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渴望暴富的年轻人,涌入东南亚种榴莲

中国人最爱吃的榴莲是哪一种?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和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都不乏各自的拥趸,随着种植技术成熟,海南本土的榴莲也已跃跃欲试。榴莲的消费热也带动了上游的榴莲种植产业的内卷,这个热带地区的“水果之王”,在东南亚托起了一个个造富的梦。

从5月开始,阿久的水果店就因为榴莲的上市而热闹起来,浓烈的味道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来挑选一个榴莲。

下沉到小县城里的榴莲,有了比“开榴莲盲盒”更接地气的传说。阿久说,不知道是哪里流传开来的,来买榴莲的女性,都说经期应该吃榴莲,比吃鸡、吃红枣还补气血。最近两个月,高考结束后又迎来中考,不少家长也把榴莲当成犒劳孩子辛苦学习的甜品。

路边菜市场,榴莲拥有专属的摊位。(图/作者摄)

过去的一个月,刚上市的榴莲不仅霸占了水果店的C位,还接连上过几次热搜。越来越多原本对榴莲无感的人,也被它所吸引。榴莲在中国消费者眼中似乎已经越来越大众化,就像《经济学人》一篇报道的标题所说的:中国人正在为榴莲疯狂。

仅去年,中国的榴莲进口量达到142.6万吨,进口金额达到67亿美元,比上一个高峰期2019年的60.5万吨多了一倍有余。以平均一个榴莲2.5千克计算,去年一年时间中国人消耗了5.7亿个榴莲。

而国内消费端的“榴莲热”,也“卷”起了周边东南亚国家的榴莲种植,托起一个个造富的梦。

01 一个榴莲的享乐主义

“买个榴莲回去补一补。”在阿久店里,来买榴莲的顾客总是会说类似的话。阿久的水果店开在十八线小县城,虽然单卖榴莲并不会赚很多钱,但榴莲是个“钩手”,被榴莲吸引来的顾客,往往会顺便再买点其他水果。

最近一两个月,网上大有“榴莲价格跳水”的声音。但实际上,跳水只是昙花一现,价格基本维持在每斤30元左右,一个5斤左右的榴莲售价150元,并不算便宜。在一些娱乐相对单调的小县城,吃榴莲成了一种日常的享受型消费,总有人三不五时就会来买一个解解馋。

用阿久的话来说,“除了吃点好的享受下,还能干吗?大钱是没有的,买点好吃的还是绰绰有余”。这是榴莲消费下沉的小小缩影。

难以置信,仅仅在三四年前,很多中国人都还难以接受榴莲浓烈的气味,况且其高昂的价格也令人望而却步。一个几百元的榴莲,只能开出一斤多的果肉,吃的每一口都在剧烈地消耗金钱。

榴莲的高昂价格,与长期依赖进口有关。榴莲喜欢湿热,需要在日平均温度22℃以上的热带地区里才能生长。中国境内只有海南能够满足种植的条件,但囿于台风频发的气候以及种植经验的欠缺,还需要较长时间来磨合。

今年,本土种植的海南榴莲已经上市,但产量较少,而250吨的预估总产量相比起2023年我国进口的142.6万吨,还是杯水车薪。另外,国产榴莲价格目前较高,大约69元一斤,是进口榴莲价格的一倍不止,无论从产量还是价格上,我们恐怕离“本土榴莲自由”的愿景还有点远。

因此,进口榴莲的消费仍然占据大头。根据联合国粮农数据,东南亚出口的榴莲几乎都被中国包圆了,总额高达67亿美元。

目前,进口榴莲的原产地主要是泰国、马来西亚、越南。

中国人吃得最多的榴莲,是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近10年来,中国最主要的进口榴莲绝大部分来自泰国。2022年我国进口的82.5吨榴莲里,有78万吨来自泰国,占比达95%。

但随着边贸协议等相关政策的制定,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的鲜榴莲相继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泰国榴莲独霸一方的局面被打破了。

泰国榴莲包装工厂正在准备出口的榴莲。(图/B站@指闻)

榴莲是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原生物种,从前马来土著们随意插在房前屋后。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榴莲自然长大成熟,掉落地上,就成了日常美食。

在马来文化里,人们不会在还没熟的时候摘下榴莲。在采摘的时候也不能用刀划到榴莲树,不然这棵榴莲树会拒绝生果,这也是马来西亚人与土地深厚情感的表现。

被称为“榴莲中的爱马仕”的猫山王榴莲就来自马来西亚。此前,进口到中国的猫山王榴莲一般为冷冻的“树上熟”果肉和整个果子,口感细腻甜润,微有苦味,几乎毫无纤维感。以至于越南这个新晋的榴莲种植国家,种植的品种也主要是从马来西亚引进的猫山王榴莲。

当中国的榴莲消费不断下沉,东南亚的几个榴莲出口国家的竞争也开始暗潮汹涌。

02 东南亚榴莲生产,“卷”起来了

几天前,马来西亚刚和中国政府正式签订了新鲜榴莲的进口协议。这意味着,从前只允许向中国进口冷冻榴莲的马来西亚,在不久的未来也能向中国提供新鲜榴莲。

目前,与泰国竞争最激烈的还是越南。2023年,中国进口142.6万吨鲜榴莲,其中92.9万吨来自泰国,占了6成多(65.56%);菲律宾榴莲0.37万吨,占不到0.5成(0.26%);而来自越南的榴莲有49.3万吨,达到了3成多(34.59%)。

泰国《国民报》在4月8日就有一篇报道称,2024年前两个月,越南对中国榴莲出口量为3.27万吨,超过泰国,占中国进口总额的57%,较去年同期的32%大幅度增长。尽管这个时间点榴莲还未正式上市,两个国家的榴莲出口已经较上劲了。

几个东南亚国家中,越南与中国接壤,在运输榴莲上有*优势。榴莲成熟季,中越边界友谊关的榴莲堆积成山。按照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说法,2023年越南榴莲出口额达到23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了4.8倍。

根据越南媒体VnExpress报道,进入榴莲季之后,越南猫山王榴莲价格一涨再涨,出口需求高,供应量却很低,越南榴莲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2022年,越南新鲜榴莲批准进入中国。(图/Vietnam Expo)

于是,近些年越南还出现了大规模砍伐果林、推平耕地种植榴莲的现象。从2010年到现在,越南榴莲种植面积以24.5%的年增长率保持增长。目前,越南榴莲种植面积达到了13.1万公顷。在越南西部,更是有数千公顷的水稻田和菠萝蜜果园被农民砍掉,重新种上了榴莲。

甚至前段时间传出的进口咖啡豆涨价的消息,也和榴莲种植扩张有关系。

越南是罗布斯塔咖啡豆的主要出口国,这种豆子被认为是相对于阿拉比卡的次优选择,占全球咖啡产量的40%。而榴莲市场的扩张,吸引了不少咖啡农砍伐咖啡树,转而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榴莲,间接导致了咖啡豆的供应下降。

这一系列榴莲种植的过度扩张,引发了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担忧。榴莲一般生长在稍有坡度的山地,而越南榴莲大规模种植在湄公河三角洲,很容易形成盐碱地,如果无法及时给平原上的榴莲排水,会严重影响榴莲的品质和产量。

离开了原产地,榴莲生长挂果并不容易,一株榴莲往往需要种植4—8年才能挂果。如今大肆种植的榴莲树,到七八年后会碰到什么样的市场状况?仍是一个谜团。

03 “榴莲捕手”与“榴莲赌徒”

在这股榴莲热中,今年25岁的越南小伙子Tan抓住了闷声发财的机会。

根据越南媒体VnExpress的报道,他是一名“榴莲捕手”,每当榴莲成熟季来临,他和榴莲采摘团队便出现在榴莲果园。在整个旺季,采摘工每个月收入能达到5000万—1亿越南盾(约人民币1.42万—2.84万元)。

在视频中,Tan的动作流利,几秒钟就利落地割下一个榴莲,随后扔给下面拿着一块布接着的工人。

收入如此之高的采摘工作,并非人人能马上上手。Tan从18岁就开始学习榴莲采摘。成为一个优秀的“榴莲捕手”,需要对榴莲了如指掌,比如在采摘时通过外观判断榴莲是否到了成熟的时候。

判断榴莲的成熟度,方法是用刀柄敲击榴莲,听声音。成熟榴莲声音沉闷而空洞,未成熟的榴莲则声音坚实。这对农场来说至关重要,未成熟的榴莲可能不能达到中国市场进口的需求,给农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所以一旦判断失误,比如榴莲未成熟比例超过总量的2%,那采摘团队就要受到处罚。尽管如此,Tan还是在这“榴莲热”中发了财。两年前,他组建了一个15人的榴莲采摘团队,他相信未来的日子蒸蒸日上。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国人也进入东南亚做榴莲生意。

2022年下半年,B站用户@卡里有一亿的小南 从电商公司辞职来到越南做榴莲采购,他在中国的亲戚负责榴莲经销。每天,他的工作就是到各个种植园看榴莲品质、谈价格,谈好了就让工人上树直接采摘,拉回工厂加工包装。

小南曾算过一笔账,采购卖出的榴莲一般一公斤28元,一货柜大概960箱,一共16320公斤,光果子的价格就需要45万元。从越南南部运输到中越边境凭祥,一车的运费一般是2万元,加上过关检疫、税费等费用需要6万元。出关后再拉到如广州江南市场等给店铺代卖,一车的费用差不多要56万元。折算下来一斤榴莲拉到中国市场的成本为17元,其中还不包含其他原因造成的意外损失。

按照小南的观察,一般来说,投机的散客最后都是“割肉离场”,只有资金雄厚、有销售渠道的大公司才能在这场“榴莲竞争”中胜出。

此外,还有小红书网友@很忙先生,他所在的投资公司进入泰国20多年,投资涉及房地产、建材、进出口贸易等。疫情几年,泰国投资领域萧条,唯独榴莲行情一直很好,实际上,榴莲也是他们公司收益最高的项目。

他在社交媒体分享了出海种榴莲的经历。从2021年至今,公司已经投资种植榴莲园1030亩,主要分布在新的榴莲产区——泰国南部。以每亩地种30棵榴莲算,公司的榴莲园已经种下了3万多棵榴莲。

去泰国投资榴莲产业成为小众致富道路。(图/小红书@很忙先生)

种下*棵榴莲,4—5年之后就可以挂果产生收益。今年,他们最早种下的榴莲已经结果,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他也提醒大家不要盲目入局,因为“种榴莲是长线投资”,等3年后全部榴莲都挂果,到时候的市场行情如何、收成如何,都还未可知。

榴莲致富的路上,不缺乏勇者和幸运者,但要玩到最后,资金规模仍然是最有底气的本钱。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周刊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餐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