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作为一家研究型 VC,峰瑞资本 (FREES FUND)这次真的研究了猪。我们的投资人饶德孟花了 3 个月时间,和养猪农户、屠宰师、猪肉商、饭店采购员、农业专家和猪肉领域的创业者们交流;搜遍全网淘遍旧书店,只为买到一本《养猪学》,也曾熬一整夜,去猪肉二级批发市场看白条猪的交易流程。
在他看来,中国养猪业到了爆发的前夜,猪真的站在了风口上,“风口上的猪” 这回不是个比喻。关于猪,我们搞清楚了如下三个问题:
- 从受精卵到猪肉炖粉条,一斤猪肉是怎样漂流到消费者嘴边的?
- 养猪如何养出 BAT 级别千亿市值的企业?
- 万亿猪肉市场,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猪肉产业链研究
你一口气能说出多少道猪肉做的菜?
红烧肉、东坡肘子、糖醋里脊、水煮肉片、猪肉炖粉条、回锅肉、爆炒猪肝....
我们的餐桌上,似乎每顿都少不了猪肉,它是从哪里来?它的爸爸是谁?外祖母是谁?它的养殖和屠宰过程是怎样的的?
一张图读懂一斤猪肉经历了哪些奇幻漂流到我们嘴边。
接下来,本文将就如下问题逐一展开讨论:
1. 猪肉市场规模有多大?
2. 上游产业链格局
3. 中游产业链:养猪场是怎么回事?
3.1 案例分析:千亿温氏如何养成?
3.2 美国养猪业发展历程
3.3 中国养猪业未来趋势分析
3.4 谈一谈互联网+养猪
4. 下游产业链:猪肉流通和加工
5. 峰瑞资本投资观点:万亿猪肉市场,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 01 /
猪肉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2015 年,整个猪肉市场大约 1.4 万亿。1.4 万亿是什么概念呢?
整个 2015 年,中国智能手机的总销售额加起来不到 6500 亿,远不及中国人一年吃掉猪肉价值的一半。由此可见,中国猪肉市场规模之大。
2015 年中国猪肉年产量为 5487 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 4 倍有余(1980 年 1134 万吨),年平均增速约 11%。中国人去年大概吃掉 7 亿头猪,平摊下来每人一年吃半头(约 40 千克),也就是大约每人一天吃 2 两。猪肉产量在中国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欧洲和美国猪肉产品的产量比较稳定,与中国相比产量处于较低水平。
▲ 世界各主要国家猪肉产量对比(来源:智研咨询)
2015 年,中国猪肉产量是牛肉(700 万吨)的 7.8 倍,是羊肉(441 万吨)的 12.4 倍。不过中国消费的牛肉有一半是从国外进口的。
健身的人常常把猪肉拒之门外,视之为 “不健康食品”。但真的是这样吗?上图告诉我们,瘦猪肉的热量同鸡胸肉和瘦牛肉相近,蛋白质含量甚至高于后两者。所以,猪肉本身并没大家想象地那么不健康。不过,猪肉不受健身者待见的可能原因是,猪肉的烹饪方法一般都偏油腻,比如东坡肘子、梅菜扣肉,而瘦猪肉烹饪起来口感容易变 “柴”。
最近几年把养猪炒得火热的是网易丁磊。2009 年,网易高调宣布养猪。网易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毛山曾坦言,网易做农业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做慈善:“民以食为天,13 亿中国人总要吃东西,农业永远有市场。”
虽然因为很久不见成果,网易养猪很长时间内被视为一个笑话,但是 “丁家猪” 终于要在今年 12 月份面市了。“丁家猪” 采用智能养猪模式,6 个人的小团队养 2 万头猪。饲料是特别定制的,不是普通饲料厂配制出的那种含有重金属的饲料,这避免了猪粪中遗留的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用丁磊的话说:“我们养的猪粪便经过处理之后,这水我可以喝下去。”
▲ 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网易丁磊用 “丁家猪” 宴请雷军、周鸿祎等互联网大佬。
下面我们分别走近猪肉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 02 /
上游产业链格局
上游产业链是指为猪肉养殖提供材料的一系列环节:包括饲料、药疫苗、猪仔以及以上农资的流通环节。
上游产业链简单来讲有 3 个特点:
饲料、药疫苗的改造空间不大。
饲料的特点是集中度不高、门槛低、毛利低。饲料在中国的集中度大概是20%,比较大的公司有正大、新希望等。饲料生产门槛相对较低,饲料最主要的原料是粮食,把粮食和其他营养成分按照一定的配方经过简单加工,产出便是饲料。不少大型养猪场甚至自建饲料厂,小型养猪场也往往选择购买预混料(仅包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自行混合粮食来喂养肉猪。所以,低门槛的直接影响是低毛利,目前饲料企业的毛利大约是 10%。
药疫苗的市场相对较小,只有几百亿,我们在这儿一起讲。药疫苗厂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毛利比较高。以中牧为例,其疫苗的毛利大概为 60%,疫苗的门槛比药品的门槛高很多,药品毛利大概是 20%。在药和疫苗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种猪市场比较分散,偏技术导向。
仔猪的市场规模为 1600 亿人民币。种族育种到提供断奶商品肉猪的仔猪,这一块体系比较复杂。大型养猪企业,包揽了从最上游的曾祖代种猪到最终商品肉猪的仔猪。中型养猪企业,从父母代的二元母猪开始做。小型企业,则是自己买仔猪来育肥。整个育种环节的流程做得越好,商品肉猪的生产效率就越高,生产成本就越低。具体的分析可以参见下文料肉比和 PSY 的分析。
上游的流通效率比较高。
拿饲料来说,饲料的流通有 2-3 环,具体情况参见上图。目前的趋势是饲料厂绕过经销商将渠道渗透到县级,很多饲料厂会下沉到地级市设立办事处,所以这环的毛利不一定在经销商身上。互联网*可能可以做的是县乡零售店,加价 10% 左右,这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流通了。它还做另外两件事情,*是服务,县乡里面的零售店,像个药店一样,为生病的猪提供喂药建议;第二是提供赊帐,因为农户小型的偏多,猪价下跌时,小型农户容易扛不住。这时农户要买猪苗、饲料需要赊帐,账期平均在 3 个月左右,零售店一般在猪卖出时向农户要钱,所以如果把服务和赊帐算进去的话,零售店挣的实际上是服务加金融的利润。整个流通环节毛利大约 10%,改造空间有限。
药与疫苗的流通在县级零售店以前,是由专门的药/疫苗经销商来做流通。不过县级零售店会同时兼顾营药、疫苗和饲料。要和疫苗的毛利稍高于饲料。
小型养猪场需要从外面购买仔猪。仔猪的流通由专门的仔猪贩来做,与猪贩是两拨人。
峰瑞观点(freesvc)
饲料的生产比较高效,改造空间不大。兽药环节效率的提升,有两种方式,一是药品研发,提高药的效力,二是通过科学管理和育种,使猪少生病。
种猪环节的效率提升关键在于选育,通过提升 PSY 和降低料肉比,来实现效率的提升。
上游流通环节效率较高,且重服务,互联网改造的空间不大。
/ 03 /
中游产业链——养猪场的故事
中游产业链的养殖环节,占猪肉市场份额的 70-80%,每年市场规模大约是 1.1 万亿人民币。
对比美国,中国猪养殖环节有三个特点:
▌特点一—— 大而分散
中国目前养殖环节的市场规模非常大,但极其分散。去年全国约有 5000 万家养猪场(包括农户),前 3 名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不到 3%,而美国的前 5 名占到约 30% ,*的史密斯菲尔德养猪场(Smithfield)占到市场总额的 18%。
以美国为参照,我们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分析中国猪肉养殖市场的情况
集中度。中国*的 3 家养猪企业分别是温氏、牧原、雏鹰。这三家都是上市公司,其中温氏*,温氏去年的生猪出栏量是 1535 万头,它的市值约 1600 亿人民币(2016 年 10 月);第二是牧原,其 2015 年年出栏量约为 190 万头,是温氏的 1/8,牧原去年的营收大概是 30 亿人民币;排在第三名的雏鹰更小一点,去年的生猪销量大约是 140 万头(出栏量是 172.35 万头)。也就是说 3 家头部养猪企业年出栏量总和不到 2000 万头,占中国去年生猪出栏量总量7 亿头的不到 3%。
数量。2014 年整个中国养猪场(包括大型养猪场和零散养猪农户)的数量约为 5000 万家,其中年出栏 50 头以下的占 96%,约为 4800 万家。而年出栏规模在 500 头以上的,仅有 26 万家,占整个产业的 0.5%。
美国养猪场的数量最近这 10 年基本没大的变化,稳定在 7 万家左右。其中存栏 500 头(可以视为年出栏量 800-900 头)以上的占比 25%,即两万家。与中国相比,美国规模比较大的养猪场占比相对高。
规模化程度。以年出栏量计算的话,50 头以下、50-500 头之间的养猪场在 2015 年贡献的出栏量都为 30%,也就是说 2 亿多头;500 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大约占 40%。对比美国来看的话,美国 2015 年年出栏量千头以上的养猪场占 98%,是一个高度规模化的市场 。
▌特点二 生产效率低—— PSY 和料肉比
市场格局呈现极度分散的特点,背后体现的是生产效率的差异。中国养殖环节的生产效率是比较低的。
衡量一个养猪场的效率,一般用两个指标:PSY 和料肉比。
PSY(pigs per sow per year),即每头能繁殖的母猪每年可以提供的断奶仔猪的数量。中国的 PSY 约为 15,也就是说一头母猪大概一年可以提生产 15 头活下来的小猪。美国的 PSY 大概是 25,是中国的 1.7 倍。
料肉比,即几斤饲料能产一斤猪肉。我们知道,人要吃饭,猪要吃饲料,猪肉说白了是饲料变的。
为什么说 PSY 和料肉比是最重要的两个技术指标呢?我们来看一头猪的成本结构。
上图是一个典型中小型养猪场的成本结构,按照去年生猪的价格:15 元/公斤,每头猪如果按100 公斤来算,一头猪价格约 1500 元,其中毛利约为 300 元,成本 1200 元。
在 1200 元成本中,比重*的成本是饲料,大概占了 60%。衡量饲料利用效率的指标便是料肉比。中国的料肉比在 2.8-3 之间,即平均 3 斤饲料产一斤猪肉。美国是 2.5,其饲料利用效率比中国大概高 10%。第二大成本是仔猪成本,衡量仔猪生产效率的指标即是 PSY。2015 年一头仔猪的价格约是 200 元,占到总成本约 15%。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 PSY 和料肉比的高低呢?
>>影响 PSY 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母猪一年能产几窝小猪,主要取决于产仔的时间间隔。因为目前母猪怀孕的时间是比较固定的,产崽的间隔时间主要由断奶日龄和配种成功率决定。断奶日龄指的是哺乳期长短,断奶日龄越短,母猪产窝数就会越多;配种成功率是跟品种和授精方式有关的。猪的人工授精成功率远高于自然授精,目前中国的猪 80%-90% 都是人工受精的,在这方面中美差距不大。中美的差别主要在于选种。
每窝的存活仔猪数量,主要取决于产仔数和仔猪的死亡率。其中产仔数由选种,即母猪的生产能力决定;仔猪的死亡率主要由环境决定。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是看护不好,而是挤压,如果母猪奶水不足,哺乳能力不强,小猪不够强壮,则很容易在哺乳时被母猪压死(心疼……)。在美国 ,100 头死掉的猪里,大概有 55 头是被挤压而死。中国的 PSY 约为 15,也就是说一头母猪大概一年可以提供 15 头活下来的小猪。美国的 PSY 大概是 25,是中国的 1.7 倍。
峰瑞观点(freesvc)
总结来说,控制 PSY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数据支撑(断奶日龄主要是由数据系统来核算哪个日龄是*的)
选种
管理
以上 3 个方面哪个比较值得下工夫,有机会得到提高?下图是美国国家猪肉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2 年,美国最差一批养猪场的 PSY 是 20 头,*一批 PSY 是 28.5 头,也就是说美国*养猪场的 PSY 指数是最差养猪场的 1.4 倍。
造成这 1.4 倍差距的是母猪年产窝数和每窝的存活猪仔数量。其中,影响母猪年产窝数的因素是断奶日龄和配种成功率,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美国头部和底部养猪场的断奶日龄与 PSY 负相关,说明年产窝数的差异并不是由断奶日龄引起,而是由于配种成功率的不同导致。而每窝存活的仔猪数,如图可看出,差别主要出在每窝存活的仔猪数量。配种成功率和每窝出生数量是由品种决定的。所以品种是影响 PSY 的重要因素。
峰瑞观点(freesvc)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优秀的养猪场与较差的养猪场的主要差距在于选种,而不是数据和管理(虽然也有影响)。这个结论对我们后面的进一步思考是有意义的。
>>影响料肉比的 3 个主要因素:
品种。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举个例子,三元猪(上文提到的综合各品种优势的三系杂交猪 “杜长大”)和本地猪(中国猪种同美国猪种杂交产的纯本地品种)的料肉比相比,三元猪大概是 3:1;笔者询问了一个养猪场老板,本地猪的料肉比大约是 4:1。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差距几乎决定了以后所耗费的饲料成本。
饲料。饲料本身大同小异,且饲料都可以从专业厂商处购买,所以由饲料带来的竞争差距较小,对料肉比也没有很大的改进可能。
环境。比如,氨气对猪的生长有比较大的影响;再比如,猪对温度比较敏感,尤其怕热。猪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大部分是热的。说句题外话,咱们平时吃的猪肉,活猪都是趁着凉爽深夜到达城区的。
▌特点三 高效的头部企业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养猪效率跟美国相比实在是自惭形秽。但这只是中国跟美国的平均差距,具体到中国头部企业来看的话,中国*、*的养猪企业之一——温氏集团,其 PSY 为 23,料入比为 2.45,这两个指标则与美国并没有差得很远(数据来自公开报道)。
/ 3.1 /
案例分析:农业领域的 “华为” 温氏集团
有农业领域 “华为” 之称的温氏集团是如何崛起的,为什么能做成养猪领域的头部企业?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对分析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有直接意义。
温氏的市值约为 1600 亿人民币,在中国的上市公司里排名 27,在民营上市公司里排第 3 (*名万科2700 亿,第二名美的 1800 亿,第三名就是温氏 1600 亿)。
这张图是温氏的营收表,温氏 40% 的业务是养鸡,60% 的业务为养猪,养猪这两年贡献了其绝大部分的收入。温氏的毛利水平在 2014 年大概为 10 %,2015 年则上升为 22 %,毛利的变化主要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因为养猪成本相对稳定。常人的理解是,猪肉价格波动会让养猪企业亏损。这句话没错,但是只对 80% 的养猪场有效,像温氏这样的*企业,对猪肉价格的周期变动有很强大的抵抗力。即使处于猪肉价格周期的底部,它的扩张速度依然非常快,可以保持近 30% 的年增速。
温氏其实是以养鸡起家的。其创始人温北英,号称一代 “鸡王”,1955 年毕业于肇庆师范学院,是当时少有的大学生;转眼间,1957 年,温北英就被划为右派,之后回家务农,全身心投入到养鸡技术的钻研中;1978 年,温北英得到平反,彼时他已是当地养鸡业当之无愧的专家。温北英在 1983 年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合另外 6 家农户创办了养鸡场,日后名震天下的温氏便以这样不起眼的方式成立了。养着养着周边的村民发现他们家养鸡*,卖得价格最高,所以村民就让他代为采购鸡苗、饲料、药疫苗,结果发现即使这么干,依然养不过温氏,村民后来和温氏说,那干脆我帮你养,你来帮我卖,我按照你的方法来。于是,就自然形成了目前 “公司+农户” 的模式。
具体而言,温氏做了 5 件事情:
决定品种;
提供饲料;
提供仔猪 / 鸡苗;
提供药疫苗;
终端销售,比如说温氏把仔猪 / 鸡苗给农户时,和农户定好价格,然后等猪/鸡长大时,按照定好的价格收购。
以上是温氏做的事,而农户只负责一个环节,就是肉猪/肉鸡的养殖。
温氏养猪的时间并不长,1997 年,温氏直接把养鸡的模式搬过来养猪,采用 “公司+农户” 的模式。温氏这种模式有不少人想学,但还是温氏做得*。我们从以下两件事来看温氏模式背后的逻辑。
*件事是股权结构,温氏只有 17% 的股份在温氏家族手中。剩余股份全部分给 6000 多名员工,所以温氏是一家全员持股公司。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眼熟?对,跟华为的模式很像,所以温氏也被称为农业领域的 “华为”。
▲ 温氏 30 年前就采取了合伙人制度
更厉害的是第二件事情,温氏在养鸡/猪农户里的口碑极其好。1989 年,温氏还是帮人买原料的模式,因为流行一时的禽流感,肉鸡价格极度下滑,养鸡户亏得非常厉害。就在这时,温氏主动提出开始变为保价收购,原来是温氏帮农户买原料,现在是既帮农户买原料,同时收购农户的鸡。这次保价收购,实质上是拿自己的钱来补贴养鸡户,温氏因此损失了很多钱。而且这种事情不止发生一次,1997 年又来了一波禽流感,彼时温氏其实可以反悔了,但还是信守承诺。2005 年 H5N1 禽流感来的时候,它甚至把养猪赚的 40 个亿都补贴到养鸡户那里去了。通过保价收购,温氏从农民那里赢来极好的口碑,彼此联系非常紧密。
此外,温氏的 “公司+农户” 模式还跟农户的投资能力相匹配。据了解,温氏的养猪场年出栏量平均规模在几千头。这意味着,每个养猪场投资额大约需要一两百万人民币,这对农户来说并非遥不可及。
所以,我们看温氏的发展过程,温氏的 “公司+农户” 模式,一方面是自己鸡/猪养得好,另一方面与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有很大关系。
▲ 温氏 2000~2015 年历年资产增长图
从实际的生产技术来讲,温氏的厉害之处具体而言是 3 句话:生产效率高,规模效应强,品控做得好。
*句话,生产效率高。
据公开新闻报道,温氏的 PSY 约为 23,高出中国平均水平约 50%;料肉比是 2.45,比中国平均水平低约 10%。这一高(PSY)一低(料肉比),意义重大。两个指标的高效,折射出温氏养猪的水平和技术。
对于养猪户来说,最痛苦的是猪周期(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每三到四年猪肉价格会经历一次大幅涨跌),一旦猪肉价格暴跌,轻则巨亏、重则破产。2013年、2014 年的猪肉价格低迷,导致了一大批养猪场退出市场。然而,温氏却没有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高 PSY 和低料肉比。
按照 2015 年的情况,一公斤猪肉的成本是 12 元,而猪周期*点的生猪价格大约是 11 元/公斤(2014年)。只要做到比 11 元还低的成本,就能安全度过猪周期的低谷。根据上面的计算,温氏的成本比平均水平能够低 10% 以上,这样大约就是 10.5 元/公斤,这保证了温氏能够完整穿越猪周期。
第二句话,规模效应强。
2015年,温氏的年出栏量达到 1535 万头,消耗的饲料和药品是非常惊人的。打个比方,如果按照 50 元/头的药品费用算,那么温氏在药疫苗上的支出约是 8 个亿,如果按 30% 的毛利水平算大约是 2.5 亿元;这个利润水平超过了不少上市公司,包括比较大的兽药上市公司——普莱柯去年的年营收不到 5 个亿。换句话说,温氏一项原料的采购完全足以养活一家上市公司。可以想象,这种规模的采购额拥有多么强大的议价能力。事实上,我们发现温氏的药疫苗的成本是很多养猪场的一半。
第三句话,品控做得好。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 “公司+农户” 模式对养猪过程的掌控。温氏对品质的控制主要通过三个方法实现的。
1)五统一。上游的品种、防疫、进苗、用料和下游的销售全部由温氏来做。农户只做从小猪仔长到成年这一段的养殖。
2)温氏会对农户进行服务。一定区域内的养猪农户会有专门的温氏员工进行服务,来看猪是否健康、养殖过程是否达标;等到收购时,还会进行检测,如果某些指标不达标,会进行打折收购;所以,养殖户积极性比较高。
3)收购价高且稳定。与温氏合作,会比较有保障,不用承担猪周期的风险,所以养殖户很有动力去遵守温氏的规定,不会轻易违约。比如,在猪价比较低的时候,如果自己养猪,可能每头要亏 100 元,2000 头就是 20 万,对于养殖户来说损失惨重。所以,养殖户不会为了市场价格高而跟温氏违约。
这里顺便插播一句,近 20 多年来,养猪行业上市公司的老大一般都是大学毕业生,除了温氏的温北英,牧原的董事长秦英林也是大学毕业去养猪。身边的人一开始都不理解,但是现在牧原又 30 亿的营收、250 多亿市值,秦英林也成为河南省首富。还有一个人叫陈生,他是北大的猪肉才子,2008 年进入猪肉产业,目前他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有 100 亿的市值。
/ 3.2 /
回顾美国养猪业发展历程
讲完了中国养猪行业的现状,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养猪行业的发展历程。
▲ 美国猪场规模进程:1980-2000 年
美国养猪行业的规模化进程主要分两个阶段:
*阶段是 1980 年代,大约持续 10 年,养猪场数量从 70 万变成 30 万,100 头年出栏量以下的养猪场退出市场。他们倒闭的原因很简单,80 年代美国进入一轮猪周期的下行趋势,导致了一波倒闭;政府当时又补了 “一刀”,之前政府对养猪场的补贴和养猪场的规模大小没关联。而在猪肉下行阶段时,政府只补贴大型养猪场,忽略小规模的。
第二个阶段从 1990 年开始,中小型养猪场成长为大型猪场。有两种方式:
1)大概从 1990 年代开始,合同生产(企业与养殖户签订协议,提前定好价格,企业负责销售)成为主流,小型猪场有动力去扩张规模,因为不用承担风险。合同生产的背后是专业化的发展,在 80 年代,从培育母猪到养小猪,再到育肥,养猪场全部都自己干。90 年代后,养猪场进行专业化分工,促进效率的提高,这帮助中小规模养猪场成为大型养猪场。
2)从 90 年代后期开始的大型企业并购。这次并购主要由 Smithfield 发起。Smithfield 原本不是养猪的,它在 1998-1999 年时开始收购*个养猪场,花了 4-5 年时间,它通过并购成为美国*大养猪企业。
为什么大型企业并购是从 90 年代后期开始,而不是其他年代,比如 80 年代开始呢?
这跟美国的养猪市场格局有关。美国跟中国不一样,美国的猪肉养殖市场规模大概是 500 亿美金,其中 370 亿美金是肉制品,130 亿美金是生猪,所以肉制品下游对上游有*的话语权。中国是倒过来的,中国的市场规模是 1.4 万亿,其中 1.2 万亿是生猪,2 千亿是肉制品,如培根。所以美国先完成了下游的集中,由 Smithfield 完成。
这就回答了为什么是 90 年代开始收购这个问题,因为 Smithfield 从 1980 年开始花了 15 年左右的时间横向收购(下游的同行业整合),从美国中部,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它全部收购一圈,成为美国*的猪肉下游企业,然后再回来收购上游。
当时美国也有上游往下游做的,如饲料企业做养殖场,但是最后都被 Smithfield 收购了。逻辑是下游 370 亿美金市场,肯定能啃上游 130 亿美金的市场,中国肉制品市场 2000 亿人民币,现在还无法吃下上游企业。所以中国如果顺着这个变化,应该是下游去啃上游,也就是说养猪的去做猪肉制品。
Smithfield 能够扩起来,另外一个原因是下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如 Sysco 这种企业的崛起。 Sysco 提供的食材占到美国餐厅的 20% 以上,它的快速扩张始于 1980 年代,当时市场份额是 3%,2000 年上升到 15%,所以 Sysco 高速发展,也是在这 20 年。
我们发现这两个企业的扩张步伐惊人地吻合,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只有下游的消化能力变强,上游的供应企业才有空间放手扩张。
/ 3.3 /
中国养猪业的未来趋势
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压着同样的韵脚。美国的今天为我们分析中国的明天提供了借鉴。谈到中国养猪业的未来趋势,我们主要谈两个问题:*是规模化趋势,第二是两种经营模式的潜力对比。
(一)规模化问题:我们对 5-10 年行业格局变化的思考
美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大概花了 20 年时间,从 1980 年到 2000 年。在此之前,美国也和中国一样呈现散户化、市场混乱的格局。1980 年大概是 70 万养猪场,到 2000 年仅剩 7-8 万,减少了 90%。
中国养猪业目前的形势跟美国 80 年代非常像。按照 2011 年的数据,中国出栏量 50 头以下猪场的变化,大概一年减少几百万家,但中国整体减少的出栏量并不多,大概几百万头。真正减少的发生在 500 头以上出栏量的养猪场。这个拐点发生在 2013 年。
▲ 中国 50-500 头规模的养猪场数量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
拐点年 2013 发生的*件事是猪肉价格的暴跌,一直跌到 2014 年。2015 年政府 “撒了一把盐”,颁布了《水十条》,出于环保考虑,对养猪区域进行特别限定。国家今年还出台了养猪的五年规划,把整个长江流域设立为 “限制发展区”,也就是说这些地域养猪场的规模不可以再扩张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地区也不能扩张了。可以扩张的是哪些地方呢?西南和东北(Tips:如果你现在想养猪,可以去这些地方。)在禁养区,政策执行地非常严格,结果是 10 个省因为《水十条》减少了 2000 万头出栏量。但实际上减少的主要是中小规模的养猪场,因为大规模养猪场有能力解决猪的粪便问题,环保问题处理得相对较好。
▲ 媒体在报道水十条时,纷纷使用 “史上最严” 等字眼
在我们看来,整个市场养猪场的数量在减小,规模在减小。另外一端大型集团在这几年中大跃进,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养猪场的数量仍在增加。温氏、牧原等头部企业都是以 30% 的速度保持出栏量的增长。
▲ 中国 500 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数量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
(二)“自营” vs “公司+农户”:哪种模式会胜出
除了上文提到的温氏的 “公司+农户” 模式外,还有一种典型模式就是自营,这种模式以河南牧原为代表。两者*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牧原 1992 年开始养猪,去年的出栏量是 190 万头;温氏 1997 年开始养猪,年出栏量达到 1535 万头。二者的净利相近,约为 16%。所以我们推测,“公司+农户” 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扩张会更快。但是,自营模式在品控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 3.4 /
谈一谈互联网+猪肉
这两年新出来的 “互联网+猪肉” 企业,主要做了两件事。
*件事,把头部企业做的养猪场管理软件做成 SasS。这里头有饲料背景的创业公司,也有传统猪场管理软件转型 SaaS,还有互联网背景跨界进入的创业公司。管理软件目前解决的主要是猪场信息化问题,对于猪场效率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大型猪场。但是管理软件也有一定局限性,对于猪肉生产效率的提升帮助有限。
第二件事,做农资和生猪电商,比如饲料、药疫苗、猪仔、猪场设备。这些相对其他电商来讲,不太容易做。原因是,*,用户分散,与消费品电商主要面向城市人群相比,猪场都在郊区;第二,服务属性强,猪场购买饲料、药疫苗,猪贩子运猪,不仅仅是购买这么简单,往往还要附加上咨询和赊账服务;第三,毛利相对低,和消费品相比,农资生产资料价格相对透明、流通环节毛利空间小;第四,物流成本高,饲料是比较重但客单价也不太高的产品。
峰瑞观点(freesvc)
猪肉产业链中游的养殖环节,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 3 点:
中国会重复美国 1980-1990 年代的趋势,比较快地集中化;
由于轻资产的优势,行业本身初始投资大,环保政策趋近,因此轻模式能比较快地扩张;
中美猪肉产业链下游差异大,可能会导致最终行业格局不一定是下游吃掉上游。
/ 04 /
下游产业链:一头猪是怎么从养猪场到我们嘴边的?
下游是指猪从养猪场出栏到我们嘴边这个环节,包括流通和加工环节,有三个特点:
流通环节链条较长,大概四五环,其中次终端的毛利空间比较大;
毛利非常稳定。即使养猪场亏钱,流通环节不亏钱;
猪肉制成品增速快、毛利高。
▌流通环节的情况
以今年 8 月北京的猪肉为例,猪肉从养猪场出来的价格约是 18 元/公斤。这是猪贩子从养猪场的收购价,最终消费者到北京超市或者菜市场买到猪肉的平均价格约是 32 元/公斤。所以从表面看,中间环节一共加了14 元/公斤。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屠宰环节,一般会将一头猪,去头、放血、去除体内粪便、肠道异物。宰完的猪,叫做酮体,整个屠宰环节下来,猪酮体重量大约是活猪重量的 75%。(酮体占整猪比重的指标,称为屠宰率。目前国内的屠宰率大约在 75%,与美国相近。)
按照今年 8 月份的情况来看,养猪场出来的活猪价格是 18 元/公斤;而如果用屠宰后的猪肉重量来计算的话,猪从养猪场出来的价格是 18 元/公斤 ÷ 75 %= 24 元/公斤。所以准确地说,流通环节一共加了大约 8 元/公斤( 32 元/公斤-24 元/公斤),而不是表面看到的 14 元/公斤 ,加价比率约为 30 %。
▌流通环节的具体分析
8 元/公斤的加价是怎么分布的?哪些环节有改进的空间?
流通环节的总成本约为 3.8 元/公斤,*头是物流和服务(服务指屠宰和分割);流通环节的总利润是 5.2 元/公斤。从纵向流通角度看,猪贩子挣的钱比较少,只有 0.4 元/公斤,一级批发商(简称 “一批”)是 0.45 元/公斤;二批和三批的利润比较高,二批的利润是 2.4 元/公斤,三批的利润是 1.9 元/公斤,这两个环节加起来集中了 80% 的利润。
▲ 图中 “出厂价“ 按生猪宰前重量计算,如按宰后重量计算,出厂价应为 24 元/kg。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利润分布呢?哪些地方有改进空间?
我们先还原下游流通过程:
(一)*个环节,猪贩子
养猪场老板一般不会直接把猪卖给屠宰场,而是卖给猪贩子。猪贩子的工作方式是,比如每天大约下午 3-4 点的时候,去各家养猪场里拉猪,然后 5-6 点从河北出发来北京,3-4 个小时到北京,8-9 点把猪卖完再回去。每天都是这样的节奏。每车一般装 100-300 头猪。
猪贩子往往是当地相对比较精明、有实力的商人,因为猪的买卖会占用较多资金,比如运 300 头猪去北京,一头 2000 元,那就是 60 万元,而且大多是现金结,每天有 60 万的现金流动,在县城里一定是个不错的生意人。
全国产猪大县按照国家公布是 500 个。据笔者了解,一个产猪大县的上乘猪贩子大约有 10 个左右。这样算下来,大概 5000 个猪贩子供应全国 70-80% 的猪。
互联网有没有可能替代猪贩子呢?
猪贩子的职能远远超乎普通人的想象,也远没有那么容易被互联网替代。
*个职能是运输。运输这个事情比较讲究,因为猪比较容易死,每天拉一次猪大约挣几千元,死一头基本就白拉了。比如,夏天要给猪降温,需要喷水;收猪时,猪过磅时,赶猪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问题;运输过程中的颠簸,也容易导致死亡(运输过程中,陌生的猪在一起比较紧张,有时候容易打架,这也会导致猪的死亡,所以一般*是熟悉的猪在一起,把陌生的猪隔开);还有就是掉膘,猪的运输*不要超过 200 公里,200 公里以内,猪掉的膘是比较稳定的,主要是在前几公里把粪便、尿液排出,后面的体重就不怎么减了,大约是5 斤。
▲ 猪贩将猪赶上货车
第二个职能是辨别猪品。猪贩子跟养猪场定价时是一批猪统一定价,不按头来算。但是它跟下游屠宰场定的话,屠宰场会按瘦肉率分级,瘦肉率具体来讲按猪背上的膘的厚度来衡量,猪背的膘越薄,瘦肉率一般就越高,瘦肉率越高价格就越高,瘦肉率一级猪比二级猪的价格要高。在屠宰场可以测瘦肉率,但在收猪现场没法测,所以这需要看猪贩的眼力。此外,也需要防止养猪场提前喂饲料、注水,这样的话会导致猪虚重。
第三是其他服务。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是需要检疫证的。从辽宁来到北京,每过一个地方都需要查检疫证,没有检疫证的一律不准过关。
峰瑞观点(freesvc)
猪贩子承担的职能比较丰富,也相对比较透明化。互联网在其中改造的空间并不大。
(二)第二个环节,屠宰场
▲ 从屠宰场运送至二级批发市场的白条猪,此图摄于深夜 10 点,夜里雾气重使得图像模糊。
第二个环节的工作模式一般是夜间将屠宰出来的白条猪(酮体)交给一级批发商(销地*个流通环节,故称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在夜间将猪肉运往各二级批发市场(销地的第二个流通环节,故称二级批发市场),以保证早晨 6-7 点钟送到餐厅和菜市场,这时的猪肉还比较新鲜。
拿北京来说,北京屠宰场跟一批商是绑在一起的,宰好后会直接送到二批市场,每家二批市场有自己固定匹配的一批商送猪肉,叫做场场挂钩。北京的屠宰场大约十家,业内把它称为“北京十把刀”,其中比较大的是大红门、五肉联、鹏程。这个市场总体而言非常地域化,也比较分散,各地都有自己的屠宰场。美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屠宰场相对比较集中,美国前三家的市场占有率是 61%。它的流通不是地域流通,是全国流通。
接下来详细讨论一下二级批发市场。拿岳各庄批发市场来说,每天晚上 9 点开始,岳各庄的猪肉二批商就陆陆续续开始迎接屠宰场的猪肉,进行挑选、购买,他们购买的是酮体。买好后,就把猪肉运到自己的档口。凌晨 3 点左右,就会有三批商(给餐厅送菜)和菜市场肉铺来这里买肉。二批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分割,将整块猪按照部位切割。
再来看三批。二批是专门卖猪肉的,不会同时卖菜。三批是为餐厅供应全品类蔬菜肉类等食材的场所。三批商大约 3 点钟去二批市场采购各种食材,采购完后 6 点出发,8 点前送到各个餐厅。三批的数量比较多,如果按每家供应商可以覆盖 20 多家餐厅的话,北京约有 7000 家三批商。
峰瑞观点(freesvc)
整个流通环节的利润主要集中在次终端。而且,次终端是相对比较分散的,无论是二批还是三批,里面可优化的空间比较大。
▌猪周期与流通环节毛利变化
平均每 3-4 年,会有一个猪周期,即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因为养猪场非常多。美国规模化之后的波动率由 70% 降到 40%,虽然有波动,但是幅度小很多,流通的毛利也比较稳定。1980 年,美国猪场规模化之前,美国与中国一样,每 3-4 年会经历一次过山车式的猪周期。
▌猪肉制品
下游产业链的第 3 个特点是肉制品增长比较快,毛利也比较高,但是它受猪肉影响大。肉制品标准品的市场比较集中。但是,并非所有猪肉制品的集中度都比较高。
峰瑞观点(freesvc)
与蔬菜水果(200-300% 的加价)相比,整个猪肉的流通环节相对高效,相对有改进空间的是次终端。
在未来的 5-10 年内,随着规模化的推进,中国的猪肉价格波动,会大幅下降。
猪肉制品里,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新品类是有机会的。
/ 05 /
结论:峰瑞资本看好的猪肉产业链环节
总结下来,猪肉行业的存量增长比较有限,所以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效率。比如内部整合,或者结构调整。
上游和中游。育种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养殖也可能有机会,因为目前中国这个趋势正好是美国 1980-1990 年代所发生的(淘汰小猪场,猪场合并),如果有稳定、具有良好扩张性的轻模式,能够抵抗猪周期,这个环节可能有很大机会。上游、中游,尤其需要注意政策动态。
下游流通环节。从环节看,次终端的整合有机会,因为它的分散格局和毛利分布,提供了整合的空间和机会;从品类看,偏标品和耐储存品能够更快起来。从渠道看,To B 比 To C 更有机会。
下游加工环节。这里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品类,我们比较看好符合消费升级的产品和有自己稳定供应链的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