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的神秘富豪张峻终于出事了。
张峻早期的创业,始于深圳一家名为“宝安县粤宝永发工业公司”的集体企业。此后,其发家过程先后经历了粤宝永发—新亚洲实业—国民投资—富德控股四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内,张峻采用不同企业作为核心控股平台,麾下企业名称也不停更改。并且,越到后期,张峻越趋向于通过代理人持股的方式隐身幕后。
2013年2月下旬,一条与富豪张峻有关的新闻,登上了各大报纸及门户网站。这条新闻源自微博上一位名为“张家乐KING”的ID,发布了一组极其炫富的私人照片。照片中这位“深圳*富二代”,年方十六,美女环绕,超级跑车、豪华游艇、私人飞机一应俱全。随即有人指出,“张家乐父亲是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华强北和龙岗新亚洲的老板,资产上百亿!”
这条被广泛传播的花边新闻,未能确认张家乐是否确属张峻的儿子,但无疑令原本低调的张峻大面积曝光。
自生命人寿总部从上海南迁深圳以来,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张峻逐步浮出水面。但关于张峻2008年以前的经历,媒体的报道仅有寥寥数语,“张峻原名张仲俊,汕头普宁人,开始创业时做电子,后转做房地产”。
其翔实的发家史,几乎可以用“狡兔四窟”来形容,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运作的核心控股平台也不停变换。《新财富》记者曾经过详细的查证,张峻的产业运作平台先后经历了粤宝永发—新亚洲实业—国民投资—富德控股四个阶段。
来源:北京商报、新财富杂志
22日,有媒体报道,富德保险控股董事长张峻于今年春节前失联,目前尚未回到工作岗位。稍后,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表声明证实其董事长张峻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张峻,祖籍广东普宁,潮汕商人,原名张仲俊,1985年只身到深圳闯荡,曾从事电子产品加工生意,随后于1996年转型房地产开发,而后创建生命人寿,2014年,他以生命人寿做为基石,搭建“富德系”保险金控平台。
他是近两年来在资本市场高调举牌、接盘多家上市公司的富德生命人寿保险公司实际控制人。
本文讲述的就是张峻在生命人寿期间,成立富德保险之后的故事。
“狙击”金地集团一役让生命人寿在资本圈声名鹊起,此前保监会批复生命人寿四大股东成立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德保险”),更让市场对其资本整合的动作有所期待,而整个富德系的实力究竟有多雄厚,其架构是怎样的,背后神秘低调的富豪张峻旗下到底有多少资产?
富德集团横跨金融实业
国内第11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于近日出炉。
保监会此前正式批复富德保险筹建,公告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28亿元,拟任董事长为张峻。其实让市场关注的并不是这第几家的数字,而是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这家筹备中的保险公司四大股东均是生命人寿的主要出资方,分别为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德金控”)、深圳市国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盈德置地有限公司、深圳市华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生命人寿股权20%、16.77%、15.27%和17.93%,共计持股69.97%。
此外还包括深圳市诚德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共同参与筹建。
其中的富德金控于2004年成立,注册资本为42亿元,其100%控股股东为深圳市富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德集团”)。
富德集团注册资金117.52亿元,现总资产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富德集团和富德金控的法人代表均为张峻,其去年底斥资13.76亿元接盘富德集团并最终控股超九成。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张峻个人财富超过800亿港元。
富德集团同样不可小觑。除金融保险之外,富德集团还横跨能源化工、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建设等核心资产板块,旗下有亚洲*电子商业街的华强北中的新亚洲电子城、深圳龙岗区的新亚洲。
而值得关注的是,新亚洲电子城以及深圳龙岗区的新亚洲,这两个产业都是张峻早年创业所积淀的财富。
而富德系的规模远不止于此。
生命人寿的金融蓝图
张峻的“野心”显然也大得多。众所周知,张峻身兼数职,除了富德集团与富德金控的法人代表外,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生命人寿董事长。随着生命人寿与“富德系”间的关系愈发紧密,生命人寿子公司似乎更加倾向于用“富德”命名。
近段时间让生命人寿和富德系在市场上一举成名的举动便是成功“狙击”金地集团。今年7月1日,金地集团公告宣布,生命人寿再次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其1.25亿股股份,加上已到期的让渡股份,生命人寿已累计持有金地集团27.6%的股份,坐实金地集团*大股东位置。
除了这场对金地集团“凶猛”的狙击战,此前佳兆业与生命人寿联合体击败华侨城、华润、招商、绿地、港中旅等知名企业,以54亿元成功竞得深圳土地出让史上的“巨无霸”。
事实上生命人寿手中还握有大量上市公司股权。在A股市场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有两家,除了持有金地集团27.6%股权外,生命人寿还持有农产品20%股权,为其*大股东。
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生命人寿同样涉足港股,目前持有必美宜18.2%股份、首钢资源27.6%股份、佳兆业15.16%股份以及A+H股中煤能源7.2%股份等多只在港上市公司股份。
有公开信息显示,富德集团现为中国银行第五大(流通)股东、工商银行第八大(流通)股东、农业银行第十大(流通)股东、金地集团流通股*股东、茅台流通股第三大股东、中华上市公司*股东。
并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政集团等大型金融企业建立了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北京商报记者仔细梳理后发现,2011-2013年间,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生命人寿新增了近20家子公司。这其中涉足保险的有3家,与地产相关的有6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以投资公司的名号涉足基础设施、能源、不动产和医疗等领域的子公司。如此一来,整个“富德系”尽在张峻掌握之中。
富德系未来路线探究
而生命人寿就是富德系的中心。据生命人寿2013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22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为485亿元,如此算来,生命人寿规模保费高达707亿元,比太平人寿的522亿元还要高。
与保费同时快速增长的还有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生命人寿在短短五年内就进行了九轮增资,其注册资本已增至107亿元。
深圳保监局局长余龙华曾表示,生命人寿未来30年有可能成为新的平安集团,甚至超过平安。从生命人寿集团化的路线来看,其正在复制平安走综合经营的集团化之路,而平安是以集团化上市,如今生命人寿已非昔日寿险公司上市的想法,而是打造集团化的上市之路。
事实上,虽然都是多元化发展路线,但张峻似乎没有要走平安路线,因为其除了保险一块金融牌照收入囊中外,还没有其他任何金融牌照。
这更是让业内猜测纷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保险牌照可能只是一个工具,两年内收购近20个子公司可能是想利用子公司交叉持股,从而方便资本运营。
另外,让子公司涉足多个领域,通过金融市场 和其他投资渠道相对接进行产业布局,最终实现从单一寿险公司向综合金融集团的转变。
还有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张峻的路有两条,一是复制明天系,收集金融牌照成为金控集团;另一条是其目前正在走的,那就是以保险为惟一金融平台,发展保险+实业的综合化资本路线。
张峻造系 生命人寿背后的隐形富豪
本文来源于 新财富杂志 2013年7月刊
资产规模破千亿的生命人寿,已然成了保险业的一匹黑马。眼下,其正大跨步向综合性金融控股公司迈进,甚至被认为可能成为保险业的第二家中国平安。
自生命人寿总部从上海南迁深圳以来,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张峻逐步浮出水面,创始股东中具有决定性话语权的徐明几近出局。明面上,张峻仅仅是通过富德控股持有生命人寿20%股权,但在暗地里,通过代理人代持的方式,其控制的生命人寿股权至少达到67.25%,甚至高达80%。
生命人寿的八家创始股东中,除了徐明控制的大连实德,其余皆陆续退出,而这些股权均被张峻暗中收入囊中。伴随生命人寿注册资本巨幅增资至107亿元,张峻受让、增资的耗资总额超过百亿,其巨额增量资本金的来源,成了一个巨大的谜。
与张峻巨额增资资金来源之谜相伴随的,是其鲜为人知的发家史。2008年以前的张峻,鲜有见诸媒体,因而对于外界来说,张峻其人,几乎是因控股生命人寿而一夜之间冒出的。追溯张峻的发家史,可以用“狡兔四窟”来形容,其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运作的核心平台也不停变换。此外,不仅其麾下企业名称不停更名,其本人的姓名也作过更改。
而越到后期,张峻对麾下企业的控制,越呈现出“关联持股非关联化”的趋势,一系列影子公司纷纷被设立,由代名人持有,张峻则隐身幕后(详见《生命系全图》)。同时,境内、境外资本市场,均不缺张峻的身影,他明里暗里入股的上市公司多达11家。其对上市公司的介入,同样呈现出“关联持股非关联化”的特征。
张峻,这位从未被各种富豪榜关注过的隐形富豪,围绕着他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而又不同寻常。
2002年生命人寿设立之初,股东阵容可谓强大,徐明麾下大连实德、首钢总公司、广东省国资委旗下广晟资产经营、郑裕彤家族控制企业,为并列*大单一股东。2003年,其又引入了日本产险巨头千禧控股,此后李泽楷曾打算入股,但最终未果。
2006年后,生命人寿的股权结构开始频繁变动,广晟资产经营、郑裕彤家族相继退出,在深圳地产圈名不见经传的张峻接盘介入。如今,明面上,张峻仅仅通过富德控股持有生命人寿20%股权,但在暗地里,通过代理人代持的方式,其控制的生命人寿股权比例至少达到67.25%,甚至高达80%。
与此同时,生命人寿在短短5年内进行了九轮增资,伴随密集的增资扩股,其注册资本剧增至107亿元,张峻受让、增资的耗资总额超过百亿。其巨额增量资本金的来源,亦成了一个巨大的谜。
2013年3月1日,深圳市新版工商营业执照颁发仪式现场。生命人寿保险(行情 专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从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手中,接过了商事登记体制改革后的首张新版营业执照(不再记载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无需验资报告)。其麾下生命人寿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富德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首家领取新版营业执照的企业。
在随后的新闻报道中,无一媒体提及这张具有象征意义的营业执照,是颁发给了生命人寿的全资子公司,甚至无人提及与王荣合影者系张峻。
张峻似乎想刻意保持低调。
但这并不能改变深圳市政府对生命人寿的重视程度,该公司在深圳中心区(CBD)毗邻平安国际金融大厦的核心地段,获得了一块近万平方米的地块用于建设总部大厦,即是一个侧证。生命人寿2012年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总资产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27亿元。而在5年前,生命人寿将总部从上海搬迁至深圳之时,其总资产才刚刚跨过百亿门槛。
与资产规模增长等量齐观的,是其股东结构的翻天覆地变化。
生命人寿最早的发起人股东逐一退出了,而股权的接盘者清一色是来自深圳的公司。最终,在生命人寿设立之初与其没有丝毫关系的张峻,成了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如果不是因为控制生命人寿,张峻只能说是一位在全国默默无闻的深圳小地产商。
张峻是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到生命人寿的?除了明面上的20%持股量之外,张峻究竟还控制多少生命人寿的股份?张峻接盘股权、增资生命人寿的百亿资金又从何而来?
这一切,都是有待揭开的谜题。
显赫的创始股东阵容
据生命人寿发布的公开资料,该公司于2002年3月4日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设立时总部位于上海。但《新财富》记者查阅到的上海市工商局电子档资料显示,生命人寿最早的总部并不在上海,而是2006年9月6日从外省市迁入上海。其最早的可能注册地北京,也未查询到其注册信息,其原始注册地不详。
设立之初,生命人寿的股权由较为分散的8家股东持有,且各家的持股比例相对接近。这8家股东,基本可以分为话语权较强的四方力量,即徐明麾下的大连实德、首钢总公司、广东省国资委旗下的广晟资产经营、郑裕彤家族控制的武汉武新实业及武汉益利科技,这四家都是单一并列*大股东。
生命人寿的创始股东,不仅个个声名显赫,且国资、民资、港资皆有,资本属性可谓多样化。这一利益均沾的格局,正凸显出金融牌照在中国属于稀缺资源。而这些机构,对于入股金融机构一直不无兴趣。除生命人寿外,实德系公司曾先后参股太平洋保险、华汇人寿、大连银行、铁岭商业银行、鑫汇村镇银行、景顺基金等机构,首钢总公司入股了华夏银行等机构,郑裕彤家族则参股了中国平安、汇丰人寿。
生命人寿得以设立,与大连实德控制人徐明有着密切关系,据称生命人寿能够拿下保险牌照,系由他去奔走争取的,而且生命人寿的创始董事长李钢,也是他从马明哲掌控的平安保险挖过来的。李钢曾参与创建平安,并任平安保险集团副总经理。
郑裕彤家族得以入股生命人寿,实际靠的是假内资的障眼法实现的。武汉武新实业及武汉益利科技发展,实际并不由郑裕彤家族或其麾下香港公司直接持有。以武汉武新实业为例,该公司最早是由郑裕彤麾下的香港新世界(中国)有限公司与武汉建设投资公司分别出资500万美元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后来股权几经变更,最后成为由郑泽良、郑玉莺和汤巧莲三位自然人持有的内资企业,而这三位自然人,实为郑裕彤麾下周大福(01929.HK)设在顺德的加工厂的工人。武汉益利科技发展的情况类似。
变更成内资企业以后,武汉武新实业规避了当时中国政府对外资入股金融机构的限制,1999年,其出资大约1.5亿元,成为平安保险的股东,持股4.4%。同样的手法2002年再次被复制,武汉武新实业与武汉益利科技发展分别出资1.8亿元及1.2亿元,持有生命人寿17.65%及11.76%股权,幕后的郑裕彤家族成为实际上的*大股东。
生命人寿发起人股东中,另一家较为特殊的企业是持股2.94%的合升实业发展。该公司系上市公司新湖中宝(600208,原名中宝戴梦得)原第二大股东,据新湖中宝2002年12月4日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由“戴梦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合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6月,在首任董事长李钢的主持下,生命人寿引进了日本产险集团千禧控股 (Millea Holdings)作为外资股东。千禧控股旗下拥有朝日人寿、东京海上、日动火灾、协荣火灾等知名保险公司。
当时国家对外资入股保险公司的政策限制是: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单一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于是,千禧控股的出资额最终定为3.38亿元,占总股份的比例为24.9%;为了进一步规避单一股东不得超过20%的限制,这笔投资又被分为等额的两笔资金,分别由千禧亚洲公司(Millea Asia Pte. Ltd.)及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分别持有12.45%。
至此,生命人寿早期的股权结构基本定型,仅在2005年底,巨能实业将其9600万元出资额(7.07%)转让给了合升实业发展,注册资本也一直未有变化。
期间,李泽楷曾打算入股生命人寿,但最终未果。2005年6月6日,他旗下的盈科保险(00065.HK,已退市)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Noblenew同意认购(郑裕彤家族控制的)Praise Idea公司发行的5.08亿港元票据。根据协议,Noblenew有权行使转换权,将该等票据转换为对“武汉武新实业”和“北京丰利投资(武汉益利科技发展迁址更名而来)”的全额持股。这样,李泽楷便可以间接持股生命人寿22.09%。由于日本股东已经持有生命人寿24.9%股权,盈科保险完成股权转换的话,则打破了外资持股保险公司25%的上限,所以这一交易最终未获保监会批准。
神秘潮商张峻初入局
2006年之后,生命人寿的股权结构开始进入频繁变动期,2006年至2007年间,两家创始股东退出,接盘者为三家来自深圳的企业,张峻正是在此时开始介入生命人寿的。
张峻首次获得生命人寿的股权,是从广东省国资委麾下的广晟资产经营手中受让而来。2006年4月,经保监会(保监发改〔2006〕366号)文件批复,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所持有的1.35亿元出资额(9.94%)转让给张峻控制的深圳市国利投资发展,后者即今天生命人寿*大股东—富德金融控股的前身。随后,广晟资产经营又将剩余的4500万元出资额(3.31%)转让,受让方为深圳市洲际通商投资。
深圳市工商局的资料显示,深圳市洲际通商投资设立于1994年,在受让生命人寿股权前夕的2006年4月3日,这家公司发生了注册资本及股东的变更。其原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由杭州洲际通商投资持股80%,一位名为李铁的自然人持股20%,之后深圳新亚洲实业发展单方面对其注资3800万元(持股76%),使其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
换句话说,深圳市洲际通商投资在受让生命人寿股权之前,深圳新亚洲实业向前者入股并成为其控股股东,而深圳新亚洲实业正是张峻在深圳从事房地产(行情 专区)开发的经营实体。
2007年,生命人寿创始股东之一瑞德实业发展(由合升实业发展2006年更名而来)也将其持有的1.26亿元出资额(9.28%)转让,受让方为深圳市铖业投资发展。
《新财富》记者查阅到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深圳市铖业投资发展成立于2007年2月12日,从时间点来看,正好是受让生命人寿股权的前夕。该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为罗桂都(49%)、张逢源(45%)、方晓红(6%)三位自然人,从股权结构来看似乎与张峻没有关系。但外界传言,作为股东之一的罗桂都与ST中华(000017)董事长罗桂友系兄弟关系,而ST中华的幕后控制人正为张峻。此外,深圳市铖业投资发展的注册地为“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新世界广场2A41”,新世界广场正是张峻的新亚洲实业所开发的楼盘。
综上,2006至2007年间围绕着生命人寿的三笔股权转让交易,接盘方似乎皆由张峻在幕后控制。通过这三笔股权交易,张峻这位新晋股东合计控制了生命人寿22.53%的股权,成为仅次于日本千禧控股的第二大股东,张峻本人也因此成为生命人寿的副董事长。
这22.53%股权对应的注册资本为3.06亿元,张峻究竟耗资多少接手该等股权,外界不得而知,但应该不太可能平价接盘。
持续五年巨额增资
2008年,生命人寿实施搬迁工程,将总部从上海搬迁到深圳。此事由在生命人寿获得重大话语权之后的张峻一手策划,身为副董事长的他担任总部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南迁深圳之后的生命人寿,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资产总额,皆实现了跨越式狂飙。2012年底,其总资产突破千亿大关,是总部搬迁深圳之前的十倍。
与此相伴随的是,张峻于2008年8月15日上位,出任董事长,徐明请来的操盘人李钢于2008年底去职,张峻另从新华人寿挖过来的杨智呈,成为了生命人寿业务上的领军者。
伴随生命人寿规模增长的,是密集的增资扩股,其在短短5年内经历九轮增资,注册资本从搬迁之前的13.58亿元,增加到目前的107.75亿元。
工商信息显示,2009至2010年,生命人寿共计进行了四轮增资,注册资本从13.58亿元增加至35.73亿元。在这四轮增资中,大连实德追加投资2.76亿元,首钢追加投资3.18亿元,日本千禧控股追加投资2.63亿元。相较于这几家早期股东的增资额,张峻控制的三家深圳系股东出资额几乎翻番,洲际通商投资增资3.36亿元,国利投资发展增资4.6亿元,铖业投资发展增资5.63亿元。
与此同时,郑裕彤家族控制的北京丰利投资、武新裕福实业(武汉武新实业更名而来),不仅没有跟进增资,反而进行了转股套现,所转让股权悉数由张峻麾下企业接盘。
2009年8月4日,北京利丰投资将其持有的1.2亿元出资额转让,受让方为洲际通商投资,受让价格不详;2010年5月31日,武新裕福实业将其持有的1.8亿元出资额转让,受让方为国利投资发展,受让价格也不详。
这一系列增资及股权转让交易完成之后,张峻麾下的三家深圳股东分别持股20%、19.29%、15.69%,成为生命人寿的前三大股东。
工商信息显示,2011至2012年,生命人寿继续实施了四轮增资,注册资本从35.73亿元增加至94.36亿元。在这四轮增资中,大连实德通过关联公司大连东鹏地产追加投资4.56亿元,日本千禧控股追加投资6.41亿元。张峻控制的三家深圳系股东更是巨额增资,洲际通商投资增资8.41亿元,国利投资发展此时已经更名为富德金融投资,增资额为11.72亿元,铖业投资发展此时已经更名为华信投资控股,增资额为11.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命人寿此系列增资中,又出现了一家来自深圳的新晋股东—深圳市盈德置地有限公司,其出资额更是高达15.82亿元,一举获得16.77%股权。
工商信息显示,设立于 2010年11月1日的盈德置地,设立之初由张峻控制的新亚洲实业全资持有。这个时间点距其首次向生命人寿出资仅几个月,显然又可能是为入股生命人寿而设立的。
在此阶段增资中,原发起人股东首钢未有跟进,并且在2012年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2012年1月,北京产权交易所及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生命人寿股权转让公告,将转让首钢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龙赢投资所持生命人寿5.52亿股(对应5.52亿元出资额),挂牌价格17.65亿元。转让完成后,首钢将不再直接间接持有生命人寿股权。最终,该等股权由深圳市国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挂牌价拍得,并于2012年6月18日完成工商变更。
此前,生命人寿老股东转让的股权概不例外由张峻控制的公司接盘,此次接盘股权的国民投资发展是否又与张峻有关?
工商信息显示,国民投资发展成立于1992年,曾用名深圳熊猫电子工业公司、深圳市铭源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2003年,新亚洲实业曾持股该公司73.3%。后该公司又经历了系列的股权变更及更名,目前股东为深圳市华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75%)及自然人纪汉飞(25%).
国民投资的法人股东华诚投资发展,现由两位自然人陈小兵、张锦填持有,《新财富》记者未查到此二人与张峻有任何“交集”,但该公司现任董事黄银泉系张峻的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他曾出任新亚洲电子商城的董事,以及新亚洲实业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华粤电子实业的董事。
国民投资发展的自然人股东纪汉飞,也是张峻的核心团队成员之一,曾出任张峻麾下深圳市新亚洲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长。
虽然目前国民投资在股权上与张峻没有关联,但实际依然由其代理人控制。国民投资受张峻控制的另一个侧证是,2011年11月11日上午,“深圳市国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捐建和平县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九项工程落成庆典”的现场,与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黄丽满一同坐在主席台上的国民投资代表,正是张峻、陶美萦夫妇。
至此,生命人寿的全部股权,除了徐明以及日本千禧控股所持有部分之外,其余统统由张峻及其隐性关联公司掌控。其余创始股东何以放弃宝贵的金融牌照,外人不得而知。
张峻百亿入股资金来源之谜
2013年,生命人寿又进行了一次增资,工商信息显示的增资时间是3月25日,注册资本由94.36亿元增加至107.75亿元。
此轮增资清一色由张峻麾下的深圳股东完成,盈德置地增资2.12亿元、国民投资发展增资6.37亿元、富德金融投资增资2.68亿元、华信投资控股增资2.22亿元。
截至目前,张峻或明或暗合计控制了生命人寿超过80%股权,所对应的出资额为86.203亿元,而在2006年,其出资额还是“0”。
《新财富》统计了张峻麾下企业对生命人寿的出资详情,86.2亿元出资额中,74.63亿元是直接现金增资的,而另外11.58亿元是从第三方受让而来。现金增资部分是按1:1的比例出资的,但受让部分不可能1:1平价接手过来,出让方必定要获得资本溢价。各家创始股东转让股权的交易中,仅有首钢转让给国民投资发展的5.52亿元出资额,公布了交易价格为17.65亿元,相当于出资额的3.2倍。按此比例推测,张峻麾下企业所受让的11.58亿元出资额,需要耗资大约37亿元,再加上现金增资部分,总耗资高达110亿元。
这不禁令人追问,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张峻,何以能拿出百亿巨资入股生命人寿?
据了解,早年在深圳从事电子产品加工的张峻,于1996年转型从事房地产开发,并于2001年开发了新亚洲花园,此后又陆续开发了新世界广场、新亚洲广场、新亚洲国利大厦等有限的几个楼盘。这几个楼盘中,除了新亚洲国利大厦位处深圳的黄金地段华强北之外,其余皆处于相对偏僻的龙岗一带,因而张峻在一众深圳地产富豪中几乎没有知名度可言。
此外,张峻于2003年在深圳华强北推出了新亚洲电子商城,在该商城经营成功的基础上,又于2007年推出了新亚洲电子商城二期(即新亚洲国利大厦的四层裙楼).
可见,张峻过去财富的积累,主要来自两块业务,其一是房地产开发,其二是电子商城的物业租金。
就地产开发而言,《新财富》的统计显示,张峻所开发的几个项目合计销售收入约为38.99亿元。要推算张峻在2001、2002及2007年所开发这几个项目的净利润,可以以同处深圳的三家地产上市公司金地集团(600383)、深振业(000006)、招商地产(000024)同期的净利润率作为参考。2001-2002年,这三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为8.75%,2007年的平均净利润率为23.62%。据此推算,张峻所开发的几个项目合理净利润不足10亿元。
就物业租金而言,新亚洲电子商城一期开业于2003年,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二期开业于2007年,总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但有一半面积已经销售出去,所以能够用来收租的只有8000平方米。有从事电子行业的人士向《新财富》记者表示,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的租金因地段不同各有差异,赛格电子市场最高,大约3000元/月/平方米,华强电子市场次之,大约2000元/月/平方米,新亚洲电子商城更低,大约1000元/月/平方米。
此外,该业内人士还表示,电子市场用于出租的有效面积,只能按照50%来计算,因为其中用作公共通道的大约要占去一半。据此计算,新亚洲电子商城(一期、二期合计)的有效收租面积为2.4万平方米,按照1000元/月/平方米的价格,每年可收租金约为2.88亿元,十年租金总计大约可收25亿元左右(考虑前期租金较目前低,并且二期经营时间只有6年).
如此计算,张峻在地产销售及物业出租方面的财富积累不会超过40亿元,这与其在生命人寿超百亿的投资额相去甚远。
张峻的巨额出资通过什么方式筹得?
《新财富》记者查阅的生命人寿工商档案显示,张峻所控制的几家深圳法人股东,持续性地将生命人寿股权质押给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质押的总额达到26.54亿股。这些股东获得融资之后,继续用于向生命人寿增资。
以盈德置地为例,该公司2011年5月10日出资12.86亿元,获得生命人寿12.86亿股股份;随后在2011年9月7日,即质押3亿股给中航信托,通过后者发行的“天启188号信托计划”获得6亿元融资。
2011年11月,中航信托再发行了一款“天启208号”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规模为19亿元,该资金用于受让深圳盈德置地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对其增资,盈德置地再将获得的增资款向生命人寿增资。该信托计划两年期满后,盈德置地的原股东深圳正大厚德投资须溢价回购盈德置地的全部股权。此外,新亚洲实业及华信投资控股为该信托融资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2011年11月11日,盈德置地由厚德投资全资持有变更为中航信托全资持有,此后,盈德置地向生命人寿的所有增资股权皆质押给了中航信托。
通过质押生命人寿股权的方式,张峻筹集了数十亿元的资金,用于后续向生命人寿的增资,而新增的股权又可以再质押融资。如此循环,张峻解决了短期内对生命人寿密集增资的资金来源问题。
质押金融机构股权融资,在实德系、明天系等民营企业的运作中并不鲜见,但反复质押股权融资再投资,放大资金杠杆,其风险不言而喻。虽然生命人寿至2012年已连续4年盈利,但年报显示,其2009-2012年净利润合计仅约16亿元。日后张峻如何偿还该等资金,将成为一个新的悬疑。
洲际通商由谁控制?
洲际通商作为目前持有生命人寿12.76%股权的第四大股东,在2006年入股之后,其本身虽经历频繁的股权变更,控股股东先后出现过新亚洲实业、长源盛投资(富德控股的前身)、诚信德投资等公司,但其概不例外都是张峻的控制性公司,这一系列的股权变更实际都是张峻的“左手倒右手”游戏。
但2011年之后,洲际通商的实际控制人变得模糊起来。
深圳市的工商信息显示,当年2月1日,洲际通商发生了一次增资行为,其注册资本由1.5亿元暴增至8.5亿元,增量的7亿元资金由一家名为“杭州量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投入,张峻控制的诚信德投资持有的股权因此被稀释至仅有17.65%。紧接着的2011年2月23日,诚信德投资将所持有的17.65%股权也全数转让给了杭州量化科技,后者成为洲际通商的全资股东。
2011年3月15日,洲际通商又进行增资,注册资本从8.5亿元增加至14.1亿元。其中杭州量化科技增资1.5亿元,使得出资额从8.5亿元增加至10亿元(占股70.92%),同时另外新增一家名为“陕西天成伟业贸易有限公司”的股东进来,出资额4.1亿元(占股29.08%).
洲际通商增资至14.1亿元的两个月之后,于2011年5月10日增加了对生命人寿的投资,出资额从5.61亿元增加至11.21亿元。
7个月之后的2011年10月20日,洲际通商再次增资,注册资本从14.1亿元增加至20亿元,由杭州量化科技与陕西天成伟业贸易按等比例增资,此后其资本金再未有变化。此轮增资之后,洲际通商又向生命人寿追加投资,出资额从11.21亿元增加至13.75亿元。
显然,洲际通商2011年之后向生命人寿追加的投资,资金来源皆来自于杭州量化科技及陕西天成伟业贸易两家新股东。《新财富》记者追溯两家新股东的上层持股者获悉,杭州量化科技由四川乐德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持股90%,自然人李长春持股10%;而陕西天成伟业贸易则由自然人朱惠兰与邹春娟分别持有40%、60%。
这几位自然人股东身份不详,也未发现他们与张峻有任何“交集”,很难判断他们与张峻是否存在关联。
此外,杭州量化科技与陕西天成伟业贸易各自的注册资本,与它们在洲际通商的出资额呈现出巨大的落差。杭州量化科技持有洲际通商14.18亿元出资额,但其本身的注册资本仅有5000万元;陕西天成伟业贸易持有洲际通商5.82亿元出资额,其本身注册资本也仅有1000万元。
《新财富》记者进一步查阅杭州量化科技的工商年检报告发现,该公司2010-201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万元、4.7万元、1.8万元;2012年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该公司净资产4941.77万元,但固定资产与存货皆为“0”,应是一家空壳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12年资产负债表上,有一笔高达13.82亿元的巨额负债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上,这笔资金加上5000万元的实收资本正好略多于对洲际通商的出资额。而该公司设立的时间为2010年8月30日,距其首次入股洲际通商仅仅5个月时间。
一家空壳公司被匆匆设立,然后又从他方借入十余亿巨资,几个月之后迅速收购了生命人寿的第四大股东,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张峻能完整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