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东莞:「制造美学」起手式

眼下,“工业空心化”问题正悬于中国城市头顶。当别的城市思考如何稳住工业底盘,东莞的命题则是,作为唯一一个制造业占比超50%的万亿城市,不缺制造,亦不缺经济数据,缺少一次让外界意识到“东莞制造其实很美”的机会。

东莞的制造,是很多人观察、研究的对象。

吴敬琏、周其仁等知名经济学家都曾前往调研,将其视为研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样本。财经作家吴晓波亦是常客,他连续几年走读东莞,寻找中国制造的答案。

6月12日至6月14日,东莞又迎来一波客人——“东莞制造美学”城市品牌课题研讨专家团。专家团中有位成员,过去十年曾频繁往返广深之间,却从未在东莞下过车。那些年,她对东莞的态度是:有什么值得去的,去看虎门销烟遗址吗?而这一次,跟随为期三天的调研行,东莞掀开了制造业的一角,让她“惊讶、惊叹、惊喜”,“不再是印象中那个‘世界工厂’了”。

东莞的好,得去过、见过才知道。

眼下,“工业空心化”问题正悬于中国城市头顶。当别的城市思考如何稳住工业底盘,东莞的命题则是,作为*一个制造业占比超50%的万亿城市,不缺制造,亦不缺经济数据,缺少一次让外界意识到“东莞制造其实很美”的机会。

01

产品的故事

“什么时候能在美国开店?”

专家团到访东莞的前两周,旧金山时间5月29日,一场“风起国潮 粤动金山”潮玩展活动在渔人码头举办。东莞人带着好几箱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潮玩产品,集中亮相美国街头。

活动相关负责人记得,那天太阳很大、当地人很热情。“我们的潮玩做得很美,可以是艺术品,可以被收藏”,当粤港澳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文化一碰撞,来访者不断催问:“什么时候能在美国开店,什么时候开售?”

生产这些国潮产品的其中一家企业,叫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6月13日,专家团前往调研。

总经理熊毛介绍,公司建于2004年,本是一间金属加工厂,给各大手机厂商供应配套的金属零件,比如SIM卡卡托。2009年,区别于市面上流行的纸质、木质、塑料玩具,公司研发出全球*3D金属拼图,成功转型为文创潮玩企业。

凭借精美的金属工艺、创意设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加持,公司自营的金属拼装玩具品牌“拼酷”逐渐打开市场,出口美、日、欧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上同品类销量榜前列。

来到公司的小型博物馆,里面陈列了自2010年以来面世的所有“拼酷”作品,专家团成员一面拍照、赞叹,一面挑选商品放进购物篮。排队购买,是对东莞产品的*褒奖。

在东莞,这样高品质的产品比比皆是、行行皆有。

厚街镇的东莞时代皮具制品厂有限公司,运营着箱包、鞋子、服装的自主品牌,它们与奢侈品品牌有着同样材质、同样工艺。品牌打出声量后,2023年直播带货的营业额为8亿元。

长安镇的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一个个监控镜头,走向全球市场,成为光学行业龙头。即使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它们产的摄像头依然可以呈现布景的五颜六色。

虎门镇的当纳利(广东)印务有限公司,是印刷巨头当纳利在亚洲*的图书制造中心。一栋大楼里,楼下是印刷包装,楼上是新品研发。公司研发的立体书、发声书、叠加了刺绣的纸质封皮……不断推高书籍装帧设计的颜值。

02

制造的故事

“不是黑灯工厂,但能做到黑灯工段”

这些产品都是“东莞造”。

说到这儿,你或许会联想起东莞的一个称号,“世界工厂”。这个词往往与低附加值挂钩,被认为是负面的。

但其另一面的价值常常被轻视:与国际大牌合作的制造商,工艺是过硬的,产线是科学的,配套是齐全的,品质检测是严格的,产品主要是对接国际市场的。

除了原始采购端与最终销售端,东莞要完成中间所有的制造环节。有经济学家曾指出,东莞工业区的优势在于无数种产品皆可制造,而且造得好、造得快、造得便宜。

全链条、高水平的制造能力,意味着什么?锐空间主理人李铭威说,“我之所以选择到东莞来落地设计,是因为这里有*的木匠、*的铁匠、*的结构工程师,打样快、出图快、变现快”。更重要的是,“东莞精美的工艺能倒逼我灵感的产生”。

制造出高品质产品的东莞企业们,正在转型经营自己原创的品牌。制造那条“腿”已粗壮非常,补齐品牌、设计的另一条“腿”,曾因“东莞塞车、全球缺货”闻名的东莞,就能再次以“制造”逆袭。

这次调研,专家团成员不仅看到了东莞制造的“大”,还看到了“强”。

自动化生产 图片来源:形象莞(占有兵摄)

“一年生产180万个床垫,每天生产5000个,大概需要多少工人?”这个问题,放在过去,以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可能需要数百甚至上千人。但位于东莞厚街的慕思智能工厂告诉你:仅需50人!

慕思床垫数字化工厂,一楼到四楼完全打通,到处是自动化设备。调配面料、床网、粘胶,到围边、包装、出厂,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一气呵成。而且,一条柔性化的生产线,能同时产出上百个型号各异的床垫。

把一家传统工厂,打造得如此富有科技感,着实震撼了不少来访者。在东莞,这样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产线,远不止一家。

东莞智造 图片来源:形象莞(李志良摄)

步步高生产小天才电话手表的产线,自动化率也在八成左右,配备的技师,一部分是调试生产设备,另一部分安排在了最后的包装环节。

产线负责人说:“我们虽然不是‘黑灯工厂’,但完全能做到‘黑灯工段’。”

“黑灯工厂”,顾名思义,即不需要开灯就能自动生产运营的工厂,强调的是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方式。

当纳利的东莞印刷车间同样实现了自动化。车间负责人回忆,15年前她刚入职那会儿,“需要很多技师手动调墨、装帧”,后来换了机器,实现中央供墨、研发排书专利,引入了能科学搬运的无人叉车,“车间的人比过去少了一半多”。

过去几十年,中国曾以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后来,在经历产业转移、务工者回流、人力成本抬升、机器换人等阵痛和蝶变之后——

以“三来一补”起家的东莞,慢慢撕掉“代工”的标签,向产业“微笑曲线”的嘴角靠近,享受制造、智造、创造的快乐。

03

创新的故事

“R&D支出占比,仅次于深圳”

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指挥屏、驾驶舱,传统制造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科技创新,在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的过程中,推波助澜。

切入“工业母机”行业的拓斯达,是一家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旗下的东莞市埃弗米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时,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1/4,核心部件都有*研发专利,也攻克了一些“卡脖子”技术。

随着外贸不确定性增大,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发展国内市场成了近些年东莞企业转型的关键词。游刃于国内外两个市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使得很多制造业重镇实现了二次飞跃,不断迭代。

放眼整个东莞,其新兴的创新力排在广东前列。《2022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2022年,东莞R&D经费支出占比提升至4.10%,仅次于深圳的5.81%。另有数据显示,东莞47%的规上工业企业建有自主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二。

截至目前,东莞形成了涵盖34个工业大类、涉及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构建起21万家工业企业、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上万家国家高企、17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制造业优质梯队。

东莞的创新活力与科技力量,既出现在产业应用端,也布局在基础创新端。专家团慕名前往松山湖科学城。

早在新世纪之初,东莞就布下“先手棋”,以松山湖作为全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探路先锋,投入大手笔予以重点建设。经过20多年发展,松山湖沧海桑田,在科创领域开枝散叶。

从地图上看,大朗镇境内的松山木水库,南岸是华为打造的欧洲小镇,北岸是大湾区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还有无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穿插其间。

围绕那片水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一批颇具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发展壮大,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走出了李群自动化、云鲸智能、逸动科技等一大批新锐科技企业。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组成部分,松山湖科学城蕴藏了珠三角最强的科研能力,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聚集,推动松山湖形成全球难得一见的科研制高点,为未来铺垫更多的可能。

04

美学的故事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考虑未来的事”

讲述“世界工厂”转型为“国际制造名城”的惊艳,本可以告一段落。但随着调研的深入,专家团成员发现东莞并没有止步于此。

一个传统农业县、近代史开篇地,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大制造业,让这座年仅36岁的地级市积淀了深厚的物质基础。2021年,东莞新晋GDP超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之城。

这段独特的历史,造就了东莞以镇为基本单位的产业构架、城市构架。它是全国极少数不设区一级行政单位的城市之一。

走进东莞街镇,比起千篇一律的产业园、商品房、商厦,更惹眼的是分散各个街镇的一栋栋厂房,错落生长,复杂多样。

“专业镇经济”的特色,支撑了东莞经济马力十足。她一个镇,就能展现出超过外地一个市的潜力。赛迪顾问发布“2023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东莞28个建制镇全部入围,镇域经济发达的广东一共才81席,东莞占了超过1/3。其中,15个镇进入全国*,两个镇进入前十。

甚至一个村,也能羡煞众人。东莞市展览馆中秀了一把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的“肌肉”,当年纯收入超亿元的村共37个,最高的是中堂镇潢涌村,收入6.12亿元。

岭南一隅的崛起,浓缩了中国制造的曲折与奇迹。

2019年,在庆祝东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策展人崔波花了四个月时间在东莞工厂里寻找素材——几百件工装、200多斤工卡,以及无数张给家里的汇款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人口增长了近10倍。除了千万常住人口,这46年中还有超过2亿年轻人在东莞工作过。

宏大的制造命题,落到微观个体身上,演化为挣钱、养家,这是年轻人对这座城市最原始的需求。

物质基础,一开始并没有更多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专家团中一位成员早年在东莞工作期间,“都没有市中心的概念”。2001年,东莞划出约15平方公里,提出建立城市中心区。同时,全面升级城市基建,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迈上“双万”新起点以来,东莞进一步提出“文化强市”建设构想。2023年,东莞专门召开了一次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强调要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气质,进一步讲好东莞故事,传播东莞好声音。会上印发的1+8政策文件之一《东莞市城市形象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6)》,意在扭转东莞“名”与“实”的错位关系。

当制造到一定程度,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只是提升效率效益、秀秀经济肌肉,更是催生了大家营城理念的更新。从文化层面、美学层面,重新认识经济和制造的问题。”

东莞有关部门负责人感悟,明年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兑现年,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不仅仅是产品更好、更美,关键是作为制造业强国,肩负起推动人类工业文明迈入新进程的责任。

回到一开始,之所以邀请“东莞制造美学”城市品牌课题研讨专家团到东莞深度调研,也是基于“文化强市”的考虑,借脑借智一起探讨,如何让外界知道“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这不止关乎制造业的提档升级,更根系着城市的新形象、新品牌、新文化。

“既然我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就应该考虑更多未来的事情、对未来的贡献”,东莞正在筹备新的蝶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美业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