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智能快递柜,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行业没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完全处于烧钱的状态,这是“富人”之间的游戏,但是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讲,确实也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起码上班族方便了很多,不过也有行业从业者表示,这是快递行业的退步,本应由快递员完成的服务,却交给冷冰冰的柜子去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有温度服务的本质。
且不论智能快递柜出现到底是不是违背行业发展的“伦理”,单从行业规模来讲,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爆发期,收购整合比预想来得要快。
近日,丰巢全资收购“e栈”一事再次掀起智能快递柜行业的波澜,随着中邮资本、菜鸟网络、复星资本重组中邮速递易,中邮速递易与丰巢将形成两军对垒之势,让不少创业者感到恐慌,自己的宏图大业恐怕要终结,无论是资源还是资金都处于下风,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只有被整合或游离于边缘的命运。
据行业从业者透露,目前市场中共有智能快递柜大约19.25万组,而中邮速递易在重组之后获得中邮旗下2.1万组柜子,自己本身原有5.6万组,一共7.7万组,占比市场份额40%,处于*之势;反观丰巢一边,在收购e栈后,柜子数量增至7.4万组,占比市场份额38.4%,双方差距在不断拉小,对重组后的中邮速递易带来直接的“威胁”。
虽然双方在数量上已经*于行业内其他玩家,不过对于双方各自的优劣势还是有一定的可比性。
在柜体数量上,双方近乎持平,但是在短期内丰巢需要考虑的是花更多的精力在优化双方战略管理和柜体管理等内容上,且这两块的核心部分就是资金的重投入,只有不断提高末端效率,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减小压力;而中邮速递易在被中邮资本重组后,双方会共同升级邮政公共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公众闲置资源,无论是资金或是资源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在盈利方面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商业模式上,所有的智能快递柜企业都没有摸索出更好的盈利模式,无非都是靠广告、向快递员收费、向消费者收费、超时收费以及其他增值服务,不过在这背后的资源及中短期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邮速递易在重组之后,背靠中国邮政,可以利用邮政的网络快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这是丰巢及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相比于一二线大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潜力更高。
虽然整个快递柜行业的盈利环节一直备受争议,但在同等环境下如果有更好的资源,依然可以在短期内占据一定的优势,例如此次中邮速递易重组的名单中就有复兴资本,而复兴资本又是分众的股东之一,所以在此环节上,复兴可以帮助中邮速递易在广告层面接入更多元化的品牌合作资源,扩充社区末端经济的发展路径。相较市面上其他品牌只能依靠自己去找广告源,中邮速递易在柜体本身的商业价值上占有较大优势。
在末端管理上,集约化配送和智能化管理是物流末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核心瓶颈,市场上的多家品牌这么多年一直不能盈利持续亏损的原因也是因为物流末端始终处于盈利难、管理难等尴尬局面。快递员派送的收益本身不高,强制向快递员收费使用快递柜势必会造成快递员收入的减少,如非不得已的情况,一般快递员还是会选择送货上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智能快递柜真的是刚需”的质疑。
分析人士称,末端派送已经形成了“最后一公里瓶颈”,不仅仅是明确的行业难点,也是社会化痛点,末端派送人员成本,管理成本不断增高,人员配送意愿持续降低,招聘愈发困难。甚至不断造成部分快递网点“塌方”等不健康的现象发生,解决的办法除了快递公司,电商平台继续自建之外,核心办法只有两个:智能化终端,集约化配送。
集约化配送通过某载体,合理分配社区和商业区空间资源,建立快递分发系统和智能化终端,为快递员揽收寄件业务提高效率,为快递行业赋能,这才是它核心的本质。
在逆向物流上,市场上各家智能快递柜基本覆盖了寄件功能,但从体验来讲还有待提高。虽然现在比如丰巢已经开始接入了发件柜系统,但是由于发件成本过高等问题,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用户体验等核心的市场需求。
据了解,丰巢寄件柜一共有三个格口,三个格口价格依次为14元、32元、50元,小格口尺寸为34CMX45CMX8CM(1KG)、中格口为34CMX45CMX34CM(3KG)、大格口为34CMX45CMX29CM(5KG);而中邮速递易只有一个格口尺寸,格口尺寸为38CMX35CMX20CM(3KG),市内9元、外省15元。
双方计算标准不同,但从寄递重量来看,中邮速递易的格口3KG以内最贵15元,对标丰巢中格口3KG以内32元,占有优势;从小格口来看,中邮速递易15元贵于丰巢14元,但尺寸方面也略大,可以邮寄一些电商中小退货件。
快递寄件柜大部分业务为电商退货,其中鞋和衣服占其中很大的比例,丰巢的小格口从高度上无法满足许多用户的退鞋(盒子)需求,并且一般电商退货运费都是由买家自理,这时候去选择丰巢的中格口性价比又太低,所以权衡下来可能不如直接致电快递员上门取件,这样一来,快递柜也失去了它的作用。
在货源方面,丰巢是由顺丰、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投资,不必为货源而发愁,而中邮速递易在被重组之后,股东中也有菜鸟网络的身影,所以在货源方面,之后也会有中国邮政、圆通、百世、天天、快捷等业务支撑,可以快速解决货源的问题。
多方面对比来看,双方各有优势,但相对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来看,同质化现象严重,已经造成服务质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榨取快递员与用户的利润已经不可能,只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拉升需求才有议价的成本。
作为快递行业的衍生行业,智能快递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中邮资本控股中邮速递易就可以看出,中国邮政也在大力推进物流末端服务的便民策略,在公共机制上搭建末端服务基础设施,做下游服务结合,更好地从便民策略上完善末端运力等环节。
自丰巢收购e栈后,快递柜行业想要一家独大的希望已经不大,市场格局逐渐明朗,整个行业现状基本就是中邮速递易与丰巢的对垒,接下来各家就是靠上下游资源、商业模式以及背后的资金链等资产对品牌发展进行助攻。
对于快递柜行业接下来的发展路径,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智能快递柜是行业发展趋势,国家也非常支持快递柜行业的发展,但目前问题是,企业还未形成一个良好的规模,大部分智能快递柜企业都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按照现在的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递柜企业应该很难实现盈利。根据目前中国快递发展情况,直接向消费者收钱是很难实现的,跟快递企业、社区物业、金融机构、房地产公司和广告商等形成联盟的合作模式,才是较为长远的发展路径。
而在中国物流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智能快递柜培养收费使用的消费习惯是未来的方向之一,目前国内智能快递柜还是免费使用的比较多,但在成熟的日本市场,快递智能柜的使用已经是社区物业服务的一部分:智能柜由社区物业购买,运营公司负责运营,每家每户不论使用频率均要缴纳固定的费用,相当于物业费中的一个项目,这部分费用最终是给负责运营快递智能柜的运营公司。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种模式是能够覆盖智能快递柜的运营维护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