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教授创业彻底火了

一位投资人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比喻:现在的一级市场,基本都是高校/研究所教授专家。这很像当年互联网创业公司的高厂高管离职创业。

2017 年,中科院组织了一场辩论会,站在正反两方的是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

双方激辩的主题则是,“该不该鼓励科学家创业”

米磊首先发问:“中国现在每年投入1.5万亿的科研经费,如果我们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可能有的技术成果过了几年就会贬值会浪费。所以现在国家鼓励有一部分人出来把转化出来,您认为应不应该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

曹则贤回答,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该是鼓励的。但他更认为,从事这项工作的应该是工程师,是engineer和technician这一个层面的人,而不应该是科学家。

几番来回后,谁也没说服谁。于是就有观众发言: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实际上是需要一个桥梁的。”

#01

优劣参半

在某次会议上,施一公院士公开反对科学家创业。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

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

大家没听错,今年在人大会议我听到这个话后觉得心情很沉重。术业有专攻,我只懂我的基础研究,懂一点教育。你让我去做经营管理,办公司、当总裁,这是把我的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

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我们从领导到学校,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这是不对的。”

施一公院士的一番话戳到科学家创业的痛点。科研人员长期待在实验室,不了解市场、不会经营,自己开公司势必处处碰壁,还会荒废科研事业、耽误学生培养。此外,市场感知和用户理解也是寻常被拿来诟病,时间与精力的有限又始终无法完全平衡

一位企业家举例说,有位教授拿了省级科技奖之后,坚持自己开公司,由于不懂商业那一套,没几年就失败了。一位投资人也告诉橙果局,他从来不看科学家的项目。

“他们最擅长的工作是前沿探索,‘要对得起纳税人的钱’,很多科学家根本不适合创业。”

尽管有质疑声,近几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上创业舞台。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心脏发育和再生实验室教授施红军创办了西湖维泰;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教授郭嵩创办了零动医疗;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创立商汤科技......

这些都是领域内主打“原始创新”的科学家创办的企业。

当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取或原始创新资源逐渐枯竭时,拥有丰富科技资源的科研人员,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不再受制于人。他们凭借扎实的科技成果,自己开办公司,能更快速地提升产业竞争力。

这样的创业方式远胜于那些只会模仿和“山寨”的创业者。

#02

政策刺激,资本追逐

2021年12月 24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力度”成为一项重点。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将通过股权、期权、分红获得激励,以此激发创新。

政策环境刺激科学家创业。复金汇商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在已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中,超六成企业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在一级市场,这个占比或许还会更多。

这些走出来的头部学者吸引着资本的目光。一时间,媒体平台“VC围猎教授”的文章频出。各大头部投资机构的“科学家企业”投资案例呈明显增势。

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我国医疗健康领域2022年上半年共发生121起早期投融资事件(文末附具体名单),远超去年同期59起早期投融资事件。在上半年融资的121家初创企业中,76%的创始人都是科学家背景。

▲ 医疗领域早期融资企业创始人画像 数据来源于动脉橙

一位投资人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比喻:现在的一级市场,基本都是高校/研究所教授专家。这很像当年互联网创业公司的高厂高管离职创业。

为了“抢到”教授。有的早期投资机构悄悄梳理了一份教授名单,涉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各个方向。有的VC机构甚至报销学费让合伙人再到高校进修,为的是能跟教授等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打成一片。

这两年,教授创业彻底火了。

#03

不宜过度“发难”

2017年,《人民日报》呼吁,不宜对科研人员独立创业过度“发难”。

“但天生不会,不代表永远不行,不能因为一些科研人员不擅长经营,就完全关上他们创业的大门。”

现在,这句话仍不过时。

橙果局访谈过百余位科学家创业者,每当问到“商业知识匮乏”的问题时,他们总是会告诉我们,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完全可以学习,弥补上这一部分的缺失。

今天,“该不该鼓励科学家创业”这个话题依旧没有答案。而从讨论“该不该“,更多人选择在上一个层次,选择重点讨论“哪些科学家适合创业”。

一类是年轻科学家。他们不仅拥有创新且尖端的技术,还充满激情,渴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些科学家具备坚定的意志,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并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适应性和灵活性。

2018年,李旭加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后,自主建立涵盖几乎所有人类疾病相关蛋白,数十万连接的高质量蛋白网络,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等病理状态下的蛋白重编程网络。

2022年11月,瞅准行业机会,他成立了高维医药,并将多个靶点推进到了二期临床。2023年7月,高维医药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李旭说,创业当然要all in——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就是对投资人、对学校、对公司团队,以至于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他崇尚全力以赴,精准,全情投入。

一类是资深科学家。他们具备企业家的特质,富有远见,目标明确,对科学的理解既深入又全面。他们具有强大的动员和号召能力,善于组织和协调,沟通技巧出色。他们通常不做公司里面实质性的管理工作,仍保有科研人员的底色,突破前沿科学。

2021年,有着近40年“微生物和生物材料”的研究经验的陈国强成立微构工厂。他公开表示:“公司遇到小问题都自己解决,难攻克的才反馈到我这边,这可能成为一个基础科学问题。平时我主要还是在学院组织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

不管是哪一类科学家创业,科学家一旦有了独立创业的念头,必须要客观冷静地评估技术价值,更加重视市场、销售和团队合作。

最近有部热播剧说:

创业就是“心要热,头要冷”

#04

如何打破“高失败率”困境?

技术转移公司美国巴士底有组数据,讲的是美国高校教授创业失败率高达96-97%。拥有完善创新转化体系的美国尚且如此,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在这一数据上只会更高。

科学家的强项在于实验室中的创新和突破,而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治疗产品则需要不同的技能。科学家并不需要放弃他们擅长的研究工作来全职投入创业。

目前,科学家创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全职创业,二是担任科学顾问支持创业项目。与传统的创业逻辑不同,科学家创业需要解决前沿的科学问题,并找到商业化的实现路径。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是每个科学家都适合创业。在他们观察中,全职创业的科学家成功案例并不多。

2022年,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经历,总结出给科技类公司创始人的十条建议:

1. 注意估值和业务节奏的匹配;

2. 搭建最适合长远发展的投资人/机构组合;

3. 建立适合自己且生态完整的外部智囊团;

4. 哪怕在*的时候,也要按最坏的剧本做打算;

5. 从更高和更全面的角度前置性思考国际竞争,以在未来获得更从容的发展空间;

6. 头部公司应该认真考虑生态内国内国外的并购做大机会;

7. 趁着市场好,适当做一定的老股变现,为自己和高管团队打下有利于公司持续良好发展的财务基础;

8. 尊重商业逻辑,不要只想憋大招;

9. 理解创业者与企业家两个标签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达到最终目标;

10. 只有坚信才会更好。

里面有对科学家创始人个人的建议,也有对其团队搭建的重视。事实上,每一个科学家创业者,都需要有一个团队。这里面有投资人的贡献、经营管理者的贡献、企业科学家工程师的贡献、法律财务后勤人员的贡献。

这背后,是支撑科学家创业更完善的机制,帮助他们降低失败率。

高校也明白,提升科学家创业成功率,就需要构建一个创新、创业、创投的良性互动生态。生态里有资本、有创业指导、有法律咨询......

2021年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母基金宣告启动,首期规模10亿元。这支母基金被称为:全国首只由大学发起设立,是支持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校友创业的引导母基金。

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又发起“天工计划”,一方面充分运用校友资源,引导资本更关注科学家创业,推动创新概念高效验证,帮助科学家获得融资;另一方面,让已经创业成功的教授或者校友为有创业念头的其他教授担任创业导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

相关负责人称,就是要培养一批懂科技、懂管理、懂法律、懂财务、懂投融资、懂市场的复合型跨界人才,进而培育出能够引领未来的优秀硬科技创业企业。

在“天工计划”和“未来产业母基金”的配合下,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上海交通大学帮助5家企业获得融资,总金额达1.98亿元。

一系列排兵布局后,上海交大才喊出一句响亮的口号:

让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创业就业。

可成果转化和教授创业从来都不是矛盾关系,有争议的是如何平衡科研和创业,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

在辩论会上,一位观众提问道:“回过头去看,当时创业不成功的原因是到底是什么?现在你信心满满的说鼓励科学家创业,你的信心来自哪里?”

米磊总结, 80年代、90年代的两次中国创业潮,都不是科学家*的创业窗口期:

彼时的中国科技底子薄弱、科研人员本身对商业认识不深,也缺乏对创业科学家友好的社会环境。

“在过去三十年,中国市场上的机会非常多,以至于我们只需要做模式上的创新。我认为,模式创新上我们已经走到尽头了,我们必须要走科技创新。”

经过十年的发展,米磊及中科创星也带来了自己关于服务科学家创业的答案——构建“研究机构+早期投资+创业平台+投后服务”为一体的硬科技创业生态,以及“软服务+硬服务”的投后服务体系。

软服务即常规意义上的投后服务,包括宣传、培训、融资、产业对接等。硬服务则指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研发场地,甚至专业化设备设施等硬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必不可少的“硬件”。

他们都是顶顶聪明的人,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教授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就像一群人出发寻宝藏,有人负责货物运载;有人负责负责救生;有人负责掌握方向。

他们乘着风浪,避开沉船和暗礁,抵达海岸。

参靠文献:

《科学家“神仙打架”大辩论:是否该鼓励科学家创业?》

《科学家该不该开公司?》

《科学家创业者,被VC抢疯了》

《给科学家创业的若干条建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橙果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