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3万人排队抢,掏空广东人钱包

相比奢侈品,更多人的购物车,都是被食品填满,蔬果、烘焙区的客流最多,大型的草莓、莓果礼盒都成为抢手货。

马上过年了,又出现了一波波的排队盛景。

有人排队买年货、有人排队旅游,有人排队回家...但论匪夷所思的程度,哪里都比不上这个地方。

它就是美国仓储会员店老巨头Costco。一个活了50多年的老超市,人们排队有多疯狂?

开业*天,周边交通就是人山人海,至少3小时进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周杰伦来开演唱会。

采购场面更是堪比春运,不到20分钟,爱马仕、中型草莓熊等商品被抢光。开业第二天,也得排队半个小时才能进。

对此阵仗,有网友感叹,“深圳人的乡愁是商场。”

关键是,价格还不低。交完299元的会员门槛,每个产品单价基本不低于百,顾客随便拿拿东西,就能轻轻松松花上万,一来二去,等于掏空广东人钱包。

就算这样,人们还是挤破了头血拼。短短几天,Costco拿下了13万会员,开业当天没去的人,不是不想,而是等人流没那么火爆的时候去。

2024年*波泼天富贵,为何就砸中了Costco这个老家伙?

拿着小板凳血拼,

购物车开成碰碰车

过去,内地游客去香港,发明了一个词:血拼。

如今风水轮流转,这一幕竟在内地也上演了。广东人的疯狂,无法想象。

有人戏称去Costco,要经过四重关。

*关,是大门口,好不容易排队2小时进去,还要排队爬楼梯过第二关。

接着第三关,是排队推着购物车选东西,最后终于进入第四关:排队至少1小时结账。

开业前几天,几乎每个去Costco的人都躲不过这四个关。

以至于,在Costco,有人特意提前拿好小板凳,购物车都能开成碰碰车,逛个超市,硬是逛出了环球影城的既视感。

要知道,一般超市能挤成这样,更多是因为本身面积小,塞不下太多人。

而Costco,购物面积足足达1.5万平方米,就这样,硬是被庞大人流挤出了小超市的感觉。

为了容纳客流,停车场也设计了三层,近1000个停车位,还配备有充电桩,显然还是低估了广东人的热情。

据深圳龙华区工信局的消息,开业当天,Costco创下不少记录:会员开卡数全球*,开业当天销售额*。微信指数也显示,Costco深圳店开业后,热度一度远超山姆。

如此阵仗,连一贯高冷的山姆都开始紧张了。

就在Costco开业那几天,有山姆会员连续收到短信,内容一反常态,却也一针见血,表示自己有更多的折扣商品。

甚至在地铁上铺满广告,连试吃都加大了分量,这也算是活久见的山姆。

作为在中国吃遍会员店红利的山姆,都被Costco这人流阵仗戳到了,可见Costco有多猛。

然而比Costco更猛的,是中国人的战斗力。不光是逛的人多,买得也猛,创造出了种种战绩:

16分钟,17万的爱马仕直接被抢空;

Costco的大型草莓熊玩偶,1999元一个,最后被抢的寥寥无几。

甚至还有网友晒出一辆整箱茅台的购物车,逼得官方出来辟谣,还是发短信的那种。

相比奢侈品,更多人的购物车,都是被食品填满,蔬果、烘焙区的客流最多,大型的草莓、莓果礼盒都成为抢手货。

因为人太多,一度连三大电网应急车、特警、救护车都得开来,以防不时之需。

种种排队奇观背后,要知道,深圳的Costco开业时间可是在周一。

很多人不禁感慨,“深圳人是都不上班吗?”

一次血拼上万块,

为何还能拿捏13万人?

Costco凭一己之力发明一种现象:

东西有多贵,人们抢的就有多狠。

一旦入了Costco的坑,299的会员费只是小意思。

有人带着一家老小进去,最后钱包掏空了出来,动辄都是数万块,随便买几件就要上千。有人粗略计算,短短几天,光是会员费就卖出超2000万。

深圳的Costco并不是*个掏空钱包的地方,早在4年前的上海店,就已经充分验证过这个定律。

2019年8月,Costco闵行店正式开门迎客,10万元的爱马仕手提包,促销价的茅台、五粮液同样是“秒空”。

虽然说,Costco深圳店这次能引发排队热潮,跟天时不无关系,毕竟现在新年快到了,大家的*要务都是疯狂采购年货,不仅是Costco,大润发、永辉、物美等国内超市也是相当热闹。

但除了赶上好时候,Costco之所以能常开常排队,还是因为自身的料够猛。

能让广东人排队送钱,它怎么做到的?只有一点,就是干爆品。

一般超市能打的爆品,基本上就一到两个,而Costco的当家爆品,要说起来就得让人列个清单。

小到稻米油、冰淇淋被人排队购买,大到各种眼花缭乱的奢侈品。

有人奔着它家的科克兰坚果,也有人奔着它家专属出品的葡萄酒、大玩具。

每件东西吸引人的点或许不一样,但结果总是一样,那就是成为火出圈的网红爆品。

这年头,推新狂魔不稀奇,推火狂魔才稀有。而这两个,恰恰都是Costco的拿手好戏。

一方面,是干品类,嘴上说着“低sku(品类)”,身体却很诚实,足足有4000多种,覆盖范围极广,无论男女老幼,谁进去,都能挑花眼。

另一方面,在每个品类里,又有几个拿得出手且公认爆款的产品。有些是满足实用需求,有些则是纯粹满足视觉享受,最后总能精准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如此一来,哪怕你不买,都很想去逛。有人说,Costco不像个超市,更像个商场。

茅台都只是洒洒水,25万的名表、99.99万的钻戒,甚至还有棺材让人开眼。

Costco必买清单的攻略在社交平台上成了流量密码,网红博主固然是原因,但它自己才是*的推手。

在这些爆品背后,是Costco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全球供应链的积累上,它家的供应链能力也被不少同行当成样本,总之,你见过的没见过的东西,都在Costco里,也只能Costco有。

凭借越多越出圈的爆品,也成就了Costco的战绩。从*家上海闵行店开始,到之后的苏州店、上海浦东店、宁波店、杭州店、深圳店,无一不是如此。

换句话说,Costco新店开张,如果不排队,那才不正常。

想要爆火变长红,

Costco还有两个坎要迈!

如今临近年关,返乡回家的人们都开始“骚动”起来。

“尔滨”的兄弟姐妹想念搓澡,山东人则惦记那顿啤酒配烧烤,而对于深圳人来说,*的乡愁,就是逛商场。

甚至有网友打趣,深圳人的安全感之一,就是厕所里有纸!

在深圳人独特的“乡愁”下,这些年,Costco、山姆们在中国算是赚得盆满钵满。

两家都诞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走的也都是“不靠差价、靠会员费”的路子。

不同的是,山姆进入中国,比Costco早了23年,在门店规模上也有优势,山姆目前在中国有37家,而Costco仅有6家。

作为2019年的晚来者,还是个50多年的外国老字号,Costco能逆风翻盘,的确值得同行学习。

不过有一说一,Costco的玩法也并非不可复制。如今,硬刚山姆、Costco的玩家越来越多,花活也是越来越多。

在仓储会员店的风口下,想要让对手不钻空子,Costco还得注意两件事:

*,是亟需提升的用户体验。如今在社交平台,有不少人吐槽,觉得体验不太好。

除了排队过长,东西没有明显的分类标识,货架上全是数字,不管是商品,还是退卡,有人说自己想退卡,都找不到地方。

甚至还有人吐槽,现场没有塑封膜的商品会被人翻得乱七八糟,自己买的面包明明是八盒,被人顺手拿走两盒。

种种负面体验下来,有人刚排队买完Costco会员卡,又被气得要排队退卡。

相比国内的fudi,外国的山姆、Costco似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太注重购买环境。

比起体验,Costco更要注意的第二个坎,是来自中国同行“更懂中国人”的围殴压力。

这些年,盒马、fudi气势汹汹撒杀入会员仓储店,Costco固然在供应链上有自信,但价格上也不能轻视对手。

不少人说自己在Costco刚买完,价格就下来了。甚至同一件东西,上海和深圳两家店的标价都不一样。

与之对比,这时候,被称为“山姆平替”的fudi、盒马们,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更关键的是,他们也更懂中国人的胃和心。

北京本土会员店fudi,主打一个错位竞争,会推出更符合中国人、分量更小,也更低价的产品,还额外提供会员洗车等刚需服务。

同样,Costco引以为傲的*爆品和视觉冲击,同行也未必不能有。

刀哥觉得,fudi们的性价比优势,实则也是Costco的立身之本。

虽然Costco产品看起来逼格很高,价格动辄过百过千,但都是建立在分量大的前提上。

人们之所以能在Costco疯抢,也无外乎是因为提前算好一笔经济账,发现去Costco更划算才去血拼。无论开到哪,有什么大牌,Costco一直如它本身在美国的定位,就是“穷人的平价超市”。

所以,会员店想要让爆火持续,与其说是拼名气、拼产品,不如说根源还是拼性价比。

无论哪个国家,Costco的火足以说明:

贵不是问题,贵的有道理,让用户心服口服,就是性价比。

拿捏人性的,永远是颠扑不破的商业法则。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批发零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