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电商上市年。阿里巴巴与京东这两个中国电商巨头正争相赛跑,比赛谁*登陆资本市场。据投行方面人士称,根据美国证交会和会计准则要求,京东上市须披露2013年全年经审计财务报告,路演可能于4月开启。京东或许将早于阿里进行IPO。
自2007年3月以来,京东共计进行9次私募融资,先后引进今日资本、美国老虎基金、DST全球基金、红杉资本、沙特王国投资公司等PE投资机构,募资额总计达18.77亿美元。此前京东很长时间被认为可能“烧钱至死”,IPO意味着京东“安全着陆”,进入更安全境界。
过去8年,京东规模越做越大,2013年实现年销量千亿元目标,京东也付出代价:在完成18.77亿美元私募融资后,京东股权结构呈出分散、多元格局,刘强东持股比例被大幅稀释。
招股书显示,IPO前刘强东通过两家控股公司Max Smart Limited和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共持有23.67%股权,仍为*大股东,但刘强东*大股东地位已岌岌可危,第二大股东环球老虎基金持股比例达22.1%,五家主要PE合计的持股比例更达65.6%。
不过,相比较于阿里巴巴之前的股权之争,刘强东却少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式的烦恼:刘强东依然牢牢掌控着对京东控制权,即便其他VC联合起来也无法奈何刘强东。
刘强东可轻易拥有超半数投票权
招股书显示京东股权结构(腾讯科技配图)
京东直观股权结构(腾讯科技制图)
为何刘强东持有的股份越来越少,反而还能牢固掌控京东公司的控制权?很重要的原因是,京东上市前股票分为A类股和B类股,刘强东掌控的两家公司Max Smart Limited和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直接持有B类股,其1股拥有20票的投票权。
包括老虎基金、高领资本、DST基金、今日资本、沙特王国投资、红杉在内的其他股东均持有的是京东A类普通股,其1股仅拥有1票的投票权。如果将京东IPO前的总股本视为100,按照数学公式计算:23.67*20/(23.67*20+76.30*1),刘强东仍然拥有高达86.13%的投票权。
即便未来京东继续融资,刘强东股份再度稀释,刘强东要想保持超过半数的投票权并非难事。以x代表刘强东所持股权比例,1代表京东总的股权,按照数学公式x*20>1-x计算,刘强东只需要保持4.75%的股权比例就可以保持超过半数的投票权。
马云当年或没料到阿里能做如此大
为何刘强东在投票权方面控制得好,马云却“马失前蹄”?一位金融行业人士指出,很重要原因在于,京东在融资之前已打下很好的3C根基,最初的融资并非是很迫切的需求,2010年和2011年全年及2012年上半年整个电商发展大势有利于京东快速扩张,并大规模融资。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电商行业以烧钱为荣,投资人甚至以不投电商网站为落伍,纷纷追捧电商网站,所有电商网站估值都在疯狂飙升。一向强硬的刘强东在与投资人谈判过程中底线守得比较好:既出让了股份,又获得大笔急需的资金投资买地建仓储物流。
相对来说,阿里巴巴遭遇的环境与京东不一样。一位电商人士指出,2005年中国电商环境并不成熟,阿里B2B业务面临eBay压力,为抵御eBay侵入,阿里巴巴组建团队做淘宝跟eBay“打大仗”,需要很大一笔资金,软银在当时也遭遇困难,雅虎相当于给了“救命钱”。
当年雅虎给阿里巴巴10亿美元更像是天价。2004年阿里巴巴总收入才6亿元人民币,雅虎中国约2.5亿元人民币。同期新浪、网易、搜狐的年收入都才1亿美元多。这笔资金为此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支付宝及相关业务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阿里付出的代价是股权和投票权。雅虎2005年获得阿里40%股份、35%投票权,尤其根据协议,雅虎在5年后股权和投票权匹配会匹配,即超过阿里管理层,马云面临“下课”威胁。
从2010年开始阿里就不断启动阿里股权回购,并与时任雅虎CEO巴兹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在2012年阿里与雅虎签订协议,动用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团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
交易完成后,新公司董事会中,软银和雅虎投票权将降至50%以下。作为交易一部分,雅虎放弃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力,也放弃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否决权。这样,阿里集团公司董事会维持2:1:1(阿里巴巴集团、雅虎、软银)。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对马云当时来说,雅虎投资是雪中送炭,可能也没有料想到阿里巴巴日后能做得如今这么大的规模,也不觉得投票权是大事,就给雅虎和软银跟股份一样大的投票权,今天很多媒体在指责马云为何不多要投票权时,都是事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