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近日普华永道的一份财务报告显示,为争夺中国市场,滴滴快的和Uber两大打车软件公司,每年要拿出超过10亿美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用来补贴司机和乘客。
财务报告显示,作为占据中国本土打车软件市场*份额的公司,滴滴快的公司的净亏损已经达到了收入的三倍还多。报道中称,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今年2月份合并成为“滴滴快的”公司,而分别的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前5个月滴滴的亏损为3.05亿美元,快的亏损2.66亿美元。
今年前5个月,滴滴快的公司的专车服务净收入为1.75亿美元,而这段时间内的补贴达到了3亿美元还多。根据这一统计,该公司的每单生意毛损为2.75美元。外媒报道还称,假如前五个月的5.71亿美元的合并净亏损继续以同样的速度增加,那么这家合并公司的年亏损就将达到14亿美元。
尽管滴滴仍在亏损,但是其管理层似乎并不担心。日前,滴滴快的总裁柳青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烧钱”对新兴产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不烧钱,我们今天根本不会坐在这儿。”无疑,烧钱补贴用户是滴滴快的最主要的打法之一。
“两年时间花掉15亿元,可以说我们是最烧钱的互联网初创公司。”一年前,滴滴打车CEO程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毫不讳言地指出这一行业巨大的资本投入。“未来5~10年投入多少很难准确讲,但是我们会持续投入建立这个平台。”程维表示。
另一方面,一直努力扩展中国市场的明星公司Uber在烧钱方面也并不手软。今年6月,该公司称今年将向中国投入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将用于补贴——为吸引司机和乘客而给的折扣以及奖励,而这一战略在被扩展到60个国家时都曾被成功地使用。
今年8月初,美国Gawker网站援引其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报道称,Uber 2013年未经审计的净亏损达5650万美元,2014年上半年净亏损达1.60亿美元。此外,上海某财富管理公司给出的项目计划书也透露了Uber全球的运营状况。2014年,Uber全球刨除给司机的分成,净收入4.13亿美元,亏损4.65亿美元。
Uber发言人对于亏损事件的报道也稍显不满,其回应称,Uber在全球进入比较早的很多城市已实现盈利或者收支平衡。而Uber仅2014年在全球即新进入了200多个新城市,平均每1.8天新增一个城市,这是为了未来而做的投资,对于一个以“指数级”速度增长的公司,“凭一个陈旧过时的数字下结论简直就是个笑话”。
此外,Uber称,根据公司管理层的预计,今年净收入将达到19.77亿美元,亏损减少至2.6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两家公司目前都没有特别明确的盈利方式和时间表,但近期,其在不同程度上都拿到了投资者的钱。
9月初,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ber中国的融资仍在进行中,目前已有12亿美金到账,此前的中国投资者百度也在此轮当中。随后,9月9日,改名“滴滴出行”后的滴滴快的也对外宣布,获得新一轮30亿美金的融资,此轮融资之后,其估值高达165亿美金。
目前,根据双方透露的数据,滴滴方面占据了中国专车市场的80%,而Uber的市场份额在30%到35%之间。在屯够了粮草之后,或许新的一轮“中外”的专车大战又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