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今年最火的医疗赛道来自这里

可以说,在当下的市场里,过去几年项目找融资、做估值,然后迅速上市的“快公司”逻辑已然生变,如何找到新的增量成为行业的重要命题。

现时此刻的中国医疗创新行业,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期待一个确定性。

一方面,2023年急转直下的融资环境,让不少企业遭遇巨大挑战,砍管线、卖厂房、大裁员事件频现,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翳。

另一方面,医疗创新行业又似乎站上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交界口——不断汹涌的出海潮、BD潮、并购潮正在显露——但如何理解它们,入局者又该如何做出行动,行业内又存在诸多分歧。

在这样的时刻,对行业现状的理解与趋势的判断,往往决定了每一个从业者在战略上是收缩还是扩张,以及业务与市场的节奏该如何调整。

为此,动脉网历时一个月,对感知潮水涨落最为敏感的一线医疗投资人群体进行了调研、访谈,以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窥探下一阶段潜在的行业新风向,从而为入局者重新锚定价值坐标提供参考。

首先感谢此次接受访谈的十二家明星投资机构:鼎晖VGC、德联资本、道彤投资、华兴资本、君联资本、经纬创投、凯乘资本、銘丰资本、千骥资本、深创投、松禾资本、天堂硅谷(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以及15位接受问卷调研的医疗投资人。

在访谈和调研的过程中,动脉网发现,一些共识正在行业内形成,但对于具体细分领域的认知和判断,仍存在一些冲突和不同。接下来,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篇章去展示和阐述这种变化。

01

宏观篇:创投降温与产品大爆发,全球征战开启

● 出海潮浪高水急,三大核心挑战与两个关键点

● 并购潮惊涛拍岸,是行业大洗牌,更是新机会

● 当下核心任务:现金为王,勒紧裤腰带活下去

02

微观篇:创新来自临床真实需求,韧者才能行远

● 生物医药板块:GLP-1药物、ADC平台与CGT疗法等受追捧,机会巨大;

● 创新器械板块:眼科、心血管点燃投资热情,商业落地能力成重要指标;

● 数字医疗板块:AI引发新一轮的医疗场景革命,数字疗法产品密集获批;

● 医疗服务板块:消费医疗专科转向小而美,危急重症专科重在做深做透。

宏观篇:创投降温与产品大爆发,全球征战开启

2023年,持续汹涌多年的创投浪潮继续降温。

动脉橙数据库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融资总额为109亿美元,同比跌去31%,交易规模回到了2017年至2018年的水平。

可以说,在当下的市场里,过去几年项目找融资、做估值,然后迅速上市的“快公司”逻辑已然生变,如何找到新的增量成为行业的重要命题。

面对资本端的凛冽寒意,接受调研的医疗投资人普遍认为2024年医疗创投会继续降温,占比达到53%。这背后,是当下的医疗行业正在为过去几年过于激进的发展“埋单”。

“投资退出困难,有宏观层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此前一二级市场对资产内含价值估计太乐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泡沫。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正是填平价格和价值差异的时候,也是外部环境倒逼资产质地提升、产业升级的机会。我们也相信,只要中国创新型企业研发资产的质量、效率越来越有竞争力,具有出海能力,得到资本市场和全球买家的认可是迟早的事情。所谓‘不破不立、不死不活’。”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王俊峰告诉动脉网。

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正是受益于前几年医疗创投烈火烹油的大发展,巨量的资金为医疗创新企业的研发带来了巨大助力,也为当下创新产品的获批上市与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含金量体现在数据中。在器械领域,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正在提速,2022年与2023年两年间,我国共有110款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超过了2014至2021年8年之和。一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水平、临床需求迫切的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为我国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窗口效应愈发明显。

而在创新药方面,2023年共有34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数量上较2022年增长156%,刷新历史纪录。

(数据来源:动脉橙数据库)

此外,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是,获批的国产1类新药不再像此前主要聚焦在几个企业之中,而是涌现出更多新名字。其中,博锐生物、京新药业、齐鲁制药、驯鹿生物、轩竹生物、圣和药业等多家创新企业迎来了*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标志着这些企业步入了创新药商业化阶段。

对此,不止一位投资人表示,从2021年科学家创业风起,推动着医疗领域的科研转化热,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正在萌芽、落地。而这些创新药械从一开始便定位全球化,再叠加国内带量采购政策的逐步落实,加速了创新企业出海征战的新浪潮。

以创新药为例,根据东海证券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2023年我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至少发生120起,合计交易金额接近850亿美元。仅今年1月,就已达成超过15笔license-out(对外授权许可)交易,披露的首付款总额约3.7亿美元,交易总额则超过百亿美元。

器械出海也在提速。比如我国A股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海外收入规模从2018年的257亿元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108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3.2%,海外收入占比由22%提升至34.1%。

出海热的同时,大额并购交易频现,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一股股崭新的活力和生机。迈入2024年以来,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海尔集团拟125亿元拿下国内血制品龙头上海莱士控制权等,一举掀起了并购热潮,为持续降温的创投环境带来了暖意。

毫无疑问,在潮起潮落间,一个崭新的医疗行业叙事逻辑在2024年逐渐展开。

■ 出海潮浪高水急,三大核心挑战与两个关键点

出海正在成为众多医疗创新企业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投资人都看好出海。

比如在出海这件事上,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孙凌皓就认为,当下中国医疗创新已经具备规模出海条件。一方面,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医疗企业的部分创新产品在全球具备竞争力。另一方面,有一批具备海外业务经验的人才加入企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在持保守意见的投资人看来,出海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这是好的一面。但也要警惕未来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当下地缘政治影响下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以及出海本身存在不小挑战,对企业产品与团队的考验很大。

为此,动脉网综合一线投资人的观点后,大致总结出海有三大挑战,核心都是围绕选择展开。

*,是出海目的地的选择。无论是欧美发达市场,还是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由于各地不同的政策文化和经济水平,导致各地的出海难度不同。比如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聚集地,东南亚拥有距离较短、交通便利、风俗相近的优势,但目前医药产业链尚不完整。

第二,是出海方式的选择,即具体是贸易出海还是本地化出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决定了出海医疗企业的后续成本。贸易出海相对更加轻量化,有助于企业打开市场、提升品牌声誉和与客户间建立信任,但在面对地方保护主义较强的地域时,本地化出海或是更好的打算。

第三,是合伙伙伴的选择。在出海的过程里,如何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关卡,这涉及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多位投资人表示,初次出海的医疗企业,要么与国内富有经验的出海服务商合作,要么*能够找到深耕出海目的地具备良好口碑和公信力的合作伙伴。

正是有三大挑战在前,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积极谋篇布局,从而为被投企业出海进行赋能与帮助。

(出海三大挑战 动脉网制图)

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王俊峰告诉动脉网:“借助君联资本的产业资源网络,我们协助被投企业对接欧美药厂BD、协助企业资产出海欧美。此外,君联医疗投资率先布局东南亚市场,带领中国资产、技术落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市场,为东南亚数亿人口带去性价比高的药品和器械产品。”

“我们团队在过去半年去了欧洲和美国等地拜访很多大型企业和初创公司,以帮助我们的被投企业寻求海外并购和业务机会。”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孙凌皓表示,2024年经纬仍将坚持这一战略。

除了帮中国企业去海外以外,将海外企业引进来也成为一大趋势。例如銘丰资本合伙人费思敏告诉动脉网,其2024年会关注海外存在的一些消费医疗企业的机会,关注海外品牌和海外新的技术和材料、最新研发成果等,然后把这些技术和企业“引进来”,通过銘丰资本目前建立起的能力圈,给予充分赋能。

不过在这过程中,不少投资人也提醒,当下的医疗创新出海有两个关键点要注意。

一是医疗企业的出海更趋向于高质量输出,而非低成本的吸引,同时也更需依靠全球供应链,进行全球资源整合;二是医疗创新企业出海是一场比拼综合实力的“卡位战”,战略制定不能短期主义,也不要过于长期主义,而要看中期发展。

一言以蔽之,医疗创新企业出海进行全球化的路径能否走通,不仅是创新能力的验证,也是其拥抱国际市场、创造更高价值的必经之路。这也将推动今年医疗创新企业在出海潮中不断激流勇进。

■ 并购潮惊涛拍岸,是行业大洗牌,更是新机会

并购潮,正汹涌而来。

近一段时间里,医疗行业的大额并购交易新闻频现。2月22日,亘喜生物宣布正式完成了与阿斯利康集团的合并协议,交易价格约12亿美元(超85亿人民币),溢价86%。这自中国Biotech有史以来,*个被MNC完整收购的中国创新药企案例。

合并完成后,亘喜生物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成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美国存托凭证(ADSs)将不再在任何证券交易所上市或交易。在公告中,亘喜生物还宣布已提交相关申请,自2024年2月22日(纽约时间)起暂停其在纳斯达克的ADSs交易。

与此同时,诺华制药宣布收购信瑞诺医药,以进一步加强在肾病领域的布局;华润双鹤宣布以31.15亿元收购北京医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国药集团拟以154.5亿港元私有化中国中药;迈瑞医疗拟斥资66.5亿元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惠泰医疗控制权……

“随着投融资市场降温,创新项目估值合理,预计上市公司的收并购将进一步释放。这为退出打开了另一扇门。”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孙琦告诉动脉网。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VGC)高级合伙人高洁亮亦认为,并购退出是除了IPO之外能够创造较高回报的方式。“比如创新药领域的licence-out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并购退出,再比如医疗器械领域研发周期短,投入相对较少,但同时单品市场规模较小,决定了很多公司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公司,未来并购将是很好的退出渠道。”

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整合的有效手段,并购潮的兴起无疑给融资不畅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并购对于高质量的创新型生物技术产品而言,更像是‘水到渠成’,是一种顺理成章可预见的结果。”千骥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春燕表示,“2023年我们最早孵化成立的Seven and Eight Biopharmaceuticals整体被Eikon Therapeutics收购,其核心资产是全球创新的处于临床阶段的TLR7/8激动剂;另一起达成并购协议的是早期投资的Apton Biosystems,基于其正在开发的高通量短读长测序仪技术,和全球*的三代测序生命科学技术公司Pacific Biosciences达成被收购交易。”

不过,受访的投资人普遍认为,并购尽管带来了新的机会,但其并不是大多数企业的“救命稻草”,反而更可能加速行业的大洗牌。

原因在于,并购往往对标的资产有着更严苛的标准和条件,特别是产业资本十分看重标的企业业务的创新性和商业成熟度,以及与自身业务的协同度。

在这一过程中,大致两类医疗企业能获得大企业和大机构的青睐,迎来发展新机会:一是本身拥有差异化产品管线和强劲研发实力的创新企业,二是产品体系成熟且商业化进展顺利的盈利企业。

“前几年资本泡沫堆起来的一些所谓的‘创新企业’,在这一波并购潮里机会渺茫。它们重在模仿,爱高调宣传,但实则少有创新。一个靶点、一个技术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入局者在布局,同质化太严重,价值很低。”一位投资人甚至指出,“大企业并购是为了做优做强,而不是‘救人渡劫’。”

有意思的是,在参与动脉网问卷调研的15位医疗投资人中,绝大多数(12位)对接下来一段时间并购是否会成为医疗行业的主流持否定态度,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医疗创新企业整体的差异化不大,很难与大企业形成互补。

但在2024年,并购热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并推动一批具有较高创新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企业勇立潮头。而更多的企业则成为被拍打在岸边的浪花,成为创投大奔涌时代的隐秘注脚。

■ 当下核心任务:勒紧裤腰带活下去,现金为王

机会永远不在外部,而要求助自身。

2023年资本市场的凛冽气氛,让造血能力较差的企业遭遇巨大挫折,不少项目为筹措资金进行打折融资,甚至一批明星独角兽宣告倒下,这里面包括了数字疗法*股Pear Therapeutics、全球骨科*械企Surgalign、全球口腔巨头Smile Direct Club等。而2024年,也势必延续这一趋势。

面对投资人收紧资金的大背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成为业内共通的策略。

“一级二级两头受压的环境里,如何穿越周期成为业内人士每每讨论的焦点。而是否能够活下去,关键是现金流!”天堂硅谷医疗投资合伙人周菊锋告诉动脉网,“现金流可以分为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和筹资性现金流,针对不同的现金流,可采取不同的举措。”

以投资性现金流为例,在困难期,要减少长变现周期资产的投入,如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尽量采用租赁等方式。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亦表示,企业面临的现金流挑战主要有三类。“*类是有一些企业缺乏收入,主要靠融资来解决现金流;第二类是企业已经拿到注册证,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但从市场拿回来的现金流不及预期;第三类实际上是企业为了发展,需要在研发方面做出一些取舍。原来可能想做多个产品管线,现在可能需要在多个产品线之间选择保留哪些,关闭哪些。”

面对*种情况,企业需要打破仅靠融资来解决现金流的惯性模式。解决办法包括审视账上现有的资金,精简开支,以及从季度或半年检查现金流转变为每月监控现金储备。

对于第二种情况,重点是加强预算管理。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医疗创新企业们的预算不是一个强预算,约束力不强。有效的预算管理应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收入开支、人员的管理等。

第三种情况要求企业在研发上做出取舍,这需要根据具体企业的情况具体分析。

“当整个行业往上走,资金充裕、融资环境很活跃的时候,财务管理是一个弱势的角色。”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强调,而在当前环境下,财务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这不能仅靠财务部门来解决,而要靠公司的一把手。

深创投健康产业基金投资部投资总监林冠宇还提到了里程碑指标,他建议研发型企业重点关注PoC数据的获得时点,据此来规划自己的融资节奏和BD节奏。“对于一些非抗肿瘤适应症的药物,在获得了初步的人体安全性数据后,在符合法规、伦理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小样本的1b期试验或IIT试验来快速获得初步的PoC数据和探索潜在的临床策略,给自己多赢得一些时间窗口。对于中药新药研发企业来说,一些经过长期临床应用的药物组合,在符合法规规定的前提下通过院内制剂积累人用经验可以减少临床试验对企业现金流的压力。”

除此之外,千骥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春燕表示,面对“活下去”的问题,企业最应该关注的是“价值回归”。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企业自身管理运营上着重降本增效,要从以往粗犷、内卷式发展转换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技术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估值水平的理性回归才能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过去的“市梦率”反映的是背离风险及基本面的盲目追捧,及时进行价值修正也是企业们面临的“必修课”。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未来一年的核心业务进展有清晰的规划,聚焦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自己的核心KPI,这样公司才会真正不断创造价值。”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孙凌皓告诉动脉网。

需要提及的是,在目前的现金流难关下,医疗创新行业逐渐生发出一种悲观情绪。对此,多位从业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投资人表示,周期变化是行业发展规律,挑战的背后亦是真正具有创新力的企业站上前台的机遇。

“产业周期的起落过程就是大浪淘沙,适者生存,这是市场的优势,更是‘金子’发光的机会!”天堂硅谷医疗投资合伙人周菊锋如此表示。

微观篇:创新来自临床真实需求,韧者才能行远

相比宏观趋势,身处行业的入局者更关心的是,2024年的细分投资机会在哪里。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短期的投资机会受大环境、市场情绪、政策信号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谁也不能保证哪个细分领域能在某个时间段逆势崛起、一飞冲天。

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近几年政策面推动源头创新,还是行业的内卷加剧,都在表明,患者的真实需求所推动的真创新成为了医疗创业企业的关键竞争力,那些能够提升医疗效率,满足临床真实需求的创新才是核心投资领域。

当然,真创新的内涵不是唯技术论,而是看一家企业的“综合韧性”,即全面评估技术实力、产品线、商业模式、国际化水平等。只有既有真创新,又有强韧性的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基于上述逻辑,动脉网结合投资人的观点,将从生物医药、创新器械、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四大板块分别论述但当下及后续一段时间投资机构们重点关注的细分赛道和背后的逻辑。

(数据来源:调研问卷 赛道逻辑非严格划分,主要来自受访者的赛道关键词)

■ 生物医药板块:GLP-1药物、ADC平台与CGT疗法等受追捧,机会巨大

生物医药似乎从不缺热点。

在2023年,GLP-1药物点燃了全民减肥的激情。与此同时,CGT疗法、ADC平台等持续受追捧。绝大多数投资人认为,2024年会延续这一趋势。

GLP-1药物有多火?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在去年12月将GLP-1评为2023年度科学突破,并撑起了礼来和诺和诺德的市值神话。在国内,各大生物医药企业也迅速跟进,华东医药、和仁会生物先后获批上市了GLP-1类减肥产品,恒瑞医药、通化东宝、石药集团、丽珠集团等多家药企都已入局。

“无论一级二级市场,GLP-1概念几乎成为医药行业*的共识和行情牵引龙头。”凯乘资本创始人邹国文表示,去年机构陆续成交了3个和GLP-1概念有关的项目,这里面包括惠升生物、银诺医药、质肽生物。

不仅如此,GLP-1还促成了头部大药企的BD交易。比如去年11月,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就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达成*合作;去年12月,罗氏以27亿美元预付款收购生物科技公司Carmot Therapeutics,后者拥有临床开发阶段的双靶点GLP-1/GIP药物和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

入局者众多,但GLP-1的市场格局远未到终点。比如在研发趋势上,围绕长效化、口服化、多靶点等方面,创新企业仍有机会。

沿着GLP-1这一核心,还会衍生出一系列投资机会:周边包括 CDMO相关服务商,上游氨基酸、脂肪酸侧链等相关行业,以及GLP-1制剂注射笔等;同时,GLP-1带来的生活方式结构性改变也会触发例如CGM的需求提升,甚至因为减重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组织容量缺失而衍生出的医美解决方案等。”銘丰资本合伙人王莘亮判断。

再看ADC,其无疑是去年最为靓丽的风景线:2023年围绕ADC产生了多笔交易,更是有多家MNC与国内药企达成合作。比如百利天恒将EGFR×HER3 双抗ADC产品BL-B01D1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予BMS,总交易金额高达84亿美元,其中首付款为8亿美元。

“2023年多起国产ADC出海的重磅交易,让ADC成为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新名片。ADC是New Modality(新型疗法)的典型代表。”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董事总经理蒋佳佳告诉动脉网,“过去几年,随着更多资本助力中国创新企业发展,使得更多资源集约到NewModality,像ADC这类中国创新药拥有了深厚积累,且团队具有强执行力,一旦出现全球化的机会,便能牢牢抓住。”

(图片来源:华兴资本)

此外,华兴资本认为,MNC在国内频繁扫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看到了延长PD-(L)1生命周期的解法。就在去年12月15日,全球*“PD-1 + ADC”组合疗法获批,其成功挑战了癌症一线治疗的格局,并提振了ADC和PD-(L)1。原因在于,PD-(L)1将面临专利断崖,O药和K药的核心专利分别在2027年、2028年到期,而“PD-(L) 1 + ADC”联合用药冲击一线治疗标准,将进一步延长PD-(L)1药物的生命周期。

国内新药继ADC平台大火之后,CGT疗法未来两三年非常值得期待。”德联资本合伙人姜阳之预测,“CGT疗法生物学机理非常清晰,也都是成过药的分子形式,2023年FDA批了5款基因疗法和2款细胞细胞疗法,验证了FDA前局长Scott Gottlieb曾于2019年初做的预测。现任FDA局长Robert Califf也曾于2023年5月在国家听证会上表示,CBER生物制品和评价中心计划新增150-200个人手,聚焦CGT疗法的审批;说穿了,CGT疗法属于典型的工程化创新,帷幕刚刚拉开,将在更多的靶点和适应症上大有作为,中国在这类分子形式上也有比较优势,德联资本两三年前布局的合源生物、易慕峰和至善唯新近期都有优秀的表现。”

纵观去年全年,CGT(细胞与基因治疗)进入了收获之年,全球获批上市了6款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创下历年来新高。另外,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在多个维度上也取得了不错突破,包括*基因编辑药物、*同种异体的细胞治疗产品、*用于体外治疗的基因治疗药物。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越美国FDA批准了*基因编辑治疗药物,推动基因编辑疗法临床在美国加速启动。该药物是由CRISPR与Vertex共同研发的全球*Crispr/Cas9基因疗法药物Casgevy,其适应症为镰刀状细胞贫血病(SCD)。

除了产业端热闹之外,各地政府也在助推CGT的发展。2024年2月1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公布的《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中,明确将加强布局细胞基因治疗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去年9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细胞与基因治疗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对细胞(基因)治疗新靶点新机制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四大专题方向进行了定向支持。

另外据动脉网了解,各地政府还规划了专业的产业园区,并积极打通申报及医保政策瓶颈,为CG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软硬件基础。

当然,生物医药领域不止GLP-1药物、ADC平台与CGT疗法拥有投资机会。深创投健康产业基金投资部投资总监林冠宇就表示,深创投遵循老龄化、疾病谱变迁、消费升级、降本增效这几条逻辑主线,从临床需求出发,在生物医药领域会重点关注CNS、消费医疗、抗衰老、合成生物学等细分赛道的优质企业。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表示,松禾资本会围绕新的疾病群布局创新技术,目前聚焦神经疾病等方向。以松禾资本去年投资的拜西欧斯为例,该企业就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具备小分子和多肽药物研发平台、体外分子和细胞水平药物筛选平台和体内动物水平药效评价平台,具备完整的药物设计、筛选、评价、CMC及临床研究体系,发展迅速。

不仅如此,拉通这五年的融资图谱不难发现,小分子化药的融资事件数在整个生物医药领域能占据1/4以上,说明其仍为主力赛道。而AI+新药、3D打印药物、医药供应链等也有连贯性投资,机会依然不少。

■ 创新器械板块:眼科、心血管点燃投资热情,商业落地能力成重要指标

国产医疗创新器械正在迎来关键转折期。

一方面,医疗器械上游多个关键技术突破,比如超声中的软件、复杂功能和超声的实时三维图像等领域实现攻关,国产替代走向深水区。另一方面,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商业化加速,2023年有56款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

也就是说,医疗创新器械企业已经进入加速市场化阶段,商业落地能力成为考验企业行稳致远的重要指标。

而在具体标的的选择上,各家机构有所差异。例如经纬创投特别关注在传统大领域的“新玩家”,它们在商业化上存在代际超越的机会。在这个逻辑上,经纬创投投资了瑞龙诺赋、微光医疗、新光维等。在过去一年里,这些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例如中国*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瑞龙诺赋的海山一®已在多个科室完成注册临床试验。

“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我们特别关注能解决目前临床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现有方式有很大改进空间,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增量的设备和耗材,如:主动脉弓部病变、结构性心脏病;这些产品具有挽救生命,或者改善生命质量的特性。”天堂硅谷医疗投资合伙人周菊锋表示。

銘丰资本告诉动脉网,其看好消费医疗市场和细分赛道,这其中会持续关注材料中的一些差异化管线机会,投资赋能新材料在医疗中尤其是医美中的应用,以及已有材料的组合和复配可能性等。

“在医疗器械领域,复杂技术融合慢慢成为主流。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步伐从无源产品到有源产品,从低端仿制到多种技术融合的自主创新。从技术维度看始终关注创新技术,包括微创、新材料、AI、机器人等底层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从应用维度看,心血管、骨科、外科、神经等传统领域患者数量大,未满足需求多,应持续关注,同时我觉得消费医疗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重点赛道,医美、减肥、眼科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VGC)高级合伙人高洁亮表示。

从各个赛道看,眼科、心血管在去年点燃了投资热情,吸引到众多机构入局。

首先看眼科赛道,其融资事件数已经保持3年的高热度。其中,人工晶体、眼视光、MIGS、眼科设备、眼科手术机器人等产品类别受到关注。

“人类对失明的恐惧仅次于对死亡的恐惧,很多眼科疾病在损伤后很难恢复,属于临床上非常痛的疾病。而且和CNS类似,药品在眼科的进展相对缓慢,就有了器械的用武之地。”德联资本合伙人姜阳之表示,“德联近期在眼科赛道接连布局了海思盖德和耀视医疗,目前两家公司的产品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希望两家公司尽快获批,让患者早日用上行之有效的好产品,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 

此外,眼科火热的背后,还因为国产替代有很大的空间,要知道,过去眼科器械使用进口品牌为主,高端眼科器械进口占有率高达90%。不仅如此,眼视光领域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在集采背景下,抗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更强。

因此,多位投资人也表示,在2024年,中高端眼科器械的研发突破与商业进展继续成为资本关注焦点。另外,眼科器械从专业化发展到消费化的趋势也会延伸机会。

再看心血管领域,其有庞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以及成熟的市场教育,所以一直是医疗技术创新的焦点,也是器械领域的投资热点。从集采开始,心血管领域不断被挤出泡沫,行业走向了以创新产品驱动发展的良性轨道。

从细分领域分布来看,ICE、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高分子心脏瓣膜、震波球囊、心房分流器、可降解支架等相关产品最受关注。

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2023年心血管创新企业交出了不错答卷。在技术创新方面,业内期待已久的肾神经消融(RDN)FDA 批准两个产品上市;电生理脉冲电场房颤消融(PFA)国产*产品获批上市,新技术带来全新增量市场;组织工程血管和高分子材料瓣膜有望带来材料革命。

此外,国内心血管产业链实力增强,掌握上游精密管材和原材料生产能力的*企业已成为该领域内体量与技术*的头部供应商。

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董事总经理蒋佳佳告诉动脉网,在医疗器械领域,电生理、内窥镜、高端生物医用材料、专科(包括齿科和骨科等)、医美等细分赛道也取得了喜人的势头。

比如心脏电生理赛道在岁未年初展现了振奋人心的行业进展。目前我国心脏电生理手术渗透率低,是一个持续扩容的赛道。在这一赛道中,有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并实现完整产品矩阵布局的微电生理,也有通过外延并购快速切入的国内器械龙头迈瑞。而PFA作为心脏电生理的新兴技术,在2023年底实现破局,美敦力的PulseSelect成为*款获得FDA批准的PFA系统,2024年1月波科紧随其后,其FARAPULSE获得FDA批准上市。

“这无疑提振了国内这一领域企业的信心,在未来你追我赶的拿证过程中,更多国内企业将能够凭借自主创新的技术实力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蒋佳佳表示。

国内的内窥镜行业在2023年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背后原因主要是政策驱动和新技术突破,比如国产采购标准、贴息采购、千县工程等政策的扶持,以及注册周期缩短(由三类降为二类)等。同时,诸如荧光、3D、4K三合一技术突破等底层技术革新也为国产厂家弯道超车奠定基础。

毫无疑问,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的进程中,国产创新器械的故事也逐步从以低耗和代理为主迈向中高端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为主。

■ 数字医疗板块:AI引发新一轮的医疗场景革命,数字疗法产品密集获批

数字医疗自肇始之日起,便在快速改变医疗健康行业。比如2023年,ChatGPT成为整个科技行业最炸裂的新闻,其表明了生成式AI具有从用户复杂提示中生成文本或图像的能力,众多医疗企业纷纷跟进。

例如西门子医疗基于生成式AI,通过智能聊天系统的加载、链接和准备,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医学影像快速定位并突出显示报告中的相应区域。此外,西门子医疗利用AI动态生成诊断图像报告,并根据重要性进行优先级排序,使医生能够更高效地处理信息。

又比如大经中医推出“岐黄问道·大模型”,并已形成三个方向的子模型,其*个子模型是基于已确诊疾病的临床诊疗大模型,可根据用户提供的疾病、症状、体征信息,给出辨证(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中药处方)。

“如果说未来十年医疗行业有什么让人激动的系统性变量,现在看到的就是AI。它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变。AI不只是ChatGPT,AI将会非常深刻地影响行业。在医疗行业,除了服务于医疗影像和手术导航,AI产品还可赋能医疗器械和药物的研发。”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孙琦表示。

此外,数字技术在生物技术上的赋能也带来了不错的想象空间。“IBAT是德联重点关注的方向,IBAT=IT+AT+BT,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物技术的赋能。”德联资本合伙人姜阳之表示,青莲百奥是德联资本2023年在血浆蛋白组方向布局的一家公司,依靠公司对低丰度蛋白的捕获技术和样本的自动化前处理技术,公司对“缺少新靶点”和“提升成药性”等新药研发面临突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蛋白组数据支持,年初血浆蛋白组学重磅文章在Nature上三篇同发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数字疗法在2023年继续实现突破,去年全年共有41项数字疗法产品获批,主要集中在治疗精神/神经领域、呼吸治疗领域、眼科及术后/运动康复领域等。

数字疗法作为新的数字医疗热点,其关键词是“干预”,数字产品将成为诊疗的核心,直接扮演药物或器械的角色,真正产生临床疗效,它也和传统的药物一样,需要循证医学评价,需要药监局批准。从某种角度讲,数字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药物形式。

不过,多位投资人表示,在数字疗法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患者体验,原因是后者决定了支付。从目前的大多数数字疗法产品来看,更多产品提升的是医疗或医生的效率,患者的效率提高并不明显。

■ 医疗服务板块:消费医疗专科转向小而美,危急重症专科重在做深做透

我国民营医疗服务领域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目前,眼科、口腔、医美等消费医疗专科已经十分成熟,且跑出了一些区域型龙头,竞争变得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医疗专科正转向小而美。

以眼科为例,眼科医院的红利时代已过,“小而美”的视光门诊红利时代开启:在去年,无论是欧普康视定增15亿元拓展视光终端市场(眼科诊所和视光中心),还是爱尔眼科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要“建设1000家视光诊所”,以及华厦眼科计划新建200家视光中心,无一不在表明行业巨头对眼视光这一“小而美”市场的重视。

再看口腔领域,连锁化、规模化是过去十年口腔行业的主题,但近一两年一些投资人逐渐认为口腔的规模化未必是好模式,小而美更适合市场。原因在于,口腔这门生意核心是牙医,要进行全国连锁就要规模化复制牙医的能力,但人是不可复制的,招募优秀牙医成本就很高,导致规模化一上来,口腔机构反而不赚钱。

消费医疗外,诸如心血管、肿瘤、脑科等危急重症专科也开始出现在非公医疗的机会窗口。就在今年1月,民营肿瘤医疗龙头美中嘉和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海吉亚医疗、三博脑科等之后的民营危急重症专科企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融资和IPO意味着,只要拥有优秀的诊疗能力和创新性,民营医疗专科服务也能跨越学科壁垒,在各个细分领域跑出龙头。

在未来的趋势中,危急重症专科重在做深做透。比如优质专家资源的聚合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偏严肃医疗的专科服务机构。以已经上市的三博脑科为例,三博脑科的旗舰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该院在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医疗服务能力排名中,连续多年与天坛医院、宣武医院一同位列神经外科前列。在专家团队方面,三博脑科具有神经医学专家栾国明、于春江、石祥恩、王保国、闫长祥、吴斌、林志雄、范涛等,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专家团。

另外,更加细分的医疗专科服务赛道也将跑出优质的企业。比如儿童口腔、五官科、皮肤医美等领域,患者的教育程度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这时如果能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体验的基础上,推出细分和精准的定位,可有效圈住对应的客户群。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医疗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