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围绕年会和年终奖的讨论并不算少,但是负面居多。
许多公司,年会不仅规模缩减,甚至员工还要倒贴,年终奖越发越少,甚至直接取消,但格力却一如既往地高调。
近日,在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上,董明珠大手一挥,说出“格力要多拿出两个亿给员工发年终奖”的消息,瞬间点燃了打工人的激情。
格力也因为董明珠,大出风头,股价大涨。
01
活跃在一线的董明珠,今年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七十年。
1954年出生、1990年加入格力的的董明珠,在格力已经工作了34年,几乎度过了人生一半的时间。
“热搜附体”的董明珠,作为格力的“超级IP”,言行当中个人色彩相当鲜明,其中最为强烈的标签就是“中国好老板”。
在最近一片“年终奖越发越少”和“年会越办越寒碜”的浪潮之中,格力在年会和年终奖上,仍然毫不缩水。
格力电器在珠海格力职业学院举办了2024全球梦想盛典,邀请了包括格力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在内的近2万人,历时4个小时的晚会从傍晚七点半开到了第二天凌晨。
2024全球梦想盛典上,董明珠放出了一系列利好消息, 2023年格力营收超2000亿,利润超270亿。过去一年格力还纳税176亿,是过往33年最高的。并且,近几年,格力电器每年平均分红超百亿。
也就是在这个盛大的典礼上,董明珠喊出了“2亿年终奖”这一足够惊人的噱头。
图源:格力电器官微
截止2022年年底,格力员工人数约为7.2万,如果把这2亿元平均分配,每个人都能分到接近三千块。
然而,根据一般规律,年终奖和薪资是绑定的,具体每个人多分的年终奖,还要看内部的薪资结构。
同样地,往年格力的年终奖一直是由“奖金+积分内购”构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现金奖励,还会有一部分年终奖会变成虚拟福利券或者商城积分,让员工用来购买格力电器产品。
2亿年终奖,最终分到一线员工手里的可能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董明珠在这个低迷的环境中,抓住了大家内心对老板的期待,引爆话题。
而这,也并不是格力和董明珠*次因为类似的事情冲上热搜。
2016年,一则《格力公司全员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的通知》在网络上流传,宣布对入职满3个月的全体员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引发热议。
到2018年开工*天,格力宣布员工全员每月再加薪1000元。面对质疑,董明珠拿出一贯的强硬作风,“那些问‘你加1000我们怎么办?’的人,你们倒是也加呀!”
同年5月,在格力“2018再启航梦想盛典”上,董明珠又宣布,“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证,我也承诺,一人一套房”。而当2023年再次被问到关于此前“一人一套房”的分房进度时,董明珠说,首批3700套房已经分了,只是因为这几年特殊的原因还没有到位。
在2022年,董明珠参加综艺的时候,也曾因为探查员工食堂并且表示价格太贵要求整改的桥段引发不少人的讨论,被人称为“中国好老板”。
但现在,董明珠的种种言论带来更多的是争议。
比如,曾经董明珠提议,离职要员工赔偿公司培训费。
在讨论和孟羽童的争议时,她还指责年轻人:
“只想着挣更多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钱是奋斗的结果。”
“现在的年轻人是什么样?自由散漫?不讲规矩?想干啥干啥、以我自己为中心?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和谐了,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那是一盘散沙……”
事实上,董明珠一直都是董明珠,她的强硬、“铁娘子”定位,曾经给她带来了不少的好处,比如*的流量体质。
就拿这次年会来说,这次声势浩大的年会过程中,董明珠的直播间四个多小时就完成了60亿的销量。
对比去年格力整个公司2000多亿的营收,董明珠的一场年会,就已经完成了全年接近3%的销售额。
但同时,董明珠,也成为了格力最为鲜明也最难改变的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电器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以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层掌握了格力电器的实际控制权。
因此,作为灵魂人物的董明珠,做事风格的强硬也贯穿在格力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
董明珠在格力的*号召力下, “我妈就是董明珠”这样的年会节目出现是一种大概率,但对于旁观者来说,剩下的只剩尴尬。
近几年来,董明珠豪赌似的推进格力的手机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最终不仅没有变成具体的收入数据,反而在争议中渐渐销声匿迹,但这种“失败”,也是悄无声息的。
这一切都在彰显着,曾经的家居巨头格力,正在陷入“中年危机”。
02
2012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
两年之后,格力电器迎来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2014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超过1400亿元,净利润141,55亿元,是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
也是在这一年,国产手机势头正猛,智能家居概念兴起,手机被视为争夺智能家居市场的入口。
董明珠此时放出豪言,说格力要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仅仅一年之后,董明珠在演讲中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出来了,并且正在使用。
如果从此时算起,格力的多元化之路开始得不可谓不早,但是此后,格力手机逐渐只存在于董明珠的对外消息中。
董明珠多次在公开场合透露格力手机的进度,并表示手机供不应求,不对外销售。
然而十年过去,格力手机仍旧没有正式亮相,格力也没有披露手机的销售数据。2023年更是出现传言,格力手机的核心团队已经解散。
除了格力手机,格力还有另外一条极力推进的多元化赛道——新能源汽车。
在宣布造手机仅仅过了两年之后,造车之风兴起,于是董明珠又一意孤行加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在格力对于珠海银隆的收购失败之后,董明珠自掏腰包入股珠海银隆,还拉上了王健林等人共同出资30亿元,拿下珠海银隆22.388%股权。
2021年8月,格力电器出资18.28亿元通获得珠海银隆30.47%股权,将其更名为格力钛,原本的珠海银隆正式成为格力电器控股子公司。
2023年年底,格力电器再次增持格力钛,然而公告发出后,格力股价一日之内大跌7%。
大家对于格力钛的不看好,来源于格力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连年亏损。目前,格力的新能源汽车仅限于部分新能源公交车的交付。因此,对于格力加大新能源投入的事情,大家都抱有怀疑。
在手机和造车上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证明,董明珠的投资眼光并不差。
现在的国产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国内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
然而,这种多元化的尝试却让格力在家电赛道上逐渐掉队,从曾经的龙头一路跌落。
2023年,《财富》杂志选出世界500强品牌,美的位居278位,海尔位居419位,但是格力却惨遭落选。
从营收上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营收2923.80亿元,海尔智家的营收为1986.57亿元,分别比格力电器高出1365.68亿元、428.45亿元。
而在去年同期,美的和海尔智家与格力电器的营收差距分别为1234.31亿元、364.62亿元,差距越来越大。
对比美的和海尔智家的多元化,格力的多元化反而是在将路越走越窄。
美的的多元化集中在生产设备和供应链管理上,涉及物流、库存、生产乃至研发等多个方面,而海尔智家则是将家电领域进一步拓宽,多品类、多品牌和全领域地触及,将家电这条路走得越来越宽。
格力尽管开发了格力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两条线路,但是对于家电这个大本营,却并没有多加看守。
目前,还是空调业务贡献了格力的绝大多数营收。
2022年与2023年上半年,空调在格力整体中的营收占比均超过70%,可以说,空调行业的势头,就决定了格力的营收。
好在,2023年,空调行业大幅回暖,空调市场产量销量迎来双双增长。
然而,这种短暂的需求升高,主要来源于天气变暖以及存量更新,目前,空调已经成为几乎家家必备的家电,因此家电行业的高速增长已经不复存在。
也正因如此,近几年来,家电巨头纷纷摩拳擦掌,纷纷布局新的业务线。
比如美的除了空调业务,消费电器和机器人业务逐渐迎头赶上,智能家居的产品线也逐渐完善。海尔除了家电业务,也开发了医用冰箱设备以及医疗器械等业务。
但格力,仍然困守在空调为主、家电为辅的业务之上,虽然也想在新的赛道,整装旗鼓地大干一场,但一直难以收成,多少显得有心无力。
03
尾声
2012年8月,时年70岁的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退休,将美的集团交给了职业经理人方洪波。
2021年,时年72岁的海尔创始人张瑞敏也宣布退休,将海尔智家交给了他亲自培养的周云杰。
今年,董明珠也将迎来她的七十岁生日,格力的接班人问题,也成为了不少人最为关注的问题。
曾被视为董明珠左膀右臂的黄辉于2021年辞职,被公开成为董明珠接班人的孟羽童也早已离职出走。
个人风格相当强烈的董明珠,就像一位牢牢把住舵盘的船长,带领格力这艘船起起伏伏。
作为格力电器*的灵魂人物,董明珠豪赌般的产业布局,效果还有待验证。
而在赌局还未分出胜负之时,董明珠不会轻易弃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