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航系眼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衔微医疗」完成新一轮融资

衔微医疗核心产品睑板腺热脉动治疗设备,已完成对热脉动相关技术难点攻克,产品性能指标对标进口同类产品,目前已经提交型式检验,预计该产品将于今年底正式获批上市。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20日消息,近日,专注于眼科领域研发的北京衔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衔微医疗”)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百赢汇才基金领投、中喜基金(旗下中余同航基金)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团队建设、推进睑板腺设备和眼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临床注册。

衔微医疗成立于2022年6月,作为一家国产眼科手术机器人研发企业,衔微医疗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与多家著名眼科临床机构合作,开展了眼科手术机器人应用的学术研究和动物实验。衔微医疗拥有先进机器人机构、精密驱动技术、微力感知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与先进控制技术等全球领先性平台型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精度控制和力反馈精度指标。衔微医疗在眼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已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SCI及EI论文,并申请了20余项发明专利,其中15项已获得授权。

衔微医疗全新一体化双臂手术机器人,即将送型式检验和发起创新医疗器械审批。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刚需增长,国内自研加速眼科精准医疗下沉,眼科赛道获投资市场追捧值得重点关注布局。

手术机器人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创新型高端医疗设备,在政策和资本的大力扶持下,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其中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不仅技术路径更为复杂,且涉及更多精密元器件,在设计及制造工艺上也设置了较高门槛,在国内外公司相对稀缺,因此备受国际资本市场和产业界的关注。衔微医疗作为国内稀缺的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企业,在国内具备先发优势。

衔微医疗核心产品睑板腺热脉动治疗设备,已完成对热脉动相关技术难点攻克,产品性能指标对标进口同类产品,目前已经提交型式检验,预计该产品将于今年底正式获批上市。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老龄化加剧等原因,干眼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平均 4 个人中就有一个干眼症患者,干眼症成为继近视眼之后又一国民用眼健康问题。国内干眼症的发病率约为21%—30%,国内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占眼科总就诊人数的30%以上,中国干眼症的患者基数已超过3.6亿。干眼症大致分为泪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引发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MGD相关干眼比例高达87.6%。疏通堵塞的睑板腺是基础,强脉冲光治疗和热脉动治疗可有效缓解由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热脉动治疗相比于光脉冲治疗机理明确,且已得到多样本、大数据量证明单次治疗效果便可长达一年及以上。衔微医疗睑板腺治疗设备通过国产替代能解决终端价格问题,将进一步拓展干眼症市场。

本轮融资的完成,将进一步加速衔微医疗开创人类眼科医学全新的眼底治疗手术解决方案,期待公司更多产品早日进入市场助力眼科新兴市场,造福更多眼科患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投资界讯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医疗健康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