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美妆行业的热钱涌向了哪里?答案是原料。根据未来迹统计数据,2023年美妆原料相关融资27起,数量超出护肤、彩妆和个护,以及医美服务类等各领域之和。
两年前,得益于线上消费迅速发展,一批新锐美妆品牌备受资本青睐。如今轮到上游原料商被看重,其背后有投资者的退出忧虑:比起消费品牌,上游企业更有可能上市。甚至有投资人要尽可能往更上游走,例如从原料的实验室端开始投资。此外,美妆原料投资中也有产业资本的身影,他们希望通过与原料商深度绑定以研发出独特原料来加持终端。
阳光融汇资本消费基金执行董事李陶2023年也关注了几个原料成分,但几番犹豫最终没出手,观望的理由是“估值有点高”。对于该领域2024年的走势,李陶判断热度将不如从前,原因在于很多原料公司已经实现融资、估值过高,且原料的市场培育和消化也需要时间。
而上海金浦鲲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薛峰认为,美妆原料的投资风口“只能往上走”。尽管成熟原料估值过高,但该领域仍有关注价值,原料创新和改造利润等是待挖掘的高地。
火热赛道
包括深圳海创生物、青岛中科蓝智、上海贻如生物、上海光玥生物、武汉合生科技、江苏生合万物、元一生物、江苏创健医疗等在内的27家原料企业在2023年获得了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联想资本、软银中国、紫金港资本、弘博资本等。
在薛峰看来,原料备受关注是大势所趋。从全球经验看,国际品牌的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核心成分的应用,如强生城野医生的377(苯乙基间苯二酚)、欧莱雅集团的玻色因等,大型跨国集团也一直很重视上游核心成分的投入和收购。国内亦是如此,2020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新规实施推动了功效类成分快速发展,国内头部企业和新锐高端品牌也积极对供应链进行整合,如福瑞达的营收额在玻尿酸的驱动下,5年间从2亿元快速增长到20多亿;贝泰妮对传统草药成分的开发,使其逐步成为了有民族特色的科技性美妆品牌。
上述20多家获得融资的企业中,多半是合成生物公司,一大特点是突破原有生物原料局限,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目前生物合成化妆品原料包括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虾青素、麦角硫因、肌肽、唾液酸、熊果苷、角鲨烯等。
重组胶原蛋白、多肽是2023年备受关注的成分。
创健医疗在2022年获得资生堂领投后,又于2023年9月获得LVMH集团旗下消费投资基金LCatterton(路威凯腾)和中信里昂资本联合领投,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该企业主营重组胶原蛋白,于2024年1月启动上市辅导。
2023年7月,锦波生物在北交所上市,成为*个登陆A股的重组胶原蛋白公司。
此前的一个月,备受业内关注的湃肽生物在深交所披露招股书,开启上市之路。该企业是一家以多肽产品研发及生产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多肽生产企业,与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等本土化妆品企业均有合作。
投资考量
一家国内头部护肤品企业投资部负责人表示,去年该部门也在关注原料的投资机会,覆盖多肽、胶原、神经酰胺、防晒剂等领域。原因在于,近几年消费者对于功效卖点比较关注,品牌企业也希望在上游能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供应链企业进行深度绑定,共同开发或定向做些独特原料,这样“业务和资本的双向合作逻辑比较顺”,目前他所在部门正在跟进几个标的,计划以直投的方式参与投资。
此外,他还提到,目前消费企业上市较为困难,但上游企业目前是具备上市可能性的。
2024年1月,经历了7年漫长上市等待后,知名彩妆品牌毛戈平主动撤回上市发行申请,“A股国货彩妆*股”的上市之路暂时画上句号。
李陶也认为,原料公司具有一定的科技属性,具备上市可能,因此去年他也关注了多肽、麦角硫因、植物提取成分等,但由于企业估值太高,最终都没有出手。
上海金浦鲲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直在关注对健康和美丽有实际效果的创新原料,底层逻辑是寻找高价格、高毛利、高附加值,兼具应用广、市场大等特点的原料,包括最近关注的透皮吸收技术相关原料、特色植物提取相关原料、改性技术平台对原料的创新等。
与李陶相同,薛峰去年也看了很多市面上较火的化妆品原料,例如做多肽的深圳市维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这类企业估值太高,不敢投。去年他最终投了两家不一样的公司,一家是共晶科技,该企业特点是对现有原料的创新性改进,如解决姜黄素、羟基酪醇等的不易吸收和易挥发等痛点;另一家是新锐品牌第十四章,该品牌的特点是借鉴新药研发的思路和逻辑,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关键靶点的发掘,设计出新的功能化合物及筛选高性能的活性产物。
在薛峰看来,新研发原料耗时较长,甚至几年无收入,而对原料进行改进,成本会更便宜,有效性的实验验证时间也会缩短,整体商业周期会变短。
风口能延续吗?
除非原料公司今年的业绩起来了,否则李陶还是不会出手投资原料。他预估,原料还需要产品端用几年的时间来消化,从而带来业绩贡献。此外,去年备受关注的湃肽生物上市失利也让原料投资多了几分不确定。“本来它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李陶说。
2023年6月,国内市占率*的“美容肽”原料商湃肽生物冲击IPO,并在短短半年后,于2023年12月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
尽管如此,薛峰认为,2024年美妆原料的风口依旧会持续,“只能往这个方向做”。去年薛峰投资的一个消费品牌实现了1.5亿元的利润,但还是上不了市,所以只能将业务向新材料、新原料方向靠拢。这几日薛峰正在济南考察一家尚处实验室研发阶段的多肽相关企业。
在薛峰看来,大量投资机构将视野转向上游原料产业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估值泡沫。但他认为原料的创新不止在于原始开发,对原有原料的创新性改造和利用等方向也非常值得企业和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