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蚂蚁金服李振华: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会是这样……

看未来“互联网+”本身方向会是什么,或者说它会有什么变化?我觉得第一点,很显然是:未来的金融服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2015年6月11日,为助力中国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健康成长,让更多企业了解上市之路,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清科集团,共同在乌镇举办“蓝筹新动力:行业发展资本论坛(第10期·互联网行业)”。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分享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以下为李振华发言实录

  最近一年多来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或者说“互联网+金融”非常热。蚂蚁金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其实做了很多的探索,我们也希望在未来能够代表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我简单谈一下我们对于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些看法。

  第一块,看“互联网+金融”最底层的“互联网+”本身对互联网带来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身现在已经改变了用户的一些交互习惯,同时也改变了和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比如:手机,iPad等等出现。可以及时的与用户进行互动,同时记录用户的数据,这些是在过去的互联网时代都不存在的。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本身的发展跟过去的一些技术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移动互联网本身已经把用户提到了过去的10倍级的水平。

  看一下国内现在上网的人数,持有移动终端的人达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这种连接方式把大多数用户都能够连接起来。这可能是在过去的PC或者小型机等等,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另一块,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和用户及时的进行交互,它可以把数据记录下来、存储下来,而且还可以进行互动。所以它就带来了真正的大数据的改善。这样可以用这些数据本身再进行挖掘,可以用到这个商业领域,这也是和过去非常大的不同。

  另外,计算技术在现在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我们认为云计算已经可以确认为未来的趋势。在过去,比如:在60年代可能在阶段方式上主要用大型机。这个大型机只能是比较大的企业去用。到了PC机和小型机时代,一般的企业可能也能购买,但是其实利用率是不高的。后来到了互联网数据中心,这个可以不用一个企业自己去建机房、购买硬件,可以去租用硬件。但是它和现在,仍然有非常大的区别。到今天“云计算”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企业、个人,都可以按需索取。你需要多少计算资源,就可以用多少计算资源。而且它的成本,会降低到原来的1/10,有的时候甚至是1/100的程度,这样就会使计算本身门槛大大降低。也就是说,计算本身就可以向水电一样成为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而且是可以低成本的去使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买火车票“12306”本身是用传统的IT架构的。IT投了多少?10个亿。现在还有一个创业公司去做了一个“汽车票”的网站,覆盖了全国80%的汽车票务销售“12308”云计算。它用了多少成本?5万块钱。10亿和5万之间的差异,所以我就说如果云计算成为一个基础设施的话,就会使未来企业进行创新,甚至个人在进行创业的时候计算成本极大的降低。所以我们说,如果成为基础设施,这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未来的创新和创业。

  总结起来,“互联网+”本身为现在的社会或者是为创新和创业带来的有三大动力。

  1.连接,渠道本身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连接平台,它能创造出来更多的消费场景,重构消费者本身的需求。

  2.数据本身可以进行随时的存储、挖掘、调用。它会成为未来的生产要素。

  3.云计算本身会成为未来的基础设施。低成本地鼓励未来的创新和创业。

  最后,如果再加上“互联网”精神本身。互联网精神是什么?分享、开放、平等、协同这些。它未来会产生非常多的基于用户为中心的新的商业模式,或者说它会将为过去的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构。这个就是“互联网+”本身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具体对于金融业来说,它影响因素非常多。但是在中国非常凑巧的是,我们不仅面临着一个互联网化,或者叫移动互联网化的时代。而且很凑巧,我们本身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方面的改革,或者叫“金融自由化”恰恰和“互联网化”进行了叠加,这个就是我们和美国这个市场存在的非常大的不同。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过去如果看创新是要看美国本身的创新。但是互联网金融在美国没有这个名词,好像在美国也没怎么样。但是为什么在中国会这么火呢?这个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美国本身的金融自由化和移动互联网化是分离的。当它互联网化之前的时候,金融本身已经非常完善,所以它留下的痛点比较少。而我们国内利率市场化、金融管制等等的原因,导致了金融行业本身留下的痛点太多了,而且非常痛。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进行了金融改革,这个时候又遇互联网本身叠加,所以中国互联网金融本身就会是变化非常巨大的,这个就和美国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

  看未来“互联网+”本身方向会是什么,或者说它会有什么变化?我觉得第一点,很显然是:未来的金融服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传统上,金融一般是时间和距离上是存在限制的。对吧?它的场景和金融服务本身是分离的,这个大家如果过去去看金融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因为它必须要规模化的生产。这个时候它的场景和商业本身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分离的效应是最高的。在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时代,会是怎样样子?金融和场景本身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再次贴合在一起,不再分离了。我们认为可能金融未来不再独立的存在,又无处不在,它和场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随时随地可及,可以得到这样的服务。而且它不再是以金融机构本身的需求为中心,而是以用户本身的需求为中心。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未来的金融会与消费者生活和社交融合。在过去金融和消费生活和社交本身是比较独立的,金融就是金融,社交就是社交。过去的证券公司基本上是没有自己独立的账户,也不具有支付和消费功能。但是在未来金融和消费、生活和社交一定是互相融合的,你必须占领这个场景,没有这个场景你的金融服务不能独立存在,所以一定要融合在一起。

  另一个,过去的金融服务,可能我们是比较注重对于企业来说,能享受到完整金融服务的基本上是大企业,中小企业、中型企业。如果是个人,一般是富人。还有就是一些中产的个人,那些非常小的创业型的企业和小微企业所能获得的金融服务微乎其微。还有普通的屌丝用户,基本上是被传统金融机构摒弃掉的。为什么摒弃掉?成本太高了。没有新技术的发展,你想覆盖这个非常小的客户,成本上是不经济的,这不在于道德本身。只有技术本身的发展去覆盖这些用户的成本变得很低的情况下,你才可以。

  小企业本身没有什么抵押物、担保物,这个时候你要向它提供融资的时候。靠什么呢?你只能靠数据本身对它的吸引能力甄别,如果有了大量的数据记录挖掘,这个你就可以为它提供信用服务。

  第三点,未来可能大众用户从B2C,再到C2B可能过去一般来说,对用户提供的金融服务来说,对于高端客户来说,我们可以给他做个人的定制,但是对于中低端的用户要做个人定制成本太高,所以他享受传统化的标准服务就OK了,就是我们传统说的B2C模式。但是如果在未来,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本身可以实时的与人进行交互,运用大数据可以去分辨用户本身的需求,这样你对这些即使很小的用户给他提供符合他需求的定制服务就变成了可能。不仅是那些高端的用户,对于这些长尾的用户也是可能的。

  “互联网+支付”的本身,我们可以把它判断为是一个服务商业场景的一个基础设施。支付的本身、本质是一个连接,互联网技术可以驱动连接方式的变革,让支付去更贴近商业的场景。在支付的过程中,把这些数据能够沉淀下来,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去驱动和连接。未来可能包括:学校、地铁、城铁、商场、电影院、公交车等等都可以通过支付平台有效的连接起来。未来“互联网+支付”的目标是要在一个移动终端上完成所有的支付。对于那些复杂的需求,要能够提供出来基于行业本身的解决方案。比如:医疗领域。作为支付,它应当把用户和医疗系统里面的医院或者是医生进行有效的连接,能够提供实名制、安全性,能够去甄别出来这些人本身的信用等等再整合各种服务,包括以往的公共资源,然后跟用户建立可以互动的医患关系。

  融资领域。过去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操作成本非常高,传统的服务模式很难服务长尾用户。在移动互联网“+融资”的时候可以在三个方面做出改变:1.风险控制方面。可以基于大数据重建一个风控体系和风控流程,这样降低融资本身的成本。2.贴近消费场景本身,可以产生新的融资模式。比如:消费形态。如果一个人不管是O2O的或者在网上进行购买,购买的时候如果本身账户里缺钱,可以随时给他提供“消费形态”转变,这种服务可以极端改变过去消费的量。另外一个,资金渠道本身,实现直接自动连接。比如:P2P或者众筹,本身都是将资金渠道进行直接连起来的。我们的判断:未来消费形态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契机,这个量可能会有非常大的爆发量。

  众筹。我们非常看好众筹领域的发展,它是将创业者和投资者进行有效连接的一种方式。对于融资者来说,可能他能非常低的降低门槛的要求,也可以给融资方很多新的融资方式选择。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可以获得非常多的投资项目的来源,这个可能在未来的众筹领域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新的市场来解决双方信息不匹配和资金不匹的问题。

  理财。从现在来看,我们国内金融资产本身的分布可以看到,存款还是最主要的,占到72%。但是如果去比较看美国市场你就会发现,它的金融市场分布是非常非常少的。第一个,金融自由化本身这个跟互联网技术发展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它会是促使中国的家庭理财本身多元化。第二个,对于移动互联网本身来说,它可以去将不同人的职业、年龄、收入、偏好等等差异进行收录,给不同的用户匹配自己的理财需求,包括他自己的养老旅游等等在未来的理财平台上有数据就可以直接的进行匹配。所以对于互联网理财平台,本身它对大众的价值诉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会使未来的理财变得非常简单;成本很低;和场景密切结合;可能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有社交化的接洽;一站式。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基本去获得满足。

  简单化。过去在进行金融产品本身投资的时候,它是需要很多金融知识,也有很多术语。这对于很多大众的投资者来说难以搞清楚,对于互联网本身它需要非常直白、简单的一些让用户去明白。

  社交化。在传统模式下,可能是对投资者来说需要从专业的媒体、理财顾问等等去获得这些信息。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可能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在一个平台上,本身在投资的过程之中互相进行学习,可能他会改变过去获得信息和进行交互的模式。

  一站式。用户需要一站式的金融账户管理自己的资产,把证券账户、银行账户、基金账户等等都可以打通,可以在一个账户上完成所有自己的资产配置、查看等等需求,这个对于用户来说是对于理财终极需求。

  保险。我们的看法是“不只是一个渠道的创新”。现在对于很多互联网保险来说,主要是在渠道方面,利用互联网本身的流量来进行变现。实际上在保险领域移动互联网对它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在流量变现领域之外,在保险领域最需要运用数据,特别是大数据对于保险过去的定价模式进行改变的一种方式。另外一个,可以去贴近本身的场景进行非常多的基于场景本身的保险产品创新。

  举个例子,大数据对于保险的运用。如果未来有了物联网本身的发展和各种人的穿戴设备这些数据记录下来之后,在未来的车险这个领域就可以去记录你的车本身行使了多少,哪天行使的,哪天停止的,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进行个性化的产品本身的开发和定价。对于健康险来说,如果有了这些数据之后,也能够基于每个个人设计出来个性化的保险产品。

  征信。在未来可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就像工业时代的原油和蒸汽机一样,可以助力征信业本身的腾飞。“互联网+征信”可以对过去传统的征信业有非常大的促进和补充。

  最后,云计算本身。云计算本身已经被确认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板块,它本身会极大的促进我们本身的创业和降低运营成本。对于“云”本身,它可能提供了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在未来都可能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最后一点是,现在“云”的现状和趋势上来看,包括:金融机构和一些企业未来基于“安全”考虑,都希望是“专有云”。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在工业时代也是一样的,最初的时候企业基于自己的需求可能自建一些发电厂等等。但是到未来,你会发现所有的企业都会放弃自己进行发电,并网发电这个成本是最低的。现在来看,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专有云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但是到最终可能我们可以通过安全的一些措施,以及去推动整个“云生态”的发展,还有一些监管的措施和监管政策本身的完善,可以让“公有云”能够成为未来“互联网+”的一个最基础的设施。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金融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