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蔓延在光伏行业的寒意至今仍未散去,这可从已经披露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中窥见一斑。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两市共有55家涉及光伏概念上市公司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46家公布了净利润同比增幅(仅公布数值的按同比计算)。46家上市公司中,按照净利润下限计算,有35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出现下滑,其余的9家上市公司也预计净利润将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即国内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整体预减达到了44家,占比高达80%。
“今年的出货量还是很正常的,只不过由于产能过剩,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差不多有一半,但产品成本同比降幅要小得多,使得毛利率大幅下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尚德电力媒体关系部经理张建敏坦言,目前光伏企业经营压力比较大,盈利能力严重下降。
实际上,早在2012年一季报中,光伏企业资金链紧绷的迹象就已经显现。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79家光伏概念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的现金流从去年四季度的117亿元锐减至2.95亿元,其存货则从去年四季度末的587亿元进一步上升至628亿元,均显示出光伏行业现金流极度吃紧、库存不断高企的寒冬局面。
而雪上加霜的是,受到光伏产业整体萎靡的影响,各投资基金及银行纷纷调低对光伏企业盈利的预期,它们对光伏企业的热情已然褪去,投资金额大幅下降,投资力度明显减小。
PE深陷泥潭
伤痕累累的还有曾经对这些光伏企业寄予厚望的PE、VC机构们。曾几何时,光伏产业是PE/VC机构们眼中的香饽饽。2011年前的高成长魅力俘获众多PE机构芳心,曾经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押过注的机构包括中科招商、九鼎投资、金石投资、东方富海、优势资本等数十家机构。在上述冲刺IPO的企业中,至少有一半有PE/VC来源的股东,上机数控背后有同创创业、远东控股两家机构投资人,思可达背后有江苏国嘉、河南旭盛、上海中路及优势资本4家PE机构,欧贝黎背后则有和融创投等机构。
对此,折戟思可达光伏的优势资本总裁吴克忠称,优势资本当时投资思可达仅投资了很少的金额,“我们对光伏产业投得很少,就两三年前看过而已,我们对光伏行业投资非常谨慎。”
大名鼎鼎的鼎晖投资、高盛也在太阳能相关产业的投资中“失蹄”。2008年12月12日,鼎晖投资和高盛这两大机构首批一次性投资皇明股份近1亿美元,并宣称将积极推动其上市。
但就在当年投资于皇明太阳能时,这家公司在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眼中是极具吸引力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多年的追踪考察使得我们对皇明信心十足。”高盛(亚洲)时任董事总经理张奕也说,“全球经济不景气,但皇明依然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具有巨大潜力。”如今,作为光伏产业的下游产业,皇明太阳能的上市戛然而止,资本退出也短期无望。
对于光伏行业正遭遇的资本逃离风潮,美国最大独立的投资银行杰富瑞太阳能资深分析师徐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认同。他说:“2007年,8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总市值达320亿美元;现在11家在美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仅为20亿美元,不及2007年的一个零头。但也不能说明所有的光伏投资人都已经在逃离幻想破灭的光伏行业。而事实情况恰恰相反,有更多的投资人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光伏企业什么时候会出现反弹?”
“如果用著名IT咨询公司的‘炒作中心’的曲线概念来看中国光伏行业,此时光伏行业正处在‘产业幻灭期’阶段。”徐珉说,“2005年至2007年被称为‘光伏技术出发期’或‘光伏政策出发期’,光伏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得到大的发展;但2008年之后,光伏行业由于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已经进入‘幻灭期’。”
“一个产业到了‘幻灭期’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投资机会。”徐珉说,“以网上书店亚马逊为例,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的时候,股票一路跌破6美元,在经过长期的复苏期之后,当前亚马逊股票价格上升到225美元,比低谷的时候比涨了38倍。”
徐珉介绍,国外的投资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而据记者了解,一些嗅觉敏锐的国内投资机构也同样有此认识。北京亚泰融通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并未远离太阳能领域的项目,仍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同时,公司对现有的一些具有发展潜力、且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合作项目将加快推进速度。”这样的消息无疑将提振投资界对光伏行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