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开课吧山顶Talk第二十七期:从史上最繁忙五一看被压抑的旅游需求

2021-05-08 17:18 互联网

2.3亿人次出行、1132.3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全国微信运动日均总步数达2.72万亿步......被新冠疫情“封印”了一年的旅游需求在五一期间开始大爆发。今年5月1日到5月5日成了史上最繁忙的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业开始“撒欢”,其中免税购物、红色旅游、网红打卡成为出行新风尚,00后更是成为出游主力军。在开课吧山顶Talk第二十六期中,新商业人才学院院长高玮以“旅游”为切入点,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析疫情后国内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对旅游产业的升级以及热门IP赋能文旅提供一些互联网发展思路。

“山顶Talk”是开课吧面向互联网产品、运营从业人员开设的公开课,每周三都会探讨互联网内的爆款产品,并且邀请行业大咖给到行业视角启发,助力职场进阶,向行业最高的地方攀登,正如山顶Talk的品牌理念:“山脚人太多,我们山顶见”。

图片1.png

挑战与机遇并存,转型迫在眉睫

旅游形态变化的背后逻辑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层面,人均GDP的增长使用户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的自然观光到休闲娱乐再到独特的当地体验,都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个人层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注重精神享受,旅游不仅仅是体验美景美食,还有在朋友圈的“优越感”以及“体验别人生活”的差异感,最重要的是摆脱“打工人”的身份,去享受时间、享受生活。

在“内卷”的时代大背景下,不仅仅是职场,旅游行业也出现了“景区内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单一结构型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景区同质化导致游客审美疲劳,从而减少景区自身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景区在规划的同时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所承担的娱乐功能较为单一,缺少组合性,这对于“快节奏”生活的打工人来讲,性价比较低。“内卷景区”的出现是国内旅游行业出现的危机,但同时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用互联网产品思维对旅游产品进行分析,传统景区所具备的特色都是其转型发展的筹码。

图片2.png

IP赋能文旅,多维发展助力产业升级

文化IP伴随着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被重视起来,一个成熟的IP经过合理的运营之后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地域的发展。将热门IP同旅游业结合起来,赋能文旅,带动传统旅游业的产业升级以及新兴旅游景区的多维发展,不只赋予景区观赏价值,更有情感价值。这是互联网思维下,将旅游产品从单次博弈上升到品牌打造,加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品牌粘性。

在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旅游产品时,景区应该做的是专注于旅游目的地的设施以及服务环节的全面升级。对旅游目的地而言,将景区进行升级,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会加重其经营风险;但提高服务体验的优质化和个性化,满足用户需求才是其本质问题。虽然传统旅游业在近年来也有过创新型的尝试,例如张艺谋、王潮歌等导演参与的“印象系列”,打造了不少基于当地景区特色的情景剧,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也使国内的“沉浸式演出”一度成为热门旅游选择。但旅游业的产业升级不止于此,将“感情牌”打进旅游产业中,给消费者不同的情感体验,重塑游客、场景以及服务之间的关系,将旅游业进行多维发展,才能为旅游行业的创新性发展开启新的赛道。

图片3.png

在小红书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报告中,“露营”搜索量同比上涨230%;长沙、南京、云南、成都等网红城市登上旅游城市热榜;央视财经报道“亲子游”的订单也超过往年的三分之一,花费也从1.2万-4万不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更加多样化、场景化的旅游方式,注重服务体验及身心感受。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不仅会增加游客量还会提高游客消费的频次,有了好的体验才会有“回头客”,就像山顶Talk一直跟大家所说的“山脚人太多,我们山顶见”,登高才能望远,在山顶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事物,让我们山顶相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