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次在大批媒体面前“自我批评”是今年5月初,360安全路由器发布会现场。他登台后的*句话是,“我对今天这个发布会很不满意。”
事情是这样的。发布会开始,一个满口行话的技术男向在座媒体演示一般路由器被入侵的后果,讲到最后,原计划的实时演示画面因为故障没有放出来。接着由分管硬件的副总裁沈海寅详解360路由器做了哪些创新,几十页铺满文字的PPT下来,花去大半小时,缺乏彩蛋,平淡无奇。
最后上台的周鸿祎身穿一贯的红色T恤,没有太多表情。当众表示不满意之后,压低声调,“我在底下如坐针毡,看来时代确实变了。两年前当我做*机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有资格跟人家约约架。两年过去了,我看着对手的营销能力直线上升,而我们在下降,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营销方面已经落后了。”他还加上一句,“我们还是要向友商学习。”
近来周鸿祎又主动“自曝家丑”。端午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不少媒体接到一封关于360对外致歉的紧急邮件,360对台湾地区总代理商希悦资讯渠道推广商Avazu下级渠道商新加坡Clixx solutions pte ltd的恶意推广行为做出处理,或取消资质,或严重警告。
在这两个事件中,周鸿祎的态度和表现似乎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中国互联网史上*争议性的创业人物从来不惧战斗,也不愿低头。有人统计过,360从2006年发布安全卫士到2011年上市,曾经19次与百度、腾讯、金山等行业对手发生“交战”。引爆自身的后果是360安全产品集体突围。
他总是选择最重量级的对手,处于跟巨头的斡旋和拉锯之中,无论他手上的筹码是几十人的小公司还是上百亿美金的上市企业。还有一点,他能巧妙地把战场布置在别人家后院。周鸿祎一度让BAT焦虑,决定艰难,坊间甚至流传“如何防守周鸿祎”的武林秘籍。
今年他突然闭关,三个月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周鸿祎变得安静起来,对外传递友善。除了自揭伤疤,向友商学习,他还参加了东方卫视一档名为《小善大爱》的公益真人秀,一天揣着20几块生活费,在成都街头寻找公益组织。照片中,周鸿祎手扶栏杆立在公交车内,那个画面很难让你跟“红衣大炮”联系起来。
是的,周鸿祎变了。给外界的印象从好勇斗狠到藏锋敛锐,有点从斗士回归主流,寻求社会责任和担当的意味。在处理与巨头的关系上,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在前不久写给360全体员工的邮件中,他旗帜鲜明地指出,“不要盲目地将360看成一个互联网巨头……我们需要有自知之明,因为在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只有有自知之明,我们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策略。”
他还说,“360要把安全问题真正解决好,要克制住很多诱惑,很多热闹的事不要跟着插一杠子,不要做到四处出击,那样什么都收获不到。”听起来,这更像是周鸿祎说给自己的一句话。
实际上,这不是周鸿祎的*次让外界感受到反差,以奇虎360创办为转折点,前后两段创业中的周鸿祎就有所不同。
晨兴资本合伙人、小米早期投资人刘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周鸿祎,他说,虽然这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是两人交往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周的守正出奇。“奇虎之前的周鸿祎,跟奇虎之后的周鸿祎是不一样的。”
第二次站在起跑线上的周鸿祎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精神附体,通过产品单点突破,凭借免费策略,从当时巨头瞧不上的安全领域偷袭成功,一举摘掉“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如果说,周鸿祎跟此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顺应了形势变化,互联网进入真正重视产品和用户体验的时代。谁能将产品和用户体验做到*,谁就有机会立足。显然,360在这方面是打到用户痛点的。
但是2005年至今,将近10年过去,每个人微张的毛孔都能清楚地感觉到,时代又变了。周鸿祎自己更是有所体会,“火的东西不一样了。”你能想象到一个90后弹幕视频网站创始人,在大学生群体中像明星一样被追捧吗?90后用户大规模登场,但是真正了解这个群体的人恐怕还是他们自己。据说,周鸿祎在内部给90后足够的发挥空间,创造宽松的企业文化,允许他们天马行空和试错。他不用微信,只能通过微博尝试读懂90后。
在无线领域,虽然360没有如外界所评价的那样失去阵地(360手机助手依然紧握47%的安卓分发份额),但是不乏紧张和焦虑,甚至交过学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鸿祎承认360曾开发社交产品口信,但是最终失败。在到底要不要做手机浏览器上,举棋不定。因为周鸿祎“一直犹豫手机搜索是寄托在浏览器上,还是APP上,或是应用商店里。”所以,迟迟没有用力推进。
发生变化的不止是外部环境。上市后,360从七八百人的团队扩张到三四千人,如何带好这么大的队伍,是摆在周鸿祎面前的现实问题。偶尔他会说起,“我也没有带过这么大的团队,不管是产品线还是管理架构都在摸索中。”去年年底,360对组织架构和业务线做出了上市以来的*幅调整。
但是留给360的时间可能不多了。互联网逐渐成为BAT之间的*较量,连优土、大众点评这样级别的公司也要选择站队,360的队友在哪?当BAT的边界越来越广,意味着留给360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小。周鸿祎的好斗曾给360带来红利,但也让这家公司掉进几乎没有朋友的尴尬境地。
这可能是周鸿祎有意修复生态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新找来的市场副总裁陈熙同,据说前身是国家质监局新闻发言人。外界解读此举意在重塑360品牌形象,摆脱此前周鸿祎单兵作战的打法,更多回归到组织本身的品牌构建上来。
周鸿祎希望对外巩固360的安全形象,持续延伸泛安全概念。比如,360可以帮助电商、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充当安全护栏。引入陈熙同也被指为360加速对政府和行业2B方向的渗透。
在回答360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时,周鸿祎说,“*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保持做到No1,做到*。第二保持对世界的好奇,能够不断地去做出一些创新的东西,甚至是一些看起来不一定有什么商业价值,但是很好玩、很酷的东西。简单地说,安全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每个企业都需要的,那360要把安全问题真正解决好。”
如果再具体一点,那就是“360成为一家中型公司,能够在一个领域做到最强。”
21060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79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1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