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稀土,又上了一次高度

中国稀土产业链虽然面临挑战,但仍然处于国际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在采选、冶炼、分离、提纯等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已处于世界领跑地位。

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上面这17个字,很多人一个也读不出来。

这些稀有字的总称, 叫稀土。

但是稀土好记的外号有很多:“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工业血液”“超级工业味精”。不管是哪个外号,都能看出稀土对现代工业的重要性。

所以,当近期中国的《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时,世界为之震动。A股稀土永磁板块大涨,平均涨幅3%。外媒也纷纷发出了一些担忧的声音。

中国是稀土大国,也是国家稀土产业链上的主导者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稀土产业却处于大而不够强的地位,仍然有巨大的产业价值尚未释放出来。

这次《条例》的发布,被不少外媒解读成中国针对特定国家的施压,但细究起来,便会发现随着稀土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以及国际间竞争的变幻,这只不过是身处优势位置的中国稀土产业链,再一次开启了自我进化,去达到它本应达到的高度而已。

01、物尽其用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中国稀土其实一直都在进行产业升级。

稀土,其实并不稀少。只是分布很不均匀,可开采富集的稀土矿比其他大部分矿种相对较少。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全球稀土储量为1.2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居全球*,占比36.67%。

越南、澳大利亚、巴西、美国等国家也都有丰富的稀土资源。而中国成为稀土产业的主导者,核心原因不是因为储量最高,而是因为舍得开采。

1992年,邓公一句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让稀土成为一种更加受关注的物资。稀土行业也由最初的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为主,到后来民间资本逐渐进入。

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之初,还高度依赖原始的矿产资源作为主要增长点。由于稀土采矿的污染较强,许多国家纷纷关掉了自己的稀土矿改从中国购买。

国际需求的加强,又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的生产积极性。更多的入局者使得中国稀土行业呈现出“小散乱”的局面,贱卖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加深。

针对稀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2011年5月正式颁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条发展-整治-规范的道路,是中国稀土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中国在世界稀土产业链中成为主导的过程。

强大的内外需刺激之下,中国逐渐建设起了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各个稀土产业集团内部基本实现矿山资源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及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链布局。

更为关键的是,源头的选矿之外,我国的稀土行业还拥有了冶炼分离工艺技术方面的国际*地位,综合能力迅速提升,使我国同时成为了全球*的稀土生产、消费和贸易国。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23年全球稀土矿产量高达35万吨,较2022年增长16.7%。中国2023年矿产量高达24万吨,占全球市场比重达到68.6%。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宋科余的《稀土资源中长期供需格局》报告,本世纪以来中国稀土消费量长期占据全球消费量*的位置,2022年消费量占到全球的75%,较2000年增长了近10倍。

虽然行业整体占到优势,但是具体到稀土真正的价值而言,我们仍然没有完全物尽其用。

02、空间仍在

“是稀土成就了这一切。”

稀土究竟价值多大?

稀土有丰富的磁、光、电特性;

稀土在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催化材料,发光材料,贮氢材料,磁制冷材料,光导纤维,磁光存储材料,巨磁阻材料,稀土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等高精尖材料中必不可缺;

稀土在航空、航天、信息,电子、能源、交通,医疗卫生等13个领域,40个行业,都有着相当广泛地应用。

尤其是在*科技方面,如果说黄金是金融的稳定剂,那么稀土就是现代科技的稳定剂。业内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谁掌握了稀土,谁就全天候掌握了战场”的高度上。据说一位前美军军官曾这样表示:

“海湾战争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军事奇迹,以及美国在局部战争中对战争进程非对称性控制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稀土成就了这一切。”

尽管价值如此之大,但价格上长期都没有卖出“稀”的价格,而是卖出了“土”的价格。这样的主因在于行业发展早期的小散乱局面,导致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之下,宝贵的稀土经常白菜价出售。无序开采和浪费仍有存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差。

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工作指引》,开始组建稀土大集团。到2016年底,南方稀土、广东稀土、厦门钨业、五矿、中铝和北方稀土等六大稀土集团整合完成。

到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成立,相继整合了南方稀土、五矿、中铝和广东稀土。稀土行业仅剩下三大集团。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小、散、乱的行业局面,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随着集中度的提升,中国稀土的竞争力得到了充足的提升。2021年,中国稀土出口价格迅速蹿升,并在2022年达到历史顶点。

不过,2023年之后,中国稀土行业仍然面临了较大的挑战。这一年开始稀土价格开始有所回落,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数据:中国稀土2023年营业收入39.88亿元,同比降低5.4%,净利润4.18亿元,下降45.66%;北方稀土营收下降超过10%,净利润下降则超过60%。

2023年,我国全年累计出口稀土商品52306.5吨,同比增长7.3%,但累计出口额达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4.5%。

行价的萎靡,源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下稀土需求量的减少,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伴随着稀土战略价值的重要性的提升,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正在致力于加紧建设不包含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目前,中国是少有的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但理论上讲,具备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其他国家也可以拼接出一条新的供应链,例如美国、澳大利亚有矿产,法国、马来西亚具备冶炼分离能力,日本、德国能够生产钕铁硼磁体。

这也是欧美国家长期以来都在努力达成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刊曾提到: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量全球占比最高时达到97%,但在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开始建设、重建稀土分离冶炼产能后,我国稀土冶炼产能占比在2020年降至88%。

2023年9月10日到11日,美国高层对越南进行了国事访问,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了稀土资源与技术合作,从采矿、提取、分离到深加工。

随着海外稀土产业的发展,中国稀土的全球占比已由2012年的90%缩减到如今的70%,而这会对未来中国稀土产业链的价值体现构成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稀土产业链的再次进化势在必行。

03、一张王牌

这张王牌的分量一直在越来越重。

中国稀土产业链虽然面临挑战,但仍然处于国际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在采选、冶炼、分离、提纯等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已处于世界领跑地位。同时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服务业完整链条也非常重要,这让竞争对手很难在成本上真正做到一致性。

巨大的利益诱惑下,稀土领域的商业乃至更高级别的窃密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境外机构、背景复杂的组织在其中不遗余力。

目前,我国已将“稀土的提炼、加工、利用技术”列入禁止出口范围。所以,此次《条例》的出台,实际上是我国在顶层设计方面居安思危,主动走出舒适区,进行的一次自我进化。

《条例》的一些内容其实并不新鲜,一切仍然都围绕在加强产业链方面。

首先在产业链源头,《条例》明确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稀土资源,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国家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并优化动态管理;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

这些规定,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强调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稀土产业的战略意义所在。而在国家的统筹开发之下,将更能在最顶层的格局,进行大视野的资源调配。

其次,《条例》要求确定从事稀土开采的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

这旨在引导产业进一步集中。目前国内配额已集中于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两家,行业供给的集中度持续提升。像石油、电信一样的行业格局,正在稀土行业逐渐形成。

此外,《条例》还明确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可以看出,未来我们一定是通过强有力的自我进化,让稀土成为国家战略的一张王牌,而且这张王牌的分量一直在越来越重。

根据官方的口径,《条例》是中国为规范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的“行政立法”,并不是出口管制方面的规定,显然稀土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上。国外媒体甚至认为,《条例》是对欧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一种回应。

那谁知道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巨潮WAVE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钢铁和有色金属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