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如果谷歌还在,百度会变成现在的百度吗?

抛开政策不说,如果当初谷歌没有离开中国,百度在面对谷歌的压力和竞争时,是否会在用户体验和信息流上做的更好呢,也许百度也不会变成今天的百度了。

  近日,百度因贴吧经营的“血友病吧”被卖一事频遭网民、媒体、自媒体人的集体“声讨”。理由无非是百度的商业化不够“人性化”。当然,客观的说,作为内地*的搜索引擎公司,它确实给用户提供了比较方便的获取信息的工具。但相比于同一时期建立的全球搜索巨头谷歌,无论是搜索体验还是商业化上都不够“人性化”。也许双方一开始的基因就决定了两家公司走上了不同的路,也呈现了不同的结果。

  百度VS谷歌:市值

  2015年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的广告收入预计是815.9亿美金,增长了16.2%。其中中国市场的将达到了149亿美金。谷歌拥有全球超过一半的搜索广告收入,而这些收入却没有一分钱是来自中国。另外百度的收入占到8.8%,这一切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15年美国搜索广告投入达256.6亿美元,*于中国的149亿美元,但是中国的搜索广告投入今年的增长速度是32.8%,大约是全球速度的两倍。

  根据2016年1月15日的NASDAQ股市行情,谷歌的总市值达到4095亿美金,而百度仅为602亿美金,前者是后者的6倍多。阿里巴巴美股NYSE市值1815亿美金,腾讯恒指市值12883港元,约合1652美金。

  百度VS谷歌:价值观

1.jpg

  谷歌退出中国前

  Google创立于1998年,百度创立于2000年。Google依靠PageRank算法起家,百度有类似的专利,二者的思路也差不多,申请专利是前后脚的事,几乎同时想到了近似的计算网页排序的方法。与其它本土新创公司相比,百度在起点上堪称得天独厚,与世界级公司的初始差距几可忽略不计。

  但是,百度与Google之间的差距,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输在了价值观上,缺乏超越商业的人文关怀、用商业改善世界的使命感。

  一路走来,百度和谷歌的差距越来越大,谷歌是全球搜索的霸主,而百度还只是偏安一隅。这种对比对百度来说或许不尽公平,因为二者初期依托的背景不太一样,当时的美国互联网相对比较发达,网民几乎是社会的主流人群,而中国的网民基本都是“草根一族”。最终网民的素质决定了二者的发展路径,谷歌不断向企业服务方向扩张,百度则更多偏向于音乐、社区、视频和娱乐等相关领域。

  百度创立时的基因为如今的局面埋下了伏笔。李彦宏相信技术能改变商业,能获得商业回报,使得百度创立时就有了更明确的商业预期,上市之后,迫于资本的压力,盈利动机就更直接了。而谷歌不一样,谷歌的创立和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以个人身份无法申请PageRank算法的专利密切相关,当时谷歌的两位创始人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研究生,因此谷歌创办时就少了一些商业考量,多了一点理想主义。

  这种微妙的差异使得谷歌具备了一家伟大公司的基因。谷歌“不作恶”的价值观和“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感,让它能够吸引全球*秀的人才,并在战略和视野上有了天然的、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高度。在战略上,谷歌进军操作系统、浏览器、手机,看似与主营业务完全不搭边,但“整合全球信息”提供了价值出发点和发展动力。使命是可以通过搜索技术来实现的,而实现这一使命不能仅仅依靠搜索技术。

  总体上说,百度的价值观和使命没有谷歌清晰。百度眼中搜索就是一切,而在用户眼中,搜索仅仅是一种应用,一种改善生活的工具!对谷歌来说,搜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百度VS谷歌:变现

  谷歌有个响亮的口号,叫做“整合全球信息”,其意图非常明显:只需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整理,等着人们来使用,把广告放在合适的位置,其收入就会持续增长。谷歌根据页面之间的关系,创造了PageRank的排名方法,根据这种算法排序的搜索结果,绝不允许被人工干扰;广告和搜索结果有严格明确的区分,放在搜索结果右侧,绝不混淆。谷歌尽量去选择并提供用户可能需要的,而绝不干扰用户原本的筛选行为及结果。

  对于这样一家公司,信息越多,流动越快,人们就越需要它来整合信息,使用它的次数也就越多。这意味着广告可以被更多展示,进而带来更多的点击,创造更多的利润。谷歌几乎是最近10年来信息流动*的推动者,他们甚至希望把用户接入网络的ISP费用都免掉,以便让信息更快流动。谷歌不仅“不作恶”,而且“无需作恶”。事实上,任何作恶行为(比如改变用户的搜索行为和结果)都会阻挡信息正常流动,最终受损害的不仅是用户的利益,更是谷歌的利益。

  谷歌有两个收入来源:一是向其他公司提供搜索技术,另一个则是向广告客户提供在网站上和网络中的其他网站上投放广告的服务。这一点跟百度的初衷是一样的,但是谷歌的广告计划和实际做法是有一系列指导原则的:

  1、除非广告内容与搜索结果页的内容相关,否则,就不能出现在搜索结果页上。

  2、拒绝弹出式广告,因为这种广告会妨碍用户浏览所请求的内容。

  3、在谷歌上投放的广告总是明确地标记为“赞助商链接”,因此,这些广告不会影响搜索结果的真实性。

  当然,一个伟大的事业,不会只有一种盈利方法。在中国,其竞争对手百度,找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起初,百度和谷歌类似,也整合信息,也缩短人和信息之间的距离。在百度的模式中,可以将一些付费的内容放在搜索结果中比较靠前的位置。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平衡。百度也需要用户点击他们提供的广告来获得收入,但他们比谷歌走得远得多:他们将广告直接置入搜索结果,以鱼目混珠式的点击获得更快捷的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利用百度找到有用的信息。一旦百度开始左右用户的搜索结果,就很难停下来,因为一旦停止,利润就会快速下跌。

  对于谷歌来说,这颗星球上还有太多的信息需要被整合,下至传统出版物,上至人们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这些都将逐渐成为谷歌广阔帝国的一部分。谷歌仍然在关注如何缩短人和信息的距离,让信息流动地更快。至于这些地方是否被树立上广告牌,那并非*优先考虑的事情。但对于百度,利润永远是*的。

  谷歌若回归会威胁百度么?

  肯定有这样一部分人认为,百度就够用了,为什么非要用谷歌呢?没错,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看新闻、搜图片、看视频什么的百度肯定是足够了。但是,对于那些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内容来说,百度和谷歌的差距就太大了。百度擅长推广,而谷歌则专注学术。

  简单举两个例子,随便搜索一个病种,百度前几条全是推广,再搜索个定积分的计算器,百度搜索来的能用的没有几个,而谷歌*个就可以使用,这就是实力上的差距。

1.png

  推广实在影像体验

2.png

  定积分计算器

  如果寻找本土化需求的东西,例如本地地图、哪家餐馆饭怎么样啊,有点小事儿还可以百度知道一下。但是真正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东西还是得求助谷歌。

  结语:抛开政策不说,如果当初谷歌没有离开中国,百度在面对谷歌的压力和竞争时,是否会在用户体验和信息流上做的更好呢,也许百度也不会变成今天的百度了。如果谷歌回归,搜索市场的寡头就会被打破,毕竟网民中还有大批“谷粉”,在迫于竞争和压力下,百度未来也许会变得越来越人性化。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