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万亿「新」蓝海,仍从「旧」中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旧换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成为循环经济模式中最具潜力的消费环节,是典型的朝阳产业。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既以温和的方式淡化了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对立关系,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解决思路。

《循环经济》

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在汗水与奇迹构成的底座上拔地而起,但自然资源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愈发成为增长的约束。对于一个处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加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步提升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寻求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带有全局性与长期性的战略任务。

历经2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后,循环经济模式渗入千行百业,催生出5万亿元产值的新蓝海。当“消费促进年”拉开帷幕,各级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以旧换新”的关键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推出系列选题《循环经济》,深度剖析循环经济中的消费产业,从政策、产业、企业等多个维度,展望经济绿色化的未来。

敬畏自然,往往是企业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无暇他顾的环节,毕竟诗意即失意,钱景方为前景。就像很多人喜欢烧几块钱的香许几个亿的愿,焚香造成的空气污染听上去就是个很幽默的话题。

过去三十余年,中国的经济如同奔腾的高铁一往无前,但增长的奇迹也被扣上了“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大锅,先污染后治理的说法未必偏颇,更像是一个亟需继续发展的大国迫不得已的选择。

但这是主动的选择。

继2023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再度升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

在此之前,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历经十年的变革与转型,生态环境治理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看似遥远,循环经济的浪潮却已近在眼前。

全新的经济形态即将渗入千行百业,也会在更多人意识到之前就改写时代的走向。

01  前世今生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被高度总结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即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又衍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由于三种模式同处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因此具有相同的系统观、发展观、生产观、消费观,也共享同样的*目标,只是在覆盖范围、聚焦问题与处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绿色经济是一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环节,从广义的角度看,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属于绿色经济的范畴。

在相对和平的年代,社会的发展由经济推动,绿色经济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反思的必然与最初产物。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过渡,机器轰鸣引发的环境反思开始萌芽。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记录了工业文明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号召人类走“另外的路”,被视为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以及绿色经济思想的启蒙之作。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大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人类环境宣言》,其中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从此,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成为国际共识。

随后多年间,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的概念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框架中不断演变,但基本内涵保持一致: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探索绿色发展道路,壮大绿色经济,是一项需要高层定调的系统性工程,但在统计、核算、推广等方面还有较大的阻碍。

迄今为止,全世界尚未形成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公式,原则上采用GDP减去环境成本的减法式计算。经济发展为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分为两种,一是资源的索取,二是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合理开采与过度开采的界限何在、资源如何定价、污染的损失如何评估、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成本如何分摊,都是经济绿色化统计的难题。

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之后,我国开始绿色GDP核算理论研究。时至今日,我国只公开发布了*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即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联合公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份报告对全国环境退化价值、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进行了初步核算,但受部分技术限制,计算出的损失成本只是实际资源环境成本的一部分。

因此,尽管绿色经济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但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循环经济模式则是探索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从两种模式的启蒙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出相似与不同之处。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波尔丁在《未来宇宙飞船的地球经济学》一文中首先提出循环经济思想。波尔丁从物质不灭定律出发,把地球比作一艘宇宙飞船,以此说明地球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系统中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循环的关系。

而《寂静的春天》则寓言式描绘了一个村庄的突变,通过讲述人类、化学、工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指出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难以逆转的危害。

对比之下,循环经济强调“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更进一步体现出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以资源利用为切入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冲突,既以更温和的方式淡化了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对立关系,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解决思路。

我国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将循环经济定义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自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发展普遍采用线性的生产消费模式:从大自然中开采或种植原料,通过工业加工成商品,商品进入消费市场完成使命,最终以不同的形式成为废弃物,以难以处理的形态回归大自然。

在这种经济模式中,物资单向流动。

消耗有限资源所制造的产品必定同样有限,垃圾与污染所持续的时间也要超过产品的使用周期,愈发紧缺的资源则会带来成本的提升。循环经济建立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循环使用上,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让整个系统产生极少的废弃物,最终达到零废弃物的状态。

当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再独立且对立,而是共同组成生态经济大系统,绿色发展的阻力被弱化,发展的重要性被抬升,在激发部分传统业态活力的同时,还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

以旧换新、变废为宝,作为同时撬动存量与增量消费市场的朝阳产业,其重要性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02  覆盖领域‍

对于一个处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加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步提升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解决人均资源占有不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必然选择,也是一项带有全局性与长期性的战略任务。

早在2004年,循环经济就已写入了《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7万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也是未来高速发展的新起点。

(来源:中经数据)

《新华网》在评论中表示,经济列车一路呼啸高速驶入2004经济年度,但支撑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是粗放式的,资源被大量消耗,能源、运输等形成“瓶颈”。面对“谁来供应中国”的疑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循环经济作为新型产业,产业图谱以解决工业、农业、消费供应链和互联网等行业所共同面对的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碳减排问题为目标,采用循环经济理论达到各方共赢创新模式。

一方面,在技术突破的同时,循环经济帮助经济发展摆脱了对于资源的过度依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非消耗品保有量的提升以及换代周期的缩短,成为消费市场加速循环的强大推动力。

从企业层次的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实践,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的物质与能量循环,都是循环经济的覆盖范围。

当然,循环经济不是“筐”,任何产业都能往里装。

2021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印发,围绕工业、社会生活、农业三大领域,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领域的重点任务。

2024年春节前夕,《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发布,这是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基础上的加强版,进一步从顶层设计维度划定了循环经济所涉及的产业范围。

《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

聚焦C端消费市场,循环经济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二手交易、以旧换新以及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等产业。

在二手商品交易环节,《意见》指出:

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集中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

完善旧货交易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网络旧货交易管理办法,健全旧货评估鉴定行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

出台二手商品交易企业交易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信息清除方法相关规范,保障旧货交易时出售者信息安全;

研究解决旧货转售、翻新等服务或相关商品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支持符合质量等相关要求的二手车出口。

管理制度、评估机制、隐私安全、知识产权、国车出海,都是当前二手市场交易中的痛点。《意见》如同精准的手术刀,为相关产业切除顽疾,扫平了发展的障碍。

03  静脉产业‍

在模式诞生与实践的初期,有人把循环经济称为“静脉产业”,一批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企业或散户,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

静脉产业一词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根据物质流向的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原材料开发到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的过程;二是从生产或消费后的废弃物排放到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类分解、再资源化及最终废弃处置的过程。从事前一过程的产业称为动脉产业,从事后一过程的产业称为静脉产业。

随着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的丰富,静脉产业的活力将加速释放。

首先是政策的侧重。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打通以旧换新的难点堵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品换新、升级的需要。

2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3月1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审议通过,其中指出,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要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量”“质”齐发,激活消费市场潜力,将是新一轮促消费政策的重中之重。

其次是市场的需求。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汽车和家电市场已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2023年,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

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

光大证券研报则指出,家电和汽车报废量近年来呈现逐步走高趋势,按照20年报废即每年5%的报废率计算,2023年全国报废汽车数量达到1680万辆;家电报废数量也处在上升期,2022年报废量预计超过2亿台。

存量增长,不仅将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消费需求推入集中释放期,也增加了二手市场的供给。二手市场的供给依赖于一手市场消费力与换新观念的升级,只有存量充足,才能形成规模化供给,进而推动回收循环标准与体系的建立,将去中心化的C2C交易变成中心化、标准化、可溯源的经济体系。

而回收市场的完善,以旧换新的闭环加速运转,也为消费者开启新一轮消费解决了后顾之忧。汽车、家电、手机等消费品的换代周期将会缩短,消费力的释放也有助于企业加快研发的步伐。

此外,绿色化、智能化新品在存量市场中完成对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替代,也是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旧换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成为循环经济模式中*潜力的消费环节,是典型的朝阳产业。

再次是企业的响应。

在今年的提案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针对家电行业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尽快建立家电产品安全使用年限强制性标准,二是建议家电企业自主承担以旧换新补贴。

董明珠表示,“明文规定家电的使用年限,是推动以旧换新的重要条件。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强制性标准是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而不是对消费者选择的约束。希望通过促进家电以旧换新,倒逼行业技术更新。”

在以旧换新方面,董明珠建议明确企业自主承担以旧换新责任,取消过多的政府补贴。同时,规范二手家电市场,建立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并加强监管和评估,提高消费者参与度。

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提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利好。推动以旧换新的具体利好政策有效落地,客观要求加快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和处理,尽快打通家电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贾少谦认为,完成绿色循环经济建设既要重视技术创新这样的“硬手段”,也要重视加快推动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完善的“软条件”,做到“软硬兼备”。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释放内需新动力,要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贷款支持等方式,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更新和换新成本,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进而刺激市场需求,引导消费者参与其中。

刺激家电换新需求,不但是家电行业代表们的共识,也是当前主流家电企业及电商平台的主动选择。京东、天猫、苏宁等平台均推出了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美的、格力、海尔等头部品牌也推出了旧家电抵扣的促销活动,抢占新一轮以旧换新消费需求所释放的购买力。

汽车是当前以旧换新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大规模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既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点环节,也是尽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需要,更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尽快占领全球汽车绿色化与智能化的制高点。

由于监测体系的复杂性与不透明,以及较高的物流运输成本,汽车产业回收与循环体系的建立,并非二手车散商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规模化二手车电商平台,以及车商自建的以旧换新体系。

在二手电商领域,闲鱼近日公布了日均交易额突破10亿、日均发布量400万件的最新数据,万物新生(爱回收)于同日公布了营收129.7亿元、同比增长31.4%的2023年财报。

二手电商平台的业绩增长,既体现出年轻消费群体在国潮时代愈发自信的消费观,也真实地反映出了以旧换新、循环往复、绿色消费的市场需求,这也是万亿朝阳产业真正的活水之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观潮新消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