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项目时,她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中间还不带逗号,通过与她的交谈,你能深深地感知她对文化产业的积淀之深厚,对文化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研究之透彻,而六年前,她还只是一个会计事务所的CPA,一个嗷嗷待哺孩子的母亲。如今,刘敏作为文化团队负责人管理的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多次荣获“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名,基金投资了多个国内知名文化产业项目和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新兴业态项目,多个项目实现了IPO和新三板挂牌,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没有捷径可走,以下是她在公司内部培训上的讲话,她通过自己这几年在创投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向大家展示了一名优秀的投资经理是如何历练而成。演讲分享如下:
【加强学习,提高快速判断项目的能力】
创投圈每天都在变化,投资经理每天接触的都是新的行业、新的商业模式,勤奋学习是每一位优秀投资经理的必备素养。
首先是对行业的研究。好的投资经理要摸透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要善于分析其中的投资机会,熟悉其中的标杆企业,了解其中的新锐公司,以及哪些领域会有机会产生,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一切都基于你是否能够沉下心来进行业研究;
其次,是自我判断能力的提升。以前我们孵化一个项目可能会跟踪半年甚至一年,但是现在市场朝夕万变,有时候市场并不会给予投资经理太长的判断时间,这时候投资经理个人对项目节奏把控、综合判断能力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投资经理一定是复合型人才,*不是仅限在某个单一能力ok就可以的。我一直和我们团队说,做业务判断,还要有基本的财务、法务功底,要学好公司法,看懂三张财务报表,要能够判断企业将来进入资本市场有没有大的硬伤,财务有没有大的水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后期法务风控团队的无效劳动,当自我判断能力提升后,相应地分析判断一家企业的节奏会快很多;
第三,要学会看人。投资就是投团队投人,比方说,试着去总结你所看到的100号企业家们具备的共性特质,后面追踪看,发现这些企业做得还都不错,总结哪些企业家可能存在性格上的劣势,这些劣势导致了后续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有意识地去积累,学会看人也有助于提高快速判断项目的能力。
【加强实践,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要多看。看项目是投资经理必经的成长之路,很多投资经理有可能跑了一个季度甚至一两年,一个项目也没有投下去,不要心急,以后就会发现,前面跑的没有一点是浪费的,你有意无意接触到的行业信息,都将是帮助构建自身对行业理解的重要路径;
要多听。外出访谈时,要善于倾听,不要认为企业家谈的内容跟你今天访谈想要了解的内容不一样,就不耐心听,他们讲的都是行业里的干货,也许会有自己的目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他们讲的内容去和其他行家去沟通,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要多想。如果说前面几条都是借用别人的建立起自己对行业的判断,那思考就是将这些信息沉淀为观点的中重要一环,成天忙忙碌碌的机械的看项目出不了成果,要多思考总结,对问题进行反思,对方法进行提炼。
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思考得深了,你才能更加理性的对待行业专家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否客观和公正,形成自己对行业的判断。举个例子,我们办公室同事内部交流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为什么发现大家最近看某个领域,清科等财经媒体上就全是这个领域的信息,而且提出的观点和我所了解到的观点是一样的呢?这就是投资机构的PR打法,他们前面在这个跑道上下注,现在要把它卖掉,就会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忽悠,让很多没有足够经验积淀的投资机构认为,专家都是这样分析的,企业也是这么做的,然后就跟风投了进去。
一个优秀的投资经理*不能人云亦云。一个项目失败很有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原因,要形成自己对这个行业的判断,在项目投资时,除了项目本身之外,尽可能将所有宏观和微观的因素考虑进去。
【学会放弃项目,选择正确的赛道发力】
投后管理时流的泪,就是选项目时脑子进的水。我手上管理了十几个项目的投后,回过头来总结反思,也存在一些项目当时急于去做成,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周全的,其实有些项目还是能够事先预测到投后管理的难度的。
投后管理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创始人只想快速的拿到钱,对于投资机构提出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很敷衍,你跟他介绍机构的特色,探讨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他一概不关注,拿到钱后自然也不太会将投资机构当回事,还有一种创始人对投资机构的定位和认识不清晰,认为企业今后发展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依赖于投资人,不停地要求投资人帮忙找客户,帮忙打通渠道等等,这种投后管理也是非常累。
投资的最基本逻辑就是找到一个好项目,等它长大。找到好项目还是基于对团队的判断,这种团队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投资机构在企业成长中起到的作用。所以不要急于去做成一个项目,要学会综合全局利弊,学会放弃项目,将有限的资源放在最有价值的项目中去。
比较好的思路是沿着产业链投资,现在紫金文化基金布局最全的是泛娱乐,包括影视项目投资公司、影视公司、互联网内容生产公司,内容服务公司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做泛娱乐产业的整合会容易很多,在和创始人谈时,我们只需要跟他讲我投了哪些企业,我们后续会做什么,别人就会很清楚我们在产业上的布局,对于创始人来讲,他们肯定期望找到内部决策快以及可以为企业匹配业内资源的锦上添花型机构。
你的时间放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量变带来质变。刘敏认为,投资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厚积才能薄发,正确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沉下心来,踏实地迈好每一步,慢慢地去积累,也只有当我们自身历练得足够专业权威之后,市场才能真正的看见你、认可你、尊重你、接纳你,你也才能在投资这条道路上获得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