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2月26日消息,达晨创投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在参加第四届全球PE北京论坛时表示,未来五年,本土创投将有一半靠IPO退出所投资的项目,另有近50%主要靠并购退出。
刘昼认为,从总体来看,退出的渠道往后走一定是多样化,本土的IPO退出是一个方式,第二是并购,第三是创投和创投之间的转让。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我是达晨创投刘昼,我们管理基金105亿,投资案例151家案例,退出了128家,其中IPO21家。最关键的是怎么退?我们是本土的一个创投公司,没有外资背景,深深体会到退的重要性。感觉在本土里面,因为借着政策的东风,有创联板推出,我们首先立足于中国的IPO退出来,现在看效果很好,收益也很高,相对于境外市场来说,中国IPO市场市盈率还是比较高的,这是在做本土基金的荣幸和机遇。随着行业的热,随着财富效应的体现,很多人,很多资金都往PE创投里面流,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规律的,利润率一定从暴利走向平均利润率,以后行业做得好的就是年回报率20%、30%。以前高收益高回报,几十倍的回报率肯定会减少。
未来五年,我相信做本土的创投应该50%是IPO退出,50%左右估计要经过并购退出,这也是一个商机也是一个机会,有实力的基金收购一些中小基金,到期的基金所投的项目的股权,这也是一个方式。从总体来看,退出的渠道往后走一定是多样化,多样化过程中,在中国特别是本土还是在本土的IPO退出这是一个方式,第二是并购,第三是创投和创投之间的转让,从退出的多样化来看,决定着我们退出收益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是需要行业思考的问题,谢谢!
问:比如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件事情,外国公司看中国公司的价值和中国公司看不一样的。卖方是宁做鸡头不做凤的,要高价,买方不可能出IPO的价格,这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价格,差的很远,很多现实情况谈不拢,买方就挖卖方的资源,就把这个队伍全部拆散了。
刘昼:你提的问题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东西,很难合到一起,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这位东西提的肯定是存在,买卖双方根本问题是价格问题,能不能谈得拢,还有人员问题治理问题怎么安置。这几年大的环境还是在中国并购市场不太成熟。中国现在希望还是在诚信体系的建设,中国人都喜欢自己做主,不喜欢并购谁,好象被并购了就没面子。我想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随着投资数量大于退出数量的时候,很多事情倒逼着你把很多东西买掉。你讲的问题类似买房子谈判的技巧,如果想通了可能还是会卖给你。我们有7家也是并购过程中,有些上市公司操作的资金就有钱了,就并购跟他类似的公司也比较容易。你刚才讲到产业链的并购过程中,过程差不多大,并购起来难度更大。你刚才讲的存在这个现象,大家趋势潮流,并购市场会向国外靠拢。欧美国家并购的退出占70%,本土退出基本以IPO为主,是有历史环境存在,历史环境优势不在,退出方式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