业银行来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新的机构,现在正在起步当中。

  王颖:我是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昌平区作为中关村自主示范创新区的重要部分,重点领域是大健康,能源科技,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文化,相当于是北京市的一个高新创新高地,有5千多家高新企业,我们围绕资产管理,产业服务,以及产业的投资,来做一个一站式的产业生态平台,助力这个企业的全周期成长。

  解强:上海华瑞银行是中国首批成立的民营企业银行,我们也是国务院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是一家专注于金融服务的科创银行,注重连接投资机构和科创类企业之间的服务,通过这个服务,运用投带联动系列的产品和工具,把这两个市场连接起来,推动价值回归。

  张旭廷:歌斐资产是一个综合性的资产管理公司,总共包括四个条线,一二级市场都有,在一级市场PE投资这一块有两个条线,一个是母基金,我们先后投资了100多家基金,PE直投这一块也是刚刚开始,主要是和我们的一些GP机构来合作,进行大消费,进行科技和先进制造方面的投资,我们目前的管理规模大概是600多亿。

  张杨:清源投资投资前身是深圳研发院下属的管理有限公司改制过来的,团队99年成立,一直专注于中早期科技类的投资,主要是高端制造,清洁技术和信息技术,公司管理规模60亿,已经上市的企业大概有17家,我们今年有两家上市公司收拾,还有两家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

  艾迪:接下来讨论的环节,近几年资本市场出现了哪些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投资有什么影响,我想听听几位嘉宾的观点。

  储力:资本这几年非常热闹,一些高净值的客户,还有产业资本,都陆续进入这个市场。

  从资金端来看,大家看到的钱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还有中午讨论的人民币基金,规模远远超过了美元基金。我们也发现机构也是越来越走专业化的路线。

  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讲,这两年非常明显的头部公司能够拿到的钱越来越多,好的项目大家都在追捧,一二级市场倒挂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对我们做投资来讲比较痛苦,因为钱多的时候,尤其是产业资本进来的时候,他们对退出回报看得不是那么重。

  从退出渠道来看,我们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同时在做,我们感觉到大家在美股和港股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看一些可能能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一些公司,同时并购的这种退出渠道也是一个非常特别好的渠道。这是从整个退出来看。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这些市场上的玩家来看,其实中国跟美国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中国跟欧美很不一样的地方,欧美金融资本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包括华尔街。产业资本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并没有金融资本那么有影响力,或者有这样的能力,大家还是会更聚焦自己产业的发展。但是在中国,产业资本的能力是远远超过了金融资本的,所以就回到价值投资来看中国金融资本在做投资的时候,是绕不开产业的。这些市场一些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了所有这些机构现在要去思考他的定位,包括他的一些投资逻辑,包括他的生态圈的构建,这个是我们一些看法。

  艾迪:说到产业资本,有请李总,您是大的产业资本。

  李刚:我们在努力向产业资本靠拢,目前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依然是金融机构的背景更多一些,这次越来越选择跟嘉定区来做这个合作,从地方一级政府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手上有更多的产业资源,而且对产业体系的建设和规划,这一方面是有政府天然优势在。

  我们也想跟政府有更多的合作,来开创这么一个新的合作模式。

  从现在整个资本市场的变化情况来看,我觉得近一两年,其实一级市场应该说大体上我们只是觉得标得很贵,好的标的难找,大体上的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二级市场其实这两年是翻天覆地的转变。

  现在做投资主要是两种策略,一种是投成长性,第二种就是找套利,前两年大量的资本市场看到的套利模式,取得了不错的回报。这个模式从市场监管也好,还是市场风格转换也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些年投并购,或者是借壳上市,私有化这些,做一单成一单,马上很快见到财富效应,这样的模式是不是能够继续下去,包括我们自己接触很多的案例,我们也在思考,有些事情你参与到了这个交易,看着就很好,未必到最后就很挣钱,你换了股之后,最终退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不确定性是越来越大。

  二级市场大家也看到了,今年这么火爆的可转债的套利行为,这个声音开启不到一年的时间,可转债的打新的就开始出来了。IPO的打新这个神话会不会破掉,我觉得最终肯定是会破的,所有的国际经验都告诉我们不可能每个新股上市都能赚钱,中国目前还有这个神话在。

  回过头来说二级市场决定了很多一级市场做市的风格,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是三五年以后的事情,按照现在的IPO发行速度,一年300-400百家,甚至500家,到我们退出的时候,我们这个市场是不是向美股和港股的风格靠拢,依然以套利的心理和风格去找项目,可能是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可能我们还是要价值回归,要找到能有优秀成长的企业,最终找到他们,来给予他们支持,最终寻找一个很好的退出回报的结果。

  王颖:我有这样一个体会,第一个是在资金端我们看到了一些成熟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这里面包括政府一些引导基金,还有一些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还有银行的金融资本都在进入到股权投资这样一个行列。以国有资本为例,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来鼓励资本来参与股权投资,给股权投资的逻辑,尤其是价值投资的逻辑,包括在产业集聚,产业生态的营造,去助力被投标的长期持续的成长,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助力。

  第二个在投资机构行列里面,我们发现出现了一些科学家和实业家,还有之前连续创业成功者,他们逐步加入到股权投资的行列。所以带来了一个特色,我们明显感觉到两极分化,有一些基金还是遵循着原来的这种所谓的杠杆,估值套利这样一些方式在做接力棒式的投资。还有一些机构带着很好的技术基因和产业的基因机构管理人,他们就是用很专业的,很细分,很精准的投资策略去做这个产业链上的价值投资。

  第三,对于投资机构越来越重视投后增值服务。传统的资本市场,或者是企业自然的增长带来的这种价值的收益占比越来越小,更多是依靠的是要企业长期可持续的,真正在经营层面实现营收,利润的增长,带来的管理增值,带来的投资效益,价值的增长,这个需要的是投资机构要给被投企业更多的赋能和更多的专业化的投后服务,这是我观察到最近这样几个特点。

  解强:我比较大的一个感受,我觉得这几年在整个投资生态方面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善,表现在资本的多元化,除了产业资本在进入这个领域,同时政府也运用政府的引导基金等各种方式,采用这种更有市场化的,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加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运用投贷联动的方式,运用债权方面独特的优势,来放大股权的效应。通过整个生态的完善,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非常正面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张旭廷: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感受,第一个方面就是大家都讲了很多的变化,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年以前我们作为投资人,都处于一个非常舒服的位置,所有这些变化使我们都被退出了传统的舒适区。很多年前投资人坐在办公室,等着创业团队排着队,拿者商业计划书,来接近他。后来我们坐着飞机和高铁,跑遍大江南北,变成了金融民工,到今天好的项目,投资人都是乖乖坐在创业团队的门口等着接见。要么就投,要么就走,尽调没有时间,价钱没得谈。背后有很多原因造成了今天这个现象,原因我们作为投资人都能说出三五个。

  另外就是从实质上来讲,投资我觉得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过去所谓的虚拟经济,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不一定准确。现在整个是自上而下往实体经济走,可以说裹挟着技术、资金和人才,从上到下的对传统的资源端,说得不好听叫碾压式,还有收购、兼并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过去我们通过互联网这十多年,二十年,过去在中国投资前十年,基本上围绕着互联网投,到移动互联网,还有数据,到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联动,虚拟经济在一级市场上,或者在二级市场上直接向传统的公司发起收购和兼并,这一切都是过去讲的一些变化,所形成的一个结果,这是我两个方面的感受。

  张杨:我们是一家深圳本土的机构,北京的项目贵,好项目少,在珠三角已经有很明显的趋势,尤其是2017年这一年,我认为三个原因,第一IPO的常态化,现在基本上能找到的IPO退出渠道,能够很快的为LP变现,大家都去抢一些后端的项目,造成了价格非常高。

  前两年不管是后端的,还是早期的,因为我们是做早期投资的,可能在2011年,2012年的时候,两千万的估值就能投一个项目,现在后端的项目都是15-20倍的项目,早期的投资都是过亿的估值,现在估值非常高。

  第二个是二级市场的变化也是非常大。我们也投了一些上市的企业,现在感觉二级市场的价格,昨天的股市跌得还是蛮厉害的,跌到了3200点,很多没有成长性的股票就跌,一级市场在下降,二级市场在成长。

  第三,大量的资金涌入到这个行业。2017年11月份为止有1.5万进入了私募股权市场,这里有一半的钱是原来传统私募股权基金募集的资金,以前的像二级市场,一级半市场做短平快的投资,现在也融入了这个行业中来,来做私募股权投资,加剧了我们一些传统做私募股权的竞争。我认为今年这三个变化是非常大的,我也是感受非常深的三个点。

  艾迪:各位嘉宾从自身的角度和公司的角度,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们投资感觉的这种变化,作为联创永宣,我们是一个老牌的机构,我们整体历史的业绩经历是18年,管理了300多亿资金,投资了300多个企业,70家完成上市,主板IPO或者是并购,有50家在新三板推出。

  我的感受,近几年来和大家都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地方,第一,整个资本特别流向股权投资市场,无论是政府,还有银行的,还有保险的,各种业态的基金进入,让整个投资者从高净值客户变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这样就是对GP的要求,其实就是希望我们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加上整个监管机构,证监会协会各种备案,各种监管的需求,也是需要GP更加严格的规范自己,这个角度上来讲,虽然市场上涌入了大批的行业人数,无论是从科学家,还是创业者,还有金融机构都来做股权投资,在整个行业规范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对自己也有一个挑战,希望我们整个行业的老兵和新兵,其实也要追寻一个价值投资,回归于价值投资的这么一个理念,在市场竞争当中优胜劣汰。

  张颖说的认为有60%的机构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始终要遵循一个价值投资的理念。

  进入下一个话题,大家怎么样理解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对于我们每个GP投资的意义是什么?还有回归到价值投资这个市场,我们怎么样找准企业的估值和整个回报之间的平衡,结合自己公司,我们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从价值背离回到价值投资,何平衡“估值”和“回报

  储力:回到价值投资本身这个事情来看,实际上机构在这种大浪淘沙的过程里面,应该是要有自己的定位,其实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如果你要做价值投资,首先你得擅长做这个事,你擅长于你自己能做的事,这个十几年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清楚,第一个我们比较擅长中型的项目,不是那种超大型的项目,所谓中型的项目就是2、3千万美金单笔的投资规模,可能投资的标的在5亿美金或者是10亿美金这么一个阶段,当然也不排除会去做一些大的案子。

  整体上对自己的机构是有一些定位的,那么这个定位就是我们整个团队的能力得要围绕着这么一个定位来开展。

  第二,因为我们本身自己有美元基金,有人民币基金,所以我们会围绕着产业去做并购,或者是去海外并购,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十几年我们投了40多个项目,20个上市,我们投得确实比较谨慎,这种风格我想未来也会继续延续。

  回到价值投资本身的理解,我们内部有一句话叫真心诚意,与价值同行,所谓的真心诚意,就是需要对你的LP来负责,那是一个契约精神,你做这个事情,管理LP的钱,基本上是8年10年的过程,获得了一种信任。给LP来创造回报,现在市场上特别会喜欢说翻了多少倍,其实从财务的逻辑上来讲,你的投资人也是有一个ROE的概念,这个概念落到最后,本身第一个你的估值肯定要上去,财务的ROE涉及到毛利率,周转和杠杆,回头我们的LP对我们也是这个要求,你要获得非常好的收益,首先你投的项目IRR要有一个上涨趋势。

  我们非常重视DPI这样一个关键指标,DPI代表了周转率,投资人投进来的钱,两三年有钱回去,然后再进一步回进来,这对他的资金周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第三个就是适度应用杠杆。就是银行这样一些资源,所以我们想这个理念实际上一直贯穿在整个对LP的理念过程当中的。

  再有一句与价值同行,就是之前提到的产业资本,与价值同行就是与企业家同行,与产业资本来同行。以我们做例子,人民币基金LP大部分就是产业里的,他们挑我,我们也挑他,有一些个人投资人我们也不要,大家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生态圈,形成原来的生态关系,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我们相信这个时代一定会有非常伟大的企业家在出现,我们希望在这个时间过程里面,和时间做朋友的,和伟大的企业家来做朋友。

  李刚:对价值投资我们自己也在思考,做每单标的的时候都在想,我自己的一个感受,我自己也有一个疑问,现在我们做并购,中国的投资机构很牛的,一回国马上谈PE,出国就可以谈β值,这代表的是企业背后不同的认知。β的倍数怎么乘,你要深入到企业家的各个方面来看,你的债务性资本跟股权类的资本,这个中间是怎么匹配的,最终的价值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我们一回国就讲PE,PE只看一个结果,净利润,这个净利润的上面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只关心它跟股价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之间做投资一直以来是挺大的一个区别。

  这个东西慢慢更值得我们自己去做一些转变,包括现在大的政策面也好,对我们银行的要求说要脱虚向实,到底怎么个脱虚向实,原来虚来虚去的东西,背后也跟实业打交道,不是凭空而来。这个过程中,原来所谓的虚,没有去对企业做深入的研判,也没有深入到产业当中去,这是我们比较多的问题。现在观念转变过来了以后,更多是考虑我们怎么去理解一个企业,包括所有的资本和资源怎么去进行对接。从银行资本现在的做这个事情的想法来说,依然是整个资源整合的方式,来最终实现,我们要做价值回归,做产业的投资,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入口来进行一个资源的整合,包括现在新加入基金的做法,我们希望用政府一级,到产业规划,到每一层的政府部门的管理机构其实是很庞大的,银行也有相应的网点,也有相应的资源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借助外部一些专业的机构在这里,我们也会采取一部分的直投和母基金的方式来做,希望跟有更多在产业上面也深度的研究,跟这些机构来做的一些合作,来共同做挖掘的工作。

  王颖:价值投资首先要投资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并且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不是风口上的企业,也不是估值谁高的企业,而是说技术有价值,团队有价值,模式有价值,并且真正能够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是服务,这种价值才是真正能够有助于这个企业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成长。恰恰因为这个价值,被这些投资者发现,才能从一个早期捕获到被低估的价值潜力,然后去获得一个未来更好的价值投资的增长收益。

  第二,就是要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或者说提供有价值的投资,我们现在也都理解竞争激烈的程度,让不同的投资机构都再去深一步思考投资的策略,我们这个母基金也是投资了20多支优秀的子基金,我们在选择GP的时候,特别关注的是他的管理团队,他的行业背景,和他的专业基金,是否跟他投资的赛道,或者这个领域是匹配的。如果说有一个清晰的产业图谱的理解,有一个围绕着产业链的上下游来进行投资生态的布局,并且帮助科学家这种硬科技早期创业者,找到适合商业的合作伙伴,包括链接行业里面的产业资源,这样有价值的投资,才能帮助企业去快速实现价值的增长。

  第三,因为对于政府的或者是国有资本的投资来讲,还有一个价值就是,因为我们确实还带有政府一定的色彩,或者实现一定经济区域发展的任务,对我们来说,有价值的投资,还是有助于区域产业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一个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还有产业结构的改变。

  解强:回归价值投资,这个导向非常好,从我们的角度也看了不少的企业,我觉得价值这个东西,在植物生长方面体现得非常好,真正好的东西,成长期都相对比较长,长得比较慢,企业也是一样,一个企业要把它的核心能力做到位,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最终把市场商业价值能够做出来,实际上不是一个短时期能做到的,也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也碰到一些企业,背后的资本其实是缺乏耐心的,然后比较追求短期回报,尽快实现退出,实现估值上面一个短期的汇报。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种压力之下,往往有一些企业做着做着就走形了,本身的价值实际上就弱化了,最终在市场上长远来看,也不可能实现他的价值,只能在当中有一些套利的因素能实现,长远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回归价值投资,也就是说注重于企业的成长型,然后整个可持续性和核心能力的提升,还有可靠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面的提升。如果这样的话,这个长期的回报肯定是有保证的,整个从风险的角度来讲,我也觉得是更加可控的。

  张旭廷:说到价值回归之前,先谈一下价值背离,从价值背离回到价值投资,价值背离就是追逐不断的所谓的风口,比如说制造业智能穿戴型设备,这是一个风口,还有VR和AR是一个风口,是所谓的元年,还有过去的O2O吹了一阵子,还有互联网金融,从最终流行的共享经济。不断变换的风险之下,有很多价值背离的情况,价值背离的核心就是说很多东西是不能够创造真正的价值,表现在你的一个所谓需求,被称之为伪需求,自己假设了一个需求,沿着这个需求去做投资,去做发展,实际上没有这个需求的,所以这个风口一过,就不存在了。

  刚才我们讲的风口的企业,都已经随风而去了,所以我觉得价值背离的情况,往往被这些风口吹起来的,说实在的在座每一位对价值背离都做出了贡献,痛定思定我们要做价值回归,从最微观的角度来讲,对一个企业你有没有价值,就在于说你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是不能真的满足了一些人的需要,或者是解决一些人的问题,满足人的需要,这个需求是真实的,是持续的,是被升级了的。或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行业里面的一些痛点,你真的解决了,我觉得从任何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你只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基本上你就算是创造了价值。算是价值回归。

  从另外一个方面,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在看这一类企业的时候,发现他一个产品满足了需求,或者是解决了痛点,还有一个投资价值的问题,我在什么样的一个价值点去投资这些企业,以便使我的投资有很好的回报。现在价格越来越高,价格背离了价值,这个公司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已经都远远超过了二级市场了,都40、50倍了,在二级市场的同行可能都不高。

  回归价值投资,或者是追求价值投资,对我们投资人来讲,可能就像一个美丽的事物,它是一个过程,是没有投的,我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一个真正处在价值回归的状态,但是我们内心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虽然有时候会犯一些很愚蠢的错误,去跟一些风口,当风口来的时候,大家都要冷静,或者不要吹风了,热情是要有的,但是这个风就不能吹得太大了。这是我的一些体会。

  张杨:回归价值投资,清源投资投了2百多个项目,中早期的项目占了70%左右,算不算我们一直做价值投资呢?我们做价值投资,说白了我们投项目是赚两部分的钱,一块是价值市场的红利,再就是企业自然成长的钱,由于二级市场价格的倒挂,未来二级市场的价格一定会回到一个合理的阶段,价值投资应该是尤为凸显了。

  价值投资跟每个公司的策略也不一样,我们公司其实从99年成立到现在,一直坚守以前的投资策略。说三个点,第一是专注,我们专注在行业里面投资,高端制造、清洁技术、信息技术三个领域来做投资。第二我们投一些技术的公司,我们更加看重技术的差异化,第三个是看人,人就是团队,我们比较看重团队的执行力。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下投资价值策略,2015年8月投了一家湖南电池,做锂隔膜,今年实现了上市并购的退出,我们有10倍的收益,当时投资的时点,从行业来看,新能源行业我们布局很早,2011年我们投资的时候,当时投了一些锂电头部设备,真正起来是在2016年,2017年,虽然行业有一些波折,但是我们一直专注在新能源行业的研究。2015年8月我们看到了一个隔膜企业,我们下重注去投资了这家企业,我们对新能源的理解非常透彻,我们也看到了产业链上的价值,这是在行业上我们做了很深的研究。

  团队,从创始人的年龄来看,快接近60岁,但是他一生都是围绕着化工产业链来经营的,对化工领域,包括生产,包括对材料,对管理,对成本的控制,是非常有独到的一些见解。

  所以基于这三个点我们做了投资,我们投资的估值应该是很便宜的,按照净资产来投资的,当时两条产业线按照两个亿的估值,15年8月进的,2017年8月退,并购的市值是24个亿,按照这个方法论,这一笔投资我们给LP创造了很好的价值,也证实了我们一直在这个行业的专注,带给我们的一个回报。

      价值投资要抱团”做

  艾迪:各位在回归价值投资理念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多的分享,我的理解就是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投资机构我们要抱团来做价值投资的理念,深入的做行业研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和思考。结合联创永宣在2014年的时候,就对下一个行业的风口进行判断,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价值投资不盲目的跟风,也不盲目追着某一个风口。

  因为在整个资本市场的理性,还有市盈率的下降,一级市场的投资价格偏高的时候,有的基金就有倒挂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定下来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投资策略,在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们投资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还有哈工智能,还有蔚来汽车,还有景致科技,定了这个方向,我们感觉到整个投资安全性特别提高。

  第二点,我们通过嘉宾的分享,从每个角度上要为投资的企业进行有价值的赋能,无论是投贷联动,整个科技产业园的支持,接下来从天使、VC和PE每个阶段,大家还是要抱团取暖,我认为我们整个机构还是有这个责任,不要把估值提高,造成每一家都在市场上火拼一些优秀的项目,给创业者引导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进入最后一个话题,现在政府在推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科技驱动产业的发展,从政府和银行的角度来讲,怎么样支持到股权投资行业,怎么样支持到实体经济,也想请有科技园背景和银行背景的嘉宾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颖:刚才也提到了昌发展为例,我们打造的是一站式产业生态平台,把政府资源,资金资源,产业资源,还有土地空间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生态的闭环,来帮助企业实现成长性和有价值的成长。

  以昌平为例,形成了一个产学研的协同机制,加上双创,比如像双创社区,再加上母基金投资,再到形成一个产业基地,这样一个产业发展生态的链条。跟很多的这种科研机构,包括高校形成研促产的产学研协同机制,然后来助力双创社区有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增量的引入,形成了一个源源不断的项目池,然后再到通过政府以财政资金来发挥财政杠杆放大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来共同形成母基金的体系,然后投资于被挖掘出来的企业,再到形成产业基地,帮助企业从研发和成果转化,到最后实现产业落地,形成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协同效应。

  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就能够让这个企业在一个生态的环境里面,去最快速放大它的价值和实现效率的提升。比如说围绕大健康这样一个重点产业方向,昌平区已经有600多家围绕着大健康产业链非常成熟的,非常健全这样一些企业的布局,那在这个集中的产业园区里面,政府就更容易方便去制定产业规划发展策略,或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针对产业链条有切实的环节,去实现有针对性的导入,包括形成一些公共性的服务平台,技术开发平台,还有一些基础性的公共科技条件的设施,来让企业实现资源的共享,去降低科研成本。包括生态里面有小型、中型和大型的企业,他们之间在产业链上下游,和不同的领域可以实现协作,同时可以实现并购和未来的退出。这样的一个产业环境就会让这些企业和这个企业背后的投资机构,能够更好实现价值成长。

  解强: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介入到股权投资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主要的原因在于投资偏好和银行信贷偏好之间差异非常大,未来随着投资回归价值投资,我觉得双方沟通的语言会越来越多,大家都更注重长期性,更注重本身内在的价值和成长性。从这一点来讲,可能双方正在慢慢的靠近,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是各自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投资界在为中国产业的价值发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是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去做价值发现。商业银行在价值培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基础能力和功能。

  这两者的结合,会对整个股权投资,或者是对中国科创类企业发展推动,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第三个方面,商业银行怎么加大在这方面的服务,第一个层面商业银行应该更多的贴近市场,贴近投资领域,了解他们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我们应用商业银行在募投管退方面的很多功能。第二层服务我们还是要专注于都被投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通过股权和债权的融合,放大股权的成长,可以帮助整个投资效益取得提升,也使得企业争得股权比例更加合理,保持它的积极性和创新的驱动力。我觉得这个值得做更多的探索。

  艾迪: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每个嘉宾分享了很多的干货,最终也是希望我们的同行在回归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市场上找到更多的有价值,有竞争力的项目,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中国的创新驱动,提升中国的竞争力,做出贡献。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跟大家进行分享,谢谢大家!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投资界讯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