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黄烨东:远程医疗的下一个爆点,价值、体验、场景的全方位颠覆

前面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试错,行业在试错,企业在试错,政府也在关注。这里面这么多年的远程医疗里面第一需要平台性,这里面有远程医疗的价值,另外非常讲究医疗体验和场景。

  

  2015年6月11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在上海举行。西安盈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黄烨东分享了远程医疗的实践,并指出,远程医疗已经到了转型阶段。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一个创业者,其实我是做远程医疗后面的影像解决方案的,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远程医疗下一个爆点。

  在你们眼里远程医疗是什么样的?这张图是1924年美国科学杂志发布的图,第二年之后电视就发明了,也就是没有电视之前人类已经想像到远程医疗是什么样的,包括心电图、X光等等,用我今天的话来说已经有很多穿戴式了。

  从电信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每个人,实现了人和人之间的互联。另外是从检测到感知,过去是很简单的传感器,今天可以获得更多的包括生理信号。还有是从模拟到数字及信息。数字化是信息化的第一步,信息化才有可能互联网化。还有是从信息展现到分析及决策,今天已经到商业智能时代或者人工智能时代,这些信息都是可以分析的。还有一点,从固定到移动。移动在那个年代,我相信人类没有想到移动的,所以我们从固定到移动。

  移动互联网及通信普及与进步,可能我们平常用微信并不关注延时,但在互联网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网络的延时到目前为止,我们说什么是眨眼功夫,就是大概0.1秒左右,也就是信息的传递在地球网络可覆盖的范围之内目前都已经到了眨眼功夫,这就为我们通过互联网医疗提供了最基础的网络环境。

  还有在中国整个宽带中国战略里面有两点,一是光纤及4G国内95%人口覆盖,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网络覆盖,其实我们想远程医疗不能说远程医疗为少数人服务,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远程医疗的会,基本上一开始因为中西部医疗的巨大差距所以中国需要远程医疗,其实如果要实现远程医疗首先是网络要覆盖,在中国95%的网络包括4G已经覆盖了。

  上面是比较官方的,大家比较公认的测速来测试的,能测试到全球的。从这点来看这个远其实不远,不管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中国到美洲大陆其实最多也就是0.2秒,再看整个中国也就是0.05秒,如果看一个城市的话,可能就是20毫秒以内,所以基于网络来讲我们已经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体验。

  这张图是关于信息与健康医疗的关系,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越到外圈,这个人当前的状态离医院越远,越到里圈离医院越近。不管从就医体验、挂号等等,从医院的墙外已经跟医院或者医生有一些互动了,另外一点,最里面是核心医疗服务,我这定义的核心医疗服务就是墙内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

  我这讲的远程医疗,特别想讲的是核心医疗服务里面的远程医疗,这也是国家特别强调的,我们讲的是这个远程医疗没有院内和院外的差别,没有距离的差别,只有你是为本院的医生还是你是另外一家医院提供服务,我们说把本院医生的服务定义为近程服务,院间服务我们定义为远程服务。

  医疗服务过程很大程度就是信息过程,院间协作其实就是信息的分享。我个人认为这种模式并不能解决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可能是未来某种VIP的服务,或者更多的是形式主义上的远程医疗,并没有对医疗的防止,就医难的问题,或者对整个资源扁平化带来本质性的改变。我们从病人到一个基层医院,目前有这几个层面都在关注医疗,我认为是两极化的远程医疗。今天如果一说远程医疗,都希望和北京某某医院或者上海某某医院,基本上都是那几家医院,我们想这大医院在做什么,难道都是在做远程医疗吗?不是。这种两极化的结构,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当前状况来说投入的成本,收益,尤其是活跃度、效率和整个社会的影响,我们发现是有问题的。

  突破点在哪里?我们认为这里面远程医疗应该到了一个转型阶段,前面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试错,行业在试错,企业在试错,政府也在关注。这里面这么多年的远程医疗里面第一需要平台性,这里面有远程医疗的价值,另外非常讲究医疗体验和场景,这个平台化是什么,是互联网的平台,医生协作的平台,交流的平台。21%(50多万)高级职称医生签约型第三方执业平台。打破两极化、彻底多极化、扁平化、多层次等协作平台,常态化协作平台,SaaS型的,高匹配度的专科、社交及医疗公益平台。

  关于价值:让对称性及超对称医疗信息产生具有决策价值的医疗协作服务。

  医疗协作的数据对称、处理及分析对称、时间点对称、场景对称,没有这些对称我们做远程医疗是没有价值的,或者价值是打折扣的。没有决策的医疗协作,我们说这个协作的价值要打回扣的。

  体验:简、快、美、全。协作两端的便捷、简单,信息获取、应用处理的快,具有美感的终端应用,全能协作工具,不留遗憾。

  场景:全场景的医疗协作,满足所有的网络环境下的医疗协作;满足全终端下的对称性统一医疗协作;支持BYOD的医疗协作;随医生而动—不为移动而移动,但是不能不动。如影随形,让专家碎片时间产生医疗协作的决策价值。

  我们希望未来的移调方式是这样的,从远程医疗来讲这里面有痛点、痒点、疯点,如果都解决不了,我们的应用没有黏度。我自己有一个技术信仰,互联网改变医疗。互联网一定对未来的医疗方式,尤其是核心医疗服务提供重大的转变机会,有一本书,《预见,才能遇见》,我们内心都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憧憬,这个憧憬是你想不到就不可能做到,所以预见才能遇见,感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医疗健康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