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是郑州。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郑州印发《郑州市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当中令VC/PE圈印象深刻的是明确提到——
加快组建郑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这样的名字,创投圈并不陌生,也不禁令人想起前不久重组后的上海国投公司。种种背后,目标无一不是新兴产业。
瞄准战新产业
郑州要组建两大国资平台
酝酿已久。
今年初,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其中包括,组建产业投资集团,推动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建科创集团,加强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联合体。
随后5月,郑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曹东锋在署名文章中进一步指明方向,具体来看,组建郑州产业投资集团,通过“产业母基金+产业直投基金”运作,持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新材料、超硬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数字创意等战新产业投资力度;
组建郑州科创集团,打造科创投资与培育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绘制重点产业链系列图谱,开展投资孵化、促进产业落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
此前,郑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杜新军曾指出,郑州还存在缺乏强有力的国有运作主体、缺乏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团队等问题,建议完善产业金融支撑体系。扩大基金规模,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搭建投早投小投资机制。
为此,郑州近两年来动作频繁。一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郑州市共设立各类政府投资基金28只,总规模1234亿元,累计投资金额约300亿元,投资项目260余个,带动社会投资超千亿元。
同时,更多平台也应运而生。记得去年2月,郑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郑州国投集团)正式揭幕,注册资本200亿元。据悉,郑州国投集团由8家本土企业重组整合而来,发挥“国企重组整合平台、资产接收处置平台、产业培育孵化平台”三大职责。
于是,郑州产业生态愈发完善。如今,郑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800多家、科技型企业1.3万家、专精特新企业3554家,形成了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如今,郑州新国资平台又将赶来。
产业之争
国资平台都来了
此举背后,郑州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是重要原因。
正如郑州市政府国资委党委指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产业结构升级上取得更大突破。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有经济增长新引擎,并设立目标——“逐步提升市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力争到2025年达到15%。”
放眼望去,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代表着科技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经济和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早已成为各地发展共识。而产业培育离不开资金支持,尤其当国资成为一级市场出资主力军,各地投资平台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顾国资力量早期探索之路,诸如深圳、合肥等城市,以投资带动产业生态,并打造出一个个“新能源之城”“AI之城”。之后,各地国资纷纷亲自下场,相关投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产业升级、竞争愈发白热化,为实现产业引导目标,国资们也调整起姿态。
今年6月初,上海诞生一个超级国资平台——由两家国资巨无霸集团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联合重组。目标之一,便是全力打造具备科创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公司,以创投兴产业。
而即将成立的郑州两大国资平台,同样把目标瞄向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没人愿意错过这场产业盛宴,而为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各地国资们也开始探索更为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运作方式。
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部署。其中也明确指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创投兴则产业兴,我们正在见证这一幕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