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年新招13万人,比亚迪撑起了就业市场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常常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边是产能不足消费者提不到车,另一边是车辆库存积压,产能过剩。比亚迪就是前者,因此会大量招聘生产员工。

前两天,教育部专门发了篇文章——

如何避开“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求职陷阱

要硅基君说,教育部也是被前两年毕业季的求职潮吓坏了,比如有专家说未来三年有300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市场,其中有超过2000万人属于——

慢就业低质量就业。

这词到底啥意思咱也不懂,但一看到“低质量”这词,应届生们能不着急么,一个宿舍四个人,就有两个半人就得戴上“低质工作”的帽子。

这时候,动辄电网烟草铁路石油这种单位的“实习、内推”机会,吸引力能不大么。

不过其实大家也不用着急,这两天各大上市公司年报都出来了,里面详细披露了过去一年员工数量的变化,大规模招聘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硅基君从数据出发,盘点了一下去年(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各个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员工人数变动, 看看大家今年投简历该往哪投。

23年员工增长数量最高的行业,仍旧是半导体相关,第二名被汽车揽下也是毫不意外。

数据显示,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按照万得三级行业分类)半导体产品与半导体设备行业员工人数增加最多,达到了13万多,排名第二的是汽车行业,增加了12万6千余人。

早几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向来是薪资低、机会少、工作环境差的代名词,可伴随着国家意志的转移,基础材料的突破被提上日程。

首当其冲的就是半导体行业对人才的极度饥渴,以往学化学专业的,*的出路可能就是进万华化学,平均薪资23190元。

现在不说那些国际*大厂,中芯国际的研发人员平均薪资也有39000元。

与之类似,中国新能源车行业领跑全球早已是共识,产业扩张之下同样也会吸纳更多就业。

在员工数量流失方面,保险、房地产管理和开发、专营零售,排名前三,员工依次减少了67686、42560、25151人。

这三个行业的惨状属于意料之内。

保险行业近几年收缩严重, 根据《险企高参》报道,保险业职工人员近四年连年下跌,总人数降幅已经超过13万。

而房地产管理和开发行业不用多说依然没回过气来。

专营零售主要是一些贩卖非必须的公司,像主营电器的苏宁易购,员工减少了13万余人。主营家装的美凯龙,员工减少了3千余人。

那选什么行业清楚了,简历具体投给哪些公司呢?

其实拆分来看,汽车行业的增长几乎就是比亚迪一家贡献的。

数据显示,汽车行业中人员流入数量TOP10的公司中,比亚迪新增员工13万余人,占比近90%,远高于第二名长安汽车的6千余人。

比亚迪这两年扩张速度堪称火箭,近五年员工数量足足增加47万人,员工总数超70万人。

排名第三、四的江淮汽车和福田汽车新增员工也来都超过了1200余人。

人员流失最多的三家上市汽车公司依次是上汽集团(-8998)、长城汽车(-4928)、广汽集团(-3296)。

如果算上在港股、美股上市的蔚小理、极氪等汽车公司,比亚迪依然是员工增长最多的。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员工人数增长较多,新增了1万2千余人,蔚来增长了6千余人,小鹏汽车则减少了2千余人。

不过理想最近在裁员,据说高达上万人,前段时间特斯拉也在大裁员。

所以与其说是汽车行业在扩张,不如说是比亚迪在扩张更为合适。

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内卷加剧,而比亚迪迎来高峰,与昔日的竞争对手拉开了显著差距。

2023年财报显示,比亚迪营业收入6023亿元,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是上汽集团(141亿)的2倍还多。全年销售高达302万辆,同比激增61.9%,首次冲进“全球前十大车企”行列。

半导体行业这边,人员变动比较平均,没出现比亚迪这样的极端情况。天合光能(19954)、晶澳科技(17667)、通威股份(15192)三家公司流入员工数量TOP3。

半导体行业和汽车行业人员扩张较快的公司都有一条主线——碳达峰碳中和。

新能源车自然不用多说,而半导体行业这边的公司,基本都是光伏行业的巨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推动力和倒逼力量,如今绿色能源的上下游行业、公司借着这一东风都在快速扩张。

什么类型的员工流入最多呢?

——生产员工。

优秀的技术人员虽然可以以一抵百提升效率,但真正吸纳就业的还是流水线。

数据显示,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半导体行业,生产人员增长占比都*。比亚迪新增了8万余生产人员,占新增员工的62%,而新增的技术人员只占21%。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常常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边是产能不足消费者提不到车,另一边是车辆库存积压,产能过剩。比亚迪就是前者,因此会大量招聘生产员工。

而其他车企产能较为稳定,因此相较于比亚迪,生产员工新增人数不多,更注重技术上的进步和突破。像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福田汽车,他们在技术人员上的投入比生产人员多。

不过真正吸纳就业的,还是那些“灵活就业”工作——

2023年,美团骑手数量增加了114万人,是比亚迪的9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远川研究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