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低估,一条河的力量。
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打通,让欧洲和亚洲的航程至少缩短7000公里,抹平了这个地球的距离。
13世纪末,京杭大运河完成了中国经济重心南北转移的最后一步。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叹道,这个概念“如此大胆”:
在一个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的国度里,有了这么一条南北流向的人工河道。
大运河与长江一起,在18世纪使中国成了一个比欧洲面积还大的半自由贸易区。有人甚至把大运河称为中国经济的“龙脉”。
今天,神州大地上沉睡的“龙脉”似乎再次被唤醒了,向着广大的腹地延伸,一条接一条,打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中国,正在“下血本”疯狂开凿运河!从南到北,六大省份都在全力行动:
安徽,砸950亿建设江淮运河,已在去年通航;
广西,砸680亿建设平陆运河,计划在2026年建成;
湖北,计划砸748亿,打通荆汉运河,给长江来个“截弯取直”;
河南,砸1416亿,谋划47个内河水运项目,一举融入长三角;
湖南,砸1500亿打通湘桂运河,接通大湾区,获得两大出海口;
最猛的是江西,要砸3200亿元建设浙赣粤运河,超过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最长的运河;
……
要知道,刚刚通车的深中通道,总投资不过500亿左右。这些运河全都达到了“世纪工程”的级别,加起来总投资近8500亿,约等于7座港珠澳大桥!
为什么不惜血本,也要凿开新的“龙脉”?
为什么在高铁通达、地铁纵横的时代,还要疯狂凿运河?
这是一场区域经济的大洗牌,中国的经济版图将为之改变,甚至影响国运的争夺。
01
借助开凿运河,最有可能逆天改命的,是江西。
一条“世纪运河”,有可能让江西彻底终结“阿卡林省”的地位。为此,整整砸下了3200亿!
什么概念?
GDP近14万亿的广东省,在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上的投资,加起来也不过1800亿。
经济总量仅有3.2万亿的江西,却计划要砸下3200亿,建设浙赣粤运河!
这真的是下了“血本”。江西痛下决心,一定要找回经济话语权。
被戏称为“阿卡林省”,是江西的锥心之痛。周围全是优等生,自己却掉队了。“环江西高铁圈”“环江西经济带”“环江西985大学圈”等网络梗,一个比一个心酸。
要知道,历史上的江西,曾是全国商贸最活跃的省份之一。靠的正是京杭大运河-长江-鄱阳湖-赣江-珠江的航线。
如今,基建狂魔的“铁公基”时代已经告一段落,水运却在悄然复兴,江西怎么能错过?
作为*一个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毗邻的省份,江西*有这个资本。这次,更是拿出惊天大手笔:
一条浙赣粤运河,横跨浙江、江西和广东三省,60%的河段在江西,规划全长1988公里,比京杭大运河还要长194公里。
建成后,将彻底打通山岭对江西的阻隔。在浙赣段,浙江的钱塘江与江西的鄱阳湖“牵手”;在赣粤段,江西的赣江与广东的北江“相聚”。
发现没有,江西将一举实现南联大湾区,北接长三角,一路贯通京津冀的水路布局!
这真的是颠覆性的一幕。
要知道,江西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的有色、稀有、稀土和铀矿产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依靠运河,大宗货物只需要花低廉的运费,就可以实现南北流通,链接长三角、珠三角的海港,通往世界各地。
要知道,水运兴则产业兴。绝大多数铁路货运列车,载重量只有3500吨左右,但比起水运,只是个弟弟。
长江流域上游的宜宾和重庆段,就能跑2000-3000吨的船,中游的武汉段常年航行1万吨级的货轮,下游的南京更是可以实现5万吨级的海轮直达。
*运力,意味着无比低廉的运输成本。根据测算,水运成本是铁路运输成本的1/2,公路运输成本的1/5,航空运输成本的1/20。
浙赣粤大运河之于江西,就如莱茵河之于德国。
假以时日,江西就有可能凭借日益发达的水运和资源,发展上下游工业,变身“下一个德国”。
02
如果说,运河对于江西是“逆天改命”,那对河南便是“如虎添翼”,扭转乾坤。
最近,河南牵头成立“内河航运产业合作联盟”,目标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河航运产业集群”。据统计,河南正在谋划47个内河水运项目,总投资1416亿元。
河南以“迫在眉睫”的心态,提出“一纵三横九支+其他航道”的总体布局,更是传达出“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的明确信号,誓要抓住历史机遇。
为什么“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河南,公路、铁路和航空非常发达,还要拼命建运河呢?
原来,河南“举全省之力”,迫切想要通过运河,一举融入长三角!
这对河南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要知道,内河航运的短板,阻碍了河南融入长三角的发展大局。2022年,河南省第五经济大省的位置被四川省取代,去年也未能重新挤进前五,富士康又承受着产业转移的压力。
这几年,河南急了。
当内河航运悄然复兴,河南也下定决心要“分一杯羹”。这份底气,是淮河给的。
很多人都忽视了,其实河南拥有全国*的淮河流域面积。
当运河畅通,河南的货物就可以顺着淮河,一路南下到达长江,通过长三角直接出海。
运河的红利,河南吃定了!
03
相比之下,安徽、湖北则更着眼于大融通,借着运河,进一步打通水运“梗阻”。
安徽,其实是行动最早的。
江淮运河已在去年试通航,彻底改变了淮河中上游地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之间,水运要绕道京杭运河的状况。足足缩短了200公里至600公里航程!
据测算,江淮运河通航后,每年可节约腹地大宗货物运费60多亿,降低沿线工业企业物流成本5%至10%,企业利润可提高1.6个百分点。
作为“九州通衢”、水网纵横的湖北,在运河建设上,也最富有想象力。
目前,湖北正在全力争取国家支持,推动筹划了10年的荆汉运河建设工程。这条运河,将直接把长江来一个“截弯取直”,从松滋市松滋口到武汉市东荆河口,拉出一条约230公里长、8米深、90米宽的人工河,能够通行万吨级的船!
项目预计总投资784亿,同样是个“世纪工程”,同时收益也极为可观。
这样一来,加上原航道升级,万吨级轮船经荆汉运河、三峡水运新通道,可以直达重庆,预计缩短航程26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00亿,极大提升长江航运效率。
届时,长江中游的“梗阻”问题,将一去不复返。
04
视线看向更南方,广西、湖南两个省份,在共同谋划运河“世纪工程”,大手笔推进运河建设,剑指同一个目标:
出海!出海!出海!
广西在平路运河建设上,暴露了更大的野心——盘活自家的港口。
作为西部地区*一个沿海的省份,广西却活得像在“内陆”。因为省内多山、地形崎岖,经行广西的西江,居然没有向南流入北部湾,而是向东注入珠江口。
因此,广西南宁、贵港等地想要出海,*的不是省内的北部湾港,而是广东的广州港。
有了平陆运河,这种尴尬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总投资680亿的平陆运河,目前已在建设中,计划于2026年建成。
届时,从西江可以通过运河进入北部湾港,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地区的货物也可以从这里,通向世界各地。
广西将真正发挥一个沿海省份的出海优势,打破发展的魔咒。
平陆运河有两个“*”:
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江海联通的运河工程,也是自京杭大运河后一千多年来的首条人工运河。
对于平陆运河,不仅广西人民翘首以盼,湖南同样欢欣鼓舞。
因为,它也是湖南的出海通道之一。
毕竟,湖南正在推动的总投资高达1500亿的湘桂运河,才是打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双入海通道的惊天手笔。
这条长达300公里的,贯穿湖南、广西的运河,堪称现代版的“灵渠”,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水网,通过湖南直接联通整个长江流域。
同时,湖南也可以通过平陆运河,从北部湾出海。
湘桂运河一旦建成,整个中西部都将为之受益。
从天空俯瞰神州,就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湘桂运河、浙赣粤运河的极端重要性:
彻底打通长江、珠江,让中国最有活力的两大经济体,相互交融生长。
宛如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是石破天惊的一刻。
05
今天,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国内大循环”,水运至关重要。
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注意到,作为全球*的物流市场,中国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003年,中国的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21.4%。到了2020年,这一比重下降到14.7%,开始遇到显著的瓶颈。
2023年,这一比重仍停留在14.4%,三年来仅仅下降了0.3%。比起发达国家7%-10%的水平,仍然差距巨大。
正因如此,发挥水运的巨大潜力,是极为关键的一招。内河航运运力大、运费低、能耗少,优势很明显。
目前,水运在中国交通运输的占比仍然偏低。今年1-5月,公路货运量超162.2亿吨,水路货运量只有38.6亿吨,仅为前者的23.8%。
最要命的问题,恰恰是:中国的水运体系尚未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尽管长江货运量已连续18年居世界内河*,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2221条,但目前的通航河流主要集中于长江、珠江流域,且互相不联通,很多地方淤积、搁浅、支离破碎,基础设施相当薄弱。
这一切,有望随着一条条“世纪运河”的陆续建成,得到彻底的改变。
它们就像了打通八脉的经络,让中国的内河航运,纵横接续、连成一体,最终形成一张“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超级水运之网,覆盖着整个华夏大地:
血脉奔流,经济活力也随之源源不绝。
接下来,中国内河航运的这场大洗牌,也是每一个相关省份弯道超车、发展崛起的历史机遇。
随着运河建设的推进,“中部沿海化”将成为趋势,内陆地区有机会利用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优势,背靠强大的内河航运网络,承接沿海经济发展的辐射。
构建一个充满活力、融会贯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应对百年大变局的*底牌之一。
有人说,中国错过了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但又在今天重塑一个全新的大航运时代。海内、海外双循环,造就无限大的想象空间。
如此史诗级机遇,必然与“世纪运河”之网,紧密相关。
12453起
融资事件
5984.33亿元
融资总金额
7710家
企业
2453家
涉及机构
693起
上市事件
8.39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