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外贸B2C典型代表的兰亭集势准备募资赴美上市,想起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第三方支付肩负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任》中提到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兰亭集势这种中国外贸B2C除了直接跨过国外零售商对接终端消费者,使中国商家更容易走出国门卖向世界之外,在人民币国际化也算是一种努力和尝试的方式。在分析兰亭集势之前,我们先来看几组公开数据:
兰亭集势招股书公开披露的信息:在2008、2009、2010、2011和2012年的净营业额分别为625万美元、2605万美元、5869万美元、1.162亿美元和2亿美元,同比年成长率分别为316%、125%、98%和72%。2012年第四季度实现净盈利111.5万美元(去年第四季度唯品会净利润为640万美元).
兰亭集势掌控着从中国制造工厂到美国消费者整条产业链,包括6个环节:A.中国的工厂;B.中国的出口商;C.外国的进口商;D.外国的批发商;E.外国的零售商;F.外国的消费者。阿里巴巴只完成了从B到C的环节,充其量也只影响了从A到D的环节。兰亭集势实现从A到F所有环节。真正的高利润恰恰在D到F
郭去疾最终找些管理者具有很强学习能力,去管理那些小工厂,帮助这样的工厂做成本核算、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改进管理、生产流程,变成适应电子商务需求的工厂。按照过去传统外贸方式从设计到消费者购买可能需18个月,兰亭集势只需3个月;传统外贸可能一次下单要10万件起,兰亭集势下一次订单只需3000件。
这几组数据算是对外贸B2C信心的增强,并且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外贸B2C平台的
优势和价值:
一方面是抵御外贸交易风险的信心,实际上中国在外贸上*创新的是阿里巴巴的B2B业务,但这个业务模式仍然只是解决了信息流的问题,对于外贸中存在的外汇兑换、交易支付费用、物流以及对国外消费者的研究和了解没有太多的积累,这使得虽然中国的外贸仍然是经济的三驾马车,却无法很好地抵御上述问题给外贸带来的风险,中国的企业仍然处在帮国外零售商打工挣辛苦钱的代加工制造业状态,阿里巴巴仍然不能避免千万商家在外贸交易过程中利润不断被压低以及面临国外零售商撤消或转移订单带来的大批量工厂倒闭。而以兰亭集势为代表的外贸B2C却能够让中国商家的商品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虽然支付工具和物流仍然是使用美国的企业,可由于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国外终端消费者的交易行为数据以及国外营销平台的技术和手段,只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替换成不断走向国际化的中国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金融企业提供的支付工具,以及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出国门提供跨国物流服务的中国企业,就可以快速建立起完整产业链的外贸B2C体系。从而在中国厂家进行外贸B2C交易的过程中熟悉国外不断增多的消费者,以及掌握国外营销工具和方法,从而实现对外贸风险的抵御能力!
第二方面则是加强中国商家的盈利能力,由于是从兰亭集势实现从A到F所有环节。真正的高利润恰恰在D到F,而兰亭集势是掌控了这个高利润环节,在这个基础上,兰亭集势自己盈利是情理之中,在盈利的平台上获得自身盈利能力增加的商家也就不会例外,毕竟作为平台,只有商家不断获得更高利润,平台本身才有可能实现越来越高的盈利水平。
第三方面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得已在外贸B2C平台得到体现,只要平台足够成熟,外汇兑换可以直接在平台内进行。原来淘宝的淘日本战略就有这重要的一环,只是很遗憾由于外贸B2C经验和能力的缺失,导致该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作为外贸B2C代表的兰亭集势则找到了更适合的办法
此次作为外贸B2C代表的兰亭集势融资金额虽然不高,但只要获得上市的机会,将有以下的积极影响:一是在上市公司的信任体系下吸引更多国内的大中小供应商参与进来,并且外贸B2C作为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的重要的战略的手段,在这些外贸B2C平台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商家与平台一起共同为降低外贸风险,提升盈利水平以及人民币不断走向国际化共同努力;二是可以吸引国外的商家通过中国的外贸B2C平台将商品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中国的消费者,面对强大的消费能力这些国外商家也会在交易面前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进步、支付和物流的发展,以这些为基础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向前发展,最终有可能实现交易平台内形成新“汇市”的局面!
21046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65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4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