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这不,曾经因卖吊牌而名声大噪的南极人,又开始亲自卖货了。
2008年,遭遇业务危机的南极人,从一家保暖内衣品牌,转型品牌授权,凭借这种一本万利的商业模式,成长为A股的“吊牌*”。
然而,随着电商红利消退,吊牌模式被市场祛魅,南极电商的品牌授权业务遭遇连年下滑的压力,收购多品牌开展模式复制也无济于事。
于是,南极电商开始了转身回归,重启自营零售业务,推出南极人品牌的男装、女装、内衣等产品。
关键是,这个老牌国民品牌,挣了十几年的快钱,能否重新以年轻化姿态和自营产品,赢回大家的青睐?
1、吊牌*
与三羊牌一样,南极人品牌,也诞生于那个《繁花》式的时代。
1998年,张玉祥创立内衣品牌南极人,借助密集的广告投放,成为中国保暖内衣*。在那些寒冷的冬天,穿一套南极人保暖内衣,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是奢望。
不过,没过几年,鞋服行业进入产业逆周期,内衣行业竞争加剧,南极人、俞兆林、恒源祥、北极绒等多个品牌同台竞技,价格战愈演愈烈,好日子宣告结束。
无奈之下,南极人在2008年开始转型品牌授权模式:关闭自营工厂,授权合作工厂生产;签约合作经销商,授权它们销售“南极人”品牌的商品。这一商业模式,俗称“卖吊牌”。
借助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南极人以品牌综合服务公司的身份,2015年借壳新民科技上市,变身为南极电商(002127.SZ)。
南极人在吊牌江湖,拥有60多个产品品类,10万余个SKU,产品不止传统的内衣、内裤、袜子,还有榨汁机、电风扇、按摩仪等小家电,甚至还有网红食品螺蛳粉等,几乎无所不包。高峰期,身边聚拢了上千家供应商、上万家经销商和上万家网店,完成数百亿元的GMV。
这种一本万利的商业模式,让公司拥有*的盈利能力,核心业务毛利率常年超过90%,高峰期甚至一度逼近95%。2019年业绩*,南极电商以不到40亿元营收,净利润超过12亿元。
其实,品牌授权模式并非南极电商首创。只是,南极人在电商的黄金时代,较早地彻底转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成为这一模式的集大成者。后来,鞋服行业众多遭遇业务困境的品牌,如奥康、星期六、拉夏贝尔等,都将其视为转型参考。
2、业务瓶颈
然而,当众多品牌投身吊牌江湖的时候,南极电商自己却陷入了业务困境。2019年-2020年的*期后,南极电商遭遇瓶颈期,经销商、供应商、店铺数量、电商GMV均出现下滑,导致上市公司规模下降、业绩下降。
直接原因是,传统电商的产业红利在消退,而卖吊牌的品牌却越来越多。仅仅在南极人原本所在的内衣市场,俞兆林、恒源祥、北极绒、猫人等同行,先后涉足品牌授权业务,越来越卷。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南极人品牌的吊牌魅力不再。
早期,市场存在信息差,南极人品牌的商品到底是谁做的,当时的消费者并不会太过纠结;只要物美价廉,还有个品牌背书,就能受到大家的青睐。
但是,随着吊牌模式的“秘密”被大众所熟知,加上在新电商时代,大量白牌商品在流量的加持下攻城略地,吊牌货的吸引力自然下降。
另外,在品牌授权市场,如果管控力下降,吊牌商品会消耗品牌美誉度。也就是说,授权品牌其实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做品牌授权,如果不能提升品牌的价值,终有走上下坡路的一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极电商收购更多品牌进行业务复制。2016年拿下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2022年又收购BASIC HOUSE、Mind Bridge、JUCY JUDY等。
另一方面,在品牌授权业务的基础上,推出增值服务,提升品牌业务的整体价值。为此,公司还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互联网营销公司时间互联。
从最近几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单纯的业务复制,并未解决公司深陷业务瓶颈的问题。且因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计提商誉减值,导致公司2022年陷入巨额亏损。
3、转身回归
南极电商掌舵人张玉祥意识到,卖吊牌这一招鲜,已经很难让公司重返*了。如不赶紧调整策略,只怕会越陷越深。
2023年,曾经的“吊牌*”南极电商,业务模式的再调整已然深入。
前几年,南极电商主营业务分为两块:公司本部品牌授权业务,规模不大,却是利润担当;时间互联分部,以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为主,是公司*的收入来源,但盈利能力一般。
去年,时间互联收缩业务线,导致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少了接近5个亿。这正是南极电商2023年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另一边,品牌授权业务的核心发力点,变成了百家好(BASIC HOUSE)及旗下品牌为主的时尚授权业务。去年实现全平台25亿GMV,并进入抖音女装年度排名前10。
在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等品牌的战略合作授权业务之外,南极电商又开启了自营零售业务,以南极人品牌的男装、女装、内衣品类为主。目前,首期南极人里程碑系列防晒服产品已上线。
也就是说,卖了十几年的吊牌后,南极人选择回归自有品牌业务,想转型为一家拥抱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潮流家居服饰品牌。
2023年,南极电商的品牌授权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以自营零售为主的货品销售业务,成为位数不多的增长亮点。
去年,南极电商营业收入26.92亿元,同比下降18.66%;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虽扭亏为盈,但与前几年的*时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南极电商总算是在尝试从品牌授权舒适圈中走出来,可南极人的品牌价值,还能担当起公司转型的大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