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有限合伙人峰会暨财富管理峰会”在杭州召开,以下为“政府引导基金迎新时代”互动论坛的现场实录。
专场主席:
符星华 清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
专场嘉宾:
段自强 中海投资 部门经理、高级投资经理
隋海峰 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 主任
项亦斌 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总经理
薛 荷 厦门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图为清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 符星华)
符星华:对政府引导基金又爱又恨,新兴地方项目少是GP投资的“死结”?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目前的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天使投资、私募投资的重要部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迎来了下暴雨的阶段。但大家对政府引导金又爱又恨,既非常愿意和政府引导基金合作,但又有怕被政府引导基金管的心态。
听完四位嘉宾介绍,我的感受是很多受政府引导基金管的基金,并不被GP所熟知,虽然中海已经投了30多个GP,但应该还是有非常多的GP对在座四位的了解比较少一些,会后可以建立更多的联系。在座几位的基金基本上做了四五年的时间,今年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非常迅猛,变化也很大。
其实GP在和政府引导基金合作的时候,通常会有这样几个问题,很现实的操作性问题:第一,地方的引导基金靠什么吸引好的GP去?第二,大家就会担心,是不是要投委会,是不是要一票否决权,包括财政资金的到位问题,会不会协议签了一年,钱还没有到位等等。
实际上,这里面还遇到一个问题,现在看到政府引导基金,可能省级有一个,市级有一个,区里面还有一个,现在不是太多地方省、市、区是统一统筹的,对GP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拿了省里的钱,就不能拿市里的钱,或者拿了市里的钱,就拿不了区里的钱,对于这个问题,在政府引导基金里面怎么处理?
刚才各位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政府还是要求GP投向多少或者是几倍投于当地,其实对很多GP特别痛苦,因为如果是北京这样,有非常多的好项目就不愁投资,但是对于很多一些新兴的地方,尤其是到市、区一级就变成了死结。
(图为中海投资 部门经理、高级投资经理段自强)
段自强:创投引导基金关注阶段开始早期化,投资预限在1-2年内尚难放宽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海投资的段自强。是北京市海淀区的政府授权引导机构,自从去年合作的参股基金以来,目前管理了三只,一个是创业方面、科技方面、产业转化方面,总规模20多个亿,以后希望有更多的基金落户海淀和我们合作。
从海淀的引导基金改变来看。我们一开始做的是创业引导基金,当时主要合作机构还是以市场化的投资机构为主,在各方面没有特别划分,包括投初创期和成长期都是支持的,但后来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投资机构聚集比较多,从政府引导角度考虑,如果它还是支持市场基金不愿意支持的机构,已经没有太大的引导意义了。后来海淀区的创投引导基金也不断变化,开始关注早期、天使期、创业期,从2014年开始,重新开始支持天使阶段基金,在阶段上开始早期化。
从海淀本身做政府引导基金的角度考虑,因为也是结合区域优势,因为海淀区结合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所以2013年海淀区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基金,更多和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发起市场化基金,投资一些科技转化的项目,这是尝试性的做。海淀区通过这样的方式,支持早期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发展。后来2014年的时候,考虑到从产业角度支持海淀区的战略新兴发展,所以海淀区设置了产业引导基金,更多是和龙头企业产业园合作,让他们成立专注于某些产业类方面的基金。除了早期以外,更多关注一些并购基金,这些方面也是开始提上日程,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的运作,在产业链上面产业发展的引导基金。
从金额上,很明显,国家科技部和很多地方政府规模都扩大了,很多引导基金都有增长。去年海淀区出资额也有很大的增长,我们之前出资额20多亿,去年一年有达到100多个亿,额度上看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海淀的引导基金从设立之初正式发布引导基金的办法,所有的过程是按照这个《办法》运作,对资金确定的来源、实施方向、实施过程中如何选择GP合作,包括客户管理有哪些要求,都在《办法》中有所体现。基本上做的过程中会有《办法》可依,所有行为都有相关的办法作为行为依据。
合作的话,基本上政府引导基金是受托给我们做管理,我们的管理和出资还是进行了两个机构的划分,我们是作为海淀政府引导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同时还有一个海淀事业单位作为基金的出资人,就是说具体实质工作是我们来做,但最后出资是政府单位来做,主要是防范风险。
另外,从政府引导基金来讲,按照市场化方式来运作,只是作为正常的LP,不会干预基金的正常管理。实际操作过程中,引导基金会有一定的规模要求,因为不同类型的引导基金具体比例不一样,最高的比例是按投资额的两倍要求投资比例,另外大部分集中在高科技,基本上投资任务没有障碍,基本上都能完成。
从出资来说,海淀引导基金的运作,最后是放在海淀区区政府的专题会议,所以已经把一些留出来了,资本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每次出资会按照出资进度匹配。每次出资,名誉出资人会向政府财政申请把出资额拨付过来,所以正常合作的基金,财政已经拨付出来了。但排除分年度的情况,除了分年度的,基本上政府都是拨付到名誉出资人身上,然后从名誉出资人投资出去。
海淀是属于区一级的基金,如果有市里或者是国家级的基金,可以同时进行,但在出资比例上会有一定的限定,可能几个加起来不能超过多少比例。我们也向市里引导基金代理了三只,他们代理,我们也代理,我们和市一级没有什么要求,因为作为北京市肯定是落在海淀区,这没什么冲突。我们有一只国家基金,国家科技部也在里面,我们不排斥和其他引导基金一起合作,只要没有其他的冲突,但比例上有所限制,只要让政府引导基金不超出一定的上限。
其实,投资有预限这个事,从引导基金来说,地方上的财政基金出资之后肯定都有所诉求,大部分引导基金都有投在当地一定额度的限制,毕竟是政府财政资金,有这个要求,作为项目投资肯定要落一点事情在当地,有这个诉求,我觉得这个诉求只要合理定好,考虑到本身情况,一方面本身到底有什么类型企业,基金到底有多少,投向多少企业发展,有合理的比例和额度的话,这个是可以实施,至于说未来一两年之内能放宽,我觉得很难。因为毕竟财政资金出资的,这个诉求还是很多的。
最后,更多的好项目都聚集在海淀,欢迎大家光临!
(图为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 主任隋海峰)
隋海峰:VC不断前移导致政府引导基金关注前移,为吸引专业投资人成都政府大幅度让利
大家好!我是来自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隋海峰,我们是1993年就成立了,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促进中心,本中心受托管理的政府型基金,成都市风险投资补偿基金、成都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还有成都市企业债权信贷风险资金池资金,这几个资金相互依托,互为帮助,共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我们基金也是政府扶持单位,也承担成都市的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愿意为各种GP和LP来投资提供良好的服务,谢谢大家!
就我们中心来说,变化也很大。1997年成都市首家国有从事创业投资的机构是从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始,到2011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一直坚持直投。但随着引导基金的设立,成都市大量的创业投资不断涌入落地。但随着这个形势,只投项目,市政府根据新的形势给我们增加了一块资金,就是创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引导落地的投资机构能够真正投企业,给他们一些风险补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以前的直投改成了补偿。
到了2014年,和海淀区的发展有点类似,VC不断前移,也就迫使政府敏锐感觉到在VC前端的缺失也发生了空白,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时候,2014年的9月份,就出台了成都市的天使引导基金,在生产力促进中心全面运作,主要是引导投资基金来成都。鉴于天使投资在成都刚刚起步,比较正宗的天使投资人比较少,比较稀缺,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加大了让利的力度,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直投到前端、更前端的引导,发生了投资的变化,这就是成都,特别是我们这种机构所能看到的巨大变化。
在我们成都,刚才说了,在天使投资这块专业投资人GP还是比较缺乏的,所以我们在具体出资方面,政府做出了巨大的让利,我们按国家科技部4年之内原本退出,5-6年是按照贷款基准利率进行分配,7年以后才分配。最后按照GP的注册和没有做强行的规定,比如说必须要到成都,这对一线城市的天使投资人应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是第二个。在吸引天使投资人的过程中,也会按照国家财政的相关规定,以及天使投资基金的管理办法要求,对天使投资人本身的资质或者说一系列的深化资料进行真实性的定调,一系列完成之后,在成都生产力按照两会,一个会是在成都生产力,一个会是在成都市科技局,就在审定之后的五个工作日就可以拨付资金了,财政早已拨付到成都市生产力中心。还有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做天使投资,吸引天使投资人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提供本土的LP加入进来,为他们提供本土的一些信息、服务,以及成都市对投资天使投资人投资的企业,将给予10%的成都市财政补贴,这就是大致的投和贴方面的政策,也希望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成都市科技局或者是成都市科创通网站了解。
成都按照办法是没有设置国家其他层级的财政所投入的引导资金,我们的办法只规定了自己不能超过了30%,不能做第一大股东,按照对政策的理解是可以叠加的,比如说省上、市上的、区上的可以叠加,我们成都市的天使投资引导办也没有限制,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定规定。
在成都,地方财政分级管理之后,肯定涉及本地区就业和税收的驱动化,所以说在这个方面,地方政府提供这种诉求,我觉得也可以理解。在成都解决的方式,假如说没有这么足够多的提示项目支持投资,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要像段总说的做基金,刺激好,比如说投一千万能不能做到两千万。第二种是能不能做到基金不一定要注册到我们这儿,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纽带关注天使的项目,应该这是地方政府的两倍诉求。
最后,成都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正是因为这片热土,吸引所有的创业投资者的目光,但是我们希望你们能够落地到成都,欢迎你们!
(图为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总经理项亦斌)
项亦斌:省市区政府引导基金不能联动的根源是资金来源不一致,可采取“统一整合、分类管理”
大家好,我是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项亦斌,我们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杭州市政府通过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设立的母基金管理平台,下面管理了三只主要的母基金,一只是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一只是杭州市信息产业投资基金,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区域化、整合化的区域基金,同时也引导了一只政府投资让利的创投基金,也希望为各位GP在杭州这片热土上有更深入的发展。
我是从2010年开始接触政府母基金这个行业,给我个人的感觉,从2009年到2010年设立政府母基金,拼的主要市政府的财力和政策,我觉得地方财力的提升在规模提升方面呈现上升的状况。随着这两年,我们明显感觉到依靠政府财力、政府出资引导政府引导基金,不会是接下来的趋势。从GP选择引导基金角度上来讲,他们会觉得,作为一家政府引导基金,除了提供资金上来的支持以外,是否能够在区域整合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基于以上的考虑,杭州市政府从去年开始把母基金的管理机构下放到区域性的投资集团,就是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来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把杭州市区域性金融资源整合在一起,能够在GP选择对应政府引导机构的时候,把杭州市的区域金融的资源同时提供给他们。
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开始是完全按照财政组建杭州市引导基金。我们作为发债主体,杭州市金融集团也会根据发改委的要求,通过政府自主募资的方式解决引导基金方面的资金来源问题,同时我们也在和二级、三级政府做区域联动,把他们的资金放在杭州市产业母基金的盘子里统一运作,这对各类GP在接触政府引导基金的过程中就可以,他们只要找到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就够了!
我觉得符总前面说得非常对,政府引导基金在选择一些合适GP,实际上一些合适的GP也在选择适合的政府引导基金。我们的感觉就是GP选择我们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我们的区域整合能力,杭州市政府出台的相关针对GP落户的一系列政策,从市到本级区域都是统一的,我们通过设立市本级的产业引导基金以及信息产业基金,同时以市本级的信息产业基金为基础,和市本级联动,也就是说我们设立的区域资金,是延伸到区域和街道的资源,可以在整个过程中提供注册、落户到后续上市、退出,或许投资了区域内的一些企业,在整个上市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协调、解决帮助他,在整个上市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现在通过杭州市信息产业基金以及杭州市产业基金,已经和杭州市下属的两个区域,一个是萧山,一个是江干区,欢迎各位产业基金到这两个区域注册。谢谢!
省市区的资金之前为什么不能联动,我的理解是他们的资金来源很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省里面的资金来源和市里面的资金来源,有些是财政资金的角度,有些区域级包括市一级的资金来源,可能是通过下属一些国有企业的自主募资产生的,所以在他的资金来源上面没有办法协调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这个方式是统一整合、分类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作为市一级的产业母基金,会和区一级合作。合作了之后,设立区一级的资金,通过各个区域的资金统一和一个共同的GP合作。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越到底层的区域,区域引导基金的限制越多,因为涉及都投向的问题,越小的区域越难满足当地投资比例限制的问题,这个比例可以通过市一级统一协调;二是不同资金让利比例的问题,有的基金是让利的,有的是不让利的,这也涉及市一级和区一级的基金比例来解决,最终要有合适条件,有一部分是通过同股同权的比例进去,有一部分是通过不同的比例进去,具体的话,是通过不同的案例提供服务。
我觉得不能只提供限制不提供服务,政府作为引导基金来讲,投资比例上的要求,对所辖范围内足够都可以投资的项目看,如果整个过程中,GP选择了这块区域,也就代表了他认可这块区域作为他今后投资的重点,也需要在今后投资过程中,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的平台,为他提供更多可以提供的项目源和项目机会,杭州在这边来说,除了在投资上通过引导基金的模式给予GP一些相关政策支持以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产业园区、创业创意园、孵化器,这在余杭科技城和山南的基金小镇都有体现,作为引导基金是双向,提供了一些限制,也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项目源。
最后,我觉得政府引导基金的产业母基金的壮大,需要GP的支持,只有更多的好的GP涌现出来,对应的每一只产业母基金的规模、政策扶持的力度才会更大,这是双赢的过程。
(厦门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薛荷)
薛荷:政府引导基金要深入对接产业和GP,不仅支持资金还要提供更多服务
大家好!非常高兴清科提供这个机会,我是厦门市创投的。厦门市创投是2011年成立,三年多起来,最早成立的时候是配合发改委产业计划,我们是VC地方代表,在这种情况下有了七只的VC基金,又和赛富、信达国际发起了二期人民币基金,以及信达PE基金。现在管了厦门市财政新设100个亿产业引导基金,同时厦门市还拿出部分资金做城市管理,还管了厦门市两只城市发展基金,就是投厦门地铁和交通的城市发展基金。刚才交换名片的时候,有的嘉宾问看名字好像我们是投VC,不是的,我们是厦门市从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基金方面的政府出资代表。我们这个公司是由厦门市财政全资拥有,所以,股东背景比较特殊,在资金链上基本上由上市创投统一管理。
因为我们的引导基金和厦门市的产业相关,厦门市设立了十个千亿级的产业,每个基金都希望有所促进,我们希望和厦门市的千亿级的产业相关联,所以我们的产业引导基金就是和有产业基础的企业共同参与,比如说生物医药,是厦门市的十大千亿级企业,我们就和当地的企业发起设立,引导基金共同参与,我们帮助这些产业设立没有管理能力企业设立GP团队,我们也要感谢清科,在清科的引导下,我们选择了比较适合的资本。这样的GP非常多,厦门的产业需要专注的GP合作,有些GP很好,但由于我们的区位优势或者是产业小还不能纳入他们的关注范围,所以我们希望嫁接起产业和GP有效深入的对接,真正帮助厦门的十大千亿级企业,所以很感谢清科的推荐。
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要想怎么吸引GP,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产业引导基金和GP之间,能够吸引GP,首先我们作为地方的、区域性的,同时引导基金和他所扮演的政府角色又是对GP,刚才符总说了又爱又恨的感觉,担心政府引导基金给GP很多行政性的干预要求,我们参与引导基金,但不参与基金的投委会,我们觉得没有这个能力,而且市场一定比我们更高明,它会评判GP,还有社会投资人也比我们更高明,社会投资人在这个基金中参股比例也比我们多,我觉得市场的力量更加强大,所以厦门引导基金不在GP中,我们向上海合规学习。同时,厦门产业引导基金也是做了完全的让渡,厦门学习科技部引导基金的办法,四年内回购有完全让渡,只收本金和存款利息,我们设立了另外的让渡措施,不选择这个,也可以选择厦门的投资,厦门投资产生的收益可以让给GP或者LP,如果GP说付出的力量最大,我们也留了这样的让渡方式,这在我们这次的评审中,就是引导基金今年2月份成立,6月份就完成了第一批评审,八只基金同时评审,他们也进入了募集期。所以,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把裁量权让给市场,我们不见得被市场上其他LP和GP选择有更高的能力,所以我们把裁量权让给市场,只要他能说服其他的厦门出资人,我们就会出资。
在市、区联动方面,最近也有很好的联动模式,因为厦门创投是厦门市全资的,区域引导基金肯定是区政府出资,所以厦门市统一协调,让区一级的引导基金,现在已经谈了好几个区,现在基本上模式是他们出资受托给厦门市创投,也作为受托单位。作为LP和GP的看法,更多是他们考虑政府的钱给得过多,影响投资限制以及化转的要求,所以他们考虑更多。我们作为引导基金,其实我觉得通过市区两级的联动之后,可以更好的吸引GP,因为减少了募资压力。现在区一级的招商力度很强,甚至了市级服务,会给GP很好的服务。现在好几只GP都多少区里落地的支持,配资配服务,因为我们没办法做得这么细,他们做得更好,所以我觉得两级联动是更好的。
非常认同项总的观点。因为作为地方政府出资以前,说实在就是为了带动地方产业,吸引有优秀GP,也是希望GP对项目的产业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如果没有投一定的比例,我觉得纯粹的财务投资就是市场化。我也感觉到更自信的政府对比例要求就更低一点,比如上海很自信,几乎不做要求,但我们跟上海创投交流,最终发现主要的项目还是投在上海了,上海在区位优势上也更加有信心,随着在引导基金逐步发展过程中,我们对投向的比例也在发展,以前需要50%,前一段需要双倍,现在更进一步,内扣的双倍了,所以,我觉得随着政府不断产业方面的信心,以及像厦门讲的,不仅是投资给你这笔钱,更多还会给更多的服务,而且项目的推进、挖掘也会做得更深入一点。
最后,美丽的厦门是大家心仪的地方,国家对厦门有更多的产业政策,厦门的基金管理和创投管理一定会让各位GP满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