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宏碁集团公布了2014年*季度业绩。这家公司在今年*季度净利润为新台币100万元(约合4万美元),远远高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净亏损新台币11.7亿元(约合3900万美元),同时这也结束了宏碁长达三个季度的连续亏损。
此时距离去年11月施振荣被选为宏碁董事长兼临时总裁仅有半年时间,这位71岁台湾科技教父收拾烂摊子的能力超出了外界的预期,事实证明,尽管看上去他早已淡出了宏碁的日常管理,但对宏碁近年来的问题他都了然于心。
他向腾讯科技透露,只给自己留出8个月来完成第三次再造宏碁的任务,在6月18日卸任董事长之后,他不再主持全局,仅继续担任宏碁自建云(BYOC)首席建构师,而云业务,正是施振荣计划中宏碁转型最关键的部分。
施振荣坦言,云业务不仅外部有人颇有微词,甚至内部也有很多人“看不懂”,但对目前的宏碁而言,在PC的硬基础上增加软件的云,才是最方便快捷的转型之道,他认为宏碁固有的共赢文化是云服务能够成功的基础。
或许对施振荣而言,拯救宏碁并不困难,难的是为宏碁培养未来的应变能力,用他的话说是“把变革的能力深植在组织里面,否则再十年、二十年都会面对改革,那时候请我出来,对不起,你把我从棺材里面找出来也帮不上”。
在上一代宏碁高管翁建仁、王振堂等人引咎辞职后,施振荣为宏碁选择的下一任领导人是陈俊圣,一位在英特尔和台积电都有过丰富经验的经理人。但有了此前的经验,施振荣在交棒时仍将创业伙伴黄少华推选为下任董事长,但同时施强调,希望三年后陈俊圣能够兼任董事长一职。
过去半年时间,宏碁已经完成了信心的重建、文化的梳理、组织架构的更新及转型方向的确定,并且从亏损状态扭转,尽管新的云业务看似困难重重,但好在宏碁已经动起来了。
8个月的革命
“实质上我是很不情愿的重返”,这是施振荣对腾讯科技说的心里话。
自第二次再造宏碁后,施正荣已经退休10多年,若不是宏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断然不会再次出山,在宏碁连续多个季度亏损、资本市场已经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这家公司主持大局。
他刚回归,宏碁的股价就止跌了,这是施振荣过去两次拯救宏碁积累下的信心红利,这让施振荣感到宽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好在2014年*季度宏碁告别了亏损,这给了外界和内部更多的信心。
施振荣做了什么?他透露,这次再造宏碁,要从多角度考虑:
*个是未来接班人选,在上一代宏碁领导人辞职后,新的董事长到CEO都要重新选择;
第二个是组织文化的梳理,因为宏碁过去比较推崇西方急功近利的王道文化,为了企业永续经营,要将“创造利益平衡”的价值观深植到整个宏碁的组织上面;
第三个是思考未来何去何从,施振荣为宏碁选择的转型方向是BYOC自建云,同时公司要从硬件公司变成硬件+软件+服务。
在上述三个问题思考清晰后,施正荣进行了具体的调整,除了企业文化重建,还把原来公司里PC部门和智能手机部门变成五个事业群,一方面把未来发展的资源重新分配,另外一方面加强了中生代领导人的培养。
转型云服务
在施振荣的种种策略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转型云服务,显然这与外界所预期的加强移动终端等策略完全不同。对此,施振荣的解释是,这个转型一方面可以照顾到原来的PC业务,另一方面作为未来慢慢转向云服务的基础,转型以后内部不会有冲突。
施振荣透露,宏碁的自建云有几个重要的特色,首先是解决了隐私问题,家里的PC或企业的服务器本来就是闲置的,就是自己服务自己,同时从成本的架构来讲也不一样。此外宏碁云开放跨平台,可以跟其他的硬件公司、内容公司、物联网公司连接在一起。
无论是个人的关键资料,还是公司的关键客户资料,都需要通过云技术来进行分享和使用,而宏碁自建云完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这一转型方向在成本上也是*选择,宏碁的云平台已经超过十年历史,在技术上完全可靠。
但这一转型对于一家多年来以硬件为核心的公司来说难度巨大,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没有一家硬件公司的私有云获得广泛成功的案例。对此,施振荣表示并不担心,宏碁品牌已经存在三十年,在各个地区和国家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可以借助这个品牌知名度。
他认为,如果“跟苹果、谷歌的方向走,那这场战争不可能打,*天就输了。而自建云慢慢打,打多少算多少,而且也没有太大的负担,都是现成的。硬件是现成的,软件已经有了,服务慢慢去学习”。
反思宏碁下滑
对于过去5年宏的越来越差的整体表现,施振荣认为*外因是PC产品本身慢慢在萎缩,面对新产品、新市场,宏碁动作缓慢;内因是企业管理层缺乏“换脑袋”的能力,寄希望于Wintel联盟,放弃了自我革新的可能。
施振荣表示,过去几年,PC市场的环境走低,但宏碁的策略没有及时调整,依然按照原有路径前进,在PC增长期向渠道大量压货不会让竞争者有机会趁机而入,可以保持*的位置。但如果PC的需求已经降低还在向渠道压货,结果就是库存积压,新产品供应不畅,上下游都吃亏。
在这种情况下,宏碁本应改变经营模式,尤其整个面对智能手机手机或平板业务,思考新的利益平衡观念,但宏碁动作缓慢,没有要领。早在2010年,施振荣就提出了要考虑启动变革,但遗憾的是,当时的管理层还想要用原来的策略,把宝贵的转型时间浪费掉了。
对于上一代宏碁管理者,施正荣的评价是对大势判断很清楚,但最新的变化没有了解,总寄希望于wintel联盟能够在新的市场上成功,但因为微软和英特尔一直没有起来,最终导致了恶果。
“危机意识在公司困难的时候是有的,在顺的时候危机意识自然慢慢消失掉,这一次在宏碁的历史上有一点拖了,延迟了一点。”
这一点点的延迟,最终导致王振堂、翁建仁等一批宏碁管理者退出历史舞台。
力挺新管理层
对于新CEO陈俊圣,施振荣充满信心,这也是他愿在重返宏碁8个月后就交棒的主要原因,在采访中,他反复向腾讯科技强调陈俊圣“格局足够”。
在施振荣眼里,陈俊圣很积极,上任每个礼拜把所有的总经理集合在一起开会,哪里有问题,下一个礼拜就开始开会;*季已经到所有的地区走遍,很务实地了解市场,也提高当地士气,而且格局够高,好沟通,能够了解自建云的意义。
在过去半年时间,宏碁变革委员会黄少华、施振荣、陈俊圣,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因为共同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应该是八九成或九成以上大家都认同,3%或5%有意见冲突以后,大家就调整一下互相支持,陈俊圣最后认同的方向全力支持,让他来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施振荣卸任后,接替他的或许正是宏碁早期创业者之一的黄少华,未来黄的角色是负责打通台湾或者大陆的生产端到市场端到服务端,从流程上保证宏碁各项业务的顺畅运行。
施振荣同时还不忘向外界强调,希望3年后陈俊圣能够将董事长的位置一起接过来,显然,黄少华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对陈俊圣这样一个空降兵的支援角色。而施振荣自己在6月18日卸任董事长之后,还会继续担任宏碁自建云(BYOC)首席建构师,毕竟云业务是施振荣计划中宏碁转型的最关键部分。
这一次的再造宏碁,他不再亲自操盘,除了培养新*的因素,或许施振荣还想传达这样一种声音:宏碁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