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市值第一宝座易主!英伟达市值称王,苹果又坐不住了

总体上看,苹果在AI领域的C端具备优势,而英伟达在B端拥有强大影响力,现在很难判断未来谁在AI领域里的影响力更大。

周二,英伟达股价迎来了3.6%的显著上涨,市值一举达到3.34万亿美元,成功超越了科技巨头微软,后者市值为3.32万亿美元。

但就在一周前,苹果股价在WWDC大会后一鸣惊人,跃居世界*。随后,微软、苹果、英伟达三家公司市值你追我赶,排位轮番变动。

直到今天英伟达首次拿下世界*。‍‍‍‍‍‍‍‍

今年内,英伟达的股价已经惊人地上涨了超过170%,特别是在5月公司公布*季度业绩后,股价更是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

自2022年底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已经飙升了9倍以上,究其原因,英伟达市值的飙升与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密切相关。

据悉,英伟达占据了该市场约80%的份额,随着OpenAI、微软、Alphabet、亚马逊等构建人工智能模型和运行大型工作负载所需处理器的需求激增,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在最近一个季度同比增长了惊人的427%,达到了226亿美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6%。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股价在周二下跌了1.1%,市值降至3.29万亿美元,暂时落后于英伟达和微软。

英伟达市值的这一跃升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是对整个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发展的一次重要预示。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英伟达似乎已经站在了这场技术革命的前沿。

但,请不要忘记苹果的虎视眈眈。

‍‍‍‍‍‍‍‍‍‍‍‍

在某种程度上同为硬件公司的苹果和英伟达,背后有着一段爱恨情仇。‍

作为曾经的合作伙伴,如今暗自较劲的对手—— 跟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不同,苹果宁愿自己耗费巨大精力自研芯片,也坚决不采用英伟达芯片。

苹果掌握着数以十亿计的消费级硬件设备话语权。而AI真正走向普及,离不开消费级硬件载体。‍‍‍‍‍‍‍

可以说,现在全球科技圈*的看点之一,就是苹果和英伟达的你追我赶。

01 苹果和英伟达的“新仇旧恨”

苹果与英伟达的矛盾,产生于2006~2009年间的“bumpgate”丑闻。

当时,苹果在Mac中使用了英伟达的GPU。然而,这些GPU因为高热量和糟糕的封装设计,导致故障率极高,甚至超过了40%。

向来以品质立身的苹果,自然接受不了这个问题,最让苹果难以接受的是英伟达还不承认自己有问题。最后两家对薄公堂,在苹果的诉讼下英伟达被迫更换GPU。

自那时起,苹果和英伟达就彻底分道扬镳了,并在2016年停止使用英伟达的GPU。

与此同时,苹果开始采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转向使用AMD和Intel的GPU,即便性能要弱于英伟达,另一方面开启自研芯片之路——从A系列到M系列,苹果芯片也开始发挥作用。

面对苹果的强势切割,英伟达也进行了反击。2019年,英伟达直接宣布未来旗下的CUDA软件产品将不再继续支持苹果的MacOS操作系统,并且CUDA也将与苹果的全生态产品绝缘。

两家的矛盾越来越大,界限越来越深。

如今,英伟达已经崛起为庞大的芯片巨头,全球都在疯狂抢购它的GPU。今年5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当前芯片市场需求*旺盛,全球估计大约有2万家生成式AI企业都在争抢英伟达的芯片资源,其中包括微软等巨头。

AI带来的热潮,让英伟达赚的盆满钵满:最新财季营收达到260亿美元,与上一财年增长1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2%。

然而,苹果却没有参与这波抢购大潮,其对英伟达GPU的采购规模非常小,没有进入前十大客户的名单。

即便在性能上,英伟达的GPU比苹果的芯片系列更强,但苹果还是没有多大热情。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苹果主打一个“分手到底”。

难道苹果不想用更好的芯片?当然不是。只是对于苹果来说,对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强控制更为重要。

乔布斯去世后,以霸道整合供应链著称的库克执掌苹果。他对供应链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如果发现某供应链厂商跟自身核心利益绑定,苹果会选择入股或者收购来增强控制权。

另外,苹果对于供应链还有“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意识——屏幕交给韩国,镜头交给日本,组装交给中国。

此前英伟达显露出的“反骨”让苹果感到不放心,再加上英伟达现在的实力已经跟苹果在一个级别,苹果更不会接受对其芯片的依赖。

02 矛盾背后:争夺AI时代的话语权

如今,随着AI时代的加速来临,苹果跟英伟达的矛盾不仅仅在于硬件供应链的控制权,而是在移动互联增长放缓之下,争夺AI时代的话语权。

苹果是上一波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心角色,不过即便是中心角色,也会面临着增长放缓的焦虑。

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今年*季度,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13%。另外,苹果2024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显示,iPhone营收为460亿美元同比下降10%。

当iPhone等硬件业务增长放缓,苹果必须提前加大布局下一个时代。今年年初,野心勃勃的苹果选择放弃了十年的造车计划,转向了AI。

进军AI时代,苹果有两重考量。

首先,从业务层面来看,手机消费者的换机欲望越来越低。苹果需用AI来刺激一波换机潮,拉动业绩。

招商证券表示,看好苹果AI时代端侧创新推动产业链迎新一轮发展机遇。苹果AI从iPhone15 Pro系列开始支持,有望推动老用户换机潮。

其次,从战略层面来看,苹果决不仅仅满足于用AI颠覆手机体验,它要打造的是整个生态。

在今年5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库克向投资者强调了AI的变革力量和苹果在AI新时代的优势。

他提到,“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变革力量和前景,苹果拥有在新时代脱颖而出的优势,包括苹果将硬件、软件和服务无缝集成的独特能力,以及具有行业*突破性技术的苹果芯片和我们对隐私的关注。”

另外,苹果还在大肆收购AI相关企业完善AI生态。市场调查机构 Stocklytics的报告显示,苹果2023年共收购了32家AI公司,在主要科技公司中位居榜首。

而且,虽然跟英伟达闹掰了,但苹果并非真的故步自封,合作也是在不断进行的。

这次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就宣布将与OpenAI合作,把ChatGPT集成到苹果系统生态中,让用户能够直接使用ChatGPT的特殊功能。

苹果与OpenAI的合作,则引发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会产生数据风险,并声称如果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OpenAI,他所在的公司将禁止使用苹果设备。

马斯克一向是反对AI的,这一次他是真的担心数据安全,还是担心苹果和OpenAI的强强联动带来的竞争威胁,估计只有他自己清楚。

当苹果暴露出要做AI生态里的霸主,英伟达也显露出雄厚的野心,其不会满足只做AI芯片。

黄仁勋已经表示,英伟达构建的不仅仅是GPU处理器,而是AI工厂,包括CPU、GPU、内存、NVlink、InfiniBand以及以太网交换机。

从英伟达目前在AI全产业链的布局来看,它也想要做AI时代的中心角色,这注定了它跟苹果将成为对手。

03 苹果的优势,英伟达的危机

在逐渐逼近的AI时代,苹果和英伟达谁将占据上风?

市场普遍认为苹果布局AI的动作较为缓慢,处在掉队趋势。的确,苹果在AI方面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不过,苹果并非没有竞争潜力,因为它拥有超过10亿部iPhone设备,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产品生态。如果其产品和生态都被赋予AI功能,那么应用端的需求将会呈爆发式增长。

另外,苹果强大的终端计算能力可以让其绕过对英伟达芯片,发展出一条独特的AI之路。

这是因为,区别于微软、谷歌、亚马逊等拥有强劲云计算能力的科技巨头,苹果的云计算业务较为薄弱,但它拥有最强大的终端设备计算平台。

而随着技术发展,由GPU和云计算驱动的AI计算,正在向终端设备转移,苹果可以在终端上发展自己的AI。比如,苹果开发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具备端侧推理的能力。与训练不同,推理场景对英伟达的CUDA的依赖较小。

也就是说,即便苹果在AI上掉队了,但仍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形成后发优势。

对于英伟达而言,市面上对其预期愈发呈两极分化:要么认为其市值还有非常大的上涨空间,要么认为其泡沫巨大,将会迎来暴跌。

事实上,市值涨跌不是最为关键的。英伟达的潜在危机在于,一旦其他厂商对其芯片的依赖下降,芯片销量下滑,英伟达的市值将会产生较大波动。

这种迹象已经在发生,一些跟英伟达形成抗衡的联盟已经逐渐诞生。

眼看英伟达一家独大,多科技巨头都开始发力自研AI芯片。今年3月,包括高通、谷歌、英特尔在内的科技巨头,计划开发一套支持多种AI芯片的项目“UXL”,目的是创建一个开放源代码的AI生态,让计算机代码能够在任何芯片架构和硬件上运行,从而打破英伟达在AI领域的主导地位。

此次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对自研芯片的强调,或将也将带动一波AI领域的“独立自主潮”。

总体上看,苹果在AI领域的C端具备优势,而英伟达在B端拥有强大影响力,现在很难判断未来谁在AI领域里的影响力更大。

这场较量注定是一场长跑,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