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车圈大佬激辩「内卷」

据崔东树判断,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有望回归到以促销为主的常态,不太会出现动辄降价20%的情况。

“价格战”愈演愈烈,新能源车有些卷不动了。

自6月份以来举行的几场行业论坛上,关于“内卷”的大讨论正在汽车江湖里热烈展开。“卷不动了”“再卷下去,老本都没有了”“没有企业能亏几百亿”,诸如此类的声音,首次从大佬们的口中对外传播开来。

大体而言,车企大佬们的观点可以分赞成“内卷”和“反内卷”两类。比如,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指出,其实卷就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也持类似观点,并喊话要卷价值,不卷价格。

当然,反对“内卷”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广汽董事长曾庆洪也赞同,认为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已经有些过度了,“卷价格”应该是让利而非让(成)本。

大佬们针锋相对的发言,指向敏感的价格战。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卷的本质是通过价格战抢对方手上订单,随着行业“价格战”成为常态,争议也越来越大。然而,只要竞争存在,内卷就难以避免。如何“破卷”,是众多新能源车企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佬们热议车圈内卷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席卷半个车圈的这场大讨论,似乎从余承东称比亚迪是“卷王”而展开。

6月1日,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雷军、余承东等车圈大佬赴会演讲。

“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里面,全世界*(*)的卷王是比亚迪,因为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鸿蒙智行不善于卷价格,但善于卷价值、卷智能化、卷豪华感。”余承东在大会上如是说道。

对于市场自去年以来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余承东表示:“我们认为应该是卷价值,而不是卷价格。”

何为卷价值?余承东进一步解释称,“要卷智能化,卷豪华感、舒适感,卷安全、高质量,卷*的、舒享的用户体验。”

如果考虑到鸿蒙智行在高端新能源车赛道的布局,余承东的讲话就容易理解了。在燃油车时代,由于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国内豪华市场牢牢被BBA等外资品牌占据。

新能源时代,以问界、理想、蔚来、极氪为代表的中国新豪华品牌迅速崛起,抢夺原来被外资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这其中,鸿蒙智行品牌表现突出。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鸿蒙智行累计交付新车14.8万辆,*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宝座。

与此同时,鸿蒙智行品牌多是高价格的豪华车型。数据显示,整个问界系列车型平均售价保持在40万元左右。因此,仅从价格角度而言,一味的“价格战”,并不利于鸿蒙智行产品的高价销售。

同样是在此次大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也给当前的内卷指明方向,“大家不要在小问题上卷了,没有价值。”雷军表示,如果把一些产品细节全部开放共享的话,中国汽车会越来越好用。

随后,在6月6日开幕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王传福“隔空”回应了余承东关于比亚迪是“卷王”的说法,他认为,卷是市场竞争的体现,积极拥抱才能胜出。

王传福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卷价格、卷技术、卷规模,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卷老板、卷流量等。他指出,行业发展有挑战有机遇,当下的“卷”其核心是市场竞争。

而面对市场的卷,企业家不应该焦虑,而是要积极面对。在王传福看来,所有的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打造世界级品牌。

对于当前市场的竞争,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持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方式。卷意味着追求*,推动中国品牌的新高度,实现用户利益*化,为用户创造价值。

朱华荣表示,未来10年,将有更多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

“价格战”背后的争议

不过,对于过度的“内卷”,一些车企大佬似乎扛不住了,发出了“反内卷”的声音。

上述论坛上,李书福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价格战一浪高于一浪,也是举世*,这种现象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在他看来,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

李书福认为,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广汽集团董事长也在发言中抨击了行业内卷严重的现象。他称,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已经有些过度了。

“什么叫过度?卷价格过度了没有钱赚,这个就不正常。”曾庆洪表示,对于价格战,让利没有问题,但是让本就有问题。100万都没得赚,做什么企业,交什么税、就什么业,因此(大家)要回归到理性的价格战。

值得一提的是,6月11日,“广汽集团”官方发文整理了曾庆洪的观点。其中,关于“价格战”,曾庆洪表示,卷价格没问题,这是供求关系和市场规律决定的,广汽不反对价格战,也不怕打价格战,但是要有理性和底线,不能过度。

不难发现,“反内卷”的大佬们,并不是反对竞争,而是反对无穷无尽的“价格战”。

事实上,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车市的主题。202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行业为价格战所困。进入2024年,情况并没有改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称,2024年1-5月,有近60款电动车降价,的确是一场罕见的价格战。

崔东树指出,“价格战”的背景是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下降,新能源汽车新品快速推出,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0%以上等。“价格战是体系能力的表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国金证券研报分析称,今年2月下旬,比亚迪开启荣耀版改款降价,但依旧实现毛利率同环比双增,表现超预期。经测算,比亚迪一季度单车成本仅10.2万元,同比下降24.9%,环比下降9.8%。

财报数据也显示,去年以来比亚迪的毛利率创下近年新高。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的毛利率已分别上升至20.21%和21.88%,为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是,并非所有整车企业能保持良好的利润状况。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多家上市车企的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破卷”之路在何方?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战是最常规的竞争手段,完全不打价格战是不可能的,但只会打价格战也是没有未来的。

因此,在价格战不断,企业本身需要盈利的前提下,如何正确的“卷”,也值得关注。

从近期行业里的讨论来看,反对和抵制抹黑、虚假宣传等,要从“卷价格”向“卷价值”转变,都是破内卷的共识。

除此之外,技术创新和出海寻找更广阔市场,也是两大选择。比亚迪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王传福表示,真正创造高端品牌还是靠产品力,产品力的核心要靠技术创新。他强调:"在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核心就是研发人员。"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也提出,要靠创新来“卷”,而非重复性、堆积式的“卷”。所有的技术都必须基于用户体验,从而提升新能源的用户偏好度,进一步扩大NEV的市场份额。

同时,他认为除了内卷,还要向外卷,即“出海”。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也认为,出海是国内汽车“破卷”的必由之路。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汽车出口*。其中,传统燃油汽车仍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数量占比接近七成,但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更快,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出口9.7个百分点,被业界视为未来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出口也并非一条坦途。据媒体报道,随着出口数量的大增,"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便开始传开来,“关税大棒”随之而来。

有分析认为,不论是提倡“卷价值”、将创新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还是在竞争中出海,各家车企都力图通过差异化来打破“价格战”的魔咒,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据崔东树判断,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有望回归到以促销为主的常态,不太会出现动辄降价20%的情况。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雷达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