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nk,一款手机瞬时(阅后即焚式)社交应用今日登陆苹果App Store。(与Snapchat不同)用户可以通过Blink编辑信息,并与朋友或群组分享照片,稍后版本还将支持视频分享。Blink与社交探寻应用Kismet源于同一家科技公司,现作为新的独立项目上线。虽然出品公司表示目前并未打算关闭Kismet的服务,但公司现下的确更着重于Blink的进一步研发。
或许读者还记得前google员工Kevin Stepens与Michelle Norgan开发的应用Kismet。2012年,“环境定位”概念正风靡一时,Kismet也因此在该年SXSW(西南偏南音乐节)上颇受追捧。然而当Kismet正式上线后,用户仅是些校园群体,并且聚集于希腊裔社区中。Kismet的用户基数始终未逾百万。
如今,Blink基于公司技术平台做出革新,正从“阅后即焚式信息”(亦即一次性信息)的角度对移动社交网络发起创新攻势。
移动信息市场是空间巨大、市场高度细分、并且增长迅速的。但瞬时(阅后即焚)信息方面的竞争者仍为数不多。目前最值得关注的竞争者主要有Snapchat以及Facebook的Poke。Snapchat主打视频照片分享,Poke则至今未有出众的吸引力。
基于其定位,Snapchat的细分市场较小。与其不同,Blink允许用户发送文本与照片,并支持群发。在这一定位上,Blink与Poke更为相似。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将真实世界的对话转移到线上。” Stephens如此定位其新产品。”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对话并未以文字形态显示,但互联网不同。网络上的对话交流大多基于文字形式。我们希望能通过Blink这类移动媒介给予用户更贴近实际的互动体验。“
Stephens还指出,作为移动用户最年轻的群体,如今的青少年似乎对隐私显示出更多的关注。作为在网络时代中长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几乎人人都玩Facebook、用智能手机。近期研究显示青年移动用户中,48%的人拥有一部iPhone,可见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之高。因此,并不难理解这些青少年为何更偏好那些不会*记录他们过往想法的信息工具
他并未直言的是,基于Facebook公司愈加开放的发展趋势,上述青年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太信任Facebook能够保管好他们的隐私信息。
Stephens提到,瞬时信息并非总是不合时宜的。“当你想自然坦诚地表达所想而不愿担心这些信息会在未来被人看到的时候,就该使用即时信息了。“
与Snapchat、Poke相似,在Blink中,信息将在指定时长后过期——照片在1-10秒后、文字信息在10秒至5分钟后。如果用户愿意的话,也可以将信息设为*有效。这种情况下,Blink就与其他信息应用没什么不同了。诸如Whatsapp、MessageMe、Kik、Path、Tango、Viber、Line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信息*有效的”Blink“。
初上架时,Blink支持上述提到的照片与文本功能。Blink预期在数周后并入视频支持及其他独特功能——如语音便签(按住功能键说话就能进行录音的功能)、草稿涂鸦及贴纸的支持功能等。
Stephens还开玩笑说,”现在起,我们也将遵循互联网信条:所有产品都应该通过贴纸来货币化!(讽刺Line呢)”(实际上,Stephens对于创收计划另有想法,但他并不打算提前公布尚未定案的预想。)
Snapchat在年初1350万美元首轮巨额融资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有能力弥补其相对Blink的薄弱之处。但Stephens对此并不上心,他说道,信息应用如此庞大的全球市场足以容纳多个竞争者,信息应用已成为人们手机上的主要使用对象,如今其使用率甚至已超过语音。
Blink今日登陆iOS平台,其安卓版本正在积极开发中。开发团队在长期阶段也拟于拓展Blink的应用范围,例如在Google Glass等可穿戴科技产品上的测试Blink的应用潜力。
基于早前Kismet的研发经历,开发公司已获一百万美元种子基金。该基金由Triple Point、NEA、AngelPad提供。公司还获得了由Shiva Rajaraman、Steph Hannon、Roham Gharegozlou、Ben Narasin等提供的天使投资。
另外,这款产品给人的感觉是想弄出一个大而全的应用。在Whatsapp 之类的IM应用和 Snapchat 之类的阅后即焚类EM应用之间找一个平衡。然而越是折衷的产品越难受用户欢迎。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它的成绩,搞不好跟同门师兄一样出师未捷。
21091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91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