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份,美国家政教父Homejoy在获得3800万美元B轮融资后仍难逃“C轮死”,浇熄了很多国内家政O2O创业公司的热情;近日,乐视影业在继2015年完成3.4亿B轮融资后,在C轮融资接近尾声的情况下,也急速刹车面临被并入乐视网的局面。
220家企业登上品途商业评论在2015年8月发布的《O2O全行业死亡启示录》榜单。餐饮外卖、出行、汽车、美业、旅游、教育……大批O2O创业公司“横尸遍野”,血染半壁江山。
这220家企业死亡的教训还言犹在耳,但各式各样原因导致的死亡现象却仍在发生。有人将一些企业的死亡归结与资本的“速冻”。自2015年O2O大潮褪去后,O2O融资风口似乎正在关闭,资本谨慎出手的作风让创业者连连感叹“融资难难于上青天”。
业界素有“天使看人、A轮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模式”的说法。即便获得了C轮融资,商业模式不通,也难逃一劫。当C轮创业者还沉浸融资喜悦之中,不曾想“C轮死”这个魔咒却早已紧紧箍在那些还未认清商业模式的创业者头上。
即便有资本寒冬的影响,2015年获得B轮融资的创业项目数量比2014年增长近40%。品途商业评论根据2015年投资数据发现,2015年共有443家创业公司获得B轮融资,2015年获得B轮融资的创业项目数量比2014年增长近40%。然而,在这443家B轮公司中,仅有131家公司获得下一轮融资。品途商业评论选择了通往C轮的路上的这312家公司作为本次 “C轮死”研究的样本。
没有拿到下一轮融资并不意味着项目死亡。但在品途商业评论本次盘点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项目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中,其状态表现为:网站微信停止更新、官网电话打不通、近期无相关新闻曝光、创始人联系不上等等。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此类项目未被列入“C轮死”名单。
据品途商业评论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时间,累计有9家企业登上了这份死亡名单,它们分别是:博湃养车、打车小秘、大旗网、街库网、亿佰购物、聚尚网、太美鞋业、俏物悄语、183社区;行业涵盖汽车交通、文化娱乐、广告营销、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本文将从行业入手,盘点那些“C轮死”的创业项目,分析其死亡原因并对其商业模式做出点评。
以下是品途商业评论九大“C轮死”案例名单:
汽车后市场行业
1. 博湃养车
博湃养车是一家主打高端汽车上门保养服务的平台,以高端汽车上门保养为基础,扩展各项汽车使用过程代办业务的增值服务内容,为高端车主提供用车、养车、爱车体系化的有力支撑。
2014年9月,获得创新工场千万元级A轮融资;2015年3月,完成京东、易车等参投的B轮1.1亿元融资,估值达6亿的博湃养车C轮融资失败。
死亡判定书:博湃养车微信公众号于2016年4月5日凌晨发布公告长文《认识这么久,*次说再见》,正式宣布破产倒闭。
死亡原因
1) 疯狂扩张和过度补贴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博湃养车将市场拓展至全国22个城市,月订单超过15万单,员工曾一度高达1400名。博湃养车想要效仿“滴滴”的做法,用低价甚至是补贴的方式来迅速圈占用户,但每次的扩张和扩招员工都意味着巨量成本的投入,同时还面临着做一单赔一百的结果。疯狂地扩张和过度的补贴最终成为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
2) 用户转化率低。与大多数上门O2O创业公司类似,博湃养车想要践行“滴滴”的路子。用低价甚至是补贴的方式来迅速圈占用户,再用*的市场份额去融下一轮投资,周而复始当累计了一定体量用户数后尝试商业化。但是靠补贴换来的用户粘性极低,在还不具备商业化的前提下,低转化率成为导致博湃养车倒闭的间接原因。
行业现状:在汽车O2O创业圈,博湃养车并非孤例,e洗车、车8洗车、爱洗车、1元洗车、云洗车、嘀嗒洗车等等都没能逃过倒闭的厄运。而典典养车得以存活,并于2015年7月份完成6000万美元C轮融资,也是经过了6次转型、停止烧钱补贴和上门洗车业务,进而另辟蹊径推出车险业务,并借此实现了收支平衡。车险业务也成为典典养车盈利模式的探寻。业内人士也曾表示,汽车金融是互联网汽车值得深挖的一个点。
然而博湃养车的倒闭并不意味着O2O洗车平台的垮台,互联网洗车确实解决了传统洗车耗时长、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但O2O洗车要将服务扩大,并不局限于洗车这一业务,而是满足车主与汽车相关的多种需求,
品途点评
博湃养车创始人吉伟犯了“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的通病,明知本业不赚钱,却还想通过高频低价的上门保养吸引用户占领市场,继而转向低频高价的钣喷的后市场服务。现在看来,上门养车是一个伪需求,并不能给行业创造任何价值。
烧钱、扩张、补贴一个都没少,博湃养车可以成为集体涌入汽车后市场创业,但因没有认清商业模式而倒下的典型代表。
出行
2. 打车小秘
打车小秘是一个手机打车APP,易到用车团队开发。
死亡判定书:据亿邦动力网2月消息,“易到用车旗下打车软件打车小秘近期业务陷入停滞,或面临被母公司易到用车放弃的命运。”同时,公开资料显示,打车小秘项目已处于关闭状态。
死亡原因
1)补贴力度不够。在早期,打车小秘出租车资源捉襟见肘,给车主和用户的补贴远远不及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无法吸引双方用户到平台上来。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也发现以下问题:出租车资源极少,两个出发地周边出租车均在1~3辆之间;出租车司机几乎不接单,即使加价5元~50元均无司机响应。
2)巨头打压下烧钱过猛。打车小秘在2013年下半年获得融资后曾进行一段时间的大规模推广,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并逐渐向广州、杭州等地扩张。同时为了增加粘性,给予司机话费奖励和其它奖励。平均算下来,每个司机的获取成本大概在 50 到 60 元,每个乘客的获取成本在 10 元左右,而根据打车小秘提供的官方信息,截至2013年8月份,打车小秘司机注册量接近8万,微信和App用户接近70万,日均定单量在3万以上,这些漂亮的数字也意味着打车小秘巨额的补贴烧钱之路。
行业原因
根据研究机构2013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打车小秘当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约为2.5%,列于快的打车、嘀嘀打车、摇摇招车、大黄蜂之后。但在2014年的进一步行业整合与洗牌之后,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几乎已经垄断目前的打车软件市场,且寡头局面将愈演愈烈,这两家以外的打车App生存空间将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品途点评
类似于此前的千团大战,在经历一个激烈的竞争后,最后只有美团和糯米等几家巨头支撑下的公司幸存。而如今的出行市场也一样,在滴滴快的入场后,资本和市场只认可行业*和前三,而那些跑得慢的公司在没有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下只有死路一条。“打车小秘们”的死亡或许并不是这些产品不好,速度也是胜出的关键因素。
文化娱乐——媒体及阅读
3. 大旗网
是一家新媒体及论坛内容聚合门户,浓缩论坛、博客、微博、SNS精华等。
死亡判定书:官方网站于2015年7月宣布关闭。同时,公开资料显示,大旗网处于已关闭状态。
直接原因:
1)运营不当。业内人士分析,大旗网不善于内容运作,它不能将热点事件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流量优势,交互性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用户的流失。
2)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在发展迅猛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旗网没有任何转型或者跨平台的产品服务,和同类产品天涯相比,大旗网的一尘不变最终导致了其逐渐走向没落。
3)名誉侵权。李连杰状告大旗网名誉侵权胜诉,获赔10万人民币,此事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行业分析:在社区不断萎缩低迷的大背景下,以大旗原始的“内容聚合”模式也很难立足,本质为社区的大旗早已失去了根基,同时,在百度新闻、今日头条、各类直播平台等新型内容产品的冲击下,大旗网已经没有了特点。
品途点评:
互联网发展迅速,大旗网追上了社区崛起的风口,但却倒在了固步自封中。时代在变化,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道路是每个创业公司每天都在考虑的事情。大旗网放弃了模式转型、丢掉了运营,在面对天涯和百度新闻等第三方平台时肯定会弹药不足。即使社区的大势还在,大旗网没有自己的亮点,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O2O
4. 街库网
街库网是O2O商务社区化综合平台。以会员线上订单支付、线下实体店体验消费,并依托二维码识别技术应用于所有地面联盟商家,并提供返利促销服务。
死亡判定书:公开资料显示,街库网已处于关闭状态。
直接原因:
1)资方撤资。早在2013年年初,街库网就对外宣称获得华厦摩根股权基金的B轮两亿人民币的融资。但由于种种原因,华夏摩根已经撤资,两亿融资并未如约到账。
2)补贴烧钱以及未找到盈利模式。街库网的返利模式需要大量的补贴烧钱,但向商户收取费用却很难,实际上,街库网尚未找到可盈利的商业模式,一直处在摸索中。有街库网员透露,公司股东及潘求辉等管理层都是传统企业出身,对电商了解并不深,所以一直无法完成商业闭环。
行业原因:街库网的商业模式简单,其返利促销活动是通过后人的消费来支付前人的返利,随着业务的急剧扩张,各种风险日益显现。据业内人士透露,尽管不能将返利网站简单等同于“传销网站”,但是悲观情绪已经迅速蔓延,政府的监管早已收紧。其实早在街库网之前便有百分百购物网、百业联盟、烧饼网先后曝出“涉嫌传销,导致崩盘”,而这些网站的返利模式与“街库网”大抵相同。因此政府监管对街库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还有,据《2012中国消费返利模式调查报告》显示,带有网络传销色彩的消费返利模式已经凸显其危害性和破坏力,大部分偏向于炒作和投机,因此街库网这种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品途点评:
死亡事件常有,但走到C轮的创始人跑路不常有。早在之前就传出街库网核心运营团队离职,投资方撤资,进行内部调整,战略上已成紧缩路线,也有爆料称街库网裁员并拖欠员工工资,街库网的业务存在亏损状态,很早就出现了资金链断裂情况。街库网上述存在的问题,每一个都是致命的。而ceo潘求辉没有出来解决问题,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进行处理,每一步都将街库网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电子商务——零售电商
5. 亿佰购物
创立于2007年12月,是北京亿佰优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信用卡分期购物平台。亿佰购物是一个信用卡分期购物服务商,通过亿佰商城、邮购目录、会员专刊、银行商城等渠道为信用卡用户提供消费服务。
死亡判定书:公开资料收录显示,亿佰购物网站处于关闭状态。
直接原因:
1)资金链断裂。二轮融资一直没有谈拢压死了亿佰购物。2013年6月,亿佰购物向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递交破产清算申请材料,按照法律程序处理破产清算相关事宜。
2)模式脆弱: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亿佰购物其实并没有什么模式创新,只是银行的供货商,且这种模式是寄生式的,没有自主性。“一旦银行的领导发生变动,不继续与其合作,亿佰购物一点办法都没有。”
行业原因:随着电商的崛起,以及银行信用卡中心开始尝试自营商城。亿佰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例如苏宁、京东等大电商都已经纷纷跟银行的信用卡中心进行合作,这些电商无论在产品规模、种类,甚至价格都有更强的优势。而且产品门类更多。其次很多银行业开始强化自营,逐渐压缩与第三方合作的比重。使亿佰购物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
自2011年起,中国电商行业就逐步进入调整期,一方面资本不再输血电商,另一方面,以京东、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巨头们 频频大打价格战,亿佰购物依靠银行的商业模式早已是过去式。再有,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白条的出现,用户的消费习惯早已经发生改变,上个时代的信用卡购物已经不再流行。亿佰购物却忽视行业变化,固步自封,正是创始人的短见导致了它的死亡。
品途点评:
亿佰购物的死亡案例考量的是创始人远见,如果创始人没有长远的商业视角,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背景下,很容易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再者,在商业模式设计初期亿佰购物就已经埋下了隐患,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要有独立性,不能依赖于不可控的外部资源。
6. 聚尚网
于2009年7月正式设立,利用闪购模式即B2C网站以限时特卖的形式,定期定时推出国际知名品牌的服饰商品,以原价1-5折的价格供专属会员限时抢购。
死亡鉴定书:据资料显示,同时,虎嗅于2015年3月透露聚尚网正式倒闭。
直接原因:
1)商业模式摇摆不定。在2009年聚尚网成立的一年时间里发展的并不顺利,而聚尚网在那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徘徊,商业模式一直摇摆不定。
而比聚尚网早成立半年的唯品会在同期也是发展不顺,但唯品会能坚持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基础上做微调,所以唯品会成功了,而聚尚网倒下了。
2)没有明确的战略。聚尚网虽跟唯品会一样以二线品牌限时特卖为主,但直到2012年一直在卖Gucci、Diesel这类一线品牌,而这除了增加销售额外,对网站的复购率起不到任何贡献。再有,唯品会从2012年开始拓展更多的商品品类,而聚尚网则死守服饰和化妆品,在复购率上输给了唯品会。在广告的营销内容方面,聚尚网的广告投放没有配合用户投放,花了巨额的广告费,却没有达到广告的效果。
行业原因:
聚尚网所处的电商行业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与它同期的唯品会得以延续至今,从2016年5月18日的数据来看,唯品会市值达70.77亿美元,聚美优品市值7.45亿美元。
与亿佰的死亡的客观因素类似,时值资本市场对电商存疑阶段,但导致聚尚网的失败主要因素还是其本身没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战略和在商业模式探索上摇摆不定。
品途点评:这家曾与唯品会平分秋色的企业的倒下,我们除了唏嘘,更应该反思。市场认可的往往是那些眼光独到,有明确的战略主见的创业者,而那些跟随者、复制者、抄袭者从开始就失了先机。
7. 太美鞋业
太美鞋业TIMEMADE是一家专注于女鞋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电子商务公司,崛起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女鞋品牌。太美鞋业用电子商务的方式低价出售,在2013年前后因预售模式获得一片叫好,同时其在短时间内回归供应链,但再度归来却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
死亡判定书:公开资料显示,太美鞋业已处于关闭状态。
直接原因:
1)订单与生产问题,“约定时间不能交货,实物与照片出入太大”。太美鞋业*个在淘宝开启预售模式。随着预售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UFO(太美鞋业旗下品牌)把当时已经订货的所有鞋款都采用了样品预售模式,接下来将样品预售变成了图片预售,剔除了制作样品的时间。但随着需求量增加,出现了“约定时间不能交货,实物与照片出入太大”等问题,因此在2010年8月,太美鞋业经历了几个月的停滞运营。
2)标准化受阻。太美鞋业想建造一个“中央厨房”,用机器进行标准化制造,但工厂不同生产线尚有标准差异,实施起来十分困难。后来自建工厂,但后来涉及扩建批文、资金耗费太多等问题,这个厂区的装修迟迟没有进行。即便到最后也没有投入使用,还损失了几百万的租金和违约金等,又让太美鞋业陷入停止运营的局面。
行业原因:太美鞋业所在的行业没有太大的问题。如今在淘宝等平台上,很多商品采用预售模式,但运营情况较好。所以当太美鞋业再度回归市场时,同期优于太美鞋业的产品有很多,太美鞋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在营业三个月以内表现平平,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影响,而且此前的做法也并不适合现在的市场,追赶难度太大。
品途点评
太美鞋业的死亡原因迥然不同于其它企业,它既付出了“*个吃螃蟹”的代价,又违背了行业的发展规律。在中国人力成本日益上升的前提下,自建工厂,还要面临承担人力物力的风险,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无知者无畏”。
8. 俏物悄语
2008年,国内限时抢购模式兴起,唯品会、俏物悄语、聚尚网等网站纷纷上线。俏物悄语也是在这个时段上线,提供以“真品”、“名品”、“折扣”为特色的各品牌网络特卖活动。
死亡判定书:公开资料显示,太美鞋业已处于关闭状态。
直接原因:
1)资金链断裂。2014年3月,俏物悄语在内部邮件中称,公司面临非常严重的且无法解决的财务危机,宣布进入破产程序,并且自25日起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据悉,是公司内部高管盗窃公司物品,导致公司资金无法周转,俏物悄语无货可以售卖。
2)商业模式复制失败。从俏物悄语自身的发展来看,商业模式复制失败是导致公司破产的原因所在。“俏物悄语”CEO蓝石一心想复制法国Vente-Privee.com的商业模式,但对内地市场的熟悉程度欠缺。加上公司高管团队几乎清一色以外国人、海外华人为主,缺乏对中国本土电商市场的适应性,最终加剧了公司的没落。
行业原因:“赢家通吃”是电商获胜的关键要诀,特卖领域已经有唯品会这样的“巨头”,其他人想喝汤当然是件挺难的事情。同时特卖模式的逐渐殒落还涉及到服饰行业的库存压力逐步减小,以及零售实体开始先后通过“上网”自主宣传品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挤压了特卖模式电商的市场份额。
品途点评:同样是特卖网站的死亡案例,前面聚尚网死于商业模式摇摆不定和战略失误,而俏物悄语的死亡给了创业者两个启示:初创团队选择靠谱的合伙人十分重要,团队的内部管理不容忽视;照搬海外成功商业模式的本地化复制要警惕“水土不服”,在商业模式本地化的之前要充分研究本土市场。
社交
9. 183社区
183聊聊,是一款为漂泊在外、身处异乡、感到孤独苦闷的人们提供手机社交服务的产品,隶属于广州市一把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旗下还有183社区、荔枝FM等。
死亡判定书:公开资料显示,183聊聊已经关闭业务。
死亡原因:直接原因不详
行业原因:
2011年,手机移动应用领域突然出现了很多陌生人社交APP,不过到了2013年,再回首这些社交APP,打“陌生牌”的很多都死了,品途商业评论本次盘点的183聊聊也是倒下的其中一个。相反,随着微信的兴起,在“熟人”社交圈里的社交越来越受到认可,这也让社交APP挑明了方向。
无论是网易八方,还是奇虎360推出的口信,都在与微博、微信的竞争中倒下了。陌生人社交还活着的可能只有“陌陌”,但也是饱受着争议,在前进的道路上忙着改名,忙着转型,忙着融资,忙着摆脱争议。陌生人社交很难产生商业模式,留存率也是社交APP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以微信为例的熟人社交,可以基于稳定的留存率转化为收入,这是社交App一条可行的商业之路。
品途点评:
与183聊聊同一时期的产品非陌陌莫属,它经历了改版、洗白、转型、IPO、商业化探索等等行为,可见社交App发展过程中,探索转型很有必要。
183聊聊在搜索引擎里面搜不到任何相关资料,除了陌陌、微信等产品的直接竞争,从侧面也反映出了183聊聊运营不当、知名度太低等问题。
以下为品途商业评论本次盘点的9个死亡项目:
九大死亡案例揭示 “C轮死”真相:烧钱、跑路、跟风、跑太慢
在品途商业评论本次盘点的死亡项目里,博湃养车死于模式错误、解决的是伪需求;打车小秘死于速度太慢;大旗网死于固步自封中;街库网死于创始人不靠谱;亿佰购物死于商业模式设计;聚尚网死于商业模式摇摆不定、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太美鞋业死于不遵从行业规律;俏物悄语死于合伙人团队;183聊聊死于运营不当。其中,电子商务领域关闭的有4个,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出行、文化娱乐、O2O、社交网络领域关闭的项目各占一个。可见电子商务领域是“C轮死”的重灾区。
90%创业者难逃C轮死是犯了这八大错
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说,90%的创业者难过C轮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C轮死?品途商业评论综合总结了8大原因:
1. 本源市场不够大
创业者今天正在聚焦并试图重塑的细分行业市场要足够大,就C轮融资而言,如果聚焦的本源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三到四年后IPO的时候)潜在规模没有一两千亿,很难让投资人兴奋起来。
2. 产品没能解决真正的需求
产品和需求永远是在一切模式和创业路径之上的。创业者发现真正想做的需求,比起盲目寻找风口会更高效。
青山资本张野表示,创业者做项目是为谁创造了价值?创造了哪部分价值?我们创造出来的究竟是不是真的价值?很多项目在最早期,创业者就是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专注于自己“臆想”和“过瘾”,将一些伪价值、给自己的价值作为了 TA 认为的“创造价值”。
九轩资本合伙人刘亿舟认为,很多创业者大多时候很容易自我强化而“强奸”了市场的意愿,产品不符合“普遍、显性、刚需”的原则。有些产品,虽然也能满足用户的“普遍、显性、刚需”,但是无法延伸到第二场景,也就没办法“高频”,所以也就无法产生持续的用户黏性。
3. 没有认清盈利模式
在产品能够解决真正需求的前提下,投资人要看创业项目的模式,是否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持续带来回报。
如果说“天使看人、A轮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模式”,那么看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品途商业评论创始人兼CEO刘宛岚认为,企业的经营要么先做用户规模再通过用户变现,要么一开始就有盈利能力。风投的诉求是高倍率的资金回报,商业发展至今,既有高倍率的投资回报,还一开始就盈利的企业越来越罕有了,除非具备独特的资源或者技术。开始先做用户的话,A轮B轮都在积累用户这可以被资本接受,然而到这个阶段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话,就会被质疑是否这个模式并不能触达用户的真正需求,所以到了C轮的核心就是需要验证用户会为你所提供的价值买单。
九轩资本合伙人刘亿舟认为,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分成纯产品(平台)、纯服务、强产品弱服务、强服务弱产品、强产品强服务这五类。而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形态会有不同的盈利模式和成本结构,也决定了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释放程度,从而最终决定了这个项目能够走多远、做多大,从而也决定了其投资价值。
4. 死于估值
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如果资本市场普遍无法接受创始人期望的估值,创始人也不愿意妥协或者接受对赌条款,那么很有可能错失融资机会,而让竞争对手占*机,这样的情况下,创业者很容易把自己的项目闷死。活命最重要,不要被别人的虚假估值误导!
5. 死于团队
一些项目,方向不错,数据基础也不错,但是团队结构有缺陷,比如CEO太过于“技术宅”,缺乏足够的战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这也直接影响投资人对创始人融资能力的信心。也有一些项目团队在技术、营销、运营方面缺乏核心的合伙人,这也可能直接导致投资公司在A轮阶段放弃投资机会。
6.与*第二差距较大
很多市场都会有老三老四存活的空间,但不是所有的老三老四都有机会拿到C轮。那些投C轮的基金虽然也在意性价比,但总体来说他们更在意最终这家公司有没有机会做到足够大并领跑行业。
在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中,如果创业者在融C轮的时候不是市场*或者第二且与它们差距较大,便很难吸引投资人的眼光。
7. 过度依赖资本
“模式不够,资本来凑”,创业公司的三大盈利方式“2B、2C还有2VC”早已不是玩笑,真的有创业公司把融资当成了*目标,甚至还不在少数。结果呢?大部分都成了媒体笔下那一长串“死亡名单”。
8. 死于扩张
当创业公司在某一领域占据主导性话语权,或者为巩固自身行业地位时,便开始扩张、垄断,而这一切极有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自我封闭。
躲过这八大坑,你可以这样避免c轮死
死亡原因概括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都需要一套强有力的逻辑支撑。失败有很多种因素,但是成功的原因却惊人的相似,*的秘诀就是持之以恒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该如何避免c轮死呢?品途商业评论也综合总结了8大出路:
1. 产品要能真正的解决需求。产品的需求一定要很刚性,是一个真正的需求。星空创联创始人周楷程经历了从差点死掉到营收过2亿的“过山车”。拿他所做的钢琴项目来说,钢琴行业就是高端价、高毛利、存续周期长的刚需项目,而各种各样的上门服务,很多不是刚需。要认清产品的价值,做的事情才会有真正的社会价值。
2. 与投资人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与投资人打交道的前三分钟很重要,要让投资人对自己的项目印象深刻。因此应该以吸引投资人的部分开头,例如企业去年的利润,以及今年的利润增长是多少。同时产品和服务要让投资人感到靠谱。埋下种子让投资人感兴趣之后才能够方便之后的交流,例如商业模式等。
3. 要扩大本源市场。易凯资本王冉说“如果创业者想拿到3到1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人至少需要能看到你有机会在三、四年后长成一家30亿到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除非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否则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个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目标市场规模来支撑。”
4. 升级团队。引进优秀人才、培养自己人、建立企业文化,礼物说创始人温成辉为了把企业文化落地,每周都会做半个小时的演讲,会鼓励员工多看书多学习,把“说真心话”“当一家人”“学有用的”“把事做好”的企业文化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里。
九轩资本刘亿舟表示,团队的问题越早解决越好。在早期阶段,由于项目的价值还没有做起来,因此在引入核心骨干时就股份问题比较容易谈拢,因此,创始人应该在拿到天使轮之后着力解决好团队结构缺陷的问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不要跟投资人讲,我们有个技术合伙人,要等本轮融资到位他才愿意加入。
5. C轮看数据。创业公司到了B轮,业务都已基本成型,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数据增长,通过线下广告、渠道合作、跨界营销等手段来提升数据。
6. 保持正确的融资和烧钱的节奏。要有合理的预算,但当市场变化的时候会迅速调整烧钱的节奏,要时刻的记住,永远不要在缺钱的时候去融钱,还剩6个月的钱的时候就要开始下一轮融资。
7. “要钱”别怕站队。易凯资本王冉表示:创业者要对估值保持一定的弹性,避免被别人的虚假估值误导;确定性比估值重要,时间为上,给确定性和时间足够的折扣;在现金储备方面给C轮留出足够长的时间;尽量不给投资人排他期;要不用怕站队,引入战略投资人不是坏事。
九轩资本刘亿舟表示:估值调整条款(对赌)本质是解决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心不对称”而采取的一个解套机制,你可以理解为给投资人一个估值调整期权,也可以理解为给了创始人一个提高估值的机会。公平不公平关键在于设定的业绩目标以及基于该目标所给出的估值本身是否合理。因此,建议创业团队不要本能地反对对赌,一事一议吧。
8. 停止烧钱、明确边界、苦练内功。不管是继续融资还是深耕服务,活下去是所有项目的首要任务。而想要在资本寒冬活下去,创业者就必须停止烧钱、明确边界、苦练内功。唯有苦练内功,回归生意本身,回归技术本身,回归服务本身,回归问题本身,回归需求本身,才能使项目稳当的走下去。
21229起
融资事件
4435.76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9家
企业
3220家
涉及机构
512起
上市事件
6.4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