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卖脑白金、创巨人、做投资 ,大落大起、我行我素、笑骂由人——这就是大赢家史玉柱

史玉柱与其反对者的深层分歧是,其反对者欣赏柳传志、乔布斯那样的商人,即要么人品令人称道,要么能够改变世界,而史玉柱两者都没有,也都不追求。换句话说,他走向了柳传志的反面,并以此为荣。

  1989年10月,史玉柱赚到了人生中*个100万,当时他27岁,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才一年,平时连百元大钞都很少见。

  这笔钱是通过一套打字软件赚到的。该款软件由史玉柱亲自编写,可以使国人摆脱打字机的束缚,直接在电脑上打字,打字效果则比打字机打的还好。他在当时最权威的IT媒体——《计算机世界》上打了3期广告,钱就滚滚而来了。

  然而这笔横财也很快带来了麻烦:史玉柱挂靠在深圳大学电脑部,他8月底雇了三名员工,其中有两人要求平分100万,史玉柱不同意,于是三人闹将起来。最后史玉柱发狠,把两台很值钱的电脑给砸了,而那两个人也不甘示弱,把剩下的电脑和打印机抱走了,从此不知所踪。

  那天夜里史玉柱心堵得厉害,心想这他妈叫什么事!但与此同时他又美得不行:一座金矿就在他眼前,而且他已经淘到了100万。一夜深思之后,他决定把手上的100万全拿去砸广告,玩票大的,来一场财富征途。

  梦想

  对于史玉柱而言,从商并不是最初的梦想,他是受了两次刺激才最终走上这条路的。

  史玉柱1962年出生于安徽怀远,父亲是警察,母亲是工人,1980年,他以全县总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

  之所以报数学系,是因为他想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他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潜质:高考时,他数学考了119分,差一分满分。

  可他一入学就发现这个梦想不靠谱:他借了本《数论》,通读之后发现“数学是那么得难”;他又观察了一圈同学,发现比他聪明的大有人在。

  认清现实后,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数学家的梦想,改而培养多种爱好,同时磨练自己的毅力。大学四年,他每天坚持长跑,从浙大跑到灵隐寺,来回9公里。此外,他还在大三时选报了计算机课程,而这为他后来发迹奠定了基础。

  1984年,他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队,不久又去西安统计学院进修。进修时,他发现国外都采用计算机进行抽样调查,便劝领导也给统计局置办了一台。

  这台计算机让史玉柱大显神通,他编写了很多软件,其中*个软件能在一两天内完成以前二三十人一年的工作量;另一个则能分析出不同收入农民的消费特征,后来还被国家统计局在全国推广。

  由于成绩突出,史玉柱格外受领导器重,于1986年被安排去深圳大学读研究生。对于上面的安排,他非常满意,打算好好读几年,然后回来继续走仕途。

  可是这个想法到深圳后慢慢变了,他发现深圳的同学不迷官,也不迷科学,而是一门心思地想发财。受此影响,他也开始阅读海外来的商业书籍,同时做一些带货的小生意。这之后,他对商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过,还没有到舍得放弃仕途的程度,直到他遇到一个人。

  1988年,全国*民营企业——四通集团的老总万润南,到深圳大学做《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的讲座。那正是万润南最风光的时候,他于1984年与朋友靠2万元借款起家,做打字机生意,当年即入账900万元,1986年年营收突破1亿元,1987年更是突破5亿元,就像坐了火箭一样。

  看着财大气粗的万润南,史玉柱在台下激情澎湃,那感觉就像刘邦当年见到出巡的秦始皇: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发迹

  听完讲座后,史玉柱想出了一个成为万润南的方法:编写一个能替代四通打字机的软件。

  在他看来,这个想法很靠谱:当时国内打字普遍采用打字机,那是一种电脑之外的一体设备,每台售价约2万元。假如电脑本身就有打字软件,就没有必要买打字机了,编辑起来也更方便。

  毕业后,史玉柱没有回安徽统计局上班,而是一头扎进了研发打字软件的工作中。半年后,他在家中开发出了*款打字软件,取名“M-6401”。

  他先是送了一套给统计局,以测试使用效果,同事们反映非常好,说打字效果比四通打字机打的还好。这之后,他决定去深圳推广项目,就跟父母借了4000元钱。

  到深圳时,史玉柱身上还剩下3800元,他用不到2000元承包了深圳大学电脑部,然后飞到北京,找《计算机世界》打广告。《计算机世界》是当时最权威的IT媒体,一个整版广告大约8000元,史玉柱买下三期1/4版,费用则在广告发布后一个月结算,而报社答应了。

  广告有了,但电脑和打印机还没有,没办法给用户演示,史玉柱便联系电脑经销商赊设备,承诺半个月后付款,而对方也答应了。

  接下来便是坐等,等了两周,等来了本文开篇的故事:两个月赚了100万,之后团队失和,最后史玉柱将100万全砸了广告。

  这一砸不要紧,砸出了“第二个万润南”。M-6401的月销售额迅速攀升至500万元,到1990年一季度末,累计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元,而且几乎没有成本。

  不过竞争很快也来了,金山公司于1990年携功能更强的金山汉卡,向史玉柱发起挑战。

  为应对挑战,史玉柱决定亲自研发下一代产品。他先是把营销团队安顿好,然后去母校租了一间学生公寓,闭关研发,其间几乎不出屋,也不见任何人,饿了就吃方便面。半年之后,他带着新产品“M-6403巨人汉卡”重出江湖,并再次*同业。

  新产品让史玉柱赚翻了,仅在1991年春节后的订货会上,他就拿下3500万元现金支票,之后财富如潮水般涌来。

  巨人

  发达之后,史玉柱便不想挂靠在深圳大学下面了,而希望成立自己的公司,名字就叫巨人集团。然而他跑了大半年,一点进展都没有,连个说法都没有,搞得他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珠海市科委的领导专程来深圳见他,邀请他去珠海投资。当时他对珠海一点也不了解,但实在希望拥有自己的公司,便带着全体员工乔迁了。

  到了珠海后,他多少有点失望,城市很小,全城就一个红绿灯,根本没有办法跟深圳比,但小也有小的好处,他备受市领导重视,被奉为上宾。

  落户珠海的第二年,他便获评“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获得奖金63万元,奥迪车一辆,以及100多平米住房一套。至于巨人集团,则被树立为珠海市高科技企业的标杆。这样的力捧让史玉柱很快获得了全国性名声,1992年,他被全国十个大城市的上万名青年,评选为“最崇拜的青年人物”之一,排名仅次于比尔•盖茨。

  众星捧月之下,史玉柱开始飘飘然,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以对得起大家的崇拜。

  华商韬略查阅的资料显示,1993年,他连续推出中文手写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收款机、传真卡、财务软件、防病毒卡等产品,另外把巨人汉卡也迭代到了M-6405。到1993年年底,巨人集团已经是仅次于四通集团的全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了。

  这是巨人集团在IT领域最辉煌的一年,随后危机就来了。

  1993年,西方国家解除了向我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康柏、惠普、IBM等IT巨头纷纷登陆中国。这一巨变让史玉柱非常紧张,他很清楚,这些公司可不像国内公司那么好对付,而且他也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在技术上超越这些巨头。

  这一情形与他刚上浙大时的情形类似:他希望成为某一领域的*,但发现自己没有相应的能力,便干脆放弃这个念头。

  IT项目是不能再寄予厚望了,那接下来做什么呢?找了一圈之后,史玉柱决定做保健品。

  彼时,经过太阳神、龙飞等企业培育,保健品行业已相对成熟,年产值达两三百亿元之巨,而且没有国际品牌竞争。史玉柱是1994年进入该领域的,当年投下1.2亿元,开发一款叫“脑黄金”的保健品。

  脑黄金是一个华丽的名头,其成分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学名DHA,功效则见仁见智。不过,在那个年代,功效并不是最重要的竞争筹码,广告才是,而史玉柱是玩广告的高手。

  1994年秋冬,史玉柱与对手在广告上进入“巷战”阶段,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总结其手法包括:对手投入100万元,他就投入200万元;对手宣传“五盒一疗程”,他就宣传“四盒见效”;在形式上,他先在央视推形象广告,然后在地方台推功能广告,在地方日报、晚报上则推“科普软文”,与此同时,还出动大规模地推力量,将海报、挂旗、用户反馈等,张贴得到处都是,包括农村,甚至连猪圈上都有。

  这种近乎扫荡式的宣传,让全国人民在极短时间内知道了“脑黄金”。营销效果非常喜人:1994年10月到1995年2月,短短4个月时间,巨人集团在缺货的情况下回款1.8亿元,该产品两年间就为公司贡献了3亿元利润。

  这次成功让史玉柱更加自信,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巨人,力大无比。

  疯狂

  史玉柱到珠海后没多久就想建一座办公楼,定名为“巨人大厦”,楼高18层。但当他把想法报给市领导时,上面不同意,嫌楼层太低:“巨人大厦”怎么能只盖18层呢?

  这可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有深刻含义的。史玉柱是珠海市推出的科技英雄,具有象征意义,巨人大厦自然不能只盖18层。这还不单是形象问题,更关系到年轻人的发展取向,当时,国内人才流失特别严重,都往发达国家跑,珠海的领导们很想树立一个正面典型,巨人大厦也就必须往高了盖。

  为了让史玉柱下决心,市政府以125元/平方米的价格批给巨人集团3万多平米土地,几乎是白送。

  拿到地后,史玉柱觉得只盖18层的确不合适,也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应该加码,但加多少他也不知道,于是就跟别家攀比。

  当时珠海市要建一座32层的酒店,他觉得应该比这个高,于是就加码到38层。但没过多久他就改主意了,因为广州又要建一座63层的国际大厦,他就加码到64层。但没过多久,他又改主意了,一个朋友提醒他那个楼层数不吉利,他仔细一瞅,吓出一身冷汗,于是又加码到72层。这时候,他觉得应该够高了,但又不完全确定,于是就让建筑师按照88层的地基来设计。

  楼层定下来之后,资金又成了问题。要建72层的大厦需要12亿元,而史玉柱只有1亿元现金,预期利润也只有几千万元。这可怎么玩啊?

  史玉柱有办法——卖“楼花”,也就是卖期楼。1993年,珠海西区别墅在香港卖“楼花”卖了十多亿元,史玉柱觉得自己也可以。

  令他没想到的是,国家在1994年加强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使卖“楼花”越来越困难,他最后使尽浑身解数,也只卖了1.8亿元。

  这么一来就没法玩了,更要命的是,其他项目也遭遇了危机。IT项目的危机前文已经提及,不再赘述,而保健品项目的危机也一点不弱于IT项目的危机。

  脑黄金项目成功后,史玉柱一口气推出了12个保健品,以及十几个药品。他觉得只要复制脑黄金的玩法,一样能把这些项目做成。

  华商韬略查阅的资料显示,1995年5月起,史玉柱以“三大战役”为名,发起了一次营销攻势,在全国30多个分公司同时推广IT、保健品、药品,三大品类30多个产品,希望把销售额做到100亿元。广告当然是少不了的,他*个礼拜就砸下了5000万元,还只是打形象,气势上惊天地泣鬼神。就在他准备砸第二个5000万元,打功能性广告时,国家工商局却突然叫停了他的广告,这下可让他抓瞎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史玉柱检讨错误、拼命想辙之际,深圳的一家媒体以《巨人大厦濒临破产》为题,报道了巨人集团的困境。随后其他媒体纷纷跟进,大篇幅唱衰巨人集团,大有不把史玉柱拉下马誓不罢休的劲头儿。

  受此影响,那些买了楼花的人和其他项目的债主,就像疯了一样地赶赴珠海,要求史玉柱马上还钱,而此时债务总额已高达2.5亿元。

  一开始,史玉柱还亲自接待讨债者,但没过多久他就消失了,而留守的工作人员也不清楚他去哪了。

  重生

  史玉柱消失后,一般人都认为他“跑路”了,财经界人士则断言他的商业生命已经终结。但事实上,据他后来回忆,他并没有“跑路”,或者想退出江湖,而是去开发新项目了。

  他解释说,巨人大厦被挤兑黄了之后,他的心情并不是悲痛欲绝,而是心花怒放,因为可以不用救这个倒霉项目了,长痛一下子变成了短痛,内心无比轻松,还长了十斤肉。

  遭此大难还能如此乐观,史玉柱的心态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过,他自己也说,当时要是没有团队和新项目,他也是乐观不起来的,更不要说东山再起了。

  讨债风潮开始后,巨人集团长期开不出工资来,大部分员工都走了,但有100多名业务骨干没有走。为什么不走呢?史玉柱的解释是,他是一个大方老板,舍得给钱、给权、给舞台,像他这样的老板不好找。更何况,他们当时已经开发出了一个新项目——脑白金。

  与“脑黄金”一样,“脑白金”也是一个华丽的名头,主要成分是褪黑素,据说有助于睡眠。史玉柱称,他和团队在推广前进行了试吃,发现效果杠杠的。

  要推广产品还需要资金,而史玉柱当时已经没有钱了,连开车的油钱都掏不起。几经尝试,他跟朋友借了50万元,然后分成4份:25万元生产产品,5万元发工资,5万元做储备,15万元打广告。

  *个市场选在江阴,这是一个县级市,广告费便宜,但当地人又比较富裕。广告手法还是脑黄金的那一套,15万元砸下去后,*个月就回款15万元,第二个月30万元;30万元到手后,他们又去开发规模更大的无锡市场,结果次月回款45万元;之后,他们又用同样的手法打开了南京、常州、上海等市场;运作一年零六个月后,他们就打开了全国市场,月销售额过亿元、净利润达4500万元。

  广告方案上,他们采用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文案,并设计出两个很丑的卡通老人。多年来,这个广告方案多次被评为“最差广告”,但在效果上,又是最成功的广告之一。

  许多人好奇,那句广告语是怎么想出来的,卖点怎么抓得那么准。史玉柱的回答出乎人们的预料:那句文案不是想出来的,是问出来的。

  当初,他带着团队去公园做市调,问老年人想不想吃脑白金,一般都说想,但自己舍不得买,除非儿女送。这句话让史玉柱醍醐灌顶,他猛然意识到,脑白金的消费者不是吃的人,而是买的人,产品的卖点也不是“补品”,而是“礼品”。

  至于为什么会选用那两个很丑的卡通老人,其中的老头还娘娘腔,史玉柱回答,这两个卡通老人便宜,没有代言费,而且卖货。他以前也打过一些更高大上的广告,比如请姜昆和大山做过一版,但是不如那两个卡通老人卖货,也就慢慢放弃了。

  后来他总结出一个道理:广告一定是烦人的,所以,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打广告的目的不是秀审美,而是要让人记住,你得会烦人。此外他还不断强调,不要去请4A公司和大明星,没用,白浪费钱,多跟用户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钱多了之后,史玉柱还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他把以前欠的2.5亿元债务都还了。

  起初他不想让媒体知道这件事,就悄悄还,先还香港人,因为香港媒体不关注他,后还内地人。可当还完内地人之后,国内媒体就都知道了,有人称赞他“讲信用”,也有人讥讽他“会炒作”。对此,他回应称:我既不像外界说得那么高尚,也没有那么龌龊,我前面的路还很长,欠着人家,走到哪都挺丢人的,心里不踏实。

  征途

  脑白金是1997年7月开始做的,很快就成了业内*,而且保持多年。2002年,史玉柱又推出了第二款保健品——黄金搭档,是一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剂,也很快做成了爆款,排名仅次于脑白金。

  这之后,史玉柱就逐渐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总经理、董事长也不当了,就当一个精神*,但也不是完全退隐,因为每天还坚持去公司。

  史玉柱是做IT出身的,喜欢玩游戏,一开始玩单机游戏,有了网游后就玩《传奇世界》和《英雄年代》。退下来后,他就在办公室里偷偷玩网游,不亦乐乎。

  之所以说偷偷玩,是因为他不敢让属下知道:他天天教育别人要好好工作,自己却沉迷网游,不成体统。所以,他玩的时候就跟做贼一样,一边盯着显示器,一边盯着门口,一有人进来,马上关掉显示器,然后装出一副很正经的样子。

  史玉柱是一个追求痛快的人,当好人当坏人都无所谓,就是不能当两面人。于是他就琢磨,怎么样才能光明正大地玩网游呢?

  思来想去,他觉得只有成立一家网游公司才能堵住悠悠之口。当然,这个决定也有商业上的考量,因为保健品市场就那么大,他把*和第二都占了,再搞下去也没有多少空间了。

  恰巧在这时,《英雄年代》的开发团队与盛大闹掰了,要寻找新的投资人。史玉柱是《英雄年代》的老玩家,他很喜欢这款网游,于是就跟对方谈合作。

  “你开发一款好游戏需要多少钱?”

  “500万。”

  “那*的呢?”

  “1500万。”

  “那我投你2000万。”

  三五句话后,史玉柱拥有了自己的网游公司,新公司和新产品都叫“征途”。

  起初,史玉柱没有去管理征途公司,因为人家有管理团队。不幸的是,那个团队管得很烂,一年就把2000万元造光了,又在外面欠了300万元,并且连个产品都没有。那个团队最后只好向史玉柱求助,希望能搞到一笔新钱。

  史玉柱观察了一圈,觉得问题出在激励机制上:这帮小子只想烧钱不肯卖力啊,这怎么行!他对众人说:我再掏1500万,你们摊派500万,大家一起搞,不然散伙!那个团队想了想,最后决定干。结果,除了清偿300万元欠债之外,他们只花了700万~800万元,就把产品做出来了,不久就盈利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逆转之所以来的这么快,除了团队真的开始卖力之外,还因为史玉柱亲自抓游戏设计。《征途》刚出来时并不好玩,史玉柱就亲自体验,每天玩15个小时,昼伏夜出,发现问题后,把技术人员半夜拎起来修改。

  这种All in的玩法,让史玉柱比一般玩家更了解网游,他知道哪些地方抓人,哪些地方烦人,然后一遍遍地修改,让玩家爽到乐不思蜀,爽到甘心掏钱。

  史玉柱的网游哲学总结起来有三大要点:

  一、不能让穷人和富人(人民币玩家)都从零开始,而应该让穷人免费玩,带动社区人气,对于富人则大开绿灯,让他们花钱买到一切,包括穷人的“拥戴”和“友谊”。

  二、网游的核心卖点是一种感觉,包括荣耀、目标、互动和惊喜,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围绕这八个字展开,至于其他的,像故事背景,都是次要的。

  三、好的网游就是要让玩家上瘾,在印象阶段要抓人,在尝试阶段要提供足够友好的细节,并借助利益机制撮合玩家之间建立“友谊”,而在整个游戏设计上,要让玩家一直有目标追,有事情做,而不会感到无聊和空虚。总之,要让玩家沉溺于游戏之中,就像谈恋爱一样。

  史玉柱的目的达到了,作为一个后来者,他竟然在云集盛大网易、九城等的网游江湖中,生生挤出了一席之地。

  到2007年5月,《征途》发布数据称,其同时在线玩家数突破100万,是继《魔兽世界》全球市场和《梦幻西游》中国市场后,全球第三款同时在线人数突破百万的网络游戏。

  借助这股势头,史玉柱又带领公司于当年11月1日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登上了人生*。

  上市前夕,“征途网络”更名为“巨人网络

  回首过往,史玉柱感慨万千,那心情就如同《征途》主题曲的歌词:“百世轮回,唱的是那诗篇,一部汗青千古流传;月照月落,成就那一部历史,盛衰荣辱刻在心间。”

  投资

  二次创业时,史玉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只做现金交易,概不赊账。

  *次创业时他是接受赊账的,许多经销商都是先提货,卖了再给钱,结果巨人大厦遭挤兑时,有3亿元应收账款追不回来,对方巴不得他破产。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他当时欠人家才2.5亿元,要是有这3亿元,他是不会被挤破产的。

  新规矩刚推行时很困难,好在他有好卖的产品,经销商不守规矩就赚不到钱,大家也就接受了。网游则没有应收账款问题,而且更是一个呼呼来钱的项目。如此以来,史玉柱手上就积累了大量现金。钱一多,他就又冲动起来,找他投资的人也络绎不绝,每个人都说得天花乱坠。

  每当这时,史玉柱就在心里默念:冲动是魔鬼,宁可错过一百个机会,也不错投一个项目。

  除此之外,他还给自己戴了个“紧箍咒”,设计了一套制约自己的机制。具体来讲,他成立了一个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管组成,他规定,每笔投资都必须获得管理委员会多数通过,当然了,管理委员会要想投资项目,也必须征得他的同意。其实,这就是美国的总统制,即总统和国会互相制约,防止任何一方走极端。

  《征途》项目就是在这种机制下投资的,除了《征途》之外,找他的项目还有十几个。新浪找过他,杨澜和吴征找过他,奇瑞也找过他,都想向他出售部分股份,股价非常低。当时他特别动心,然而一提交管理委员会,就全给否决了。这些决策让公司净损失了二三十亿元,不过史玉柱不后悔,因为管理委员会还否决剩下的十几个项目,那十几个项目要是投了,也就真的GAME OVER了。

  可是,这么多钱总得找个去处啊。后来,史玉柱找到了一个管理委员会肯定不会否决的项目——民生银行

  他的投资理由是:

  一、民生银行没有破产的风险;

  二、民生银行有银监会和保监会看着,不会乱来;

  三、民生银行是一家很拼的企业,他做过调查,民生的高管晚7点到11点在加班;

  四、民生银行的主营业务是中小企业贷款,而且是一个产业链一个产业链地做,具备很高的竞争壁垒。

  2003年9月,史玉柱从冯仑手中,以1元1股的价格,买下1.43亿股民生银行国内法人股。2007年6月,他又借民生银行定向增发的机会,认购了3.09亿股。2008年金融风暴时,他一度大举减持,不过,宏观经济好转之后,他又杀了回来,从2011年3月开始连续增持,并通过个人微博不断唱多民生银行,宣称“三年不抛售民生银行A股”。而民生银行也争气,股价一路飙涨,让史玉柱赚得盆满钵满,具体数字虽有争议,但足以让广大散户将其视为“投资大仙”。

  2013年年初,史玉柱觉得保健品和网游两个团队都能自立了,便于4月10日在微博上宣布退休,称今后将告别江湖,享受人生,顺便搞搞公益。

  然而,云游近三年后,他又于今年1月宣布回归,称要带领团队研发精品手游。这件事与巨人网络从美国退市回归A股有关,史玉柱希望通过推出精品手游,来吸引国内股民。

  近来,他动作频频,先是给研发人员平均涨薪50%,又将游戏部门分为10个独立的小团队,限每个团队负责人两年之内出精品,回报则是过亿元的奖金和股票。

  赢家

  成,轰轰烈烈;败,轰轰烈烈;再成,轰轰烈烈。

  史玉柱的人生就是四个字:轰轰烈烈。这样的人生让他备受追捧,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他在《赢在中国》与马云同台布道,他曾推出“史玉柱3小时”,以平均200万元的价格,与创业者对谈,他的新浪微博粉丝高达780万,经常能炒起各种话题。

  除了传奇命运之外,人们对史玉柱的兴趣还在于他的营销手法,因为那太神奇了,简直就像变魔术。市面上介绍“史氏营销”的图书很多,他自己也出了一本,叫《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主要篇幅都是讲招法的。

  受人膜拜的同时,史玉柱也在受到另一些人质疑、批评乃至指责。这些人主要是媒体大咖,他们看不惯史玉柱的一切,包括他的营销手法、道德品行和个人能力。

  营销方面就不用说了,一个长期坚持使用“最差广告”、把广告打到猪圈上、抨击4A公司和大明星的商人,是不可能被媒体真心喜爱的,有谁会喜欢砸自己饭碗的人呢?

  道德品行方面:批评者认为史玉柱不配使用“巨人”这个名头,因为他的人格形象并不高大,甚至连品行都成问题。批评者指出,史玉柱把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保健品吹上了天,还利用网络游戏传播“金钱至上”的不良价值观,并诱导玩家彼此仇恨。《南方周末》甚至在2007年年底,专门发表了一篇题为《系统》的特稿,揭露玩家沉溺于《征途》游戏,被“史氏系统”所控制的整个过程。

  个人能力方面:某著名媒体人指出,史玉柱*次创业失败是很奇怪的,因为他当时的欠款并不多,只要有一家银行出手拯救,完全可以消弭挤兑风潮,但这件事始终没有发生。另外,他还认为,史玉柱过早地放弃IT业务是一个错误,因为IT业务要比保健品更有前途。这位媒体人据此论断,史玉柱的商业视野、能力和资源有限,成不了大器。

  其实,以上批评所反映的都是表,史玉柱与其反对者的深层分歧是,其反对者欣赏柳传志、乔布斯那样的商人,即要么人品令人称道,要么能够改变世界,而史玉柱两者都没有,也都不追求。

  史玉柱一直以玩世不恭的姿态示人,他自称“大嘴巴”、“黑心资本家”,甚至“屌丝”,他在书中明确说“企业家一定是坏人”。换句话说,他走向了柳传志的反面,并以此为荣。

  那么,史玉柱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种人呢,他不是研究生毕业嘛,怎么这么没有品位?

  这可能与他的成长及创业经历有关:他的*份工作是做农村统计调查,而创业之后,除了IT产品之外,他的保健品和网游都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他的财神爷在那里,这就慢慢塑造了他的审美和志趣,他讲过一句名言:猪圈怎么了,你是给农村人看的,农村人不觉得低,那就可以做。

  从文化底层来看,史玉柱与那些生活在都会里的媒体大咖存在天然鸿沟,几乎不可调和。他本人也是这样的态度,即将媒体大咖视为一群花拳绣腿之辈,不断提醒创业者要跟媒体保持距离,还向大家传授对付媒体的心法。

  史玉柱也不可能成为乔布斯,乔布斯是要改变世界的,而史玉柱从上大学的*年,就看清自己不是一个*群伦的天才,又谈何改变世界?

  有人评论说,“中国没有乔布斯,美国没有史玉柱。”

  史玉柱做事的动力来自于赢的欲望,他要在弱势的情况下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他要像万润南那样在台上财大气粗地讲话。为了得到这些,他可以忍受长达半年,有如坐牢一般的闭关生活,也可以到小县城的公园里,跟老头老太太拉家常、套近乎,他并不在意招式好不好看,代价是否过大,而只在意结果:赢还是输,成还是败,因为没有第三种可能。

  你可以说史玉柱不是一个英雄,因为他没有超越人性的弱点,相反,他还在利用这些弱点。可是,就连最讨厌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赢了,而且比跌倒之前赢得更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