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字节狂卷AI应用

字节能否抢先做出AI爆品,2024年是关键的一年,对字节来说,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技术竞赛,字节必须全力以赴。

继Kimi出圈后,AI产品竞赛显著加速。科技巨头之战已从大模型之争,来到如何做出“杀手级”AI应用。作为“APP工厂”,字节冲在了最前面。

近日,字节上线了一款名字叫“星绘”的APP应用,这是一款类似于妙鸭相机的应用,用户提供三张照片即可获得数字分身,并由此展开自定义创作,生成多种风格的照片。

“星绘”之外,今年以来,字节明显加快了AI产品的推出速度,几乎每月都有新产品上线。比如,2月推出AI角色互动APP“话炉”,3月重新上线了对标小红书的APP“可颂”。

截至目前,字节的AI产品涵盖了聊天机器人、虚拟角色、社交、图片、工具等,几乎覆盖了所有热门领域。

字节希望打造出一款爆款应用,拿到AI时代的入场券。

互联网大厂里,字节早已取代腾讯成为爆款产品制造工厂,字节希望在AI时代复制这种能力。

在张一鸣看来,字节不能错过AGI时代,它可以解决字节跳动第二增长曲线困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增长见顶以及内容平台的激烈竞争,字节的业绩增长已经显著放缓。

为此,字节采取了全方位的AI布局策略,从云雀等大模型的研发到大模型服务平台,再到产品应用,都做了覆盖。

去年8月,字节推出了*基于Transformer 架构的云雀大模型,并很快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不到一个月,基于该模型的*个应用“豆包”就正式上线,从大模型到应用几乎无缝连接。

去年11月,承载字节AI野心的Flow部门成立,该部门专注于AI大模型应用层的研发。一位接近字节的内部人士表示,Flow是字节AI创新业务板块,有特别多招聘名额,目前还在大规模招兵买马。此前,该部门已从阿里、百度等公司挖人。

当下,大模型的产品竞赛正处于关键阶段,国外有大爆的ChatGPT和Sora,国内也有上过热搜的妙鸭相机和Kimi,字节在AI应用上做了大量押注,但至今没有出圈产品。

以上线时间最久的“豆包”为例,该产品内部士气较高。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3月,“豆包”月活跃用户为2328.2万,在AIGC APP中位列*。不过,“豆包”距离火爆还有一定距离。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目前AI在C端多数场景仍以娱乐方式呈现,能够带来的消费价值提升有限,所以C端带来的仍以话题性为主,缺少实际价值增加。

对字节来说,未来要想做出AI爆品,至少面临两方面的挑战,首先在产品层面,目前AI应用产品处于爆发状态,而且高度雷同,主要集中在问答、社交、图片等功能。

此外,AI产品创新需要底层大模型能力做支撑,在这一点上,字节对大模型的布局晚于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厂,在大模型的基础研发能力上慢了半拍,需要加速追赶。

沈萌认为,字节的业务贯穿前中后全栈,对AI技术的需求也是全方位的,但是同时部署存在技术和能力等方面的挑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认为,字节对AI的布局有技术全面性和协同效应优势,但也会增加技术整合难度和资金压力。

梁汝波在年初的内部会议上不无遗憾地表示,公司层面直到2023年才开始讨论GPT。

为此,字节做了一系列努力,不仅向英伟达购买了超过10亿美元的GPU订单,还陆续将字节技术副总裁、飞书产品副总裁齐俊元、抖音集团总裁张楠等重臣派往AI战线。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AI是所有科技企业的必争之地,但同时这也是一场异常残酷的全球技术、人才竞赛。4月24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表示,“GPT-5将会比GPT-4聪明得多,GPT-6将比GPT-5聪明得多,我们还没有接近这条曲线的顶端。”

字节能否抢先做出AI爆品,2024年是关键的一年,对字节来说,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技术竞赛,字节必须全力以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全天候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