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办,清科集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在北京如期举行,峰会邀请了青松基金、华映资本、君联资本、华盖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何仙姑夫文化传媒、新湃传媒等优秀传媒机构,91金融等金融服务机构,共同探讨如何整合金融界与文化产业的高端资源,分享了产业动向和趋势,以及如何以资本之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发展。
在会上,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邵振兴以“创意创新打造超强IP,变现不是问题”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以下是演讲实录,由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编辑整理:
接下来由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关于IP的分享,主要是结合过去几年在文化内容产业的一些投资实践。
首先还是需要先讲一下什么叫IP,因为IP这个词近几年特别火,基本上大街小巷都在说,其实大家在说的时候,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IP这个字眼的背后是什么。
IP其实有着广泛的内涵,它打通了泛娱乐各个产业链,也为娱乐产业来带来持续的价值。简单来讲,IP现在跟文化娱乐每个细分行业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漫画、游戏、影视等。
另外由于IP的介入和结合,其实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体现在最终的经济性上。以网剧为例,过去做的是大IP的网剧,动辄2、3百亿的点击,带来的一定是不菲的商业价值。
借用一位君联投资的一家企业的创始人的理论:IP至少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个叫故事情节,任何一个IP最终还是得有一个载体,承载着这个IP的故事情节。第二,有了情节,这个内容传递的是什么样的核心的精神,或者核心的思想、核心的理念,这个叫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IP之所以能够延伸,也就是第三个要素,叫符号系统。
今天,当我们说起米老鼠和唐老鸭,说起蝙蝠侠、蜘蛛侠,还有可口可乐的时候,他们脑海里马上会产生一个确切对应的形象。IP在讲衍生的时候,一定是围绕刚才这三个方面来展开的,而不是只是一个名字。
所以IP从源头到变现,它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我们现在公认的源头主要是文学和漫画,当然像音乐也是,它的转化会相对比例小一点。比如说《盗墓笔记》,它最终通过剧集的形式,让很多人知道了这个大IP,但至少十年前,这些小说就已经存在了,期间通过音频等形式做过一些传播。这些形式的传播让IP效应进一步放大了。
泛娱乐之所以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首先跟宏观因素相关。我就提关于人口结构的一个点,大家如果关注经济的话,可能会关注到林毅夫的一些讨论,林毅夫说的新结构经济学,也叫超越凯恩斯结构主义,凯恩斯主要是讲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货币和利率去影响经济。
凯恩斯主义其实对整个美国和中国也好,包括历次经济危机以后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政府也都是按照凯恩斯的方法做一系列后续的调控。但是现在经济其实越来越复杂了,所以林毅夫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而我觉得最大的结构变化就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我们稍微回忆一下,三四年前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叫互联网思维。当时还有一个说法,叫得屌丝者得天下,讲的其实是移动互联网下存在的大量的流量红利,所谓屌丝其实就是互联网流量金字塔的底座部分。得到了他们,意味着未来的巨大想象空间。像小米,还有美团,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巨头企业,在当时就是以互联网基础用户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个商业帝国。
那么二次元究竟是什么?在中国二次元是代表了什么?二次元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群。二次源最早从日本起源,但中国跟日本有本质的差别,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形成的过程跟我们不太一样。所以95后和00后喜欢的内容、动画和漫画,跟之前90后和80后不一样,跟日本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二次元在中国人群变成了一个特定的人群的标签,这个人群他们活跃在一个社区平台,叫做B站,一个特定的人群支持了一个巨大的平台型的公司,B站目前大概是20亿美元的估值。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快手,快手刚开始大家觉得特别low,其实它就是代表了一个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快手聚集了三四线互联网用户这样的人群,它今天的估值也高达30亿美金左右。
这里特别想多说的是,不论是创业者也好,投资机构也好,政府也好,大家都应该去关注人群的变化,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通过内容也好,还是IP也好,要对人群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刚刚我提到移动互联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流量红利阶段,大概是2010-2012年,出现了大量平台型的公司,今天看到了大部分的平台型公司,他们现在有动辄过亿的月活平台,都是在那个时期成立的。
第二阶段叫内容红利,这个跟自媒体关系比较大,因为有了平台有了以后,最初的社交和移动游戏不足以填充大家的需求,或者填充大家的时间。所以必须要有内容。
PC时代我们有视频和音频,但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内容碎片化了。我们有很多的碎片化时间,这个阶段大量自媒体出现,同时出现了KOL,我们叫意见领袖,不管是叫大V,还是叫网红,他们发表的观点也好,他们代表的调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号召力,而且他们是有很多有粘性的粉丝的。
不过内容时代的变现模式,相对还比较模糊,因为网剧、网大,还有网综,都是现成的模式,要么是通过付费,要么通过广告进行变现,短内容和碎片化内容现在还在摸索变现模式。
第三阶段是变现红利阶段。随着内容和社交进一步的结合和发酵,再加上KOL对粉丝的影响,逐步所以形成了新的流量变现的方式,就是通过内容、社交+KOL,把流量进行多维度的转化。
稍微归纳一下,其实我们在讲IP变现的时候,至少我觉得要理解两个维度的事情,第一个跟粉丝相关的,就是我们要讲IP,肯定要讲影响力,影响力不管是基于KOL网红,还是中间任何一个放大环节,用户跟用户之间一定要产生互动和黏性,当然影响力越强,可能粉丝的力量就越强。
第二,讲到变现,肯定还要讲变现能力。其实简单来讲就是转化率,可以对应到任何一个文学的形态,最终赚钱不赚钱,确实有这几个维度的因素来作用。
最后讲讲趋势。文学IP的变现方式在逐渐深化,但还是不够。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我们今天去看跟IP相关的,首先关注的是付费阅读,然后才是转化,后面三个不管是IP的版权销售,还是联合开发,还是自己独立去做一个项目,把它变成影视作品,这个也是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人在做的事情,但是我想说的是离我们心目中像迪斯尼这样的变现模式还差很远,我们还在IP变现的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
漫画逐渐成为一个源头,漫画本身就是一个IP源,它首先有符号系统,而且漫画的门槛比文学要高,文学只要会写字,或者会打字,其实都可以去做创作,但是漫画首先要绘画,门槛是比较高的。
随着这么多年的积累,尤其是近几年国漫迅速的崛起,其实漫画变现的价值越来越凸显,所以我们现在是把漫画当成一个洼地来去看待,因为漫画的这类IP,尤其是头部的,其实价格还是非常低的,一般在百万级,文学作品目前都是千万级的。
还有线下娱乐,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这个市场规模其实也很大。区别于线上,所有的内容或者娱乐都可以通过在线的形式来实现,但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在线下完成,或者在线下被满足。线下的音乐和演出形态发展非常快。
IP不等于钱,IP离钱还有很长的距离,这个过程有非常多的环节,而且我们的确是需要在每个环节都深耕,去做专业化的运营,才有机会看到钱。做影视剧也好,电影也好,这都是直接变现。
间接变现我个人认为是跟短内容相关的,因为长内容更容易去通过刚才的方式去变现,短内容直接去做广告,或者是付费,其实是有难度的,除了此前大家讲的知识付费,那个方向我认为空间是有限的。
稍微总结一下,文学内容是目前最主要的IP来源,还有动漫和漫画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因为它的受众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量级。国漫的崛起也是使得这个创作部分越来越壮大。
线上和线下这两个方向,我们也是同样的重视,因为机会是均等的。然后优质内容今天是稀缺,IP呼唤精细化和专业化运营的阶段,内容间接变现催生创业和投资机会。这些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主要观点,谢谢!
10753起
融资事件
1376.66亿元
融资总金额
6527家
企业
1888家
涉及机构
185起
上市事件
1.24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