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万「离职博主」冲进小红书,谁拿到了流量密码?

离职话题虽然能带来流量,但一个可持续有商业价值的自媒体账号,往往需要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专业内容支撑。

一张字节跳动的工牌和离职表的图,配上一句“我离职了”,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去年开始,离职、裸辞等职场反向话题,在社交平台上的热度不断攀升。“一个赞就离职”、“80后40岁,裸辞15个月”、“字节离职后,我靠6份收入养活自己”、“裸辞旅居大理一年,我终于月入2w了”……诸如此类的帖子,对网友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在众多离职贴中,挂着“互联网大厂”的内容更是能迅速激起大家的讨论热情

“当我终于过五关斩六将来到仰望的大厂,怎么每天就是做PPT、改报告?”、“向上管理、为了扩大个人势力抢资源、又蠢又爱PUA的领导”、“最直观的是我查出了乳腺结节和乳腺增长,需要做手术的程度”……这些内容不仅让大家重新审视互联网大厂的职场光环,也成为当前职场大环境的一个缩影,不断地刺激着每一个“继续苟着”的打工人。

流量的加持下,“离职博主”已然成为一门可观的生意,就连“大厂离职观察”也能成为一个热门赛道

博主@营销不科学分别整理出了“字节离职赛道”、“腾讯离职赛道”、“阿里离职赛道”的小红书博主们,并列出了详细的接单收入、粉丝数、商单数、笔记报价。虽然真实性待确认,但六位数的收入还是让很多人在看乐子的同时,惊觉原来离职的流量红利,已经让部分人实现了财富积累。

@大厂离职博主观察员凭借分析离职博主,在不到10天内粉丝增至6000+。

不可忽视的是,离职博主赛道如今尤为火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厂频繁、规模性的裁员,且裁员仍在继续。就在5月份,腾讯、阿里、字节等多家互联网大厂都传出了仍在裁员的消息。甚至还衍生出了垂类赛道——“失业博主”

但当离职博主批量涌入社交媒体,内容同质化、内卷严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且对于离职博主而言,通过贩卖情绪获得流量之后,如何转型也是现实困境。

离职博主批量出现的背后,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从当下职场环境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互联网大厂祛魅、对固化的工作模式反抗、对不合理的工作氛围和待遇表达不满,这些职场心态的变化促使年轻人们开始出走大厂或者逃离职场。

“每天要写千字的日报、早上汇报晚上汇报、默认每天加班”, @Claire茶仔向我们回忆道,“有一次下班后领导把我喊回去,问我生病了为什么不能写汇报、为什么我12点多就睡了,当下我就决定不转正了。”

“曾经我非常信奉职场成功学,相信自己只要够努力就能爬上高高的梯子,但我并不快乐。大厂的职能设置,会让人长期陷入一种虚无的无意义感”,@一肉一丸告诉我们,当然她也坦言,自己裸辞是做了准备,安排好了时间、也有一些睡后收入。

从现实因素来讲,前文提到的裁员潮也让很多人被动成为“离职博主”。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分享自己“喜提大礼包”、“在大厂毕业”的经历,甚至还有人分享被裁赔偿经验。

从商业利益的角度,随着离职博主赛道的火热和成熟,快速的流量积累与可观的变现也吸引着无数人跟进。毕竟在各类热门帖子中,离职、裸辞相关的内容往往关联着“财富自由” 、“裸辞创业”、“月入5w”等显眼的标签。

此外,离职博主的出圈其实也反映出一个现状,相比过去,如今大家对于“离职”、“被裁”、“裸辞”的态度更加友善,甚至是带着“祝福”与“羡慕”的心态,因此越来越多人敢于在社交平台上质疑职场、分享自己的职场状态。

“去年我发帖的时候,有很多人骂我,说我不珍惜、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乱七八糟的攻击都有,但是今年就好很多,也有很多人站出来讲”,博主@Claire茶仔告诉我们。

而这些离职博主之所以受欢迎,也是因为内容本身踩中了职场大情绪、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痛点,让很多人从中找到了心理代偿和情绪出口。

通常互联网大厂离职博主的受众相对明确,一方面吸引了很多还在厂内卷的打工人围观,对于他们而言,相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下,离职博主的离开本质上是自己的另一种的可能,或者是自己“想迈但还没迈出去”的一步,因此很多围城内的人通过看离职博主来进行“代餐”

另一方面这些内容本身对围城外的打工人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即便对互联网大厂祛魅是一个趋势,但大厂实际的工作氛围、高薪、福利等,依旧是很多人好奇的点,这些大厂离职博主的*视角,成功满足了很多人的猎奇心理

其实很多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也会通过关注离职博主的内容来了解职场,甚至让博主帮忙给出职场建议、内推等。

但很多离职博能出圈,核心还是内容话题度和人设运营

凸显打工人和老板之间的矛盾点、控诉职场的不公,是离职博主能快速引起讨论、甚至引发争议的路径。去年,@Claire茶仔发布的离职贴中,就细数了领导的PUA、千字日报、频繁加班等矛盾点,不仅引发了的社交平台的热议,在公司内部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我当时爆火的笔记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个矛盾点,很多人就支持我去声讨职场上的不公平行为,也会有非常多的讨论”,@Claire茶仔告诉我们。

强化反差感也是很多离职博主的内容模式之一,例如将“离职”、“裸辞”这种职业状态关联上“月入过万”、“旅居”、“退休”等令人向往的标签,呈现出一种离职后赚的更多了、过的更好了的理想生活,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和好奇。

另外,人设运营也是能让离职博主快速被记住的方式,观察发现大多数离职博主最终呈现出来的人设,主要还是积极、高效、自律等,一个打工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例如@一肉一丸的主页标着“37岁支付宝裸辞退休”,@Claire茶仔的个人标签是“一个精致的高能量打工人”,当然这些博主的内容也在不断强化着人设本身。

“同时我也在丰富自然内容,其实有很多粉丝希望我可以写一些经验贴,所以会输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但目前并没有做咨询类商业化的打算”,@Claire茶仔表示。

不论是对职场不公的正面反抗、还是对职场成功学的反思,这些离职博主们正在上演打工人心目中的职场“爽文”,给无数仍然困在职场的人带来短暂的多巴胺,也成为很多人“想成为但没勇气成为”的样子。

流量密码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生意

虽然也有博主在@营销不科学的帖子下亲自辟谣“没有赚那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的确吃到了“离职”带来的流量红利。

接商单是这些博主们最普遍的商业变现方式,而且通常这些离职博主的用户画像是一二线、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学历和职业都不错的女性,是很多品牌的目标客群,本身的消费力也很强。

“最近618很忙,差不多一个月能有8到10个商单,平时合作也挺多,一个月少的时候也有1万多,多的时候差不多有3万左右”,@Claire茶仔告诉我们,目前@Claire茶仔的单条笔记报价在3000-5000之间,“下个月打算提升价格,收窄数量。”

目前@Claire茶仔合作的主要是大保健和医美护肤品类,“因为我自己也有护肤、医美、养生的需求,所以会分享相关的笔记和内容,这些内容有流量之后就自然就会被品牌方看到。”

与其他赛道博主不同的是,改简历、职场资讯、甚至卖课也成为很多离职博主的变现路径。

对于依然对大厂有憧憬的人而言,这些曾成功上岸过的前辈也就有了“给出建议”、帮忙内推的资格,不过是需要付费的建议。

部分成功迈入自媒体赛道的博主,顺势做起了“账号咨询”。博主@欢子say在“34岁,辞职1年,月收入稳在10w了”的帖子中,就表示自己的收入路径之一就是“打造了IP起号训练营,给1000多个学员精准找到定位。”

此外,围绕个人IP不断深化,通过有质感的内容来提升个人IP的商业价值、探索新商业可能,也是很多离职博主的选择。相比接广和咨询,这种方式需要长期的、有影响力的内容,对于博主本身的内容素养和经济状况也提出了要求。

“短期内我不会频繁接广,这个月有8个品牌来找我,基本上都推掉了,因为我是用做事的逻辑来做账号,账号只是载体”,@一肉一丸表示。目前@一肉一丸控制在1个月1-2条相对低的合作频率,更多精力则投入到了《102种不上班的活法》的主题访谈。

但目前大多数离职博主的*运营平台,还是小红书

@一肉一丸和@Claire茶仔都向我们提到,小红书的用户质量最高,而且大部分是女性,对职场或者生活类的内容接受度高;抖音男性用户更多、B站用户更年轻,整体评论氛围不如小红书,而且B站是长内容为主;此外,相同粉丝量的账号,在小红书的变现能力更强。综合之下,将小红书作为首要运营平台,其他平台进行分发。

赛道的流量和红利,促使了“离职博主”赛道的崛起,而不少通过离职成功挤身自媒体行列的博主们,又通过“月入5万”、“裸辞后实现财富自由”等,吸引了新一轮的流量。

离职话题虽然能带来流量,但一个可持续有商业价值的自媒体账号,往往需要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专业内容支撑。

严格来说,离职博主本身就是伪命题

“如果没有持续的内容输出、非常强的个人IP色彩,爆贴也很难让账号风生水起”,@Claire茶仔表示,“小红书的中心化,非常考验博主每一篇的创作能力,只有内容足够好才能在流量池站住脚,因为平台永远需要用算法来卷博主。”

在@Claire茶仔在发出离职贴之前,已经积累了5000左右的粉丝,且有一定商业合作,离职贴之后@@Claire茶仔的粉丝升至1.2万,此后博主继续分享新的职场状态、生活等,才最终积累到了当前的2.7万。

离职后@一肉一丸推出了职场向访谈《102种不上班的活法》,以更扎实的内容进行转型、吸引用户,首期嘉宾也是一位“互联网大厂离职博主”@pinko大小姐。而且@一肉一丸的粉丝也是通过此前的职场vlog、八段锦直播、离职等多个内容积攒起来。

但往往转型,才是最考验离职博主的一环。

因为很多所谓的离职博主,都是因为有情绪、有话题的离职经历被大数据选中,实现了*波流量积累,对于博主本身的内容策划能力、专业的图文或视频制作能力要求并不高,换句话说,离职博主的门槛不高

然而转型到具体的专业领域,意味着需要相关的内容修养、对网感的敏锐度。例如家居博主不仅需要家装审美以及对相关受众的痛点把握;旅游博主需要视觉内容的创作能力;职场博主也需要持续输出有用的职场建议,或持续给大家带来情绪价值。

因此在热热闹闹的离职博主赛道中,真正跑出来的博主并不多,更多则是因为没有持续有效的内容输出,被流量抛弃,甚至很多离职博主的终局是“换个大厂继续卷”。

@今天减肥了吗发布的“字节三年,各位暂停一下,恭喜我离职”的帖子,获得了不错的热度,但涨粉效果不佳,目前小红书粉丝只有407。主页中虽然标注了“挑战100种方式生活”,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内容输出。

不公也不乏成功转型的离职博主,观察发现,目前转型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类是强化个人IP,成为专业型职场博主。事实上,当前职场博主、管理博主中头部选手的不少就是几年前的“离职博主”,也都曾有过大厂经验。

@姜Dora在此也曾就职于互联网大厂,离职后凭借职场干货、职业访谈等内容成功晋升为百万职场成长博主,目前在小红书、b站、抖音分别有28.5万、108.2万、75.7万的粉丝。博主@张丽俊Cheery是前阿里人力高层。

一类是以自身成功的自媒体经验,成为知识付费博主。前文提到的@欢子say就是成功案例。

另一类则是最终进入更加专业的领域,成为了家居博主、摄影博主、旅游博主,但这种路径则是建立在博主本身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和内容输出能力之上。

当然也有不少像@茶仔Claire一样的离职博主,选择再回职场并持续分享内容,也就自然成为了以职场、日常、个人成长为主的职场博主

归根结底,离职博主的走红背后,是大家对互联网大厂的祛魅、是职场中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是无数打工人的不满与反抗。大家通过围观离职博主,来满足自己的爽点、发泄自己的情绪、找到新的职场新出路,最终促成一场盛大的互联网离职狂欢。

但离职的流量密码终会失效,单纯贩卖情绪也不是一门长久的生意,很多离职博主本身也是困在“离职”中的,如何摘掉标签、成功转型,才是离职博主或者想成为离职博主的人真正需要思考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剁椒TM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电子商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