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退货率80%!运费险正在杀死商家

未来,强制运费险是否会被电商平台取消,还是个未知数。商家目前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在满足消费者体验和生意盈利之间找到平衡和生存空间。

今年618大促刚刚落下帷幕,有关电商平台改革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

继 #某电商女装商家吐槽退货率高达80%# 登上热搜后,运费险再次成为大众焦点。

6月13日,女装品牌茵曼创始人方建华在个人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呼吁有关部门介入打击“强制运费险”》的文章。

随后,商家们开始争论#电商平台应不应该强制运费险#、#运费险成了服装品牌的电商之痛#等话题。

事实上,早在618大促开启时,就有多位商家,向派代表达对强制运费险的顾虑。眼下,一边是饱受运费险折磨的商家,一边是怒斥“货不对版”的消费者,运费险机制,未来究竟会走向怎样的发展?

01 茵曼创始人呼吁打击“强制运费险”

正如方建华提到的,退货运费险初衷,是为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本身是个好事。但随着竞争加剧,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将退货运费险逐渐变成了强制性要求,大大增加了商家的经营压力。

方建华还列举了强制运费险的“三宗罪”。

首先,强制运费险推高退货率,产生大量无效订单,商家有苦难言。方建华算了这样一笔账:“服装行业一笔退货订单,在没有收益情况下要付出成本约15元,等于商家的广告费,包装物料、快递费的投入直接打水漂。如果按照销售额1000万元,客单200元,保守算40%退货,损失成本高达30万元以上,连带成本每月损失过百万。”

其次,强制运费险,令用户钻漏洞,薅羊毛进行不当牟利。方建华提到,在微博小红书上,可以搜索到很多“薅运费险羊毛” 的攻略。用户通过下单再退货的方式,利用运费险的漏洞薅羊毛,赚取退货快递费与运费险赔偿的差价。另据其表示,有同行分享,有人专门租仓库做起“薅运费险羊毛”的生意。

最后,方建华认为,大量退货造成大量包装物料浪费、打乱生产计划、产生无效成本支出,造成商家无效投入增加,占用产品研发上的资源投入。“当退货率达50%时,一个成交用户需要承担另一个退货用户退货成本;当退货率达70%时,一个成交用户需要承担两个退货用户的退货成本,长期以往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消费者越来越难买到好产品。”

不少商家认为,方建华道出了他们的现状与心声。在这则文章下,有商家表示,“运费险是打着提升买家售后服务体验的幌子增加平台自身受益的手段。个个平台增量没了,于是推广和各种保险,甚至罚款成了各大平台新的收益来源。”

不过,消费者却持有不同看法。从社交平台上的一些高赞评论可以看到消费者对“退货率高”的态度:“自己做的版型和颜色像Si一样,还怪别人退货,谁想浪费时间和钱呢”;“图片和实物差异太大了,布料真是不敢恭维”;“首先检查自己商品质量和材质,其次宣传是否夸大或夸张,最后再确定商品的真实度。做好这些,我觉得退货也就不会那么多了。”

02 “强制运费险”成活动标配,退货率持续攀升

2021年开始,各电商平台开始推出运费险。运费险(卖家版)是指在买卖双方产生退货请求时,保险公司对由于退货产生的单程运费提供保险的服务。初衷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据商家反映,从2022年起,大促活动开始强制绑定运费险。到2024年,强制运费险已经成为各大平台要求品牌参与活动的标配。

随着运费险的普及,电商退货率也开始高居不下。

前段时间,#某电商女装商家吐槽退货率高达80%#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爆料,自己的朋友在某电商平台上卖女装,618大促期间,仅10天创造了约1000万元销售额,但仅退款数额为350万元、退货退款达到380万元,剩下270万元还是未知数。

该网友表示,朋友本以为整体退货率能控制在50%以下,没想到最终飙升到80%。618备货就算尾货能低价出完,估计也会亏五六十万。

“高退货率”几乎已成为女装电商的现状。在派代商家交流群中,有商家表示,七八年前自己的女装退货率已达到30-40%。现在女装退货率低于50%,就得“烧香拜佛”了。

但实际上,退货率不断提高的,不只女装赛道。

在派代商家群里,有女包商家晒出自家店铺的退货率和仅退款数据。其中,5月退货率为68.65%,4月退货率为68.15%。

做男人生意的商家,也没能“逃过一劫”。一位从卖女装转向卖家具的商家,直言今年退货率节节攀升,已经到了“基本没法盈利”的50%的生死线。做医疗器械产品的商家也表示,退货率已从过去的2%-5%,猛涨至今年的超过30%。

今年618大促开始前,派代曾与诸多商家进行采访交流,得到的整体反馈是,商家们对这届618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中一大原因在于,担心强制运费险对利润带来的影响。

经营童鞋类目的淘宝商家天空表示,“满减和运费险太厉害了,*价的83折,加上运费险,没几个类目扛得住。”

多位商家直言,“主要还是怕运费险,一个月要开运费险,想想都害怕”,“退货承受不住”。

03 “不合理”的运费险,走向何方?

运费险为何遭到商家如此强烈的反对?其根源在于,强制运费险带来了极高的退货率。

而极高的退货率背后,或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消费者提到的“货不对版”或其他影响消费体验的地方,二是运费险本身确实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容易被钻漏洞、薅羊毛。

站在消费者角度,退货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是,消费者对商品质量不满意,比如货不对版、产品质量差等。“服装退货率这么高,建议商家考虑一下自己的原因。”有消费者直言。

对此,有商家指出,退货率上升,商家成本增加,只能压缩产品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下滑,消费者收到货后,认为质量差要求退款,这是一个死循环。

“服装退货率本来就高,线下也是试十来件才买一件。这时候就考验店家了,货要对版,介绍要尽量详细全面,试穿数据*充足,或者客服专业,比如专门做服装的。”一位网友如是建议。

除了商品质量导致退货率高, 运费险的运行机制或存在不合理之处。

有律师提到,运费险不应该成为平台的强制性要求。平台应该优化规则,对是否投保运费险赋予商家选择权。

也有律师认为,当前的运费险机制存在规则漏洞,消费者正是利用漏洞进行“薅羊毛”,本质上违背了保险法的*诚信原则,属于诈骗。

对此,上述人士给出的建议是,保险公司应当完善承保及理赔规则,对于保险欺诈行为应该严厉打击。例如根据实际发生的退货频率和成本调整保费,减少固定保费的滥用;强化风险控制,保险公司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退货行为,对高风险用户(消费者)采取限制措施等。

随着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平台开始动用“仅退款”、“强制运费险”等方法,以提升用户体验,留住消费者。本质上,平台提高消费体验,对于平台内的商家而言也是一种好事。问题在于,平台需要在满足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商家利益之间进行平衡,避免将一方的利益获得建立在另一方利益的损失上。

对于商家而言,市场竞争残酷,*的方式是持续修炼内功,让自己保持竞争力,更加适应当下的竞争环境。

未来,强制运费险是否会被电商平台取消,还是个未知数。商家目前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在满足消费者体验和生意盈利之间找到平衡和生存空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派代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直播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