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马斯克突访中国背后,释放不寻常信号!

取消对特斯拉的不合理的一些限制,正是一次对行业管制的放松信号,也是一次中国对全球企业开放的信号。

特斯拉再一次成为聚焦的焦点。

28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悄然访华,与中国国务院最高领导人会晤。

而几乎同时,中国监管机构放出利好,特斯拉在数据安全合规性检测中获得高分,有望加速自家"看家本领"FSD(全自动驾驶系统)在华落地。

对于行业来说,在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加速洗牌、中外企业短兵相接的当下,特斯拉此行无疑再次搅动了这潭春水。FSD入华会否重现当年上海建厂带来的"鲶鱼效应",为智能驾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中国来说,进一步开放的信号,或许已经昭然若揭了。

01 马斯克在寻找"突破口"

自2018年在上海临港建厂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从个位数的市占率一跃成为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特斯拉像一条激活中国市场的鲶鱼,整个行业开启了激烈的竞争。

比亚迪、理想、蔚来、华为、小米等本土品牌纷纷发力,新造车势力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整个产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然而,进入2023年,特斯拉在华的“甜蜜期”似乎戛然而止。

首先是一季度销量不及预期,同比下滑8.7%,市场占有率也从两位数跌至6.7%左右;紧接着,欧美市场的销量也未达预期,股价从高点暴跌42%,马斯克个人财富大幅缩水,一度跌出全球首富榜单。

面对国内外各路“狼”的虎视眈眈,特斯拉急需一剂强心针来力挽狂澜,这个突破口,正是备受期待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

众所周知,FSD代表了当今*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它采用了“端到端神经网络”的AI系统,摒弃了传统的手动编码规则和机器学习模型,在处理复杂路况时表现尤为出色,据称已具备部分L4级别的高阶驾驶能力。

最新版本V12.3更是创新颇多,不仅在90%以上的日常场景中都能应对自如,还首次展现出对人类行为的深度理解,通过眼神、手势等识别做出精准判断,堪称“懂人懂车”。

可以说,FSD是特斯拉在智能化转型中最亮眼的名片,代表了特斯拉在无人驾驶领域领导地位。

然而,要想在中国市场“梦想照进现实”,FSD还需攻克两大难关:一是数据的跨境传输;二是高昂的软件定价。

数据问题直指中国严苛的法律法规。

根据《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等文件,车辆在华收集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必须存储在中国境内,未经安全评估不得出境。

这意味着,特斯拉要想复制美国模式,把中国用户的数据汇总到美国总部进行算法训练,从而快速迭代FSD。

为此,特斯拉不得不采取本地化策略,在上海建立独立的数据中心,储存所有中国用户数据,并组建一支本土化的数据标注团队,为算法训练提供原料。

其次是定价问题,FSD在北美售价高达8000美元(约合54000元人民币),即便是降价三分之一后,依旧超出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这意味着FSD很可能沦为小众产品,缺乏规模效应,进而影响到迭代效率和体验完善。在这两大掣肘下,FSD想要在华“先声夺人”,必须寻求政策突破和模式创新。

而马斯克此行的真正目的,正是为FSD在华扫清障碍。

据路透社报道,马斯克此次访华,是希望游说中国监管部门放开数据跨境传输限制,允许特斯拉把在华收集的数据转移到美国,用于训练FSD算法。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马斯克真能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谈判技巧达成此事,无疑将为FSD的本土化进程开启“绿色通道”。

就在马斯克访华的同一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网信办公布了首批汽车数据处理的合规企业名单,特斯拉赫然在列,成为*入围的外资车企。

这意味着,特斯拉在数据安全合规方面通过了检验,为FSD获批扫清了关键障碍。

以往智能汽车在政府机关、机场、高铁等敏感区域受到诸多禁行限制,如今有望全面解除。

这无疑是特斯拉的一大利好,也为其他外资车企树立了标杆。当然,从数据存储到算法应用,中间还有诸多环节亟待理顺,但至少方向已经明确,前景值得期待。

当然,政策突破并不代表着商业上的必然成功。

FSD要想尽快打开局面,还需在商业模式上另辟蹊径。

传统的软件买断制虽然有利于提高车辆利润率,但在中国市场接受度有限。

订阅制或许更适合中国市场,特斯拉也已经在尝试,未来订阅制才是智驾的方向。

02 又一次鲶鱼效应会来吗?

被冠以“鲶鱼”之名的特斯拉,每一次入华都会在中国车坛掀起轩然大波。

2018年在华建厂带动了整个供应链的繁荣;2019年国产降价引发国内品牌的集体坍塌;如今,FSD以"教练"的身份杀入赛场,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首当其冲的是国内智驾企业。几乎所有的中国新能源车都杀入了智能驾驶赛道,在数据积累、场景测试、系统算法等方面展开激烈角逐。

而FSD的到来,无疑会进一步验证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程度和付费意愿,为行业提供一个参考标杆。

同时,与FSD同台竞技也倒逼国内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在关键技术上力争弯道超车。

尤其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特斯拉今年将达到百亿级FLOPS的总算力,远超国内水平。

此外,数据开放共享也成为掣肘国内企业的一大难题。相比特斯拉的封闭数据链,国内企业普遍缺乏优质的场景数据来源,难以实现端到端的算法迭代。

我们可以判断,随着FSD在智能化、个性化方面不断升级,特斯拉有望进一步在中国市场取得超凡的成绩,成为智能电动时代的难以撼动的高端品牌。

而当下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则又一次面临着智驾领域的生死淘汰赛。

虽然,所有的车企纷纷加大在智能网联、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投入,但特斯拉在AI技术上的*,恐怕会让所有车企们都压力山大。

可以预见,未来智能汽车的竞争将从动力、品质的较量,转向生态、服务的对决。谁能在“软实力”上*一筹,谁就能笑到最后。

对于这个行业来说,FSD的入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将再次搅动中国车市的一池春水,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但同时也为国内企业树立了一个冲击全球的标杆。

站在智能电动时代的转折点上,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从追随到引领的关键窗口期。

正如工信部部长所言,未来将围绕“新四化”深化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创新资源战略布局。

FSD只是个缩影,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智能座舱、车路协同、高精地图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场景有待开发。

这场智能汽车的大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03 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信号

在马斯克来中国的这一天,特斯拉通过了数据合规性的要求,这其实是在向全世界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将持续对世界保持开放。

这与近期欧美国家不断对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进行各种限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23年,中国宣布制造业全面向世界开放,并持续在服务业领域加大对外开放。

在数据相关领域,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启动了严格的监管,这种监管甚至有交替升级的趋势,一些政治手段也往往借着数据安全这面大旗,这无疑是不利于全球企业创新发展的。

取消对特斯拉的不合理的一些限制,正是一次对行业管制的放松信号,也是一次中国对全球企业开放的信号。

今天全球创新企业,往往都是建立在数据创新基础上的,各种限制只会带来各种政治纷争和贸易阻断,在进一步拥抱世界、发展经济,开放是*可行的途径。

希望开放的春风一直吹,只有这样,才能带来一个繁荣的未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功夫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